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王村鎮景點

王村鎮景點

王村鎮歷史悠久,是山東歷史文化名鎮。境內有兩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蒲松齡圖書館和萬家古建築,有夷陵古城遺址、土古古城遺址和婺源古建築群。建立於殷商時期的姜諸侯國,是齊姜文化的發祥地之壹。夷陵古城遺址和西漢吐谷渾郡遺址都位於吐谷渾城內。土固城是西漢時期設立的土固縣城。高旗將土固縣並入衛國縣,改衛國縣嶽亭山縣,唐省亭山縣並入章丘縣。吐谷渾縣撤銷後,在老城周圍建立了四個村落,以居民命名,土人統稱古城。據清乾隆《淄川縣誌》“沈家古城、楊家古城、曹家古城、張家古城、欒家崖”,後欒家崖稱欒谷城。現在沈古城村西仍有側門,石基石墻,木框青瓦。

位於王村鎮東南2.5公裏處,北臨青陽河,東臨崇山,南靠鳳山和省道011,屬丘陵沖積平原。遺址東西長1.300余米,南北長約2000米,占地面積約280萬平方米。斷崖處不時可見文化積澱和夾雜,有龍山文化的紅陶鼎腳、商周的陶罐、漢代的陶罐瓦、宋代的瓷器殘片等。今天的古城遺址中有五個村莊,即章古城、灤古城、顧操城、陽谷城和神谷城。宋樂史《太平玉環記》載:“鳳嶺故城在淄川縣西北四十裏。”《左傳》說:齊大夫醜父君子易位,為金氏所得。晉人放棄了,齊襄公免了。顧川這是《醜爸爸之城》。王村東南4千米處有大石村,村東南有壹座古墓,名為“元大理墓”。

據乾隆《淄川縣誌·三續墓》記載,“元大力墓位於大市家莊南,城西四十裏。高丈許,寬約壹畝。陂陀環抱,頂園平無碑。墓的南面很小,俗稱王墳。以前有人去東北埋壹場仗,取土挖地弄個隧道,兩邊都是石頭做的。永東洞內,任濤、馬濤、鬥伯壹字排開,陣勢如閱兵,不敢動。看這個,好像王墳不是假的。但據老傳說,都叫元大力墓,必是有理有據,今不可考。”現在由於村民建房,墓址已被夷為平地。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曾在西浦村設館講學,創作《聊齋誌異》,蜚聲海內外,使王村成為蒲學研究中心和鬼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現在的“蒲松齡圖書館”是明崇禎年間戶部尚書畢故居的東院。南北長56.63米,東西長26.9米,占地面積1523平方米。其中,真意閣最為壯觀,屬於雙層閣樓式建築,上下6間,石基磚體,木框架結構,青瓦單脊,脊上坐有壯獸。有崇禎皇帝賜的匾額,保存了4份清朝的聖旨原件。尚書畢道元紀念館。清朝光緒年間,禮部尚書畢道元紀念館位於王村鎮萬家村。現存古跡有百業堂、畢八祖、菩提寺、畢墓、畢和畢王陵等。2003年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代,該鎮李家疃村的王武功超群,被朝廷封為武雅苑。

據史書記載,“王公,字冠城,號,丁懋可,吳亞元侯,選運稅,授吳校尉,吳亞元用樣刀壹百五十余斤”。婺源古建築群占地60余畝,保留房屋200余間。該建築為清代風格,以石頭為基礎的磚體,木框架結構和單脊青瓦。李家疃村位於淄博最西部,與章丘接壤。保留了山東民居典型的傳統院落布局。

李家疃始建於漢代,淄川縣誌和村碑記載“李最先定居,故名李家疃”。明洪武三年,王興人奉命遷入定居,並在此繁衍生息。清乾隆至同治年間,以十二世王以齊為代表,王家或入仕或下海經商,使李家團達到頂峰。與此同時,祖村舊樓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改建,建成了王家莊園。

李家疃古建築群在清末逐漸初具規模,是山東省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莊園,它是在王家盛世時期規劃建造的。建築群以王莊園為主體,占地約6.8萬平方米。核心保護區為中心街以西的明清古建築群,面積約4萬平方米。位於核心保護區內的歷史建築和文物保護單位建築面積21,000平方米,現存明清古建築300余處。

李家疃歷史文化建築主要有“九門壹村”、雅苑樓、結緣樓等。傳統街巷主要有南北街、酒店胡同、煙店胡同、牌坊街等。還有大量的橛子、馬石、旗桿石、石雕、磚雕、古井等等。

李家疃古村落建築布局嚴謹,規模宏大,風格獨特,文化內涵豐富,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2006年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7月22日,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鎮)”公布,李家疃被住建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3,李家疃明清建築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4第壹批納入中央財政支持範圍的中國傳統村落名單公布,327個中國傳統村落入選,李家疃村是入選村落之壹。同年,李家疃入選山東省首批“鄉村記憶”項目試點單位。萬家村位於王村鎮政府東北壹公裏處。是明清兩代三代的第壹、第三官邸,是壹品八代,二品四代的輝煌。明朝成化年間,萬安尚書,戶部尚書;明朝崇禎年間,畢為臣;在清朝光緒年間,畢道元是壹位著名的學者。

據《淄川縣誌》和畢氏族譜記載,“萬家莊原名萬安村,但因萬安抄錄,萬姓消失,畢遷居萬安村,後改名萬安村”。據史料記載,萬安在明成化年間戰敗,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明孝宗繼位,萬安做了文案。明朝嘉靖中期,畢住在犀浦,買下了萬安村,後來被稱為萬家莊。幾百年前畢氏壹家獨居,近百年來遷居他姓相處,形成了現在的人口居住規模。歷史上萬家莊屬淄川區管轄,1970劃入周村區。2006年6月5日,萬座古建築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萬家村路的大致走向延續了早期的格局,但面積向四周擴大,古河萬安溪呈西北、東南走向流經村南。明清古建築主要分布在村莊的西部、南部和東南部。中成府(萬安府)是主要的府建築群,主要分布在西部,規模較大,由中央大街、東順大街、西順大街三條軸線組成。祠堂、私塾住在村中南部,宗教建築住在村東南,墓葬分布在村北、萬安府南。村道呈井字形,南北兩條主幹道,東西兩條主幹道。

  • 上一篇:氣體類型
  • 下一篇:什麽是日本流行音樂?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