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妳對俄羅斯官方的宣傳深信不疑,那麽代號為Kh-47M2的匕首導彈絕對是神器。在官方宣傳文案中,它是壹種具有核打擊能力的空射導彈。可攜帶480公斤常規彈頭或50萬噸核彈頭,射程超過2000公裏,速度高達10馬赫。它可以從不可預測的高度發射,並且可以在飛行的每個階段躲避機動。可以輕松突破包括愛國者、宙斯盾在內的任何北約導彈防禦系統,專業打擊北約大型水面艦艇。
經過多次試驗,“匕首”導彈於2065438+2007年2月正式服役。在2065438+2008年3月的年度總結講話中,普京熱切地介紹了“匕首”導彈,重點介紹了它的速度和非攔截性,吹噓它是“世界各主要國家都想擁有的理想武器”。普京以東道主的身份高調亮相“匕首”導彈,其神秘迅速引發國際社會的震驚。此後,導彈壹次又壹次被神化。直到今年5月,它的成神之路在四年半之後戛然而止。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多次使用“匕首”導彈,但烏克蘭的俄防空系統壹次也沒有攔截。其勢不可擋的特點似乎在實戰中得到了驗證。老拜登當時在講話中說,這個事情目前沒有辦法。然而,今年4月下旬烏克蘭接收兩套美國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後,匕首導彈的神話在圍觀者的喧囂聲中破滅,被美國上世紀80年代推出的防禦系統擊落,讓人不禁懷疑俄羅斯此前的官方宣傳是否打了水漂。
無論是普京的粉絲、俄式武器迷,還是壹些對俄羅斯充滿莫名好感的專家學者,他們幾乎都認為,俄羅斯的每壹次官方宣傳和外交表態,不過是作為紙面的註腳而已。
“匕首”導彈是怎麽回事?國外專業人士長期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論證,並公開發表了這些資料。如果粗暴地總結這些信息,“匕首”導彈其實是壹種“換膚”的傳統彈道導彈,只是俄羅斯通過各種招數提高了速度,然後大力將這個賣點推上神壇。
1988年,蘇聯開始研制名為“伊斯坎德爾”的導彈。該導彈於1996年首次發射成功,2005年正式服役。2006年為俄軍推出了“伊斯坎德爾-M”特別版,是這種導彈的最新型號。M型用卡車運輸,地面發射。長8m,直徑1m,射程500km。可攜帶各種彈頭,最大重量700kg,最大速度7馬赫。它是壹種優秀但永遠不是頂尖的陸基導彈。
後來走上神壇的“匕首”導彈來自“伊斯坎德爾-M”導彈的改裝。俄羅斯專家甚至沒有動外形設計,只是為了方便在飛機上發射而減少了尾翼部分,這在俄羅斯官方宣傳中從未提及。縮小尾翼的噴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匕首”雖然貴,但飛機更貴。巨大的尾翼發射時與飛機摩擦或者導彈噴流的尾焰燒到飛機上,都是非常令人心痛的。從圖片對比中可以看出,“伊斯坎德爾-M”和“匕首”除了尾部和顏色幾乎壹模壹樣。
如果要掛在飛機上發射,不能用陸地上的深綠色、銀白色甚至白色噴塗,顯得更有科技感和檔次。多年來,人們已經習慣了從戰鬥機上發射的細長導彈。突然,這麽大壹個形狀奇特的導彈掛在飛機的機腹下面。不明真相,心存善念的觀眾,第壹眼看到真的會覺得很厲害,很高級。如果他們聽到並相信俄羅斯的官方宣傳,他們必須尊重它。
目前絕大多數關於“匕首”導彈的照片都是在米格-31K戰鬥機下發射或懸掛時拍攝的。看起來不是很大。事實上,它的長度接近8米,直徑為1米,就像“伊斯坎德爾-M”壹樣。如果妳袖手旁觀它,它是壹個怪物。米格-31K戰鬥機長22.62米。從圖中可以看出,“匕首”約占其總長度的三分之壹。可以看出它的長度確實在8米左右。因為它太大太重,壹架戰鬥機壹次只能攜帶壹架。為了保持平衡,只能掛在飛機的機腹下面。
俄羅斯現役飛得最快的飛機是蘇聯時代的米格-31K,這也是為什麽現在允許米格-31K發射“匕首”導彈的原因,就是為了讓導彈有盡可能快的初速度。米格-31K每次提速到2.8馬赫的極限速度時,飛行員都會按下點火按鈕,這樣“匕首”導彈就會在這個初速度的基礎上繼續加速,啟動速度會很高,更容易超過其前身“伊斯坎德爾-M”的最大速度。
另壹個關鍵因素是,米格-31K每次升空前飛到1.5萬米的平流層,平流層空氣稀薄,阻力很小,這也有利於“匕首”壹路翺翔。
“伊斯坎德爾-M”最大速度接近7馬赫,“匕首”導彈在平流層加速,初速度2.8馬赫。超過7馬赫當然不是問題。是否達到了10馬赫的高速?經過論證,西方武器專家認為匕首導彈的速度肯定比伊斯坎德爾-M快,但快不了多少。馬赫10的數值也屬於俄羅斯註水宣傳。因為加速導彈的根本動力來自發動機,“匕首”導彈並沒有使用特殊的超高速發動機,而是使用“伊斯坎德爾-M”的同壹臺發動機,所以兩者的速度相差並不太多。當燃料耗盡後,導彈只能靠慣性繼續飛行,速度會繼續下降。當它接近目標高度時,因為空氣阻力,它的速度會繼續下降,無法壹直保持最大速度。
此外,為了增加匕首的射程,俄羅斯還讓米格-31K在發射導彈前盡量飛遠。這樣,戰鬥機的飛行半徑也被納入“匕首”的射程,飛機的射程加上導彈的射程,大大提高了它的打擊距離。因此,在俄羅斯官方宣傳中,“匕首”導彈用米格-31K發射時射程為2000公裏,用圖-22M3戰略轟炸機發射則射程為3000公裏。
俄羅斯人稱匕首導彈為高超音速導彈,這讓俄羅斯武器的虔誠支持者們認為高超音速是匕首導彈的專屬屬性。事實上,任何速度超過5倍音速的導彈,業內都稱之為高超音速導彈。可以說幾乎每個有導彈的國家都有高超音速導彈,因為幾乎所有的彈道導彈在飛行過程中的某個時刻都會達到5馬赫的速度。
經過壹系列巧妙安排,“匕首”導彈飛得又高又快,理論上任何防空導彈都追不上。這就是為俄羅斯宣傳的“軍事專家”堅持說無法攔截的原因。但是,“匕首”導彈沒有改變軌道的能力。西方研究人員將其比作超高速飛鏢。它以速度突破防空系統,但接近目標時,速度會下降。最重要的是它的軌道是可以計算和預測的,防空系統可以發射攔截彈在預定的地方引爆把它炸毀。“愛國者”防空系統就是這樣把它擊落的。
不得不說,研究“匕首”導彈的俄羅斯專家非常聰明。他們用俄羅斯現役最快的戰鬥機,選擇最合適的高度,在最遠的距離發射,絞盡腦汁讓它的速度最大化,把這壹切變成現實。這個真的很厲害。但聰明的俄羅斯專家改變不了“匕首”導彈的本質。本質上是壹種加速陸基導彈。壹件武器的命運就是在戰場上與對手競爭,這終究是無法避免的。
就像壹部手機,商家采用各種合理的布局和性能優化,讓它的續航碾壓市面上所有同配置的機型,但電池技術沒有顛覆性的突破,壹旦發布,最終還是會被同行曝光。“匕首”導彈也是如此,其發動機仍然是傳統的火箭發動機,限制了其最大速度。
如果妳真的想發射壹枚速度超過10馬赫甚至更高的導彈,而且沒有任何水分,那妳就得發射超燃沖壓發動機。目前沒有壹個國家能研制成功這個東西。美國著名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在多次嘗試後宣布終止類似研究。目前所有的研究還處於理論和實驗階段。
如果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中沒有使用這種導彈,如果愛國者防空系統在烏克蘭部署後俄羅斯沒有去,或許它的神秘還會保留。可惜結果沒有。現在沒必要討論如果,但俄羅斯的下壹個神化武器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