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離騷》體現了哪些中國傳統文化?

《離騷》體現了哪些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穩定、最燦爛、最豐富和最發達的文化之壹。有記載的歷史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經歷了萌芽期、形成期、確立期、繁榮期、總結過渡期幾大時期。在中國文化的形成時期,春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百家爭鳴的千古思想文化景觀,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壹次思想解放浪潮。按漢代司馬談、劉欣的劃分,諸子主要是儒、墨、道、法、農、雜、縱橫、名家等,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理論的基石,深刻影響了後世中國文化的發展。

現在很多學校都開展古典詩詞誦讀活動,內容基本都是那個時期的作品,而且以儒家經典為主,旨在弘揚民族文化,陶冶情操,豐富思想。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度越來越高。央視《百家講壇》的收視率和於丹《論語》壹書的銷量足以證明這壹點。這些專家學者拉近了普通人與深不可測的古籍之間的距離。雖然人們對丹和易中天的論述眾說紛紜,但我認為其影響不可低估。畢竟這些學者喚起了人們對民族文化本質的關註。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樹子指出,壹個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體現在對其人文文化的認同程度上。壹個缺乏人文精神的民族,終將走向虛無和異化。這樣看來,當前民族對傳統文化的追隨就是民族凝聚力逐漸增強的體現。因此,閱讀千古佳作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是極其必要的。

我最喜歡的是易經裏的壹句話,“天道健康,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德載物。”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由此可見壹斑。大意是,天體反映渾厚的精神,人效法天地,自強不息;君子胸懷如地之廣,德行如地之深,所以能生長,能承受,能包容萬物。這句話也是清華和北大的校訓。

自力更生,自強不息,朝氣蓬勃,是中華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壹,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這種自強不息的民族性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誌存高遠

“誌向”是指堅定的信念,對某種價值目標的遠大願望和決心,是追求人生目標、實現人生價值的強大精神動力。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有野心就不能做什麽?”

第二,努力和毅力

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艱苦奮鬥的精神。這種努力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古人特別註重“守誌”,強調誌的壹貫性、穩定性和堅定性。蘇軾說:“古代有大作為的人,不但是有才華的人,而且是有決心堅持不懈的人。”梁啟超說:“人類之大禍,無非不斷。”在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不屈不撓的弘毅性格。

第三,與逆境作鬥爭

在改造自然和社會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在逆境面前從未被艱難險阻嚇倒。相反,越是艱難險阻,越是勇往直前,越是百折不撓,越是受挫。正如司馬遷在《寶仁舒安》中所列:“王文被捕,行周易;鐘繇寫了《春秋》;屈原的流放是對《離騷》的贊頌;左丘是盲人,有“官話”;《孫子兵法》;被閹割後忍辱負重,成為偉大的歷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第四,樂觀進取

《論語》有“怒而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去”的話,表現了樂觀進取的精神。

五、創新

《禮記·大學》盛贊“茍日新,日復壹日,日復壹日。”歷史上,凡是有利有弊的地方,總會有改革和革命運動,為了消除積弊而改變條條框框。比如北宋的王安石變法,清末的康有為、梁啟超變法,都體現了維新精神。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正是靠著上述蓬勃向上的自強精神,勵精圖治,開拓進取,與天爭地,壹去不復返。這種精神造就了燦爛悠久的中國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是唯壹壹個文明延續的國家。

“仁義道德”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寬厚包容的精神。也主要是儒家思想,兩者都是仁政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的“崇德載物”精神,充分顯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胸懷。海納百川,海納百川,讓中國文化既有原創性,又有兼容性;既有統壹又有多樣,豐富多彩,百花齊放。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儒家哲學雖然只是其中的壹部分,但確實有很多值得繼承和發揚的東西,比如註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壹,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仁”的精神,“勿以小惡,勿以小善”的自律理念,“立人、立己、成就他人”的人生原則。當今世界,無論是經濟發達的西方社會,還是正在崛起的中國,社會生活都面臨著過度物質化和功利化的問題。作為社會精神支柱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出現了偏差。但是,人作為人的存在,也應該是壹種智慧、德性、審美趣味形式的文化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以重心性、善倫理為特征的中國傳統文化,可以為現代人的迷失提供許多理性啟示。

因此,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閱讀文化經典,欣賞文學作品,考察文物古跡,真正了解祖先留下的遺產,把文化精華變成我們良知、理性、美等學科的壹部分。也要在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價值判斷、文化心理上自覺以優秀傳統文化的標準要求自己,做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積極弘揚民族文化、寬厚仁愛、勇於創新的中國人。

  • 上一篇: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
  • 下一篇:端午節高中作文800字5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