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簡述中國古代石雕的不同類型及其通常的制作過程。

簡述中國古代石雕的不同類型及其通常的制作過程。

在中國古代文物中,古代石刻的數量及其所包含的豐富文化內容應該是名列前茅的。就現存的石雕文物而言,古代石雕遺存包含了許多文化內容,如文字、紋飾、雕刻、建築構件等。它們不僅是中國考古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涉及到哲學、文學、歷史學、民俗學、藝術史等諸多學科的研究。如今,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古代石刻研究已經形成了壹個特殊的學科分支,歷來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重視。

石雕研究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往對石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歷代石刻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目錄的編輯、相關資料的記錄、石刻文字的鑒定和內容的考證等方面。宋代興起的中國金石學,以歷代石刻為主要收藏和研究對象。就現在能看到的古籍而言,自宋代以來,關於石刻的專門記載就有近千種,還保存了大量的石刻文字。到了近代,考古學傳入中國後,科學發掘和考古研究方法的應用,為石雕研究開辟了新的途徑。也就是說,要重視石雕類型的研究,通過對石雕類型的歸納,更好地解讀石雕文字的內容,通過對各種石雕類型的產生和變化的研究,揭示中國古代文明發展變化的內在規律,給傳統石雕研究帶來了新氣象。近代以來,在科學考古發掘和調查中獲得了大量新的石刻材料,有助於我們完成上述研究課題。關於中國石刻的新發現,我在壹本很短的書《古代石刻》裏做了全面的介紹,這是20世紀中國的壹系列考古發現和文物研究,供大家參考。總的來說,中國古代石刻的產生和發展,應該是從最初的實用石刻演變為墓葬紀念石刻。東漢時期墓葬石刻的大量使用,引起了我國古代石刻發展的第壹次高潮,形成了壹些基本的石刻類型,如碑、崖、墓誌、墓、柱等,為我國石刻的使用奠定了基礎。後來佛教的流行導致了以佛教石刻為代表的宗教石刻的出現,形成了壹些帶有外來文化因素的新的石刻類型,如造像、浮圖(塔)、經典建築、刻經等,形成了南北朝、隋唐時期中國古代石刻發展的第二次高潮。此後,定型的各類石雕壹直沿用到近代。這個過程可以被大量的考古發現所證實。

特別是在考古發現中,關於早期石雕類型的重要發現,對於全面了解石雕類型的形成和演變具有重要價值。值得註意的是,與西方的幾個文明古國相比,中國的古代石刻出現的較晚。古埃及有文字記載的石刻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西亞的古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兩河流域和古代伊朗有文字石刻,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然而,在中國古代,專門書寫的石刻可能直到公元前500-300年才出現。這就給我們提出了壹個如何理解中國古代石雕起源的重要問題,即中國古代石雕是否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要正確認識這個問題,必須對中國古代石刻的基本類型和形成過程進行科學的分析。這裏我們試著對中國古代石雕的主要類型及其形成和演變做壹個簡要的分析和介紹。中國古代現存最早的石雕,秦代的石鼓文,是在天然石頭上雕刻的,可能是春秋時期的產物。他們要麽在壹塊獨立的天然石頭上刻字,要麽將天然石頭稍加表面處理後進行雕刻。在中國古代,這樣的石雕被稱為“器”。這是最原始的石雕形式。

在懸崖上直接書寫形成的石刻,中國古代稱之為摩崖。也是最原始的石雕。壹般在懸崖裏選壹塊比較平整的石壁,直接刻在上面。漢代以後,崖壁有時經過整修,雕刻成規則的平面,甚至有的崖壁被雕刻成碑的平面形狀,上面還刻有碑文。漢代有許多著名的摩崖石刻保存至今。如東漢永平六年陜西漢中,漢中太守開贊傾斜書,建安二年校尉楊為永壽元年尤福鳳成、李玉標刻石,甘肅建寧五年李榮為李橋亭刻石,新疆阿克蘇,龜茲左將軍劉平國刻石。漢代以後,摩崖石刻仍然是壹種重要的形式,尤其是在山區。古崖居往往聚集在著名景點、寺廟、古文化遺址附近,形成豐富的人文景觀。其中有大量的題、詩、遊記、摩崖石刻、摩崖造像等。如山東葉縣北齊雲峰山碑刻、湖南祁陽六年唐朝中興賦、福建南安九日山祈風碑刻、重慶涪陵長江石魚碑刻等。根據我們現在看到的信息,加工成固定形態的石雕,比如像石碑壹樣的紀念石雕,在中國古代就已經出現,早在西漢末年。西漢後期和東漢時期,石雕開始大量出現並日益流行,雕刻技藝也非常成熟。應該有很多文化因素促成了這種變化。就我們所見,石雕在殯葬建築中應用最為廣泛。因此,中國古代喪葬制度的變遷可能是中國古代石雕流行的壹個根本因素。

就目前所見,西漢時期的字石刻主要局限於實用場合,如黃腸石、界石、年譜石等。但自西漢以來,墓葬中石材的使用和石材管理技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盛況。近年來發現的大量墓葬,如河北滿城中山陵、河南永城梁陵、江蘇徐州楚陵等,都是在巖石中發掘的。它們的規模很大,而且建造時的石材加工技術非常成熟。通過考古發現可以看出,在巖石中挖墓,用石料建墓的做法在西漢時期已經非常普遍。在山東地區,西漢時期普遍使用帶畫像的石墓,並有類似肖筱萸的小石刻。這些表明了中原地區埋葬制度的根本變化,表明人們希望顯示自己的名望和祈求不朽。促進了墓葬石刻從實用向紀念的轉變,產生了墓碑來標記墓葬。此外,我們推測,石刻的大量使用和文字碑刻的出現,也可能與漢武帝下西洋後,西亞北非的文化因素傳入中國有關。

中國的碑正式定型於東漢。它的形狀基本上是壹塊長方形的豎石,下部有壹個基座。頂部的形狀壹般加工成圓形、三角形或平頂。這些形狀與西亞和北非的古代石碑非常相似。在中國金石學中,習慣上稱之為圓頭、圭頭和平頭。後來在碑頭上加了壹個龍紋,逐漸形成了固定的形狀。它叫龍頭。後來發展到把龍頭雕成石頭,放在碑上。碑座也由長方形石座演變成龜形、須彌山形等精美造型。這是中國石碑的獨特形狀。早期的石碑中間有許多穿孔。根據《禮記》等古代文獻的記載,學者們認為該碑的形制來源於我國古代墓葬中用於埋葬的滑輪座和豎立在祠堂前的石碑。

在碑上刻字。這是立石碑的主要目的。壹般碑文都刻在碑的正面。在中國古代文論中,它被專門指定為壹種文體,稱為“題跋”。內容多的話,還會在背面和側面寫字。但這些位置上刻的字,大多是標題、後記等。,而且大部分文字都刻在正面。根據石碑的內容,我們可以將中國古代的石碑大致分為以下幾類:墓碑、功德碑、大事記碑、經典石碑、雕像碑、地圖碑、碑文碑等等。

墓碑是為了紀念墓主,頌揚其生平事跡而專門豎立在墓前的石碑。它是中國古代墓葬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漢時期,墓葬中使用成套石雕建築的體系基本形成。根據《朱》中對漢代墓地的記載,以及天津、北京等地出土的漢墓石刻的分布情況,可以推斷,漢代中上層人士的墓葬壹般采用壹座樓壹個廳、壹個墓碑、壹個墓闕、壹對神道柱(和壹對墓碑)的建築組合。這也就形成了石闕、石祠堂、石柱等幾個具有實際建築意義和紀念意義的古代石雕類型。闕墓是漢代陵園建築的大門。現在四川、山東、河南、北京等地都有漢代的墓葬。特別是四川的很多漢闕保存的最好,比如雅安的高邑闕。河南登封的少師闕門也保存完好。現存的漢闕壹般高4-6米,用石頭砌成。壹左壹右,相對確立。扁鵲分為幾個部分:底座、扁鵲身和扁鵲頂。闕頂雖為石雕,但仍仿木結構建築的鬥拱屋頂形式,華麗莊嚴,經常在闕身上刻畫意象。圖像的內容包括神話、歷史故事和各種裝飾。像河南登封的少師闕門和齊木塔,都有古代孝子和神仙的故事。

神道柱的典型代表是南京、丹陽南朝陵墓石刻中的神道柱,北京石景山出土的東漢幽州神道柱。漢代南北朝的神道柱主要是壹個有瓜脊的圓柱體,頂部有壹個長方形的碑。以後神道柱大多取消了牌面,或者與俗稱華表的瞭望塔合並。紀念碑有很大的實用性。它出現並定型後,被各行各業廣泛使用,賦予了它多種用途,如褒揚功德、書信告示、文書契約、書籍模板、筆記等。成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石雕類型和最重要的紀念性建築。

功德碑是專門用來歌頌古代帝王、官員、英雄、神靈和孝子賢妻的紀念碑。牌位內容豐富,涉及古代社會的方方面面。記錄的內容包括詔書、公文、契約、協議、合同、詩詞、紀念物品等。經典碑刻是專門書寫古代經典的碑石。形狀與常用的石碑相同,但許多石碑成組排列,按順序書寫壹段或多段經文。在印刷術出現之前,刻石經文的目的是為了保存經文的標準書籍,供人們對照、復制和流傳。最早的石經是東漢末年制作的《西平石經》,裏面記載了中國儒家推崇的七種經典,分別是:《周易》、《尚書》、《詩經》、《儀禮》、《春秋》、《公羊傳》、《論語》。這些石碑現在都被毀壞了,只剩下壹些殘石。漢代以後的各大朝代也繼承了石刻經書的習慣。魏晉五代時,蜀、唐、宋、清都有石經。其中唐代刻經12種,清代刻經十三經仍保存完好。平板是指在平板表面繪制各種圖表的平板。比如畫天文圖、地圖、河圖、山水畫、世界代表和壹些著名畫家的作品。石刻圖片主要是在宋代以下的歷史時期。現存最古老的古跡有蘇州博物館藏的《淳祐七年地理圖》、《天文圖》、蘇州博物館藏的《邵定二年平江圖》和安碑林博物館藏的《富昌七年華夷圖》、《虞姬圖》。碑文碑是壹種主要記載人名的碑。自唐代以來,就有壹種記錄官員姓名的官方碑刻。如唐開元十壹年雕刻的禦史臺精舍碑,記載了前禦史臺官員的姓名。唐郎官的銘文石柱也是類似的銘文石刻。

中國古代石刻的另壹個重要類型是墓誌銘。中國古代的墓誌銘,基本都是埋在地下墓穴裏的。所以過去流傳下來的古代墓誌銘,大部分都是被盜的。清末以前,記載的墓誌銘數量還比較少。隨著現代考古發掘的進展,大量各個朝代的墓誌陸續出土,估計達到壹萬多件,使墓誌成為我國現存古代石刻中數量最多的大類。關於中國古代墓誌銘的產生時間,壹直有很多猜測。建議西漢產生墓誌,東漢產生墓誌,以及……直到南朝出現墓誌。事實上,中國墓誌銘的出現是壹個長期的演變過程。

過程。它不同於紀念碑的突然出現。有很多出土文物可以證明這壹點。在中國古代,最早產生的應該是標記墓葬的思想和習俗,然後在長期的演變中,用於標記墓葬的物件多次變更,最後定型為中國的墓誌銘,長期使用。

西漢末年,首先在石墓中的石片上出現了刻有墓主官名和埋葬年份的銘文。如天豐五年(18)十月十七日河南唐河出土的馮如仁石像上的銘文:“玉屏尹達馮君如葬於天豐五年十月十七日。千歲不送。”它被刻在墓室主室的中央柱子上。再如陜西綏德出土的東漢畫像石上“永元十二年四月八日王室宅”的銘文,就刻在墓內主室後墻立石上。這些銘文是作為畫像石的附屬銘文出現的,不是主要用作墓誌銘,也不是很常見。但它是早期的墓室石刻,開創了墓室使用石刻的先河。根據山東鄒城、滕州等地石棺的發掘,西漢中後期石棺已被廣泛使用。古代文獻記載了漢代使用銘文的例子。漢書?薛瑄道:“由官府定,以顯其魂。”《太平玉蘭》卷五五二引用《博物誌》說:“漢騰龔勛,共慶遣之於東都門。四匹馬嚎啕大哭,卻無法拍打地面。蹄下有石棺,有碑文曰:“美城三千年陰沈沈,已見日光,勸滕公住此室。可以反映出,漢代就有在棺槨上刻字的習慣。現存實物中有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在四川蘆山出土的王暉石棺。石棺的第壹部分刻有壹個關上門的女子畫像,右側的銘文反映了漢代的原始狀態。在《徐莉》卷二十中,也記載了漢永七年(113)的延壽銘文。這些也可能是石棺上的銘文。需要註意的是,銘文和墓誌雖然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器物,但晉代的壹些銘文已經改變了形狀,不再刻在石棺上,而是刻在壹個單獨的小石碑上。雖然在銘文中仍稱為“某人的棺材”,但與棺材並無直接關系。甚至在以前的石刻記載中,人們也把它當作墓誌銘。比如金元康六年(296),賈充的妻子郭淮寫了壹個高度為0的小碑。76,寬度0。312米,類似於金永平元年(291)二月十九日許郡夫人關氏的另壹塊墓碑。許郡夫人關氏的這塊墓碑雖然命名為墓碑,但在墓中出土,應該也是作為墓誌銘的。再如金元康元年(291)六月十四日在安徽壽縣出土的姜神棺,也是刻在小碑上的。洛陽古美術館收藏的金元康三年(293)十月十壹日裴佐碑文也是單獨的石刻。另外,金元康八年(298),魏初的碑文為磚刻,有兩個小石柱,高0。455,寬度0。21米。都和後來的墓誌銘很像,也可以認為是墓誌銘之類的物件。

此外,東漢時期墓葬中埋藏的壹些石刻,自稱是墓門和印章。它的內容也比較復雜。馬恒在《石刻》壹文中介紹了西漢的壹座左桌墓門,認為“上面提到的左桌墓門詳細記錄了死者的官名和年月,這是墓誌的本意。”這些墓葬應該是指磚墓或石墓的石墓。上面刻字的現象不是很普遍,可能還沒有形成氛圍。墓誌(又稱印章)和磚刻壹樣,是類似墓誌銘的石刻。碑刻中記載的傳世作品有東漢延平元年(106)九月十日賈武忠妻子馬江之墓。這些墳墓用方形石碑或磚塊雕刻而成。如1929洛陽北郊王耀村出土的賈武忠妻子馬江墓,就是刻在紅砂巖上的。據郭玉堂當時所見,是“似黃腸石,有雕石端。”收購者“切掉其字母的壹端,丟棄其余部分。”現有石頭成長0。46,寬度0。585米,石面已打磨,仍有鑿痕。黃占嶽指出:“王耀村是東漢陵墓區,多次發現黃昌石和黃昌石刻。毫無疑問,麻江墓碑是黃昌石,麻江墓應該是黃昌石墓。這塊墓碑很可能是嵌在墓壁的明顯部分。”《盜墓筆記》顯示了專用於紀念的儀式功能。行文內容與後人正式定稿的墓誌銘十分相似。所以這些墓誌銘可能是最早的墓誌銘。

這裏需要提壹下漢代的碑刻,比如山東嘉祥松山安國碑刻,蒼山元嘉元年(151)碑刻。如果把它們聯系起來,就應該畫出壹條從墓上祠堂石刻到墓內或墓室石刻,再到墓室的演化脈絡。如果這種推測是正確的,那麽祠堂內的石刻浮雕上的銘文也應該對墓誌的形成起到了壹定的作用。

基於以上介紹,我們可以看到,在秦漢時期的喪葬禮儀中,有以不同形式標註墓主人的習俗。這種標記墓葬的習俗和墓葬形狀的變化,促使人們不斷改進標記墓葬的器具,使其更加耐用和值得紀念。墓誌銘就是在這樣的改進中逐漸形成的。只是在漢代的墓葬中還沒有形成統壹的固定形狀,所以出現了很多名形各異的石制品和磚制品,如銘文、墓誌、印章、墓誌等。這是正式墓誌銘出現之前的聲音。墓誌銘是金代時放在墓中的,形狀像壹個小碑。直到十六國時期,這個墓室裏的墓誌銘還在流行。1975,甘肅武威趙家磨村出土了壹件罕見的梁倩墓誌。原石碑高0.37米,寬0.265米,厚0.05米。花園頭。碑名為“墓表”。建元十二年(376年)十壹月三十日,是梁書和他的妻子化松的墓。梁書的官職是“仲郎杜中胡中偉金昌公國太守”。近年來,在陜西省鹹陽市渭城區米店鎮東北,於十六國時期(402年)第四年12月27日又出土了壹張魯塔墓表。原石也是壹個帶基座的小碑,高65 cm,最初設置在墓中。碑中央刻著兩個字:“墓臺。”對比金代墓葬中的情況,這種習俗顯然應該沿襲金代的喪葬制度。可以看出,在晉代,在高官墓前立小碑的做法基本上形成了壹定的制度,這種小碑常被稱為墓表。墓誌銘這個詞當時還沒有出現。“墓誌”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南朝劉崧大明八年(464年)劉懷民的墓誌中。就現有墓誌材料來看,蓋石墓誌出現於北魏孝文帝遷洛之後。已知最早的有蓋墓誌是北魏二年(505)二月十七日的《寇真墓誌》。這種形式在墓誌銘中占據主要地位,墓誌銘的體例此時基本定型,沿用了壹千多年。

此外,我國古代石雕材料中有相當壹部分是實用的建築構件或個體建築形式,如雕刻精美的石柱、石牌坊、石香爐、石柱、石像、石獸等,如漢代霍去病墓前石雕、漢代石像、十六國時期的柱基、清代河南南陽山陜會館牌坊等。它們也是古代石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很少刻有銘文。

南北朝時期,佛教廣泛普及,佛教藝術的傳入帶來了新的石雕造型技巧和新的適用範圍,產生了大量新的石雕類型。其中,直接為佛教服務的石刻有摩崖造像和石窟造像、造像碑、刻經、經典建築、佛塔(石塔)、佛塔碑刻、寺廟宗教碑刻等。除宗教銘文外,其他類型都有自己獨特的造型,其銘文也有壹定的文體格式。中國早期佛教最初被認為是從西域信佛的龜茲等古國經陸路傳入的。現在隨著新考古資料的發現,有了新的認識:佛教傳入中原,可能在漢代就已經有了很多渠道。江蘇連雲港發現的漢代孔望山畫像,其中部分畫面被確認為佛教涅槃和佛像。說明佛教可能是通過海路傳入的。四川樂山的崖墓裏有雕刻的佛像,四川出土的很多漢代青銅立像都有雕刻佛像,這也說明了東漢時期佛教在四川的傳播。這些影響可能是從南亞的陸地(也就是中國古代的屍毒道)傳播過來的。這些漢代石刻圖像應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佛教圖像。

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日益普及,中亞地區開鑿石窟寺、雕刻大型石佛造像的習俗通過西域傳入中原。興起了佛教造像的熱潮。此後,中原各地修建了大量飾有佛像、菩薩弟子等裝飾圖案的石窟。雲岡、麥積山、炳靈寺、龍門、響堂山等著名洞穴都是佛教石刻的瑰寶。在不適宜開鑿石窟的地方,大量制作單體石像和雕像。附在雕像上的銘文是雕塑家寫的,如河南龍門石窟的大量雕像,是重要的石雕材料。造像碑是南北朝、隋、唐初非常流行的佛教石刻。它使用中國自漢代以來形成的石碑形狀來雕刻佛像和贊助人的肖像。造像碑上刻有小龕,龕內雕有佛、菩薩、弟子等造像。有的四面都有龕,有的兩面或壹面都有龕。龕下常刻香爐、護法獅、力士王等像。有些紀念碑上刻有大量支持者的肖像,有些則附有長長的銘文或誓言。還有壹些以千佛為主題的雕像,即大量的小坐佛雕像被層層雕刻在碑上。這座紀念碑上壹般沒有文字或其他雕像。

北朝時期,還有壹種佛教石刻有功德,即石塔。最早的石塔可能是在新疆和甘肅西部發現的壹批北梁時期的產品。這些石塔大多是從古代寺廟的廢墟中出土的,可能是僧侶們在禪修時放在面前的。這些石塔上刻有佛經,如《曾益阿迦瑪》、《佛教十二因緣》等。北朝石塔多做成四面多層亭閣,每面雕有佛像,往往不帶經書。大約從初唐開始,佛教制作石塔的習俗盛行。此時制作的石塔雕刻精美,大多配有誓願、碑刻、佛經等。在誓約中,他們自稱石塔(浮圖)。此外,還有許多考古發現的舍利石信埋在佛塔。

凈莊是興起於初唐時期的壹種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石雕。它的形狀是壹種模仿佛教的造法。這座建築過去是用絲綢制成的裝飾品,形狀像壹個傘蓋,頂部裝有如意珍珠。石經樓的主體是壹根刻有咒文的石柱,上面有石傘蓋和寶珠。據現有文物記載,最早有明確年代的石經典建築是托羅尼經典建築,於唐永昌元年(689年)八月在陜西富平出土。佛典建築主要刻有佛頂是大拉尼經的勝利。晚唐以來,儒教室逐漸由單層變為多層,底部有須彌山等巨大基座,其中不乏氣勢恢宏、精美絕倫的石雕,如河北趙縣的宋代儒教室。

雕刻經文是佛教石雕中最大的組成部分。現在能看到最早的石刻佛經,如北魏西平二年法輪,沒有增減經文。北齊時期,山西、河北、山東等地非常流行在石窟和懸崖之間刻經。如著名的泰山石谷金剛經、山西於風華嚴經、河北邯鄲北向堂寺聶班經、山東鄒縣四善經等。幾年前,山東東平縣大紅山新發現的北齊刻經和摩崖佛名引起了眾多學者的關註。從隋朝開始,由凈萬法師發起,在北京房山雲居寺進行了佛教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壹次佛經雕刻工程。這項工程歷時近1000年,在明朝基本完成。有65,438+04,620塊石碑,420塊殘碑,82塊碑文。共刻佛經1100余種,3500余卷。限於篇幅,本文僅簡單介紹古代石雕的基本類型,關於其形成過程還有許多問題可以深入探討,希望今後能做進壹步的研究和分析。

  • 上一篇:端午節插畫海報-端午節簡筆畫大全彩畫
  • 下一篇:最正宗的紅燒方式就是正宗的紅燒方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