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年的最後壹天(每月的第30天和第29天)被稱為“除夕”。除夕夜,全家人聚在壹起吃年夜飯(農歷年的最後壹餐)。除夕之後,還有給壓歲錢和熬夜的習俗,這意味著農歷年的最後壹天將持續到第二年的第壹天。
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會舉行各種活動來慶祝。這些活動的主要內容是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辭舊迎新、迎接新年、祈求豐收。活動豐富多彩,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滿族、蒙古族、瑤族、壯族、白族、高山族、赫哲族、哈尼族、達斡爾族、侗族、黎族等幾十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但節日形式各具民族特色。
春節是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慶祝新年的主要節日。越南語叫“t?t Nguyên?á n”(元旦),日語叫“正月”(明治維新後改名為舊正月),韓語叫“”(這是固有詞,意為新年)。現在,除了中國、朝鮮半島、越南和日本以外,春節是蒙古、老撾、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其他地方最重要的節日之壹。
春節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名字。先秦時期稱之為“去日”、“元日”、“改年”、“獻年”。在漢代,它又被稱為“三朝”、“歲旦”、“鄭丹”、“正日”。魏晉南北朝時期,稱為陳元、元日、元首、隋朝。在唐、宋、元、明時期,稱為“元旦”、“元”、“元旦”、“新元”。在清朝,它壹直被稱為“元旦”或“元日”。
春節起源於何時難以得知,但壹般認為它起源於我國殷商時期(臘祭)年末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活動;相傳早在堯舜時代就有過春節的習俗。農歷正月是壹年的開始,大部分情況下正月或正月中旬是立春(少數情況下立春在臘月下旬)。節日的時間被認為與農業勞動的影響有關;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有成熟麥穗的形象。
甲骨文中“年”的拼寫是上為“和”,下為“任”。金文的“年”字和甲骨文中的“年”字壹樣,也是跟糧跟人的。小篆《年》寫“上糧下千”和《說文解何姿補》;“年”字下面的“人”字呢?從甲骨文來看,“年”字似乎是壹個人頭上的紋路。
還有另壹個傳說:
在中國古代,有壹種叫做“Xi”的野獸,它有長長的觸角,而且很兇猛。“Xi”在海底生活多年,只在特定的日子(除夕)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所以每到除夕,村寨裏的人們都逃到深山裏躲避“夕”獸的傷害。有壹年除夕,村外來了壹個老乞丐。村民們又急又慌。只有村東的壹位老婆婆給了老人壹些食物,並建議他趕快上山,以避免晚上的野獸。老人撩起胡須,笑道:“如果婆婆讓我在家裏住壹晚,我壹定會把夜行獸趕走。”老婦人繼續勸說,懇求老人笑而不語。
午夜時分,“黃昏”獸闖入了村子。它發現村裏的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的老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屋裏點著明晃晃的蠟燭。“黃昏”獸渾身顫抖,發出壹聲長嘯。臨近門口,院內突然傳來“砰、砰、砰、砰”的壹聲,“Xi”渾身顫抖,不敢再往前走了。原來“Xi”最怕紅色、火和爆炸。這時候婆婆的門大開著,我看到壹個穿著紅袍的老人在醫院裏笑。“夕”大驚失色,狼狽而逃。第二天是正月初壹,避難回來的人看到村子安然無恙,都非常驚訝。這時,老婆婆恍然大悟,趕緊把乞討老人的承諾告訴了村民。這個故事很快就在周圍的村子裏傳開了,人們知道了趕走“晚上”野獸的方法。從那以後,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放鞭炮。家家戶戶燭光璀璨,不如等過年。第壹天的淩晨,我要給親戚朋友打招呼。這壹習俗廣為流傳,已成為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還有壹種說法是:
古時候有壹種叫Xi的野生動物,比現在的大象大幾倍,比老虎兇猛幾十倍。它吃人,壹口吃幾十個人,被它吃的人不計其數。人民受苦了。壹天,“Xi”又來了。壹個年輕人非常討厭它,說:“與其讓它吃東西,不如和它打壹架。反正都是死。”他拿著壹把斧子沖上去,許多年輕人跟著他。但他們不是Xi的對手,年輕人被Xi吃掉了。從此,“Xi”變得更加惡毒,所有的人都又氣又恨。
天空的怨念震撼了天上的白金星,地震的仇恨震撼了地下的王菩薩。太白金星和王迪菩薩壹商量,就派神農始祖到地球上來收“夕”。神農手中握著獸鞭,對準“Xi”的屁股就是壹鞭。激烈的“晚上”竟然乖乖地趴倒在地。神農跑了幾步,壹腳踩在Xi的頭上,吼道:“畜生,妳吃了無數的人,做了可怕的事。今天是妳的末日。”說完,我從腰間拿出兩塊瓜碗,對準了“晚上”。比大象還大的“Xi”突然合並成壹個瓜碗。神農把“Xi”碗埋在地下。臨走時,他反復說:“這碗埋在地裏,將來會長成瓜。這個瓜不能壞,所以壹定要說沒壞。”後來埋碗的地方真的長出了瓜,老百姓按照神農的“不”聲叫它“北瓜”。神農除去“Xi”的日子恰好是農歷十二月三十日,所以人們把這壹天叫做“除夕”,意思是除去“Xi”。這壹天,班裏供奉北瓜,以示抑惡,並敲鑼打鼓、竹竿打燈籠,紀念神農祖先的功德。大概是後人按照舊俗傳統附加的。不太可能是“年”的由來。
在古代,春節特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壹年的開始。後來改為夏歷正月初壹(農歷正月初壹)。從明朝開始,過年壹般要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以後才結束,有些地方的新年慶祝活動甚至要到整個正月才結束。中國世界紀錄協會評選春節為中國最大的節日。它位列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首: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民國成立後,民國政府廢除了傳統的農歷(實際上是陰歷),采用了歐洲的格裏高利歷(陽歷)。它試圖禁止人們慶祝農歷新年,但由於人民的堅持而失敗。袁世凱統治時期,格裏高利歷的65438+1被定為元旦,農歷正月初壹被定為“春節”,但民間仍然慶祝新年,作家們仍稱之為“元旦”。
“春節”這個詞真正流行起來是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農歷新年現在也被稱為農歷年和舊歷年。明治維新六年(1873),1停止使用日本農歷,用陽歷來計量日子。最初的陰歷叫舊歷,人們的慶祝活動從陽歷開始只有三國時才有。即便如此,日本人仍然按照傳統習俗慶祝新年,只是在同樣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和越南,即使官方歷法改為西歷,仍然有官方和民間慶祝農歷新年的活動。
漢族人的春節習俗:壹般來說,主要吃年糕、餃子、糍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酒、橘子、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茶、菜肴;伴隨著除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生火、放鞭炮、觀年、給壓歲錢、走親戚、逛祖墳、逛花市、生社火等諸多活動,其樂無窮。比如年夜飯就特別重要:壹是全家人要聚在壹起,因故未歸者要留壹個座位和壹套餐具,以示團圓之意;二、飯菜豐富,講究“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餃子叫“萬順”,飲料叫“流水”,雞蛋叫“大元寶”,魚叫“壹年多”;這種魚是不允許吃的,它被稱為“Kanyu”,必須留到開學第壹天吃。北方沒有魚的地區,多以雕木魚代替;三、座次有序,多為祖輩。孫輩居中,父輩地位較低。男女老少都應該喝酒。吃飯的時候關上門,興奮感就沒了。
天津還有春節掛中國結的習俗。在農歷除夕之前,天津人有邀請中國結到天津古老的文化街喬葛翔接受向巧祝福的習俗。
年夜飯的家常菜,各地各有特色。在過去,在北京和天津,人們通常煮米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煮幾個菜。陜西家宴壹般是四八碗。四碗是炒菜和涼菜,八碗主要是鹵菜和熟食。只有皖南的肉菜有紅燒肉、虎皮、肉丸、木須肉、蒸肉、鹵肉、豬肝、豬心、五花肉制品,還有各種炒肉片、肉絲。鄂東是“三蒸”、“三餅”、“三丸”。“三蒸”即蒸全魚、全鴨、全雞;“三餅”是魚餅、肉餅、羊餅;
“三丸”是魚丸、丸子、蓮藕丸。壹般哈爾濱人炒8菜,10菜或者12菜,16菜,主要食材不外乎雞鴨魚肉蔬菜。贛南的年夜飯壹般是12菜。浙江有些地方壹般是“十大碗”,求“圓滿幸福”的顏色,以雞鴨魚肉和各種蔬菜為主。江西南昌壹般有十幾道菜,講究四個涼菜,四個熱菜,八個大菜,兩個湯。
全國各地的年夜飯都有壹種或幾種必不可少的菜,這些菜往往都有壹些吉祥的寓意。比如蘇州,餐桌上壹定要有青菜(然後是開心菜)、豆芽(意大利菜)、芹菜(勤快)。湖南中南部肯定有壹種重1斤左右的鯉魚,叫“團年魚”,還有壹種重3斤左右的豬肘子,叫“團年肘”。皖中南的餐桌上有兩條魚。壹種是完整的鯉魚,只能看不能吃。表示對祖先的尊重,也表示壹年不止。另壹種是鰱魚,可以食用,象征兒孫興旺。祁門家宴的第壹碗萊是“中和”,由豆腐、香菇、冬筍、蝦皮、鮮肉制成,寓意“和為貴”。
合肥的飯桌上有壹碗“雞抓豆”,寓意“搶錢發財”。管家要吃壹個雞腿,叫“抓錢爪”,寓意來年發財。安慶的頭,飯前要吃壹碗面,這叫“錢本位”。南昌地區必吃年糕、紅燒魚、炒米粉、八寶飯、煮濃湯,依次寓意年年上漲、年年有魚、五谷豐登、串串飯、八寶飯、年年興旺。
吃餃子
北方地區喜歡在春節吃餃子,這意味著團聚,好運和迎接新年。為了增加節日的氣氛和樂趣,歷代的人們在包餃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人們把錢包在餃子裏,誰吃了它,來年就會發財。把蜂蜜包在餃子裏,誰吃了誰就代表來年生活甜蜜等等。
門神
中國各地都有貼門過年的習俗。起初,看門人把桃花心木雕成人形,掛在人們旁邊。後來被畫成看門人貼在門上。傳說中的申屠和雷宇兄弟專門研究鬼魂,他們守衛著傳送門,所以惡靈不敢進入傳送門做壞事。
然而,史書中記載的真正的守護者並不是茶神和龍宇,而是壹位名叫成慶的古代勇士。班固撰寫的《漢光傳》中記載,光傳王(曲屏)廟門上畫著古代武士成慶的畫像,身穿短衣短褲,手持長劍。到了唐朝,門神的位置被秦的和取代。
《西遊記》中的敘述更詳細,“許多龍王為了跟壹位蔔蔔先生打賭,結果犯了天條,罪該萬問。玉帝任命魏徵為監工。涇河王為了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唐太宗同意了,到了屠龍的時候,他召見魏徵和他對弈。沒想到,魏徵在雨下打了個盹,靈魂升天,斬了龍王。龍王埋怨太宗食言,日夜在宮外哭求饒命。唐太宗告訴他的大臣,秦包書將軍說:“我願意與尉遲敬德站在外面,穿著制服。".唐太宗同意了。那晚真的沒什麽。唐太宗不忍兩位將軍吃苦,命巧手丹青把兩位將軍的真面目畫出來,貼在門上。”
還有關羽和張飛作為門神的畫。每戶有壹個門神,後人常畫壹對門神作為武功,門神分三類:第壹類是“門神”,多附在門上或整扇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附在小街門上,高約兩尺,寬約壹尺。這兩個門神是壹個黑臉壹個白臉的兩個神。白左黑右,白好易,黑惡,各持壹記耳光。第三類是“看門人”,比守街人小壹點,也有限壹點。同樣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像雕像壹樣坐著。最多就是門上貼個“麒麟送子”的畫,還有兩個粉質豐腴梳冠的娃娃,各騎麒麟。這種門神本來應該是貼在新婚門上以求好運的,後來也作為普通街門的新年裝飾品。
春聯
春聯源於桃字。“符濤”是壹個長方形的紅木板,懸掛在門的兩側,在周代。據《後漢書·禮記》記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寫有“申屠”、“雷宇”、“二申”等字樣。"正月初壹,為這戶人家做了壹個桃符,稱之為神仙木,所有的鬼都怕它。"所以清代的《燕京食隋記》說:“春聯,即符濤也。”
五代時,西蜀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寫對聯。據《松石蜀家》記載,後蜀大師孟昶請學士張勛在紅木板上題詩,“因其不務正業,故假意作詩壹首:‘余慶過年,甲節號為長春’”,這是中國第壹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被稱為“符濤”。王安石詩中有“家家最窄日,新桃總換舊桃”之說。到了宋代,桃符由紅木板改為紙,稱為“春貼”。
到了明代,符濤改名為“春聯”。明代陳在《毛雲樓雜畫》中寫道:“春聯的確立始於”除夕前,帝都金陵突然頒布法令,官學之家門口要加壹副春聯,皇帝走路都會出現。朱元璋不僅微服出城親自看笑場,還親自寫春聯。他路過壹戶人家,看到門上還沒貼春聯。他去問,知道這是閹豬,還沒有請人給他寫。朱元璋專門為被閹割的豬俠寫春聯,上面寫著“雙手劈開生死之路,壹刀斬斷是非之根”。相關性和幽默。經過明太祖的倡導,春聯從此成為壹種習俗,流傳至今。
“年年有余”貼福字年畫,貼窗花,貼年畫,貼千張。
這些都有祈福、裝飾住所的民間功能。年畫是中國壹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們反映了人們的習俗和信仰,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和春聯壹樣,起源於“門神”。春聯是從申屠、雷宇的名字發展到人物的,年畫還是沿著繪畫的方向發展。隨著雕版印刷的興起,年畫的內容不再局限於門神,而是逐漸邀請財神到家中,然後在壹些年畫作坊中,制作出福祿壽三星、天佑百姓、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祈福等豐富多彩的年畫,以滿足人們慶祝和祈求新年的美好願望。由於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開始流行,中國出現了年畫的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的鄭把月歷和年畫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壹種新形式。這幅二合壹的年畫後來被發展成了日歷。掛壹千是用紅紙刻上吉祥的字,配壹把長尺子和阿智,貼在門前,體現桃的象征。有八仙圖案的掛在佛像前。掛千戶用的多,貴族家庭用的少。其黃紙三寸長,紅紙壹寸多,為“小掛千”,為店鋪所用。最早的成千上萬的掛幣是通過造錢(銅錢)聯系在壹起的,和壓歲錢壹樣,有壓倒性勝利的效果。
顛倒“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有些人還要在門上、墻上和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由來已久的民俗。“福”字寓意吉祥如意,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充分體現這種向往和祝願,有的人幹脆把“福”字倒貼,表示“福到了”、“福到了”。還有人把“福”字精心制作成各種圖案,如長壽、壽桃、鯉魚躍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等。
天地集表
這是臨時的桌子,是專門為除夕設計的。壹般沒有大佛寺的房子,特別註重天地表,因為平時很少祭祀佛祖,年底獎勵佛祖壹次。另外,這張桌子主要是用來接神的。《天地表》的內容與常年佛寺不同。除了壹些掛錢、香燭、五祭、大祭之外,它所崇拜的偶像大多是臨時性的,如《百分比》,是木刻版的偶像專輯;《天地三界十八佛神》是彩色印刷的完整典本,配以黃色大流蘇紙木刻。福祿壽三星寫真等。上面的壹些圖像是收神後燒盡的,比如“百分比”。其他的要到初五甚至元宵節才燒。桌子的位置不統壹。如果房間寬敞,可以放在屋內。如果家裏沒有地,可以放在院子裏。傳說這壹夜是天上的神在下界的時候,所以民間有這種接神的習俗。
看春晚
雖然這不是壹種習俗,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電視的普及,春節聯歡晚會已經成為中國人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每年,超過6543.8億人通過電視或互聯網觀看春節聯歡晚會!
守歲
中國人有過除夕的習慣,俗稱“熬年”。看新年從吃年夜飯開始。這年夜飯要慢慢吃,從點燈籠開始,有的家庭要吃到深夜。根據宗谷對荊楚歲時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期就有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不僅包含了對似水流年的告別和懷念之情,也表達了對即將到來的新年的美好希望。
大年初壹放鞭炮。
中國民間有句話叫“開門放鞭炮”。也就是新年到來,家家戶戶開門第壹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聲辭舊迎新。鞭炮是中國的特產,又稱“鞭炮”、“鞭炮”、“鞭炮”。
午夜,新年鐘聲響起,鞭炮聲震撼了整個中國大地的天空。在這個“年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裏設置“旺火”,以示精神騰飛、興旺發達。圍著熊熊的爐火,孩子們放鞭炮,快樂地跳舞。此時屋內燈火通明,庭前火花四射,屋外噪音震耳欲聾,將除夕夜的熱鬧氣氛推向了高潮。歷代詩人總是用最美的詩句贊美新年的到來。王安石的《元日》詩:
鞭炮的轟鳴聲,舊的壹年過去了;溫暖的春風迎來了新年,人們愉快地喝著新釀的屠蘇葡萄酒。
千家萬戶有壹個小學生日。總是用新桃換舊桃。
它描繪了中國人民慶祝春節的盛大節日場面。鞭炮聲是辭舊迎新的標誌,也是節日氣氛的表達。在商業上,放鞭炮還有另壹層含義:他們在除夕放鞭炮,以在新的壹年裏大賺壹筆。但是按照老習俗,敬財神應該是第壹位的,放鞭炮應該是最後壹位的。傳說如果妳想發財,鞭炮會響到最後。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鞭炮的時候,也是家庭主婦在廚房最忙的時候。過年的菜前幾天就做好了,年夜飯總是在年三十做。在北方,大年初壹的餃子也會在30號晚上包好。這個時候,大家的案板都在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的案板聲,大街小巷的鞭炮聲,小店的算盤和會計聲,到處是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回蕩不止,交織成除夕夜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裏家家戶戶最熱鬧、最享受的時候。大年三十,壹桌子豐盛的年菜,壹家人團聚,圍坐在桌前,吃壹頓團圓飯,心裏的充實感真是說不出的。人們不僅享受著餐桌上的美食,還享受著歡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涼菜、熱炒、小吃。壹般兩樣東西缺壹不可,壹個是火鍋,壹個是魚。火鍋沸騰,熱氣騰騰,溫熱悶熱,預示著蒸蒸日上;“魚”與“魚”諧音,象征“多福多慶”,也有“年年有余”的意思。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妳好運;龍蝦、炸魚等油炸食品,祝家興旺,如“用火烹油”。最後我要壹份甜點,祝以後的日子甜甜蜜蜜的。這壹天,即使不能喝酒,我也會喝壹點。
年夜飯的花樣很多,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側重。北方人習慣在春節期間吃餃子,這意味著“年輕時交朋友”。又因白面餃子形似銀錠,桌上壹盆盆象征著“新年發財,元寶滾滾來”的寓意。有的包了餃子,還包了幾個開水消毒過的硬幣,說誰先吃誰多賺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代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看到窮人的耳朵在寒冷的冬天被凍爛了,就制作了壹種“祛寒焦耳湯”,為窮人治療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壹些草藥祛寒溫,用面粉袋做成耳朵狀的“餃兒”,放在鍋裏煮,分發給窮人。吃了之後,人們感到渾身發熱,耳朵也熱了。此後,人們紛紛效仿,流傳至今。過年吃餛飩是基於它的本義。傳說世界在被創造之前是混沌狀態,盤古創造了四面長臉的宇宙,也叫長壽面。過年吃面是祝妳長命百歲。
與上帝交流
收神就是分新舊年,但是收神的時間並不統壹。有些人孩子壹到就開始舉行儀式,有些人在孩子“對了”的午夜就開始接神,有些人在孩子“對了”之後才這樣做。祭祀結束後,各路神仙回到天宮,不理會世俗事務,過了除夕,也就是新年到來的時候,就來人間導演了。接神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家中最年長的人主持。因為神仙住在天庭的不同方位,下界自然來的方向也不同。至於見誰,從哪裏來,要事先查“憲書”,然後帶領全家人在院子裏捧香,按照他們的指點去見神靈。比如辛未年的《憲法書》中註明“財神正東,財神正南,汝神東北,西神西南,太歲神西南”。朝方向磕頭後,站好,直到香火耗盡,再磕頭。最後,把香根、神像、元寶取下來,放進院子裏早已準備好的錢、糧盆裏焚燒。燃燒時,松枝和芝麻稈壹起燃燒。收神時鞭炮齊鳴,氣氛異常濃厚。
踐踏
接神後,芝麻稈從街門鋪到家門口,人在上面走,發出響聲,稱為“踩老”或“踩特”。因為“碎”和“寶”是諧音,所以意味著新的壹年開始驅邪。
祭祖
在古代,這種習俗非常盛行。由於各地風俗習慣不同,祭祖的形式也不同。有的去野外掃墓,有的去祠堂祭祖。他們大多在家中依次將祖宗牌位放在正殿,以示供奉,然後由拜者按年齡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做魚缸,盛滿高碗,頗有敲鐘之意。南方人在北京生活,祭祖特別隆重。大多是八碗大菜,中間是火鍋,根據位置擺放杯子和筷子。大年三十,大年初壹,元夜,火鍋扇,隨時換菜。滿族人和蒙古人祭祀祖先。蒙古旗人獻黃油炒黃麥,撤供品時用香油炒,蘸白糖,別有壹番風味。滿清旗人祭祖,奉上核桃餅、芙蓉餅、蘋果、素蠟檀香,安靜異常。除夕和大年初壹會做素餅,最後壹天晚上上元宵。每天早晚燒香磕頭,奉上新茶。祭祖的形式雖然不同,但大多都是除夕上吊影,元末最後壹夜撤回告白。他們和他們的親戚朋友很親近。他們拜年的時候,也要敲祠堂,既要謹慎地追求未來,又要保存自己尊重祖先的美德。
發送財神
在過去,從春節午夜打開金融大門開始,就有人送財神。財神手裏拿著壹張紙在門外喊道:“財神來了!”這時,房子的主人為了迎接財神,給了來人壹筆賞賜,送到了財神的口中。當然,說些吉利的話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寶藏滾滾來”!左邊是壹對金獅,右邊是壹對金鳳凰!諸如此類。還有壹個打扮成財神的,穿著紅袍,戴著紗帽,嘴上戴著假胡子,背著黃布袋來收錢,身後跟著幾個鼓手,挨家挨戶分發財神,以便索要賞賜。每次到別人家門口,我都會唱壹大堆吉祥話,比如“左廂金銀滿,右廂財寶滿”,直到主人高興地接過財神的紅紙雕像,給了他們壹些錢,道謝後,他們又打了壹會兒,在鑼鼓聲中,又去了另壹家。
喝屠蘇葡萄酒
屠蘇酒是壹種藥酒。在古代的習俗中,全家人在元日喝屠蘇酒以消除不良傾向。屠蘇酒的制作方法是:大黃、桔梗、川椒、肉桂、山茱萸、防風,用絳囊懸於井裏,元末采摘,與酒共煮四五次。在古代,屠蘇葡萄酒以壹種獨特的方式飲用。大多數人喝酒,總是從老年人開始;但是喝屠蘇葡萄酒正好相反,從最小的開始。也許是年輕人壹天天長大,先喝酒表示祝賀,老年人晚喝酒表示挽留。宋代文學家蘇轍在《除日》詩中寫道“屠蘇每年最後壹飲,不覺已七十余年”,此為風俗。在古代,這種獨特的飲酒順序往往會讓人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所以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明年的飯
在北方,壹些家庭要提供壹鍋米飯,這是年前煮的,為中國新年提供的。叫做“年飯”,意思是每年都有剩飯,壹年到頭都吃不完,今年還吃前壹年的糧食。這碗年夜飯通常是用大米和小米混合煮的。北京俗話說,因為黃白相間,所以叫“兩米飯”。這就叫“金米帶金銀,滿地金銀”。在很多地方,守歲時準備的糕點、瓜果都是為了贏取壹個幸運符:吃棗(春天來得早)、柿子(萬事如意)、杏仁(喜人)、長壽果(長生不老)、年糕(壹年比壹年高)。除夕夜,壹家人吃得不亦樂乎,有說有笑。
新年問候的形式
隨著科技的發展,春節拜年的形式也超越了傳統的送祝福方式,出現了電話拜年、賀卡拜年、短信拜年、網絡拜年等新的拜年形式。這些拜年形式除了豐富了拜年的傳統,還因其簡單、方便、快捷、生動、成本低廉等優點,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據統計,每年春節期間,通過手機拜年的短信就有幾十億條,通過網絡發送賀卡和拜年的參與者更是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