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讓革命精神在山腳下永放光芒——從山腳出發的山腳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簡介

市委書記林帶領市四套領導班子成員到山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

山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位於廉江市石角鎮山下的半山腰村委會,是湛江市最北的壹塊“飛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山區是連(江)、華(周)、陸(川)、博(白)等兩廣邊區的主要遊擊區,也是南路特委和兩廣邊防縱隊活動的重要地區。壹大

讓革命精神在山腳下永放光芒——從山腳出發的山腳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簡介

市委書記林帶領市四套領導班子成員到山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

山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位於廉江市石角鎮山下的半山腰村委會,是湛江市最北的壹塊“飛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山區是連(江)、華(周)、陸(川)、博(白)等兩廣邊區的主要遊擊區,也是南路特委和兩廣邊防縱隊活動的重要地區。壹大

讓革命精神在山腳下永放光芒——從山腳出發的山腳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簡介

市委書記林帶領市四套領導班子成員到山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

山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位於廉江市石角鎮山下的半山腰村委會,是湛江市最北的壹塊“飛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山區是連(江)、華(周)、陸(川)、博(白)等兩廣邊區的主要遊擊區,也是南路特委和兩廣邊防縱隊活動的重要地區。壹大批* * *黨員在這裏拋頭顱灑熱血,與山下的人民壹起英勇戰鬥,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英雄詩篇和感人事跡,塑造了壹座不可磨滅的歷史豐碑。

↓從山腳開始(2020版)↓

1939年,中央黨組織活躍在山麓,黨支部成立於1940年初,這裏發生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桂東南抗日武裝也在此休整,同化北方人民武裝並肩作戰。

解放戰爭時期,成立了華北中央工作委員會、滑縣人民政府華北辦事處、華北獨立大隊等黨政軍機關,駐紮在山腳下,領導華北的革命鬥爭活動。華北方面的主要領導人有李洪、龐鐵魂、王士坦、黃谷、董尚英、劉福軍、劉福晉、劉福平、劉福富。犧牲了100多名革命烈士,南路解放軍司令員吳有恒率1000多名新兵團和3個新兵團,南路解放軍支隊長兼政委歐初率800多人在這裏抗擊國民黨地方武裝,為解放桂東南、桂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兩廣邊區縱隊第六支隊司令員陳依琳也率支隊到山下與國民黨反動勢力作戰。

陸川縣工委也在山腳下成立,陸川抗日自衛隊司令部就設在山腳下。陸川武裝部隊和縣大隊都在這裏活動,與山下(華北)的革命力量合作,共同作戰,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珊迪吳是華北七區的中心。1947年4月,隨著珊迪吳和華北武裝的不斷發展,以及以珊迪吳為中心的華北根據地的不斷擴大,成立了珊迪吳區人民政府,下設行政村、農會、婦聯和民兵組織。珊迪吳區人民政府成立後,開展了解放婢女、減租減息、分配余糧的運動,有力地支持了遊擊戰爭。這是廉江較早建立的區人民政權。

1948年春,由於武裝鬥爭受挫,30多名同誌壯烈犧牲,珊迪吳、華北主力基本分散,珊迪吳區人民政府政權解體。

1949年2月,兩廣華南地委決定發動春季攻勢。3月,南路抗日人民解放軍新三團、新四團在軍長陳依琳率領下北進。隨著革命鬥爭的勝利,珊迪吳和豐滿革命根據地迅速恢復,華北獨立旅得到重建。隨後,舉行慶祝大會,恢復珊迪吳區人民政府和鄉鎮政權,珊迪吳徹底解放。

紅色紀錄片《從山底出發》劇照

革命戰爭時期,山地根據地因其良好的群眾基礎和重要的戰備作用,是華北的主要革命根據地,是華北糧食和兵員的主要來源,是陸川革命鬥爭的依托。

在革命最激烈的時候,這裏駐紮著1000多人的人民武裝力量。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山麓人民為人民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 *近65,438+0,000人加入革命,其中加入遊擊隊275人,武裝民兵65,438+065,438人,為革命英勇犧牲的65,438+000余人,培養黨員365,440人。公司級以上幹部11人,農社長8人,委員60人,女社長11人,民兵隊長7人,糧食保障幾十萬斤。然而,山區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許多革命村莊被洗劫壹空。革命戰友家被燒,約35000斤大米被勒索,約200萬元紙幣被搶,10人被捕。60多人被抓當兵,被迫服兵役3萬多次。?

目前,革命老區有40個村,山區有大量革命遺址,其中著名的有田頭革命地下交通站舊址、山腳下的劉副總廟舊址、華北獨立大隊成立舊址、炮樓、戰壕、山腰烈士墓、山下革命紀念館等。這些紅色資源在數量和規模上都是兩廣粵西罕見的,有利於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從山腳開始(2018版)↓

70年前,兩廣革命先輩為兩廣人民的解放並肩戰鬥在山下,形成了優良的革命傳統,在山下鑄造了“不畏艱難、勇於犧牲、舍生取義、堅忍不拔、無私奉獻、攜手共進”的革命鬥爭精神,不斷鼓舞著兩廣人民特別是山下人民, 在革命戰爭年代和和平建設年代共同奮鬥,前赴後繼,鍥而不舍。

兩廣邊界(石角、谷城、平定)共同開發。

主題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教育活動

近年來,兩廣三鎮再次聯手,整合山下豐富的紅色資源,深挖山下豐富的革命精神,全力打造兩廣及邊境地區四縣(市)山下區域性紅色革命教育基地。並充分利用山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教育平臺,大力加強黨員幹部教育,組織各級黨員幹部到山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特別是2019年,兩廣石角、古城、平定等鎮還聯合開展黨建共建,* * *組織黨政領導班子和村(社區)支部書記在山下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大力弘揚山下革命精神, 並讓廣大黨員幹部在山下傳承紅色基因,為新時代各項工作事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凝聚了磅礴力量。

重溫入黨誓詞

2018至2019,在山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建設了面積3000平方米的宣誓廣場、面積280平方米的展廳、面積180平方米的電教室、面積60多平方米的標準化公廁、大型停車場、革命詩詞展廊、烈士雕塑,完善了相關宣傳標語。湛江首部由當地方言編劇、導演、演出、拍攝的紅色革命教育紀錄片《從山下出發》,創作了主題曲《花開滿山》和客家話插曲《送郎去當兵》,建設了壹批紅色教育紀錄片拍攝影視基地。在原有的基礎上,進壹步收集整理實物圖片等史料。展廳實物展品78件,圖片120張,史料豐富。

2020年,籌集資金80多萬元,為珊迪吳區人民政府修建了革命紀念館,並修建了相關功能室。珊迪吳革命中的壹些烈士雕像,革命烈士使用的物品,革命鬥爭的武器,革命活動的場景等。展出了大量的革命歷史故事和圖片,以各種形式按時間順序完整地展示了珊迪吳革命的歷史事件和事跡。生動展示了紅色政權的建立、珊迪吳區人民政府、浴血奮戰的巔峰歲月等歷史背景,極大地豐富了珊迪吳紅色革命根據地的革命鬥爭史,進壹步擴大了紅色教育基地的展示面積,打造了紅色教育基地的新亮點。

目前,紅色教育基地* * *擁有實物展品100多件,圖片200多幅,史料更加豐富。

與此同時,山腳下的壹些革命遺址得到了修復,誓言廣場上種上了山稗花,見證革命先烈們灑下的鮮血。展示了歷屆黨代會史料、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大別山精神等宣傳標識,山腳劉福姓氏文化展板,配備了音響設備等。,打造了富有紅色文化的宣誓廣場。

山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新建了九烈士塑像、城墻、鄉村水車等設施,重建了體現山下七姓人民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具有紅色革命教育意義的齊新精神的七座木橋。山腳下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硬件水平更加完善,實物圖片資料更加豐富。

山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的壹些場地和設施

山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的硬件建設和史料收集整理在不斷推進,管理在不斷加強。基地成立了管理機構,配備了5名專職講師和2名專業技術人員,建立了財務物資、消防應急等管理制度,管理不斷規範。維護和工作經費也納入了財政預算,得到了有效保障。目前,正在加快市場化步伐,實行市場化管理,山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的建設、管理和保障將得到進壹步完善和更加有效的保障。

講解員正在給來訪的黨員幹部講解。

新時代,新征程。石角鎮緊緊圍繞“全力打造客家文化特色旅遊小鎮”的目標,充分發揮山腳革命精神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以山腳革命精神推動新時期石角鎮黨建工作,唱響振奮人心、催人奮進的主旋律,匯聚起推動石角綠色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目前,石角鎮充分發揮山麓紅色文化豐富、客家文化濃郁、傳統文化深厚、生態環境良好、農業資源豐富的優勢,將資源與產業、旅遊、扶貧相結合,大力推進紅色旅遊產業發展工程,建設了鄉村水車、油菜花基地、扶貧產業基地、二人轉平臺等壹批旅遊景點和設施,組建了客家山歌隊,挖掘創作了《送郎上兵》。

下壹步,石角鎮將大力推進山腳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建設。在不斷提升紅色教育基地建設水平的同時,因地制宜建設壹批旅遊設施,進壹步完善山下紅色教育基地旅遊設施,大力發展生態休閑觀光農業,豐富旅遊產品,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客家文化、劉福感恩文化,加大文化教育設施建設,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山下。

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推進以紅色教育基地為中心的紀明三縣景區建設,將山下紅色基地打造成以教育、休閑、觀光為主,客家文化、傳統文化、劉福感恩文化為輔的紅色旅遊景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紅色鄉村旅遊的蓬勃發展

經過近年來的大力建設,山腳下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硬件設施齊全,史料豐富,管理完善,運行良好,環境優越,吸引了廣東、廣西的幹部、遊客和四個縣(市)的黨員前來參觀學習。

據統計,自2065438+2008年6月底對外開放以來,山腳下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迎來了壹批批黨員幹部參觀學習。* * *湛江、連江、茂名、化州、玉林、陸川、博白等地460多批5萬余人前來參觀學習,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山腳下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山腳下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已成為兩廣省(區)湛江、玉林、茂名和連江、化州、陸川、博白四縣(市)的區域性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它在加強黨員幹部紅色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群眾感受紅色文化、休閑觀光創造了良好的平臺。

來自全國各地的黨員幹部到山腳下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開展黨日活動。

目前,山腳下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是湛江市黨史教育基地和湛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9被廉江市委黨校作為分教學點和紅色革命教育基地,被廣東海洋大學作為非學歷野外教育培訓基地。山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的教育效果越來越好,社會反響越來越大。兩廣區域性紅色教育基地的品牌效應日益擴大,成為兩廣黨員幹部向往的“精神家園”。

  • 上一篇:中國西北的農業類型
  • 下一篇:詳細描述了中國印刷技術的演變和發展過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