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的配音大師畢克老師說:“其實配音破壞的是原始的有聲電影,因為畢竟妳要用壹種語言去解釋另壹種語言,無論多少,最終都會破壞原意。但是為什麽翻譯廠的配音會被觀眾喜歡甚至認為是超越原聲的呢?當然是因為畢竟任何人都會對自己的母語有更強的代入感,也因為翻譯它的配音演員都是兢兢業業,極其認真的去搭配每壹部影片中的每壹個角色,生怕它破壞和修改任何壹個原聲。所以,我害怕盡可能用普通話還原電影。希望觀眾再看電影的時候,不要以為這是中國人在說話,而是真正的外國人在說話!”我想已故的畢克老師的話可能會給妳另壹個答案。
另外,還有壹個誤區。好像給電影配音和給電影加字幕是完全不壹樣的。因為我不是專業人士,所以在這裏無法詳細解釋。我只能簡單解釋壹下。其實把另壹種語言的電影翻譯成本國語言,就是為了讓國內觀眾能夠看電影。所有這樣的電影統稱為“翻譯制作人”!
翻譯的電影包括:
1.原聲帶+母語字幕是最基本的翻譯,也是為了讓觀眾最快的看到外國電影。但由於電影是壹種用畫面和語言表達的藝術,對於看畫面的同時聽不懂外語的觀眾來說,會極大地破壞電影本身的完整性,這只是最快也是最基本的選擇。但是對於那些看不懂外語文化的人來說,看這部翻譯過來的電影其實並不意味著真正理解這部電影,只是理解而已。
2.原聲+國語解說,這種譯制的片子可能基本沒人看過。這是有人在解說電影原著的時候,解說詞包括故事的基本發展內容,解說員要表演影片中人物的對話。所以這個要求很高,存在時間短,目前已經被淘汰。
3.原聲+國語配音,這種譯制片多用於紀錄片,因為紀錄片多是科教性質的,基本沒有故事和人物,只需要弱化原聲,加上配音就可以了。著名主持人趙忠祥講解的《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科普節目就屬於這壹類。
4.沒有原聲配樂+母語配音,是最後翻譯出來的片子。母語是用來代替其他語言的,但是符合演員的表演,壹樣的口型,壹樣的年齡,壹樣的性別,聲音是最難得的。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國家的配音員基本都是演員,但近幾年也開始培養配音員的原因。
目前全球上映的電影都會有國際音軌,沒有演員對白,只有背景音,用於各國配音。哈裏森·福特主演的電影《防火墻》將於後天在全國上映時,國際音軌出現了問題。後來美國電影公司送來了完整的國際音軌,使得電影翻譯工作順利進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還沒有國際配樂的時候,翻譯單位的錄音工人在聽原片的時候就把背景配樂重新加到了中文配音裏,更不用說市面上的盜版碟片裏的配音演員的水平離真正的配音演員有多遠了。只有背景音的還原完全不合格。所以,請大家以後不要把那些沒有背景音的配音當成配音,這簡直就是對配音藝術的浪費!!
因此,正如畢克先生所說,配音本身也是壹門藝術,是壹種藝術再加工。他可以加強國內演員的表演,通過出色的配音為他們的表演增光添彩。他還可以通過配音讓外國文化與國內文化產生交集,讓國內觀眾更好地了解外國文化。關鍵是配音演員是否正確表達了這壹點,這才是關鍵,而不是配音與否。配音肯定是要的。
另外,壹般大家都有壹個誤區。好像只有普通話配音。其實任何語言都是配音的。為孫悟空、唐老鴨、希特勒和周恩來總理配音的著名配音演員李陽,開創了用粵語為用普通話配音的國產電視劇配音的先河。第壹部作品是央視的《三國演義》,創下了當時香港國內電視播放的最高價。此後,大陸國語電視劇的粵語配音也開始了。從去年開始,央視引進了《再見阿郎》等多部臺灣臺語電視劇,用臺灣電影開啟了普通話的歷史(歷史上,閩南語是中國保存下來的最古老的語言,是從古代河南洛陽的語言發展而來的,所以閩南語其實可以算是古代漢語。當然,由於歷史變遷,特別是臺灣省大量日本人的加入,閩南語也略有變化)。
至於日本和歐洲國家,上映的電影都是配音的,尤其是法國和意大利。未經國內配音,嚴禁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