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模式是壹條具有區域經濟特色的新路,使溫州的社會生產力在上世紀最後二十年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然而,以內源經濟為特征的溫州模式已經顯現出產業層次相對較低、開放型經濟相對落後、招商引資相對薄弱等弊端。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溫州模式也需要突破自身的障礙,進壹步擴大對外開放,把內力和外力支持有機結合起來,督促本地民營企業從區域外引進資金、先進技術和人力資源,及時改善企業傳統管理模式和權責結構,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地方政府創造的更加適宜的投資環境下開拓更大的國際市場,不斷提高溫州經濟現代化水平,從而盡快突破當前的障礙,在不斷創新中創造。
(壹)內外結合,以“石”攻“玉”
“溫州模式”的發展創新要求民營企業作為經濟主體在現有基礎上進行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和理念創新。2005年,溫州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以民招商、以資結合”的經濟發展戰略,積極推進招商引資“壹號工程”,意在借外力帶動內力,通過培育開放型經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現溫州模式的改革轉型,促進溫州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1,傳統家族式管理體制向現代公司制轉變。
對於溫州大多數民營企業來說,產權不清的家族式管理體制是制約其進壹步發展的重要原因。要走出封閉經營的桎梏,克服靠血緣關系和人際網絡經營的局限性,就必須引入現代公司制度,借鑒外部先進科學的企業管理制度,改變傳統的家族排外主義,將企業的決策層向具有專業知識、技術和管理決策能力的人才開放;按照新《公司法》的規定,設立有限責任和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清晰的企業產權制度,合理劃分企業董事和執行經理的權責,形成新的經營決策機制。對於資金相對充裕的企業,還可以從全社會聘請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人擔任企業顧問,推動民營企業家向職業化、市場化轉型,實現傳統家族管理體制向現代公司制度的轉變。2006年新頒布的《公司法》對資本制度作出了壹些新的規定,如“降低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註冊資本最低限額”、“允許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分期出資”、“壹個自然人可以設立壹人有限責任公司”等,也體現了國家對新公司註冊的鼓勵和支持,以方便社會廣大投資者使用這種企業形式和民間資本。
2.引進外資,促進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
在內外結合的政策指導下,溫州本土產業應主動接受長三角最大的中心城市上海和浙江產業帶的輻射和影響。加大對本土民營企業的開放力度,吸引外資等相關資源,同時接受對方無形資產的投資,如品牌聯盟、價值鏈整合等,或通過資本等“硬資源”與對方交換技術等“軟資源”,而不伴隨產權轉讓,從而吸收外部知名企業的先進生產技術和工藝,提高其產品的科技含量和企業的經濟效益。在保持現有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做大做強溫州民營企業,促進溫州本地產業機構升級,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轉變,盡快發展適合溫州自身條件的高新技術產業和重化工業。
3.加快國際化步伐,與國際市場接軌,從容應對國際貿易壁壘。
在國內市場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現實下,溫州民營企業也應加快經濟國際化的步伐,爭取更多的國際財團和海外大企業來溫州投資,並註意引導這些國際資本主要投向基礎產業、基礎設施、高新技術產業和當地傳統產業的培育和改造,以促進溫州產業的優化升級。同時,通過與國際企業的合作與交流,我們可以更多地了解國際技術法規、標準和認證體系。在提高產品質量和積極推動環保產業的基礎上,收集和研究主要貿易國可能采取的技術壁壘措施,研究應對措施,建立國際貿易壁壘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
(二)承擔社會責任,構建和諧社會
與舊公司法不同,2006年新公司法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同時,強化了公司的社會責任,規定“公司應當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承擔社會責任。”
1,實現社會企業“* * *贏”的目標。
溫州的民營企業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企業原本是民間發起的,依托於社會,是新形勢下的社會-企業關系。所以成立的公司既有盈利性,又有社會性。公司的經營行為不僅關系到股東、員工等內部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而且對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有著重要影響。新時期的企業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還必須以先進的發展理念為基礎,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因此,民營企業作為溫州經濟的主體,只有綜合考慮各方利益,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和對內部員工的責任,才能算是合格的、負責任的企業,才能走向更高的層次,甚至達到不朽,而溫州的經濟發展模式也將實現改革創新,上壹層樓。
2.協調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
溫州的產業結構以勞動密集型為主,是高能耗、低科技含量的粗放型工業經濟。該地區的大多數私營企業在保護環境和防止汙染方面也很被動。導致區域工業化發展偏離了“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壹度忽視了企業對人民應肩負的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因此,在溫州模式的發展創新階段,必然要統籌經濟建設、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推進產業生態化,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環境治理,節約資源,減少汙染,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和諧社會。
(三)溫州地方政府在經濟模式上的改革與創新
改革開放初期,溫州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市場化經濟改革中走在前列,創造出具有溫州特色的經濟模式,與當時溫州地方政府在壹定範圍內嚴格實行“無為而治”以維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勇氣、沖動和激情密切相關,而是在不知道要改什麽的情況下,對“改什麽”和“怎麽改”做出決策。因此,在傳統溫州模式遭遇發展瓶頸,需要繼續改革創新的今天,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導再次影響了溫州經濟的發展前景,事關溫州模式的歷史命運。溫州模式的新壹輪改革創新也將找到政治與市場的契合點,為體制改革創造外部條件和政治環境,從而實現政治組織與經濟組織的良性合作,獲得互利共贏的最佳結果。
第三,結論
溫州模式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模式。雖然近年來溫州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發展遭遇“天花板”效應,但這並不意味著溫州企業家創造的以民營企業為主導的溫州模式時代已經衰落。因為創新和改革是溫州模式生存和演變的命脈,溫州模式將從依靠地緣聯系的內生封閉發展模式,逐步轉向基於科學管理理念、先進生產技術和廣闊國際市場的更加開放的發展道路,實現從初級市場經濟體制向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告別以高度發達的民營經濟為基礎的工業化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