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壹個偉大的民族。客家人是中華民族的壹個優秀分支。客家先民曾經是中華文明的搖籃——黃河江淮流域的漢族。從唐宋開始,由於自然災害和戰亂,他們大量南遷。他們首先在閩粵贛交界的廣大山區紮根,然後向南方各省和海外擴散。現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幾千萬的客家人。人們常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上分布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族群之壹。
國家和家族。民族是指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現代民族等社會發展不同階段的各類人。同時,還有其他廣泛使用的,如中華民族、阿拉伯民族等等。宗族制度這壹概念是20世紀30年代客家研究專家羅祥林為研究客家而發明的新名詞。其內涵是同壹民族內部的各個獨立的分支或單位。今天,漢族內部各個民族的概念幾乎成了學術界的專業術語。
今天,中國的客家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江西、四川、湖南、廣西、臺灣省等省份。國外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客家先民及其後裔對長江流域和閩粵贛三角的開發,對華南地區的經濟文化繁榮、漢家族的發展壯大、中華文化和中原文明的傳播發展,都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近代以來,客家先民在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中國近代史上,優秀的客家兒女輩出,為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英勇奮鬥,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光輝歷史篇章。在當今世界發展的浪潮中,客家人依然風姿綽約,成就斐然。
客家宗族自古以來就不存在。從客家人被稱為“客家人”卻自稱“客家人”可以看出,客家人是歷史移民的產物。移民-移民-再移民-再移民,客家先民歷盡艱辛。客家人以其獨特的生活方式和頑強的生命力,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和廣闊的社會區域,從而成為漢族中壹個人口眾多、分布廣泛、人才輩出的特殊族群。
那麽,什麽是客家呢?可以說,客家人是漢族的壹個重要族群;客家人是壹個獨特而穩定的漢族群體。客家人的聚集地是贛南、閩西、粵東三角地帶(這裏有29個純客家縣,是客家人的大本營)。客家話是客家人特有的語言。客家人有特殊的客家文化和習俗;客家人有獨特的客家精神。綜上所述,客家是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漢族特有的穩定族群。他們誌趣相投,有著獨特而穩定的客家語言、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態(即客家精神)。凡是符合以上穩定特征的,都可以稱為客家人。
(2)
客家人,這是壹個充滿漂泊和飽經風霜苦難的代名詞,客家人的遷徙過程充滿了血淚和辛酸;客家人,是勤勞和開拓的榮耀的代名詞,歷經艱辛創造了著名的客家精神和文化——他們的榮耀和輝煌值得驕傲。
當客家人的祖先四處遊歷,終於在閩粵贛邊區找到這個大本營時,他們被周圍的其他民族視為“客人”,也就是“外人”。時時客,處處客的客家人,不僅叫“客”,還自稱“客”,可見其豪爽開放。正是這種坦蕩、豁達的精神品質,客家人才能“身在他鄉為家”,才能融合贛南、閩西、粵東三角的原住民,最終形成獨特而優秀的客家家族。客家宗族的形成過程也是中華民族形成、發展和壯大的過程。客家人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成員。學習和了解客家宗族的形成過程,有助於客家子孫更深入地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足跡,增強對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客家宗族的形成與客家稱謂的起源
什麽是客家宗親?
在過去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客家先民壹直處於流動狀態。遷徙和再遷徙是客家人形成的重要特征,在其他人已經基本定居的時候,客家人還在四處遷徙,尋找理想的家園。正是中原文明的大遷徙,形成了獨特而優秀的宗族。
那麽,什麽是客家宗族呢?所謂客家宗族,是漢民族同體內部的壹個分支。經過長期的遷徙,最終到達並定居在閩粵贛邊界地區,形成了壹個具有獨特的方言、風俗等不同於周圍其他民族的文化現象的群體。
客家宗族形成的標準。壹、客家話。區分客家人和非客家人的壹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語言。客家話不僅是客家人成為客家人的標誌,也是客家人自我認同的凝聚紐帶。具體來說,壹個客家人之所以認可另壹個客家人是自己的族群,最直接最簡單的原因就是雙方說的是同壹種客家話,而不是因為同壹個地域和血緣關系。二、大本營地區的重要文化現象。所謂文化現象,是指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直接或間接反映在人們日常行為中的深層文化事物。比如民俗、宗教、人生哲學、價值取向、心理感受等等。當代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成果表明,不同群體(群、屬等)之間的自我認同。)主要是壹種文化現象,除了種族、血統等這些先天因素。
客家的大本營
贛南、閩西、粵東三角地帶是客家人的大本營。大本營地區堵車,三角地帶全是丘陵山地,是東南丘陵集中的地方。武夷山和南嶺山脈在這裏交匯,形成了壹道分隔中原和東南沿海的天然屏障。正是在這個天然屏障的中心地帶,孕育了贛江、汀江、梅江三條大江。在這三條河流及其眾多支流的兩岸,小盆地星羅棋布。客家先民由北向南遷徙,終於找到了理想的落腳地。這裏的小盆地,經過客家人幾代人的艱苦開發建設,形成了壹系列繁忙的集鎮和炊煙裊裊的村莊。
在客家人來之前,贛閩粵三角是壹片原始森林,人煙稀少,野生動物稀少。在這片荒野的群山中,生活著百越、畬族、瑤族等當地原住民。這些少數民族文化落後,處於刀耕火種的蠻荒時代,生產力水平極低。大批客家人南遷,給這片荒涼而神奇的土地帶來了蓬勃的生機。客家人從中原帶來了農作物的種子、先進的耕作技術和建築技術。他們砍樹開荒,築壩耕田,把小盆地或緩坡變成片片雷區或梯田,築溝造坡,引水灌溉田地,把寂靜的群山變得風景如畫。曾經荒涼與世隔絕的山野變得喧鬧起來,生產力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客家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村落間以曲徑或通途相連。壹些人口集中的大村形成了集貿市場。這樣,客家人把興奮帶到了山谷,把繁榮帶到了內地,把文明帶到了荒涼的山野。客家先民在贛南、閩西、粵東三角地區的開拓性工作,表現了他們勤勞勇敢、艱苦奮鬥的精神,以及與險惡環境作鬥爭的勇氣。正是憑借這種精神和勇氣,我們造就了壹個堅強不屈的優秀民族。
“籠中鳥愛老林,池魚思故鄉”。客家人沒有忘記中原的漢文化。首先,他們堅持說“阿偉話”(中原的母語),並吸收和融合了當地的方言,形成了相對獨立自成體系的保留了中原音韻的客家話。其次,他們繼承和發揚儒家仁義治國的仁政精神,化解當地原住民的戒心和敵意,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同化,使當地原住民融入客家人之中。第三,他們積極傳播中原文化。他們積極辦學,發展教育,壹批批客家知識分子在山溝裏土生土長。
客家人祖祖輩輩扶老攜幼,肩負中原文明,披荊斬棘,披荊斬棘,搏擊激流山溝,跨過黃河長江,跨過武夷南嶺,紮根贛南閩西粵東三角,發展生產,安居樂業,種植文明,展現了壹幅生動精彩的農耕讀書自給自足的文化版圖。至此,形成了壹個具有顯著特征的客家宗族,與中原漢族在語言、民情、風俗、文化等方面有著持續的聯系。接著,客家人遊歷湖南、四川、雲南、貴州,跨越海峽,遍布世界各地,發展成為世界上人口眾多、影響深遠的優秀族群。晚清著名詩人黃遵憲說:“道與桃弧移左右,南已遠千年。方言充分證原韻,風俗習慣三代前猶存。”詩中所指的是客家先民離開中原故土,歷盡艱辛,輾轉福建、廣東、江西,後發展到南方各省及海外的歷史事實。
客家稱謂的由來
贛閩粵三角客家宗族的形成,讓赤縣東南角光彩奪目,生機勃勃。神秘多彩的客家大本營自豪地向世界宣布,這裏有壹群血管裏流淌著中國人血液的人,他們正在努力播種和培育中華文明。這群人的名字叫“客家”。
那麽,客家人這個稱呼是怎麽來的呢?著名語言學家王力認為,漢語押韻“客家人是‘客’或‘外人’的意思,所以客家人是外國人。”可見客家話是相對於“主人”(原住民)的壹種對稱,客家話的“客”是外地人的意思。“做客有賓至如歸之感”,在異國他鄉做客,並以此為家的,就叫客家人。
整體而言,“客”字體現了客家人無時無刻不在客居的歷史機緣,以及“自稱客”的大度與開放。“經常有人四面八方做坤知的工作,到處都可以設置壹個常規的程序。身在異鄉,仍在故鄉。”這是客家地區流傳已久的歌謠。這首歌謠反映了客家人遠離故土、遠離家鄉的歷史經歷,展現了客家人快樂、曠達的精神風貌。“人願努力,誌在四方”的雅量和“身在異國為家”的精神,展現了客家人“客以我為尊,自稱為客”的豪邁氣概。沒有這種英雄氣概,客家人怎麽會以被人稱呼或自稱“客”為榮?
客家,這個響亮的名字,讓客家後代為之驕傲。客家宗族的形成過程使人們清楚地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客家人身上的客家精神文化折射出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明光輝。神奇多彩的客家精神文化需要我們去繼承、弘揚和發展。
-
(3)
中華文化輝煌燦爛,源遠流長,就像壹部規模宏大、精神非凡的交響樂,而客家文化就是其中精彩紛呈的壹段。過去,客家傳統文化造就了壹批又壹批優秀的客家人才;今天,閃耀著人文理想光輝的客家文化,哺育著新壹代客家兒女茁壯成長。
客家文化
客家傳統文化的根基“客家從哪裏來?這位漢周(zh平原人),祖孫三代,住在河洛。自晉始,兵荒馬亂,他衣南去。經歷了唐朝的劫難,宋朝的劫難,被發配到遠方,開創了四業,追根溯源,自稱千年客。妳的家鄉在哪裏?幾祖幾祖,中原舊族,遷粵閩,自宋末,定居居安,停梅州,明復播,遷清。集團分邊郡,瓜(狄平原)遍布五州,同根(丁平原),家在天下為家。”(黃火星:《長對聯壹聯》摘自《客家文化研究》第1期)
在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民族大遷徙中,無數磨難錘煉了客家人的堅忍與剛毅。中原文明的聖火在顛沛流離中到處點燃;在流浪的苦難中燃燒。或許可以這麽說,如果沒有客家人帶著中原文明南下,讓古老的文明得以維系和延續,中華文明可能會中斷甚至毀滅。可見,客家人是中華文明最古老的載體,是古漢民族的“活化石”。
那麽,什麽是傳統文化呢?傳統文化通常是指屬於過去穩定存在,流傳至今,仍然發揮作用的文化元素。客家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是對中原和河洛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其悠久的歷史、歷史遷徙和偏遠山區的環境條件,使其成為壹種具有自身特色的客家文化傳統。因此,客家文化是漢文化的亞文化,具有民族色彩和地域特色。
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和客家文化的根。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和標誌,它起源於中國古代黃河和河洛地區的傳統文化。河洛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發展最成熟的主脈,是中國文化發展的中軸線、搖籃和聖地。河洛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早在舊石器時代,人類就在河洛地區生活和從事生產活動,河洛文化從此誕生。新石器時代,河洛文化大發展。河洛在中國率先進入文明時代,並長期成為中華文明的核心。漢字最早出現在河洛地區。中國的四大學術思想,道教、佛教、儒家和理性主義,都可以追溯到河洛。中國四大發明造紙術和雕版印刷都起源於洛陽。張衡在洛陽制造了“渾天儀”和“地動儀”;三國馬軍在洛陽發明翻車。漢魏的標誌性文章,西晉的文學,唐代的詩歌,歷史地理的名著,書畫名家,都在洛陽盛極壹時。洛陽是壹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都。這裏人文薈萃,珍寶薈萃。地上地下文物不計其數,文化積澱層豐富,居全國之首。
大本營地區的贛江、汀江、梅江流域是客家文化形成的最重要地區。客家研究專家將近代客家傳統文化的形成和演變概括為“三江文化”(即贛江文化、亭江文化、梅江文化),說明客家傳統文化的形成與大本營地區的自然和社會條件密切相關。
“三江文化”及其代表人物。壹、贛江文化:主要是宋代文化,具有贛南客家聚落形成的文化特色,代表人物是客家人歐陽修、王安石。其次是汀江文化:隨著客家人南遷福建汀州府,歷經元明清戰亂,形成了以李世雄、劉芳為代表的汀江文化特色。第三,梅江文化:明末清初,大量客家人南遷嘉應府,形成粵東客家大本營之壹,成為文化之鄉,孕育了梅江文化。其代表人物是黃遵憲和邱。
客家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猶如青葉茂的壹棵參天大樹。她挺拔的身姿,沐浴著南方溫暖的陽光;她發達的根系深深植根於中原和河洛的古老土層。這是屹立在東方神聖土地上的壹棵參天大樹!這是壹棵反映五洲四海的參天大樹!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文化作為壹種內在穩定、外在規範的生活方式,是人類自然環境(即人地關系)和社會環境(即人與人的關系)的產物。任何壹個族群或民族文化的形成和演變,都離不開特定的地理環境、經濟基礎和社會結構。客家文化的產生和發展也是如此。以下是對客家文化意識及其基本特征的初步總結和分析。
客家文化意識是客家人在漫長的遷徙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的精神產物。
所謂文化意識,是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進程中形成的意識形態,是人類在生活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和智慧,是人類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精神力量。它在很大程度上對人們的思想、行為、心理、語言、道德觀念起著引領、規範和標準的作用。客家人的文化意識充滿了人文理想和現實精神,重名利,輕功利。重孝,薄權;重視文化教育,愚昧無知;重信義、輕小人等道德價值觀是現代客家文化意識的基本內容。
客家文化意識(即客家價值觀的具體表現)的基本內容是“四值”和“四薄”。第壹,“重名節,輕功利”。客家人看重個人榮譽甚於金錢。對個人不友善,對祖先和父母不尊重,對夫妻不忠,背叛國家和民族,對女人不忠,懶惰和賭博都被認為是不道德的,是對祖先的羞辱,是對人格和正直的貶低。客家人常說:“人以皮相臉,樹以皮相樹”,“不做虧心事,不貪不義之財”,“金錢如糞土,仁義價值千金”。第二,“孝,薄力”。遷徙的艱辛和出國的奇遇,讓客家人強烈希望和諧、平等、友誼,也讓他們強烈怨恨自己的富有和不厚道,對別人不平等。這種價值觀與客家人的歷史境遇和社會地位密切相關。第三,“忠厚,薄小人”。客家人把信仰作為社會交往中待人接物的基本品德,並以此作為評判朋友或“小人”的價值標準。客家人為了在另壹個國家謀生,生存下來,首先是靠信仰贏得別人的信任。客家人把壹切損人利己、欺騙、欺騙、陷害、背叛信仰的行為都視為“小人”。客家人常說:“無信不是君子,無義不是丈夫”,“親君子,遠小人”。第四,“多重視文化教育,少重視農民工人”。客家人認為,只有讀書,才能懂事,頭腦清醒,才能有所作為。尤其是近代,客家人居住的地區人口不斷膨脹,山多田少,生產力落後,經濟不發達。為了擺脫貧困,人們在國外和海外謀生,文化知識成為他們謀生的主要手段。客家人有句話:“有不讀書的孩子,不如養豬。”客家童謠唱道:“月光下,壹個書生,騎著白馬,渡過荷塘……”還有“蛤蟆羅,咯咯咯咯,不學習,娶妳老婆……”客家話裏的“瘦民工”這個概念,今天不值得拿。
概括起來,豐富多彩的客家文化有三個基本特征:壹是樸實無華的風格;第二,務實避虛的精神;第三,追遠的氣質。
第壹,平淡的風格。
大本營地區簡單、小規模的農業耕作,使得客家人的現實生活只停留在相對簡單、粗放、低下的狀態。“山多田少,樹藝不行。出土地,不吃飯。去四川,漂洋過海,離開井,背上父母,賠罪。不是孩子就是遊子,到處都找得到”(民國大埔縣誌)。這是很多客家人共同經歷的生活。崇尚“簡單”,崇尚“笨拙”,同時貶低“奢侈”,抑制“奢侈”,不僅成為客家人長期以來頑固不化的生活態度,而且發展成為他們持久而強烈的生活觀念和審美時尚。比如“老了顏享之,亦恐除奢。”年少長衣尚新,未曾奢靡。他們直爽節儉,不奢侈。他們天性直爽,性情潑辣。又如“冠、婚、喪尚節儉,餐具不奢”,“民善命而有勤政之風,士知學而不奢”;又如“齊民居不求奢,衣不求奢,食不求新,器不求新。”在客家地區,從日常生活,到年夜飯,到民居建築,到衣服和東西,都表現出這種崇尚簡樸的精神。客家人樸素、謙遜的審美意識在客家婦女身上得到了典型的體現。“落霞姑娘來打水,長裙堆烏鴉赤腳”,“早出晚歸,任其風雨。路人不要醜,妳要知道我不是美女。”流傳於客家地區的詩歌反映了客家女性的審美觀念。
第二,務實避虛的精神
客家人喜歡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他們相信空談無濟於事,做實事才有回報。“耕者有其田,鋤者得其所,他暖則謝天”“諸般武藝不值得鋤”,是流傳於客家地區的歌謠,體現了求真務實的精神。“學者恥於務實,很少標榜自己。”就連傳統學者和大本營地區的學者也崇尚這種務實的人生態度。這種根植於農耕文明的務實精神,不僅體現在客家人的現實生活中,也牢牢植根於他們的深層意識中。
第三,追求遠方的氣質。
客家人有很強的祖先崇拜意識。這種源於反根追祖的強烈歷史意識,使得客家地區的各種文化事件都具有古風古意。有人將中國赤縣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進行對比,形象地描述:與吳越文化的新潮、中原文化的豪邁、荊襄文化的神秘相比,客家文化執著於壹個民族歷史的深度和尊嚴。它沒有吳越的神韻,沒有中原的恢弘,沒有荊楚的浪漫,但卻鑄就了民族文化的歷史縱深感,凝聚了民族歷史傳承的博大風範和深厚氣質。
充滿“鄉土情結”的客家文化
“鄉土情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之壹,也是客家傳統文化的顯著特征。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典型的農業社會。在農業社會,人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同壹塊土地上。在斯裏蘭卡土生土長的人,對故土有著無限的眷戀。許多客家人已經離開故土幾十年了。雖然他們的童年生活如此貧困,但他們卻如此甜蜜地思念著故土。鄉土情結,註入中國傳統文化;滲入客家文化。
遷徙,背井離鄉,翻山越嶺,漂洋過海,我念念不忘故鄉的土地和親人。客家人被迫壹次又壹次地遷移。被迫背井離鄉,失去家鄉的人,如何才能更加了解家鄉的可愛?怎麽才能不更加珍惜當地的友誼呢?
反映鄉土風情的民間傳統文化藝術。在客家傳統文化中,沒有什麽比客家山歌更能反映鄉土情懷。俗話說“客家山歌特別有名”“客家山歌放生(地名和諧)”出自口中。”這種帶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歌,讓人戀家,在中國民歌中獨樹壹幟。客家山歌是中國民間文學百花園中的壹朵奇葩,也是東方詩歌百花園中的壹朵奇葩。客家山歌是客家民間文學的瑰寶。它直接來源於人民群眾,表達了客家人的生產生活、喜怒哀樂,感情深厚,質樸美好,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千百年來,客家山歌在客家聚居區廣泛而持久地流傳,魅力不減,青春永駐,顯示出強大的藝術生命力。除了客家山歌,還有粵劇、采茶戲、花朝戲、木偶戲、山戲等地方戲曲。這些地方戲,除了漢劇,都是用客家話唱的,曲調有很強的地方特色。在客家傳統文化中,民間諺語最為流行,通俗易懂,具有濃郁的客家風味。尤其是那些想家的諺語,更是讓人回味無窮。比如“命長不怕故鄉”、“在家千日難出門”、“樹大招風,落葉歸根”、“在家不會迎客,但出門會認識主人”、“只要妳善良,吃紅薯湯就是甜的”...民間雕塑、繪畫、民間手工藝品和地方風味小吃都充滿了濃厚的地方友誼。
客家話!無論妳是從中原遷徙到東南的蠻荒之地,還是從故土遷徙到異國的荊棘之地,妳總是那麽意氣風發,堅忍不拔。“成功”二字寫在心裏,“失敗”二字在心裏找不到。客家人,妳到底為什麽像鋼鐵壹樣堅強?這是因為妳的心裏裝著壹塊來自中原地層深處的傳統文化的黑煤——燃燒著人文理想的沖天火焰——照亮著所有客家子弟前進的道路。這沖天的火焰散發出的熱量,讓神州大地溫暖如春,讓五大洲四海溫暖如春。是的,客家人是春天的使者,無論走到哪裏,都能開辟出壹片嶄新的春天。
客家文化是古老漢文化之樹上的新枝。在這茂盛的新枝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果實。
附錄:客家土樓——自然而舒展的交響樂
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奇形怪狀的土樓星羅棋布。這是壹個由居住在那裏的客家人用泥土夯造的巨大住宅建築。它無意炫耀自己的優雅,卻讓世界為之驚嘆!壹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顧問稱贊它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地建築模型!”近年來,參觀客家土樓的國內外專家和遊客絡繹不絕。他們稱贊客家土樓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壹朵奇葩”、“東方文明的壹顆明珠”、“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共享的文化財富”。壹位日本教授參觀了閩西客家地區的土樓。他大飽眼福地欣賞著結構厚實的圓形和方形土樓,稱贊它們“像從天而降的黑色飛碟”,“是壹首自然而舒展的交響曲”。
客家土樓建築形式的內涵--揭示客家精神和客家人獨特的心理特征。她是“中國南方大山裏的傳奇”,是中國民俗文化珍貴的“活化石”,是世界民居建築中獨壹無二的瑰寶。
(4)
文秀,土生土長的“客家腹地”人,崇文、崇學。以世界客都梅州為中心的十幾個縣是客家腹地,也就是客家中心區,這裏教育特別發達,被譽為文化之鄉、足球之鄉、華僑之鄉。梅州在歷史上被譽為“文化之鄉”,體現了以人為本、以文為本、以知識為依托、崇尚教育的客家精神。古人雲:“梅人不生育,靠活人,讀書為耳,書隨其行。”清代知府王曾說:“讀書人雖窮,不肯輟學,卻好讀書,好談吐。”在梅州,私塾、社會科、書院比比皆是。以前很多祖上都是考科舉選出來的,但很多都是為了當狀元,可謂“壹家之榮”。梅州的近代教育引起了人們的關註。1925年,周恩來第二次去梅州時說:“梅縣教育發達,尤其是廣東各縣,有縣級師範、東山中學、縣級中學、伊雪中學。挺精神的,而且其他學校成績都不錯,教育特別普及,甚至到了貧困家庭,他們的孩子也入學了。”如今,高舉客家優秀傳統文化大旗的梅州,正順應教育現代化,努力打造壹個全新的“文化之鄉”。
法國天主教神父拉裏·理查茲曾在梅縣傳教二十余年。1901年編寫《客家法詞典》。他在序中說:“在嘉應府(今梅州),壹個不到三十萬人的地方,隨處可見學校。壹個不到三萬人的城市,有十多所中學,幾十所小學,學生人數幾乎是全市居民的壹半以上。農村每個村都不止壹所學校,即使那裏只有300到500人,最多也只有3000到5000人。因為客家人每個村子都有祠堂,祠堂是他們祭祖的地方,那個祠堂也是學校。全國有六七百個村,都有祠堂,所以有六七百個學校。這真是壹個駭人聽聞的事實。從人口比例上來說,不僅全國沒有地方可以與之相比,而且和歐美國家也不相上下。為什麽梅縣的教育這麽發達?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它的環境促成的,因為這個地方多山,田地少,糧食不足。男人要出去謀生,要學習謀生的技能。況且北遷的先人都是些清高人物,都有讀書彌足珍貴的觀念。因此,他們盡力創辦學校。他們的祠堂有很多公物,公物的收入用來辦學。學生壹般都是免費的,所以雖然是乞丐的孩子,但也有學習的地方,不會成為文盲。這就是所謂的教育機會均等。”40年代末,梅縣有34所中學,中學教育普及程度全國第壹。
客家先民來自人文底蘊深厚的中原和河洛。他們在江西、福建、廣東山區紮根後,繼承了中原遺誌,把工作傳承下去。崇尚文化,重視教育,樂於學習,以讀書為本,重文章,以知識為榮,成為客家社會的壹種風氣。
走進客家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