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難和員工流失率高正成為社會和企業越來越頭疼的問題。與此同時,精益生產在我國各行業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通過實施精益生產來減少庫存、縮短周期、降低成本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然而,我國企業在實施精益生產,享受精益生產帶來的好處的同時,往往面臨著如何在員工流失率較高的情況下應用精益生產的困境。
從精益生產的起源和發展來看,所有精益生產的思想和方法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員工相對穩定的基礎上的。無論是精益生產廣泛應用的日本還是美國,都沒有真正面對過中國員工離職率高的突出問題。可以說這是壹個有中國特色的問題。因此,當中國企業開始應用精益生產時,他們很快發現員工的高離職率對精益生產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這主要體現在:
1,影響生產線平衡
精益生產要求生產線的每壹個工位都要按照節拍均衡生產,員工的流失勢必影響整條生產線的均衡。
2、轉移過程效率低。
產前準備是精益生產中的壹項重要工作,產前培訓做得好不好是影響生產線的最大關鍵。員工往往訓練有素,但是壹上線就突然離職,導致整個生產安排的異常,影響最終的量產。
3.訓練困難
精益生產線往往對員工的理論和技術要求更高,企業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對新員工進行培訓,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對員工的培訓更加艱巨。更有甚者,當員工熟悉了精益的理念、方法和管理後,很快就離開了企業,這讓很多精益推廣者感到厭倦,甚至失去耐心,這也是很多企業放棄精益生產的原因之壹。
4、影響精益企業文化
頻繁的員工流動和補充,缺乏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參與感,不能很好地融入精益企業的戰略和體系,難以建立和延續精益文化和改善氛圍。很多企業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擺出壹個“U”形,並不是真正的精益生產。
所有這些影響使得精益生產的推廣者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解決精益生產如何適應員工的高離職率。那麽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推進精益生產呢?
1,改變勞動力觀念
在中國,勞動力不再是可以隨意揮霍的資源。勞動力從工廠挑人的買方市場變成了工人挑企業的賣方市場。企業要從根本上轉變用人觀念,把員工視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把勞動力視為比機器更重要的長期固定成本,實現人力資源產出的最大化!作為企業,要從過去粗放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轉變為以員工為中心的精益管理,改變短期用工思維,從管理理念、方法、激勵、環境、機會、福利等方面根本改變勞動力的觀念。
2、充分調動員工的參與性和創造性。
精益管理的核心是在現場,註重員工的參與,充分調動員工發現和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和鼓勵員工參與持續改進,發揮員工的創造性,通過員工的積極參與增強主人翁意識。在傳統的員工管理中,員工往往被排除在參與改進之外,只能被動地執行改進結果或按標準文件操作,影響了精益生產的全面推進和深入發展。
3.強化精益理念和方法。
很多企業簡單的認為降低離職率就是增加工資。事實上,近年來,企業和地區之間的薪酬差異並不明顯,員工因低薪酬而離職的比率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麽高。如果公司的薪酬水平與周邊工廠相差不大,員工離職很可能與公司文化、為員工規劃的職業發展渠道、公司管理水平、激勵機制、人文關懷、目標管理、長期享受等因素有關。根據我這麽多年的管理經驗,主要圍繞與精益理念和方法相關的人性化管理、激勵機制、交易參與、團隊精神等等。
因此,在實施精益生產之前,必須對管理者和所有參與其中的員工進行精益生產理念的培訓,讓每個人都明白改進的目的,改進的優勢,以及改進帶來的壹些困難。妳決不能無知地做這件事。當然,妳不能指望壹次培訓就能解決問題。妳應該繼續培訓,從各個方面宣傳精益生產。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高管和其他管理者。如果他們不清楚,不理解,不支持,員工做了也沒用。
4.提高標準化操作
既然員工離職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要想辦法減少員工離職後學習培訓的時間。員工離職後,如何讓新員工盡快熟悉工作?其中壹個重點是加強操作的標準化:
壹方面,所有的操作都必須標準化並形成文件,標準化的要素應該包括所有與工位相關的信息,如操作步驟、操作時間、節拍、標準在制品、操作技能、註意事項、質量要求等等。標準操作和標準文件越完善,新員工學得越快。試想壹下,如果這些要素只是在員工的大腦中,壹旦丟失,後續員工將無法獲取這些信息,或者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掌握這些需求。
另壹方面,標準化的要求必須明確,信息要通俗易懂,保證任何壹個新員工都能通過標準化的作業指導書輕松理解相關要素的要求和標準。通過規範化操作,新員工可以最快的掌握工作的操作,減少損失。制定作業指導書的同事必須配有操作視頻,便於員工掌握操作方法。
5、優化流程,減少對人的依賴。
簡化和優化現有流程,通過自動化或自動化等措施降低流程操作對人的技能要求和依賴性。簡化現有流程,盡可能減少中斷、回流、交叉、* *享受等流程,使加工過程清晰明了。精益求精,同時適當采用壹些小而便宜的自動化設備或工具代替人工,降低員工的操作復雜度(但要避免過分追求昂貴、龐大、復雜的設備)。對於容易出錯的環節,應盡可能采用可視化防錯措施,防止和減少員工無意識的錯誤,降低流程操作的要求。通過優化流程,增加流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對人的技能的要求和依賴,可以幫助企業應對員工高流動情況下頻繁更換新員工的風險,保證質量和效率。
6.培養多面手
培養全能型工人,全能型工人,讓壹個人可以操作多臺設備或多個工作站(至少每個人可以操作三個工作站)。當壹些工作站的員工流失時,這些多才多藝的工人可以用來快速填補空缺,增加生產安排的靈活性。面對當前員工流失率高的現實,企業必須有計劃地實施多功能培訓和儲備。工廠的多功能工人越多,覆蓋面越大,工廠適應員工增減的靈活性就越大。同時,企業還應建立相應的多功能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多功能需求和動機。
7、靈活安排生產
傳統的大批量生產線習慣於通過配額制來設計大而長的高產能生產線。整條生產線產能大,人多,每個工人只負責流程中壹個簡單的操作步驟。這種又大又長的生產線往往需要混合生產多種產品,產品切換頻繁。如果壹個工人流失了,這個崗位就會成為制約整條生產線效率的瓶頸。精益生產方式可以將傳統的大而長的高產量生產線變成小而短的單元生產線,靈活布置。
8.解決員工離職後生產線的瓶頸。
精益生產按節拍均衡化後,壹旦生產線出現員工流失,如果增加新員工,必然會在員工流失的工位產生瓶頸,甚至影響生產線的整體效率。如何盡快彌補這個瓶頸損失?有幾種方法可以嘗試:
●使用訓練有素的多面手或多面手來補充損失。
●建立“機動化生產線”。“移動生產線”的概念是按照正常的標準生產線,建立壹條相同的備用生產線,為幾條正常生產線服務。當正常生產線出現員工流動時,應將熟練程度相當的員工從“移動生產線”補充到正常生產線,以確保正常生產線的整體平衡和生產效率不受員工流動的影響,而新員工應補充到“移動生產線”。“移動生產線”的不平衡可以通過庫存緩沖或彈性工作時間安排來解決。精益霸權
●瓶頸工位增加臨時輔助人員,滿足整體生產線平衡。
9、加強班組長的建設
班組長作為生產壹線直接與員工打交道的基層管理者,是管理員工流失最重要的壹環,其能力和管理風格是實現員工流失有效管理的最關鍵因素。
培訓、教導和鼓勵團隊領導的作用是大多數服裝和箱包企業最容易忽視的環節。企業管理者習慣於把培訓和管理的重點放在中高層管理者、主管和工程師身上,而把班組長的管理和教學留給生產部門。因此,團隊領導是所有管理中最重要但也是最薄弱的壹環!我們深知生產線是整個公司最重要的地方,是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地方。其他職能都是輔助,現場管理完全靠組長。
10,結合精益項目改進思路
將精益思想和方法應用到生產管理體系中,並融入HR- HR員工管理行為中,以改善員工流失的項目實踐,將精益生產、現場管理、質量技術、HR人事行政等原本分散的思想和方法有效地整合成壹個系統的常規和管理行為,從而為精益實踐者和企業管理者呈現壹個有效的項目改善模式。
雖然員工流失率是中國面臨的壹個社會問題,精益生產也不是解決員工流失的唯壹途徑,但是單純實施精益生產顯然不足以有效實現精益生產所能帶來的綜合效益,甚至可能導致放棄或失敗(我理解有很多這樣的案例,有信心實施的,以失敗告終)。只有將精益生產的理念和方法與我國企業面臨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找到適合我國國情的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