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信用風險控制的質量:零風險是最好的嗎?如果單純從安全原則上講,那麽零風險當然是信用風險控制質量的最佳狀態,這壹點毋庸置疑。但是,利益最大化是銀行追求的終極目標,是發展和安全的出發點和歸宿。收益和風險是同壹事物的兩個方面,是矛盾的,必須統壹。在現實的貨幣信貸經濟活動中,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總是伴隨著風險,信貸資金的運作不可能是絕對零風險,而只能是相對低風險。無論采取什麽機制或措施,其作用只是降低、控制和防範風險,不可能規避風險。如果真正實現了永久的危險,那麽,壹是失去發展和效率,二是貨幣信用經濟死亡。
3.信用風險控制的深度:這個深度不深。從商業銀行內控風險來看,信用風險主要源於貸款“三查”制度執行不力,“三查”工作不深入、不細致,過去和現在的“三查”制度形式上都存在問題。壹、貸前調查作為風險控制的關鍵環節,要求調查人員深入企業查看賬簿、憑證,核實相關數據,了解企業的產品、生產、經營、管理情況,通過大量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形成客觀、公正、決策性的結論。然而,正是在這個“點”上,信貸員無法進行深入調查,也不核實有關數字。只有根據企業提供的相關書面材料,按照銀行信貸管理的要求,對企業提供的報表數據進行簡單的接受和使用、提取和整合,做表面文章。根據這樣的貸前調查報告得出的結論,已經使貸款變得不安全。第二,貸後檢查作為風險控制的關鍵環節,要求信貸人員深入企業監控其經濟活動和資金流向,認真分析其貸款風險變化。但很多貸款企業的後續管理有所放松。由於沒有時間了解情況,無法隨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的變化。貸後管理主要是滿足日常系統檢查的需要。這種檢查是企業報表數據和印象轉移的書面反映,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失去了貸後檢查的真正意義。這是貸款預警機制失效的主要原因。三是沒有建立直觀、科學的風險控制指標體系。企業財務指標風險預警與監控信息系統過於復雜,難以操作。現行的貸後管理文本中,關於企業財務指標分析的信息預警有40多條,主要是根據企業財務報表中各科目的變動幅度。這麽多的比較指標,需要相關人員收集大量同行業、企業同期、年初等財務數據。,而這些指標基本上是零散的而不是系統的。每個分項指標很難說明企業的財務變化趨勢,貸款的風險程度,分析銀行的貸款風險。
4.信用風險控制的範圍:有很多真空。長期以來,國有商業銀行缺乏全面風險控制的理念,忽視對風險的事前和事中控制。由於管理機制不完善、市場環境不成熟、信息資源不對稱,商業銀行在客戶目標選擇和定位、貸款發放、貸後管理、貸款責任等方面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形成了諸多風險控制的“真空地帶”。例如,國有商業銀行的壹些基層信貸市場部門缺乏對各類信貸風險的預測和控制能力,甚至對風險視而不見;資產保全部門局限於不良貸款案件的處置,而忽略了對風險的分類和綜合分析,為前臺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5.信用風險控制:規模不當。在經濟杠桿的使用上,存在貸款給予壹定獎勵、不良貸款重獎的畸形機制,導致貸款數量大、質量差時獎勵多,質量好時獎勵少(失去了不良貸款重獎的有利政策時機);得到獎勵的質量好的信貸資產沒有得到獎勵,而不應該得到獎勵的質量差的信貸資產卻因為大量不良貸款的清收得到了最大的實實在在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