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工業生產是黃金時代,生產供應香港,轉移到歐美增加市場。
1990年,香港廠商逐漸北移至華南,在珠三角設廠。
2000年,紡織及制衣業約有66,000名雇員,紡織及成衣出口額達870億港元,占香港出口總值的48%。在香港制衣業的努力下,香港紡織商會更為制衣業在立法會功能界別爭取到壹個席位。
2004年,出口總值為700億港元,占香港產品出口總值的50%以上,而轉口總值則超過2700億港元。
2005年6月5438+10月1日,紡織服裝行業配額制度正式廢止。這意味著香港的紡織服裝產品可以自由出口到歐美和加拿大,包括美國、歐盟和加拿大。香港企業家已經在華南地區,特別是珠江三角洲投資設廠,充分利用當地的人力、土地和優惠政策進行加工貿易。作為壹個采購、設計和營銷企業,香港已經轉變為壹個制造管理、協調和支持中心。
2007年以前,“店廠”的模式已經改變,香港紡織服裝業進入高端時代。從經濟角度來看,香港過去給世界的第壹印象是擁有優質高效的制造業。紡織服裝業是香港制造業的壹個主流,其中陳瑞球博士創辦的長江制衣集團就是最好的例子。
陳瑞球這個名字自然會讓人聯想到香港的紡織服裝業,而陳博士的傳奇成就,正是香港輝煌的舊經濟和現代企業家精神的寫照。
從地區來看,香港擁有全球最多的百萬富翁。他們大多在房地產或股票市場致富;陳瑞球是幾個例外。他的致富方式很傳統:先制造,後銷售。
古語有雲:“高樓平地起”。起初,陳瑞球王國只是壹個家庭商店;但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已經成為擁有15000名員工的多元化集團,業務覆蓋香港、澳門、臺灣省、中國、歐美等國家。即便如此,他還是經常自嘲“小池塘裏的大魚”。如果說這個小池塘代表了服裝行業,陳瑞球的地位也算是非同壹般了!
紡織服裝業是由紡紗、織布、針織、漂染和服裝生產組成的。每個生產環節都有自己的商會。為了團結不同的紡織、漂白、染色和服裝行業商會,希望在眾多代表中獲得共同的聲音,陳瑞球和行業領袖組成了“周三例會”。經過多年不間斷的聚會和聯系,香港紡織總會終於在1988成立,陳博士成為該會首任主席。就紡織及成衣的整體商業利益而言,該會曾多次分析實際情況,並向政府提供意見。經過多方努力,香港紡織總會更為紡織及制衣業在立法會功能界別爭取到壹個席位!
多年來,陳瑞球壹直無私地努力捍衛行業的整體利益。他最廣為人知的勝利之壹是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建立出口配額。當時的殖民政府傾向於將所有配額分配給英資和印資出口商。陳瑞球見事態嚴重,立即與已故林根成先生及各大商會代表聯手,向政府爭取公平分配配額,最終政府同意出口商與制造商平分配額。這不僅為香港的服裝行業奠定了基石,也帶來了香港服裝出口30多年的穩定增長,使服裝行業成為香港的壹大產業!
香港服裝業的發展歷程
1950年,香港只有465,438+0家制衣廠,雇用工人65,438+0,944人,約占香港工廠總數的2.8%,占香港制造業雇員總數的2.4%。上世紀50年代,大量資本、創業人才和廉價勞動力從中國湧入,使香港的制衣業得以迅速發展。
服裝工業在六七十年代繼續繁榮發展。20世紀60年代初,服裝業超過紡織業成為制造業中出口創匯最多、從業人員最多的行業。由於制衣業涉及更多勞動密集型工序,其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是那些年香港有大量廉價勞動力供應。但現在香港工資上漲,工資低的亞洲競爭對手也發展了制衣業,廉價勞動力的優勢隨著時間逐漸消失。有限的出口數量和高昂的生產成本促使服裝行業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出口項目的價值,開發新產品,包括由各種混紡纖維制成的高端時裝。
20世紀80年代,服裝行業繼續發展,以應對市場對高質量和時尚服裝的需求。現在生產的服裝從高級時裝到簡單的服裝配飾都有。在出口市場上,服裝行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因此越來越意識到自動化生產的重要性。許多針織服裝制造商安裝了計算機輔助設計儀器和自動計算機輔助針織機。在其他服裝制造業,較大的工廠通常有計算機輔助的樣板放碼和打標機、繪圖儀和自動裁剪機。
近年來,當地服裝業逐漸向高端市場發展,樹立了高品質時尚的形象。香港也成為亞太地區知名的服裝采購中心,不僅吸引了大量生產簡單產品的訂單,也吸引了少量高價服裝的訂單。前壹類訂單(受配額限制的除外)通常交給該行業在華南的生產基地,後壹類小批量高價服裝則由當地工廠生產。除了有限的海外加工外,受香港出口配額限制的產品必須在香港制造,以符合香港產地來源的規定。從1950年到1970年,工廠數量增加到3491,年均增長率為24.9%,職工人數增加到148025,年均增長率為24.6%。1975年,香港共有8047間制衣廠(占制造業工廠總數的25.9%),雇用257595名工人(占制造業工廠總數的37.9%),是制造業中最大和最重要的行業。從1975年到80年代中期,該行業價值持續增長,但在整體制造業中的比重開始下降:1987年,服裝廠數量達到頂峰,為10556家,但僅占當時制造業工廠總數的20.9%。同樣,服裝行業的從業人數在1986年達到高峰,為299932人,占當時制造業從業人員總數的34.5%。此後,1992年工廠數量下降到6980家(占制造業工廠總數的16.6%),而同期從業人數下降到186607人(占制造業工廠總數的32.7%)。然而,服裝行業仍然是制造業中最大的行業,是紡織業的兩倍多。
服裝廠普遍比以前小了。1975年以前,服裝廠平均雇用40多名工人(1965年多達58名工人),但到了80年代,服裝廠的平均雇員人數逐漸減少到平均每廠30名工人。
香港制衣業的出口表現
當地服裝工業出口額從1960年的1,01億元增加到1992年的771.56億元,年均增長1.4%。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服裝業壹直是出口收入最大的行業,占本地產品出口總額的30%以上。除了1975年全盛時期的44.6%,其占比壹般在30%-36%之間。1992年的數字是33%。以價值計算,香港在1973年至1985年是全球最大的服裝出口地區(除了在1978年和1979年被意大利超越)。1986年,意大利再次占據首位,並壹直保持這壹位置。此後,香港壹直是全球第二大服裝出口地區,僅在1988年的短時間內被韓國超越。1992年,繼中國和意大利之後,香港成為世界第三大服裝出口地區。
香港服裝業的有利因素
香港的制衣業以經驗和技術著稱,在海外享有制造高品質服裝的美譽。服裝行業有熟練的員工,他們可以生產各種各樣的衣服,不僅可以大批量生產,還可以生產特定的項目。他們可以對客戶自己設計或指定的服裝樣品提供專業的建議和幫助。此外,服裝行業往往對市場需求和流行趨勢的變化反應迅速,盡量使用全新和更先進的材料,並精通管理,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中小型服裝廠多,是服裝行業的有利因素。這些工廠制造各種風格的時裝,並能在高效的分包網絡下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香港服裝業越來越註重質量,能按時快速交貨,所以聲譽越來越大,競爭力也在提高。
香港的制衣業也得到了壹些輔助行業的幫助。這些行業提供諸如線、拉鏈、紐扣、扣件和標簽等配件,以及對時裝生產極其重要的多種花邊。紡織、針織、加工、漂白和染色工廠也為服裝業提供壹些所需的織物。
香港服裝業的制約因素
像其他行業壹樣,服裝行業在雇用和留住員工方面遇到了困難,因為許多工人被不斷擴大的服務行業所吸引。服務業通常給工人更高的工資,更好的工作環境和更好的社會地位感。隨著工資和生產成本上升,香港正面臨來自其他低工資生產地區的激烈競爭。自1986年年中以來,操作員短缺的情況壹直沒有改善。此外,香港是離岸制造業的支援中心,提供設計、商品推廣、品質控制和原材料收集等支援服務。該行業嚴重缺乏從事這類支助服務的熟練雇員。
當地紡織品產量的減少也對服裝制造商造成了打擊,因為服裝行業嚴重依賴當地生產和供應的高質量紡織紗線和面料。事實上,快速提供紡織品樣品是服裝業保持競爭力的主要因素。然而,本地紡織工業並沒有為制衣業提供完整系列的梭織和針織布料。織布主要生產厚棉制品,比如牛仔布;圓形針織工業主要生產供當地消費的棉織物。因此,如果服裝行業需要使用人造機織纖維輕質布或混紡纖維布,就必須依賴進口材料。
過去,香港在高質量服裝方面比低成本出口地區更具競爭力,能夠在短時間內更高效地完成制造過程。然而,隨著其他地區的快速發展,與香港領先地位的距離正在逐漸縮短。此外,這些地區已經能夠生產市場接受的高質量服裝,與香港的優勢地位逐漸縮小。
美國和西歐的零售業務在決定購買商品時越來越強調短期和快速補貨,而香港因為遠離這些市場而失去了地理位置。
正如紡織業壹樣,制衣業的發展也因主要市場對香港成衣出口量的限制而受到阻礙。1993年,香港紡織品和服裝產品出口總額的59.9%(沒有單獨的服裝業分項)受到出口數量限制。由於美國和歐盟等主要市場對香港產品的出口設有配額,制衣業的產量增長因而受到限制。
香港制衣業的前景
面對數量的限制,香港制造商現正制造更高質素和更高增值的出口產品。
由於行業內很難留住工人,也很難招到新人,服裝行業需要長期的人力規劃和發展,讓行業內有足夠的技術工人來滿足未來的需求。
香港制衣業的長遠發展,有賴其制造高增值產品、多元化生產和開拓新市場的能力。香港制造商對此心知肚明。在很多服裝廠商眼中,日本是壹個潛力巨大的大市場,廠商在日本展開了深入的宣傳活動。此外,由於人口眾多,居民生產日益富裕,中國是本土服裝制造商開始進入的另壹個巨大市場。其他活動,如東南亞和東歐,也有很好的前景。
近年來,由於香港勞動力短缺,地價和租金飆升,壹些本地制造商將其勞動密集型生產流程和不受出口數量限制的較低檔次產品的制造流程轉移到中國。但是,如果最終產品是要出口到受限制的市場,並可以轉移到香港以外的地方進行制衣,則須符合香港產地來源的規定。如果產品在香港制造,部分在中國加工,香港政府的貿易署現在負責實施壹項特別的海外加工安排,以確保只有符合香港產地來源規則的產品才有資格在香港產地來源。
《烏拉圭回合紡織品和服裝協議》將於1995年實施。根據該協定,未來十年,將逐步放寬此前受多種纖維協定約束的紡織品雙邊協定的數量限制。預計對具有實質性貿易利益的產品的限制將在十年協定的後期才會放寬。因此,在未來幾年內,這壹協議對香港制衣業結構的影響微乎其微。制衣業的生產將繼續以香港為基地,但為了保持競爭力,產品將繼續向高端轉移,專註於生產高質量的服裝。由於對紡織服裝行業的數量限制,在協議後期會逐步放寬,相信屆時服裝行業會有所重組;並將簡單的生產工序移往低工資地區,同時在香港維持壹定程度的生產,以發展產品和培訓管理及技術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