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主導的中國傳統文化有什麽特點?
總的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有許多特點,其中最重要的如下:
1,“天地為生命之本”的農業文化特征。
千百年來,人們在“黃土地”上生活和工作,把土地視為自己的命根子。在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漫長歲月中,炎黃子孫養成了腳踏實地、真誠待人的品格。土地觀念是農耕文化的核心。所以中國古代每個村子都有土地廟,要供奉土地神。皇帝每年都要去天壇和地壇拜天地,象征性地犁耕,祈求風調雨順、國家繁榮和安全。
春耕夏收秋收冬藏的規律,要求人凡事腳踏實地,循序漸進,但不能好高騖遠,脫離實際。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實用文化的特征。比如科技方面,最突出的是軍事、農業、醫學、藝術四大實用文化;在人文方面,講究倫理和日用,不求來世和天道;在思維方式上,強調“經世致用”和“實事求是”的精神。
農耕文化以人際關系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為理想目標。孔子的哥哥有壹個兒子說:“和為貴。”。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庸》說:“和者,成天下之道。”在民族關系方面,我們的祖先壹直倡導文明教育,主張“各民族和睦相處”,形成了民族團結、國家統壹的傳統。小農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市場需要,而是為了自給自足。為了保證這種簡單再生產的順利進行,需要的是社會秩序的穩定。所以強調個人必須服從社會和群體的利益,否定個人的獨立意識,把個人融進群體。
農業社會靠天吃飯,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不強調其對立的壹面,而強調其同壹的壹面。所謂“天人合壹”,就是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
小農生產追求的是滿足自身需要的使用價值,而不是商業利潤的交換價值。於是,“平均”的想法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儒家說“不患貧而患不均”,墨家說“相親相愛”、“相得益彰”,都符合小農的“平均”思想。再加上小農生產小而窄,生產工藝簡單,生產秩序穩定,所以人們往往處於壹種自我滿足的狀態,缺乏開拓精神和競爭意識。
2.“祖先是人類的基礎”是血緣關系的倫理特征。
原始人、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社會都是在血緣基礎上形成的。尊祖孝道、祖祖輩輩傳承、延年益壽的“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禮治的核心理念。
夏商周的宗法制度脫胎於氏族社會的血緣關系。紂王自稱天子。他不僅是政治領袖,也是世界領袖。他的長子繼承了王位,他的兄弟們被封為王子或名醫。宗法制度不僅適用於同姓貴族,也適用於周代分封的異姓貴族。同姓貴族是兄弟叔伯,異姓貴族是侄子叔伯。無論是同姓貴族還是異姓貴族,都被血緣聯系在壹起,成為壹張堅韌的巨網。
孔子那麽重視孝道,主要是用血緣關系來維護傳統社會的禮法統治。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根據其“陰不如陽”的神學理論,提出了“三樞機”:“君、臣、父子、夫妻之義,皆采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陽為主,陰為從。所以君主、父子、夫婦都變成了統治和服從的關系。“王道三綱可從天求”。這樣,“君為臣,父為子,夫為妻”的統治與服從關系就被說成是上天的安排,神聖不可侵犯。
“三綱”是壹種“身份定位”,“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在“身份定位”條件下用來調整各種人際關系的永恒道德規範。總的來說,“三綱五常”是孔子“君君、臣、父、子”學說和“禮治”思想的發展。因此,後人統稱其為“儒家經典”。本質上是中國傳統社會禮治的總綱領。
中國封建社會的人際關系,用“五倫”兩個公式來概括:
我天、地、君、親、師、父、子、夫、兄、友。
前者是五德標準,後者是人際關系中五德的提升。《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關羽、張飛是政治關系,是君臣關系。郭濤為什麽要結拜兄弟?因為只有建立起這樣的親屬關系和兄弟關系,才能找到比他們的政治關系更可靠的紐帶。
在封建時代,中國有兩個最高的價值觀,壹個是忠,壹個是孝。忠誠是壹個政治概念,自願服從和追隨被稱為忠誠。孝順也叫孝,就是模仿,跟隨、服從父母的子女叫孝。忠孝觀念今天依然存在,只是形式上有些變化。比如我們經常用“聽話”這個詞來評價壹個好下屬,壹個好孩子。服從是什麽意思?當它是政治價值時,無非是“忠”。用來評價孩子的時候,無非就是“孝順”。
中國傳統的政治結構實際上是壹種準親屬結構,即:
人民的父親:皇帝。人,王:普通人。皇帝和百姓是父子關系,王的小不是小數目而是壹代,也就是血緣關系的等級小。
人的叔伯:親王、大臣、親王、侯爵、叔伯、兒子、男性(有意思的是,在所有親王的稱呼中,除了“侯爵”的本義是指仆從外,親王、叔伯、兒子、男性都是中國人的親屬稱謂)。
父母:縣令(又稱“老爺”,也是壹種相對稱謂)。
主人,主人:酋長。
在中國文化中,自然神和文化神都被認為與人有直接或間接的親屬關系:
父:天(俗稱神、神)
母親:土地(俗稱大地母親、土地奶奶)
父:孫(父孫,父東)
母親:月亮(月亮母親,西王母)
宮:雷公。
母親:電母。
奶奶:雲婆。
風伯。
老師:雨老師
3.“君師為治之本”的文化特征。
在中國封建社會,政治權力的最高代表是國王,倫理權威的最高代表是聖人。君師合壹是政治與倫理的合壹。儒家的內聖外王學說是君師合壹的理論體系,也是“倫理-政治”文化範式的基本框架。
孔子的“禮”屬於外在約束,“仁”屬於內在自覺。“禮”講的是客觀的社會規範,“仁”講的是主觀的道德修養,也就是所謂的“仁”或“內聖”;前者就是所謂的“禮儀”之學,或者說“外王”之學。在孔子看來,兩者是壹體的。
孟子的性善論、養氣論、仁政論都以個人修養為核心,即論“內聖”“大學”強調以個人修養為出發點,全面闡述了修齊治平的“內聖外王”之道。到了宋代,朱成的理學以“內”為基礎,以“外”為目的,進壹步發展了這壹“內聖”路線。這樣在價值取向上,特別註重道德的培養。從積極的壹面看,它尊德重節,激勵人們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正義,從而達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權貴不能屈”,直至“舍生取義”。在這種倫理文化培育的知識分子和民眾中,湧現出無數英雄。他們在與內外黑暗勢力的鬥爭中不屈不撓,鍥而不舍,在國家存亡的歷史關頭,令人肅然起敬。如齊太史竹簡、晉董虎壁、秦張良綴、漢蘇武節、蜀範文、宋飛魂、晉渡江、南宋狀元文天祥等。他們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孕育的文化氣質和道德情操,將永遠激勵著後代的有誌之士。但這種倫理文化也有其消極的壹面,即片面強調道德的培養,忽視了對知識的探討和對功利的追求。這種文化觀念發展的結果,就是在知識分子中形成了壹種空談、輕視實踐的風氣。壹味地從內心尋找“正義”和“良知”,卻沒有興趣向外探索,最終堵塞了追求知識、發展科學、改造世界的道路。
儒家自漢代立為尊以來就是準宗教的,君師合壹實際上起到了政教合壹的作用。壹方面,皇帝被稱為天子,代表上帝。另壹方面,皇帝尊崇儒學,崇拜孔子聖人。君臣互相依賴,互相保護,有利於封建國家的穩定。中國的儒家崇尚聖人之風,缺乏智者的氣度,無法跳出“內聖外王”的格局,從而阻礙了科學思維的發展和向現代文化轉型的進程。其內向、封閉的負面作用不可小覷。這種負面效應也表現在建築文化上。比如中國傳統住宅的特點是建造壹個封閉的環形結構的四合院,在形狀上體現了這個家庭的排他性。用厚墻把房子和外面的屏風隔開。老四合院的中心建築是壹個大廳,最大最好的大廳,平時無人居住,但作為整個家族權力的象征,中間供奉著祖宗牌位,是家族會議的議事室。大廳周圍的側室和廂房是住人的房間。輩分高的住右邊(古人還是對的),輩分低的住左邊。四合院把這個家庭作為壹個獨立的血緣單位和經濟單位與外界隔絕。北京故宮雖然是皇家宮殿,但實際上在形狀和功能上是壹個宏偉的大四合院。中國的古城是壹個正方形的城市。長城也是壹種空間擴大的四邊形。古代人修建長城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防禦外族,也是為了隔絕中國與外族的關系。所以在中國,家是四合院,城是方城,國有長城。胡雪巖在杭州的故居也體現了這壹點。有壹個非常發人深省的歷史問題,至今沒有被歷史學家註意到。
從農耕文化、血緣關系、君師合壹三個方面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基礎、價值取向和特質。其中,天地是農業經濟的基礎,宗族是血緣關系的基礎,君師合壹是倫理政治的基礎。
中國文化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長期融合。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對我們民族和國家的團結有著頑強的凝聚力。它的多元融合過程對我們接受和消化不同文化也有重要啟示。這些優良傳統值得我們特別珍惜。但是,另壹方面,以儒家思想為中心的倫理文化具有內向追求和自我孤立的傾向,其消極的壹面仍然給我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造成了心理障礙,必須加以批判和改造。比如北京人的文化色彩是官方,上海人的文化色彩是商業,廣州人的文化色彩是港口,農村人的文化色彩是土氣,杭州人的文化色彩是“?”氣體。這有他們好的壹面,但他們也有自己的不足,值得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