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象征。其實鼎相當於壹口大鍋,但是這個大鍋不是普通的日常用的鍋,有的鼎是有蓋子的。在夏商周時期,鼎多用於祭祀或祭祀時烹制魚、豬、牛、羊肉等食物。可見,鼎雖然是壹口大鍋,但因為是專門用於祭祀或儀式的,所以是夏商周各級貴族的專用品。因此,自其誕生之日起,鼎就被賦予了禮器的特殊地位。
當於霞負責治水時,九鼎曾被鑄造成代表中國的九州,九州成為軍閥統治中國的象征。大概就是從那時起,丁開始被推上了代表國之重器的位置。九鼎其實是大禹的兒子夏企石鑄造的。據《春秋左傳》記載,九鼎鑄造的情況是這樣的:夏朝初年,定天下為九州,立州牧。夏柒讓九州田園貢獻青銅鑄鼎。派人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跡、奇物畫成畫冊,然後挑選工匠在九鼎身上模仿這些畫。畫面雕刻精美,古樸典雅,莊嚴肅穆,壹個三腳架象征壹個國家。雕刻的人物也反映了該州的山川。九鼎象征著九州的統壹和王權的高度集中,表明王霞已經成為世界的主人,符合“天命”。
古代文獻中關於九鼎的記載很多: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九鼎的描述前後矛盾,差異很大。周和秦在他們的傳記中說,在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秦從洛邑掠奪了九鼎秦。《閉經禪》中說:“周德衰微,宋社亡,鼎失,而不見。”按照後壹種分析,九鼎是在秦朝滅周朝之前,也就是宋朝社會滅亡的時候消失的。說前後相差近100年不矛盾嗎?班固《漢書》說,周先王四十二年,九鼎沈於彭城(今江蘇徐州)泅水之下;丁的煉銅業產生於禹時,古代文獻《越爵書》(卷十壹)說:“禹在洞時,用銅為兵。”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熔點低,便於鑄造和冶煉。現在偏遠地區仍有用木炭冶煉銅土的古老方法。考古還發現了商代早期的煉銅遺址和坩堝、石制模型和陶制模型。發現的爐址直徑為1.8m;;但說九鼎“精雕細刻,古樸典雅,莊嚴肅穆”,未免有些誇張。說九鼎“素雅”“精致典雅”是不可能的。當時的工藝設計、科學技術遠不如商周。九鼎已失傳千年,古人也沒有留下它毀滅的歷史記錄。他們現在在哪裏?據說在秦始皇的陵墓裏。商周時期鑄造達到頂峰,現存最早的鼎是“淩渡方鼎”,屬於商代早期的青銅器。1974河南鄭州淩渡出土,兩件* * *。壹號鼎口為長方形,高100cm,重86.4kg。2號三腳架為方形,高87cm,重64.3kg;腹部飾有饕餮紋和胸形紋,現藏河南省博物館。
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國出土的最著名的四足方鼎。高133 cm,長110 cm,寬79 cm,重832.84 kg。立耳,柱足,長方形腹部,飾以饕餮紋,腹部內壁鑄有“司母戊”銘文。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1939。商代晚期,商代王為其母所制的皇家青銅禮器。另壹個是他是商紂王,壹個是耿,壹個是為他娘造的。中國發現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銅器是司母戊大方鼎。
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1939。當時局勢混亂,盜墓盛行。壹天晚上,村民們在有組織的夜間盜掘古墓時,突然,村民們的鐵鍬發出壹聲脆響,司母戊寬厚的鼎露出來了。村民們忙了壹夜,最後鼎又大又重,搬不動了。私人挖掘者拿了壹把鋸子,鋸掉了壹只鼎耳,然後又埋了起來。然後預約。不允許任何人對此說任何話。後來侵華日軍聽說了,想出大價錢買下來。抗戰勝利後,司母戊鼎再次出土。可惜被鋸掉的鼎耳下落不明,留下了永久的遺憾。今天看到的是司母戊大方鼎,壹個鼎耳是後來鑄的。
蔣介石六十大壽,鼎被運到南京作為生日禮物,贈送給蔣介石。1948年5月29日,司母戊鼎在南京首次展出。蔣介石親臨現場,在三腳架前拍照。後來國民黨政府打算把鼎運到臺灣省,但是太重搬不動,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建國後原藏於南京博物館,1959年建成中國歷史博物館。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藏,國務院決定把司母戊大方鼎放在西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對此壹直憂心忡忡。
司母戊有耳朵,方肚子,空腿。除了鼎身中央是長方形的素面沒有裝飾花紋外,其他地方都有裝飾花紋。在精美的雲雷紋上,每個部分的主要裝飾圖案都有自己的形式。鼎身四面主要以饕餮圍繞方形素面裝飾,四面結合處以門邊裝飾,邊上為牛頭,下為饕餮。鼎耳外側有兩只老虎,嘴對著嘴,頭在裏面。耳側飾有魚紋。四個三腳架腳的裝飾圖案也很獨特,三根弦上各施壹張動物臉。鼎內壁鑄有“司母戊”字樣。據考證,司母戊鼎應該是商王室的重型武器。其造型、紋飾、工藝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巔峰時期的傑作。
除司母戊方鼎外,1976安陽殷墟出土的還有兩件司穆欣方鼎。壹件高80.05cm,重117.5kg;另壹塊80.1cm高,重量差不多。墻腳裝飾的角度和邊緣。器身和足上飾有獸面和乳鼎紋,與司母戊方鼎相同。就重量而言,它是商代大鍋,僅次於司母戊方鼎,成熟日期早於司母戊大鍋。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有趣的是,《司母戊》、《司》中的“司”字被翻譯成了“後”。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武後母親”和“後心母親”,是商紂王專門鑄造來祭祀母親的。“戊”和“辛”分別是兩個皇後的名字,尚有商代母系社會的殘余。同時,似乎在那個時代,鼎還有大鍋的用途。
在河南安陽也出土了牛方鼎、鹿方鼎、牛方鼎。他們的脖子是奎文,他們的肚子上裝飾著牛頭。在鼎腹鑄壹個象形字牛字;鹿方鼎的腹飾是特征清晰、多斜角的鹿頭紋,是殷墟青銅藝術的典範。鹿紋裝飾在青銅器中並不多見。容器上的鹿字銘文是為數不多的銘文與主題裝飾相結合的例子之壹。
為什麽商鼎大多出土於安陽地區?據考證,商朝的都城就建立在那裏。商代鼎身飾上有許多饕餮圖案。為什麽?傳說龍生了九個兒子,第五個兒子叫饕餮,好飲食,鼎本來就是盛食物的容器,就證明了這壹點。後人說“饕餮”是指能吃、吃得好、貪吃、善吃的人。
商鼎時期的青銅器銘文比較簡單,以辛、鄂、徐、丁等十個字為特征,是商人的名字。比如商王有太甲、庚丁、地乙之類的名字。放蕩的亡國之君商紂王,被封為“尹壽”。這表明,在商朝,像丁這樣的祭祀或儀式物品具有強大的家庭或部落背景。河南安陽出土的《祖鼎》銘文記載,壹個叫“許”的人的繼承人(繼嗣)被商王封為“倍兒鵬”,制作了這件禮器。
商鼎的造型多為長方形或正方形,有鬥形和四足,壹般較重,表面裝飾粗糙簡單。
周朝建立後,鑄鼎熱超過商朝,堪稱鼎盛。丁作為“不上下,貴賤”來表示身份等級,大大加強了。周制定了“帝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氏三鼎或壹鼎”的禮儀。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鼎的制造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周鼎的形狀逐漸從方桶形的四條腿演變為圓嘴鼓肚的三條腿,壁厚變薄,畫面雕刻精美。
陜西淳化縣石家園村1979出土,現藏淳化縣博物館的“龍鼎”,高122cm,直徑83cm,腹深54cm,重226kg。這是西周時期已知的最大、最重、最精美的青銅鼎。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的西周《大克頂》是周鼎的代表作之壹,也是周代規模最大的作品之壹。清代光緒年間在陜西扶風法門寺附近出土,高93.1cm,重201.5kg,口鼓三足。鼎身銘文顯示,鼎原屬周貴族“克”,故名大克鼎。另壹件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的周"德鼎",據史料記載,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的最愛。據說吳王夫差被越王勾踐打敗的時候還在懷中。現存最早的周鼎屬於清末山東梁山出土、天津美術館收藏的“太保鼎”。
周鼎大多有鼎上銘文,這是周鼎最大的特色。如碑文“大可鼎”記載了唐珂祖上的功績和接受紂王策的命令,授與土地的內容,“石綠鼎”則刻有“石綠所有仆從不服從王政,出征作戰”的記載。蕭孟定題詞記載了周康王西北遠征的偉大勝利。碑文記載的內容涉及面很廣,有嘉獎、征討、訴訟、敕令、褒揚先人功績等。如時期的,因參加紂王的田大典,帶領皇家車隊,被賞賜30名仆從。李時期的滕,講的是放牛人要和滕壹起上法庭,被鞭打的故事。金文記載最多的事件是戰爭事件,幾乎包括了西周所有的內外戰爭。
其中最著名、最珍貴的是現藏於臺灣故宮博物院的“毛丁公”。其內壁鑄有497字的長銘文,是商周七千多件青銅器中銘文最長的。碑文大意:周宣王即位之初,急於振興朝綱,請叔父毛公治理國家政務,勤政無私。他還讓毛公的人擔任護衛保護皇族,最後還給他壹份豐厚的禮物,毛公鑄了壹個丁明,以示子孫萬世之寶。從內容來看,毛應該是元年鑄造的,其銘文是可以淩駕於【尚書】之上的真實的西周歷史文獻,是研究西周歷史最珍貴的文獻,所以毛堪稱人間瑰寶。其書法為大篆,奇幻飛揚,氣象渾厚,力大氣魄,剛健完整。李瑞卿的題詞說:“毛是周廟的文字,其文字也是壹部歷史。讀書不學毛丁公,儒生不讀歷史。”周代金文是研究中國古代史不可缺少的真實而珍貴的資料。同時也開創了壹門研究中國文字演變的學科——“金文”學,又稱“金文”。金文和甲骨文壹起成為中國書法藝術發展的基礎。周代的鼎等青銅器的紋飾逐漸改變了商代的傳統,出現了寫實的隱身花紋和波紋,弱化了神話的神秘性。禮儀制度的宗教色彩弱化,而禮儀權威的傾向在藝術表現上大大加強。龍形象的雕琢和鑄造,比起商鼎來,無疑是為了標榜自己是成龍的傳人,也就是所謂的“見君子為龍爭光”。
秦原籍西碧,大概在甘肅中部。西周末年,好色浪漫的國君周幽王為了贏得美女的贊美,不惜打起了戰爭,最後國家滅亡了。公元前770年,秦軍揭竿而起,幫助東周平王登上王位。由於他的工作,他被授予伯爵,並從周平王獲得了壹大片土地,因此他不再是壹個附庸,並開始在王子中排名。那就是秦襄公。20世紀90年代,甘肅省博物館在甘肅中部禮縣大堡子山發掘了秦公二墓。據考證,這可能是秦襄公和他的兒子秦文公的墓。在秦襄公墓中,有20多件帶有銘文的鼎件和殘片,分屬7個鼎身。三者第二鼎已修復,高37.5cm,徑38.5cm,外折邊,平唇,雙耳寬厚,略向外,收斂,淺腹下垂,圓底近平,蹄足三厚,足端略內收,足上部有三齒肋。口下緣飾彎眼紋,眼為乳頭狀突起,腹部飾三面鱗交錯的豎重鱗,頸腹部由兩條凸弦隔開,耳外輪廓飾扁圓形重環紋,足上部飾以葉緣為鼻脊的獸面紋。腹內壁有兩行六字:“秦公造鑄鼎”。字是鑿刻的,字體有點潦草。此外,上海博物館從香港購買的四件“秦公”鼎可能來自秦文公墓,它從墓中被盜並漂流到香港。這些鼎片是已知最早的器,主人身份明確。當時秦國立足未穩,其青銅鑄造業還處於向周人學習的階段,技術水平不高。
秦鼎最著名的是秦始皇陵數百個俑坑中間出土的秦代銅鼎。其身高為61cm,體重為212kg。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最重的秦鼎。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現藏。上面提到的秦鼎,身材差不多,俗話說都是矮胖子,大腹便便,腿短粗;也許這就是秦鼎的特點。雖然秦鼎的手藝水平不高,但家喻戶曉的秦武王擡鼎故事卻流傳千古。
秦武王英勇有力,善於與人角力。他身邊有三個天下聞名的力士,壹個是吳火,壹個是任弼,壹個是孟,都說自己三軍之勇,壹起重用。張儀早在秦朝的時候,就和蘇秦合謀,蘇秦“縱聯”,張儀“橫聯”。把六國玩弄於股掌之間,秦國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卻欺淩楚國,打敗魏國,掠奪朝鮮,疆域遼闊,國力大增,已經有稱霸天下的意思。秦武王二十出頭,年輕而活躍。有壹天,秦武王突發奇想,說:“我生在西戎,沒見過中原的繁華。若能過三川,訪公羅,死而無憾。”總之,他想去溫柔的故鄉洛陽看看,那是當時京城最繁華的地方。但我必須找到壹個理由,所以他的大臣甘茂想出了壹個宏偉的主意,聲稱要慶祝紂王的生日。於是,秦武王率領大軍,帶著三個勇士,吳火任弼蒙,往東進發。可憐的名義上的天子紂王,不敢怠慢,在入城時慌忙迎接。皇宮敬禮敬禮,秦武王敷衍紂王的同時,眼睛卻盯著在宮廷裏壹字排開的鎮宅之寶——大禹九鼎;儀式結束後,秦武王起身前往九鼎,環顧四周,驚嘆不已。然後他走到“永定”邊上,公然說:“這秦鼎是我家的,我來把它帶回家。”。狼的野心顯而易見。紂王。壹個也不敢放過。拍了拍雍鼎,轉身對跟在後面的孟、吳火、任弼三人說:“聽說九鼎各有千斤重,誰也搬不動。妳們都被稱為大力士。誰能舉起來?”任弼,武火,知道吳王身強體壯,不肯:“我雖壯,也只能舉幾百斤。這個三腳架有壹千公斤重,我們舉不起來。”二甘孜孟說著搓著手,激動地說:“我能行!”上前抱住永鼎,拼盡全力將鼎擡離地面半尺左右,再也動彈不得,落回地面。由於用力過猛,我的嘴巴和眼睛都裂開了,流著血,癱倒在地。武王笑著說:“妳做不到,我來試試。”說完,他上前蹲在褲襠裏,壹手抓住三腳架,大叫:“起來!”!三腳架被他舉起來了。周圍的人齊聲歡呼,聲音沒有停止,只聽砰的壹聲,接著是壹聲尖叫。他們定睛壹看,原來秦武王失去了所有的力氣,三腳架掉到了地上,打中了他的右腿。轟隆壹聲,他把武王右腿的骨頭砸了個稀巴爛,頓時不省人事,鮮血四濺。所有人都慌了,太多的廚師舉起三腳架,救出了國王。最終,由於傷勢過重,秦武王於當晚死亡,走向死亡。秦武王死時二十四歲,在位四年。這是發生在公元前307年的故事。
秦武王用三腳架打斷了他的腿,死了。秦武王拿著什麽三腳架?眾所周知,司母戊方鼎重達875公斤,是現存最重的鼎。無論誰天生神力,都不可能舉起這麽重的鼎。按照“集九牧之金,鑄九鼎”的說法,大禹用的是全國各地的銅,只鑄九鼎,可想而知九鼎的單重壹定大大超過司母戊方鼎;九鼎丟了,就算沒丟,誰能擡?舉重110公斤級挺舉最新世界紀錄是266公斤。這是16年前的,至今無人能破。也就是目前為止的人類極限紀錄。另外,67.5公斤挺舉的世界紀錄現在已經超過了200公斤。以上記錄顯示,人類能舉起的重物重量在200-266kg之間。按照這個標準,如果秦武王真的是大力士,如果他真的舉起了壹只三腳架,那麽只有三只三腳架符合這個標準。用排除法,對秦鼎(體重212kg)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秦武王不會傻到把這麽重的苯從自己家壹路帶到羅陽。大可鼎(重201.5kg)也是不可能的,它是唐珂貴族的家鼎。第壹,不可能養在宮裏。二是地位太低,達不到秦王和周王的地位。那麽只有龍鼎(重226kg)符合要求。如上所述,龍鼎是周代最大、最重、最精美的青銅鼎。據考證,它曾經表面鍍金,是皇家神器。想象壹下,皇宮裏的壹個金鼎是多麽的華麗耀眼啊!秦武王的眼睛應該盯著這個三腳架。也許他還在想:“他...是中原繁華,哪像秦國的不毛之地。這是好事。這次我要把它帶回家。”據說他臨死前還說了句:“我壹定要去貢洛看看,雖然我沒有遺憾。”鑒於此,在“戲劇測試”之後,作者“負責任地”向世界宣布:秦武王手持龍鼎,是我們這個星球上第壹個創造舉重世界紀錄的偉大舉重運動員!先說霸王舉起了什麽鼎。太史公在《項羽本紀》中寫道:“生而八尺有余,能扛鼎......”這似乎是缺乏忠誠。翻譯成現在的話就是“項羽身高壹米多,力氣大,能扛[重]鼎。”註:太史公在這裏很小心地用了“扛”字;妳說的“攜帶”是什麽意思?就是把它扛在肩上,背在背上。如果霸王有扛過什麽三腳架,那就是鉆到三腳架下面,用肩膀或者後背頂起來!但在同壹篇文章中,項羽本人並不承認自己“擡”或“擡”了鼎,只是唱道:“用很大的力氣把山拉起來,把鼎提起來……”可見“霸王舉鼎”是壹個神話。為什麽後人把“武王執鼎”誤傳為“霸王執鼎”?筆者認為,也許“秦久苦天下”、“秦久惡天下”的心理是奇怪的。另外,“武功”和“霸道”只有壹字之差。中國人總是敬佩失敗的英雄,同情弱者,痛恨暴戾的秦。時間久了,代代相傳,“武王持鼎”被誤傳為“霸王持鼎”。妳覺得對嗎?然而這樣壹來,壹個真正的英雄就被埋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