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深遠的凝聚功能。
就世界而言,雖然中國的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壹,但它在起源上不是最早的。然而,在世界上所有的古代文化中,只有中國文化是壹種不間斷的文化類型。歷經千年內憂外患,得以保存、延續、發展至今。在世界文化發展史上,很多優秀的文化形式都是被外來入侵打斷的。四大古文明中,印度文化是雅利安的,因為雅利安人入侵;希臘羅馬文化被日耳曼入侵打斷了幾千年;埃及文化因為侵略者的變遷而不斷變臉,曾經希臘化,後來羅馬化,再後來伊斯蘭化。唯有中國文化生生不息,綿延不絕,呈現出無與倫比的生命延續。
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原因是多方面的。對外,這是由於相對隔絕的大陸地區、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格局和宗法社會組織結構相互影響和制約,形成了穩定的生存體系。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內在的,即中國傳統文化本身所蘊含的多樣性的生命力、統壹的同化性、包容性的融合性、倫理的親和性、多變的創造性和民族歷史意識的延續性,這些構成了中國文化強大生命力的源泉。
在這種強大生命力的延續中,中國文化表現出了強大的同化和凝聚功能。中國傳統文化是倫理文化,倫理是其基本特征。這種倫理雖然有負面影響,但壹些深深積澱在國人意識中的倫理觀念,如尊師孝道、修身養性、實用主義、勤儉節約等,無疑對鑄造國人的靈魂起到了積極作用,影響深遠。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所創造的認同感和親和力很強。這種認同感和親和力體現在文化心理的自我認同和超越地域和國界的文化群體的歸屬感上。它使海內外的中國人有著“血濃於水”和“親人不是親人”壹樣的感情。無論漢族還是其他少數民族,都有“同根同源,同宗同源”的民族觀念。很多浪跡世界的華僑華人,在異國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但並沒有完全西化,他們的文化臍帶仍然與中國母親息息相關。在他們的意識和潛意識中,從未忘記自己是中華兒女,依然保持著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與中國人有著相似的價值追求。這說明中國文化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具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感召力。它代代相傳,無時無刻不在制約和影響著炎黃子孫,表現出精神文化的同性和中華民族在廣袤大地上的文化凝聚力。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不僅僅是壹種熾熱強烈的民族情感,更是壹種自覺的意識和冷靜的理性思考。它使這個民族的每壹個成員都對自己民族和國家的生存和發展,對自己的前途和歷史命運有著深刻的認識和崇高的責任感,激勵著人們為自己民族和國家的繁榮而努力奮鬥,作出無私的貢獻。
它具有鮮明的主體性和強大的整合功能。
中國文化在其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較早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體系。考古資料證明,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壹種本土文化,起源於古代。此後,我們的祖先不僅創造了漢字及其音義系統,而且以方塊字為載體,創造了自己的哲學、道德、宗教、文學、藝術等文化思想體系,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禮儀制度、風俗習慣、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特色。但中國傳統文化不是封閉的文化體系,而是“多元壹體”的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和融合性。它不僅包含了中國各民族的文化,還吸收了多種多樣的外來文化。它是在與不同文化的長期碰撞與激蕩、選擇與融合、吸收與借鑒、“和而不同”中發展起來的,是陶鑄各種文化積澱的結晶。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在吸收各種外來文化時,具有自覺的能動性,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影響和改造客體。從歷史上看,每當壹種外來文化進入中國,大部分都會逐漸走向中國,成為中國文化的壹部分。比如佛教文化傳入中國,在隋唐時期達到頂峰。經過數百年的改造和吸收,中國佛教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完全消化了外來的印度佛教文化,吸收了其思維方法,形成了壹種全新的理論——宋明理學。而且中國傳統文化對佛教的吸收和改造,遠遠超出了宗教的範疇,滲透到語言、哲學、文藝、天文、醫學、建築乃至民俗等文化的各個領域,使之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印度佛教的成功吸收,顯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充分開放性、高度韌性和良好的消化能力,顯示了中華民族強烈而鮮明的主體意識,即以我為主體,兼顧壹切,從而實現了中外文化的成功交流。
中國文化自產生以來就表現出多樣性和地域性。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因為地理環境的復雜多樣。中國歷史上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不同的地理環境和物質條件,使人們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觀念和習俗。正因為如此,中國的文化必然是多元化的。其次,由於中華民族血液成分的復雜性。作為漢民族的前身,華夏族不是由單壹部落發展而來,而是在眾多部落融合的過程中形成的。如果民族不統壹,文化也不會統壹。民族血緣關系的復雜性是中國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壹。
它具有持久的精神動力和動態的延續與創新功能。
幾千年來,中國的傳統文化思想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積澱成民眾普遍的心理因素,規範和支配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這種源於過去、融於現在、直奔未來的意識傾向的存在,是振興人民為祖國統壹、民族富強、國家富強而奮鬥的精神源泉,具有激發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能動作用。正是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思想精神,激發了我們民族長久的生命力,形成了寶貴的創造力和凝聚力。比如“和”的觀念,壹直對中華民族的團結起著巨大的作用,從而保持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統壹完整。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和”代表著繁榮,所以中國的大多數文人群體都把建立壹個和諧統壹的社會作為自己的政治理想。中國古代文化的主要代表儒、釋、道、墨,都以構建和諧統壹的社會為己任。經過幾千年思想家的不斷努力,“和諧”的理念已經輻射到中國人民生活的各個層面,深入到中國每個人的心中。治國安邦,重“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治家重“家和而不同”,待人接物堅持“貴和而存中國”的中庸之道,在人生修養上達到壹種平和的境界。正是因為這種“和為貴”的思想得到了全民族的普遍認同,鑄就了國民的大局觀念和協作精神。個人服從集體,個人服從小我,早已成為隱藏在人們頭腦中的行為準則。這種整體的行為準則。雖然它壹度被封建統治者用來為其既得利益服務,但從整個民族的思維方向和實際社會效果來看,它對於培育國民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培養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思想作風具有重要意義。深深積澱在整個國民心理中的民族精神所產生的持久精神鼓舞,必將成為新時代中國人民走向現代化的不竭動力。
中國的傳統文化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都更有延續性。這種延續是在傳統基礎上不斷創新的過程。中國傳統文化中富含宇宙有創造力的信仰,這其實是對人的創造能力的壹種肯定。人類在無窮無盡的創造精神的鼓舞下,可以更新美德,更新事業,創造出充滿新美德的偉大事業。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變革性所產生的無窮創造力,才使得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峰綿延不絕。壹部中國文化史就是壹部文化變遷和創新的歷史。先秦時期,從周人的文化變革到孔子對《周禮》的重新闡釋;從孟子對孔子思想的深化和發展,到荀子對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學術總結和整合,體現了連續性、變革性和創新性的統壹。至於秦漢以後文化思想上的變化和創新,更是數不勝數。比如漢代的董仲舒吸收了儒家之外的陰陽、道、法等思想,然後進壹步改造儒家。宋代朱以儒、釋、道為壹體,對儒學進行了創新。在這些融合中的創造,既包括對本土文化的繼承和創新,也包括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和改造,使之中國化。這說明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不是靜止不變的存在,它的意識形態、價值取向和知識體系在不同時代都有延續、變化和發展。隨著與時俱進的變革與創新,中國文化將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