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傳統勵誌教育及古代德育思想有哪些

中國傳統勵誌教育及古代德育思想有哪些

中國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觀念在堯舜時期就已經存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制度下萌芽.並成長發展起來的,而封建社會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的社會形態。

並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農經濟和異常集中的專制統治為主要特色的。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不但中華傳統文化具有獨到的特色.而且與它相適應的傳統德育思想也表現出別具壹格的特色。中國古代傳統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點:

1、內聖外王,修身為本

中國傳統德育思想歷來十分強調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過個人的道德修養,啟發個體的內在道德自覺,督導個體不斷進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煉.從而成為壹個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認為“修己以敬”是成為君子的第壹步。

所謂“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以誠敬之心來進行自身道德的修煉.只有以誠敬之心進行道德修養,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夠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顏回那樣“壹簞食,壹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而回也不改其樂”。顏回身居陋巷,身無長物,日常賴以果腹者,惟簞食瓢飲而已,人皆憂戚難安無法忍受.而顏回卻怡然不改其樂;有人問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說非樂貧而樂道也。

孔子曾再三贊嘆他道:“賢哉回也,賢哉回也”。“內聖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謂“內聖”就是內以修養自身品格,以期成就聖賢人格;所謂“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勛,從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經典著作《大學》詳細闡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為本”的德育綱領和步驟。

如“格物”是德育的起點,“格物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意思是說道德修養必須從“格物、知致”,即認識道德規範開始,由認識道德規範逐步轉化為形成道德信念.即“誠意、正心”,才能最終達到約束自身行為,即修身的目的。無論是從個體身心發展,還是從德育發展的規律來看,這種觀點都是符合個體道德心理發展規律的;同樣。

《大學》中提到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通過“修身”來達到的。中國傳統的德育十分強調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說,強調德育的自律,既是我們民族優良的德育傳統,又符合德育發展之規律。

2、知行結合,以行為本

中國傳統文化的德育觀強調知與行的有機結合,即強調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的有機結合,提倡以行為本。子日:“納於言而敏於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也就是說道德修養不能僅僅停留在言辭上.必須與實際行為相結合。

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即是對知行關系形象而生動的表達。王守仁曾說:“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更是強調了知行統壹的重要性。王陽明也認為“滿街都是聖人”,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途徑只有壹個——“躬行實踐”。

3、立足當前,胸懷大誌

《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意思是說.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於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國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養;要想提高道德修養,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內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內心。

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誠實;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誠實,首先要獲得豐富的知識;而要獲得豐富的知識,在於窮究事物的原理。這裏就提出了《大學》的八條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應該有立誌做壹番大事業的雄心壯誌。孔子的學生子夏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孔子明確提出官員要“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這在孟子的論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體現:“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誠然。要實現以上的道德理想,就應該從壹點壹滴的小事做起。壹步壹個腳印。

如果壹個人連“黎明即起,灑掃庭除”的小事都不願幹.又何以談論治理國家呢?因此,我們的德育必須啟發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德之心,胸懷天下的道德理想,從而達到“內聖外王”的道德目的。

  • 上一篇:馬來西亞40種美味正宗的食物
  • 下一篇:中國各民族都有什麽節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