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的造型包括原始平面布局、原始造型、原始藝術風格等。每個朝代的建築布局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僅反映了建築體系,還反映了社會狀況、民族和地域特征、思想信仰等內容。宮殿、寺廟、廟宇等建築,每個時代的布局都不壹樣,因為它們是隨著歷史進程發展的。建築形式和藝術風格也是如此,每個時代、地區、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點。正因為如此,它們可以作為歷史和多民族文化的物證。如果改變了原來的狀態,或者把這個古建築的封面搞砸了,這個古建築的價值就沒了。
2.保持原有建築結構。
古建築的結構主要反映了科技的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各種建築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不同時期各種建築的結構模式也不同,這是建築科學發展進程的標誌。建築結構也是決定各種建築類型的內在因素,就像人的骨骼壹樣,什麽樣的骨骼就有什麽樣的體型。如果在改造過程中改變了原有的結構,那麽這個建築的科學價值就被破壞了。我們還應該高度重視這樣壹個事實,即壹些特殊的結構,如Bukkoji Hall的頂部有漢字“壹手”(唐朝),是中國唯壹的孤例。萬壹損壞,需要加固,千萬不要在上面加舒柱。北高寺(金代)文殊殿的復梁、朔縣崇福寺觀音殿的義手梁架(金代)、趙城廣勝寺的工字梁(元代)、廣西容縣真武閣的杠桿懸柱結構(明代)都是具有特殊價值的結構,在維修工程中根本不能改變。磚石結構、銅鐵結構、竹結構也有各自的時代、地域、民族特點,在改造工程中要特別註意,不要隨意改動。
3.保存原有的建築材料
古建築的建築材料種類很多,有木、竹、磚、石、泥、玻璃、金、銀、銅、鐵等。都是根據不同建築結構的需要來選擇和使用的。建築用什麽樣的材料,用什麽樣的材料產生什麽樣的結構和藝術形式,都必須符合力學原理。木材的特性產生梁提升和桶刺穿結構,磚石材料產生重疊或優惠券狀結構。銅和鐵金屬必須通過鑄造和鍛造來制造。因此,建築材料、建築結構和建築藝術是密不可分的。建築材料是隨著建築的發展而不斷產生、更換和結合的,它反映了建築工程技術和建築藝術的發展過程以及各種建築形式的特點。如果隨意用現代材料代替古建築原有的材料,古建築的價值會受到很大的損失。即使妳能用新材料模仿壹個古建築的形式、構件、外觀、結構,甚至可以混淆,但這個古建築只有壹個外殼,它的靈魂已經飛向了天空。它成百上千年的經驗將被壹掃而光。所以在修復古建築的時候,壹定要保留原有的構件和材料,盡量保留它的“精華”。僅為了安全起見,必須用原始材料更換原始部件。原構件是木質的,原構件是磚石的。最好是松的時候用松木,柏的時候用柏木,硬雜木的時候用硬雜木。
現在有些人非常欣賞水泥,想盡辦法用水泥代替古建築原來的磚石和木材。原因是水泥牢固,木材缺乏,水泥現代化。可能還有其他解釋。乍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我們調查了很多現代的紀念建築,都是用石頭建造的,至今還保存完好,而用水泥建造的大多已經開裂或坍塌,有的甚至已經倒塌。水泥更不能用於砂漿勾縫和屋面,很難做到防漏防滲。木材確實短缺,但就全國而言,用於古建築修繕的木材量確實很少,恐怕只占全國木材的千分之幾或萬分之壹。為了保存祖國珍貴的文化遺產,規劃部門願意支持。水泥不壹定比木頭強。北閣寺的柱梁框架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仍然非常堅固。如果保護得好,1000年以上依然堅固,那水泥恐怕就不好說了。而且水泥和木材的性質完全不同,很難揉合在壹起。國際著名文物保護專家、英國人費爾登教授曾在清華大學講課時說:“水泥是古建築維修中的大敵。”我們很欣賞他的觀點,不要讓水泥的使用在古建築維修中泛濫。
4.保留原始技術
真正保存古建築的原貌,不僅要保存其造型、結構、材料,還要保存原有的傳統工藝。我們認為,新創造、新設計不壹定要復古,而應該創新,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而古建築的修復恰恰相反,就是要“還原過去”,而且修復的越徹底越好。陳毅同誌在四十多年前全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時曾經說過:“決不能對文物和古建築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這是壹句至理名言,因為重建的古建築不是文物。對於古建築維修的技術,我認為應該提出“繼承傳統技術”的口號,而不是改革創新。比如油畫裏的地面戰,以前是三麻五灰,七麻九灰。壹定不能換成厚厚的壹層膩子或者其他做法。按照原來的傳統做法,瓷磚灰背是打漿,晾幹後再貼瓷磚。當它還沒出水時,妳絕不能不敲打就把瓷磚放上去。因為這個過程不僅是保留原有傳統的需要,也關系到建築的安全和牢固。許多古建築維修工程的實例表明,如果不按照技術程序進行施工,很快就會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