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戲曲,從宋元時期的南戲,到金和元雜劇,逐漸發展演變。元末農民起義推翻蒙古貴族的封建統治後,南方廣大各族人民在政治上擺脫了民族歧視的枷鎖,生產恢復,商業逐步發展。此時,中國戲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導致了“北戲”(元雜劇)的衰落和“南戲”的復興。
當時南戲的主要劇本是《傳奇》,唱傳奇的曲調很多,其中最古老的是發源於浙江海鹽的曲調,流行於嘉興、湖州、溫州、臺州等地,萬歷年間重新傳入江西。益陽調廣泛流行於江西、南北京、湖南、福建、安徽、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並與當地語言相結合。另外還有四平腔、義烏腔、樂平腔,都影響不大。
南戲復興也有壹個過程。明初,貴族、文人等上層人士還將北戲視為雅樂,而廣大人民群眾則普遍喜歡曲調通俗、故事齊全的南戲。經過四大傳奇《的故事》、劉(劉知遠的《白兔》的故事)、白(王瑞蘭的《永遠在我心中·拜月亭》)和殺生(殺狗)以及高明的《琵琶記》在各方面受歡迎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它們引起了文人階層的註意,南戲從此走上了廣場盛宴。
昆曲,簡稱昆曲,是南曲的壹個分支,起源於元末的昆山。據明禦風(昆山)張廣德《實錄·日錄》第二卷有記載“古鑒在元代。雖離昆山三裏,卻擅南詞,擅寫古賦。闊闊帖木兒聽了他的好歌,再三懇求不屈。我和楊鐵笛、顧阿英、倪成了朋友,我和他們分手了。其作品有《陶珍吉雅》十卷,《嶽峰三任玥賦》八卷,享譽天下,擅作南曲,故國原名昆山腔。”
明代萬歷年間,昆山話只是清曲的壹種,流行於吳中。這種“柔美婉約”的昆山腔的變化和發展是在明中葉以後。嘉靖(1522-1566)和隆慶(1567-1572)年間,江西張羽(南昌)人魏良輔住在太倉南關(元代屬昆山管轄)。魏良輔原是壹名北戲歌手,到吳中後,他投身於南方音樂。他認為當時的壹些南曲唱腔“直而無心”(線條簡單或節奏緩慢),於是以原昆山腔為基礎,參考海鹽、余姚等腔的優點,吸收了北曲的壹些唱法(即“抑揚頓挫、串音、停音、竊音、隨腔而粘調”等裝飾性腔潤技法,以及運用不同的音色。累工謝林泉與、周夢山、紀景坡、戴美川、包曼迪等在藝術上有著相同觀點和理想的創作集體,對昆山腔進行了極大的改革和發展。魏良輔在演唱中非常講究咬字、過咬字和收音。每次有所收獲,他都要征求南關老歌手侯的意見,得到他的認可。他不厭其煩地反復修改。與此同時,河北著名的北曲弦樂器張因罪被發配太倉魏,並被招為女婿。他幫助魏“調整和弦,使之類似南音。並改三弦(形)式,琴身略細,鼓為圓鼓,命名為黑仔(即昆曲、彈詞中使用的“南弦”)。它與曲笛、淮鼓、小提琴(民族弦樂器)配合使用,是昆曲的特色伴奏樂器。這個新腔的特點是溫柔和圓滑。”叫水磨,打冷盤。音平和諧,字偶在頭腹尾...口輕而圓,音純而細。“變成了融合南北曲的新聲”,“曲調叫‘昆曲’”,歌名叫‘時樂’”。但此時的昆曲還是清唱劇,尚未能體現劇本,塑造舞臺。
昆曲由清唱劇搬上舞臺,成為戲劇,始於梁晨宇的《浣紗記》。昆山梁晨宇(1519-1591),著名戲曲作家,精通詩詞曲賦。受魏良輔改弦更張成就的鼓舞,他常常支起特大的長沙發和桌案,獨自坐在西邊,教人唱歌,學者們排著順序。著名的歌伎沒有得到梁的親自教導,都認為這是不祥之兆。但是,他也覺得這樣的新曲子不應該局限在曲壇裏唱,而必須延伸到舞臺上去占領更廣闊的天地。於是,他與精通音韻的鄭、陳美泉、唐小玉等"改元曲,推陳出新",發揮各自的文學優勢,寫成了以石為主要人物的《浣紗記傳奇》,從音樂方面彌補了水墨曲"冷唱法"的不足,同時將傳奇文學與戲曲結合起來。與表演藝術相結合,昆曲以鑼鼓的氣勢和舞臺的情景形式第壹次被搬上舞臺。這個從最初的昆山腔到昆曲再到舞臺的發展,就是這個腔的定型和成熟的過程。從萬歷初年開始,昆曲迅速流傳到江浙各地,成為壓倒其他南方劇種的壹種劇種。然後由士大夫帶入北京,與益陽戲壹起成為玉溪宮中的大戲,當時稱為“官戲”。從此,昆曲成為劇壇的領袖,幾百年來對許多戲曲的舞臺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相傳清朝初期,北京有四大劇種,即南昆、易貝、劉冬和西榜。據嘉慶八年記載:“明代有昆曲,聲聲入耳,而南北眾多的益陽、梆子、秦、劉,諧音,載歌載舞,樂者甚多,不為北京所動。”也說明了當時的歷史盛況。其中所謂南昆,就是流行於江南昆山壹帶的昆山腔。北方彜貴德戲與北方曲劇的結合,起源於江西益陽的益陽戲,也就是傳到北方的高腔戲,也就是當時盛行於北京的京劇;劉冬是流行於山東的柳腔;西榜自然是西北地區廣為流傳的梆子戲,也就是秦腔。展現了四面八方的藝術家齊聚北京的盛況。
從目前來看,上述四大調已經遠遠超出了其原本的範圍,有的已經遍布全國多個省份。弋陽腔(即高腔)在安徽、浙江、江蘇、湖南、湖北、福建、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河北等地廣為流傳。因此,有關人士認為這種說法不科學,但這種歷史說法仍然客觀地反映了歷史事實。從目前劇種分布來看,昆曲在上海、南京、浙江、湖南等地仍有相當的觀眾基礎。弋陽腔不僅在北方生根發芽,而且從乾隆時期開始,在京劇和壹些北方劇種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許多北方語言區。劉孜戲(包括受其影響的柳琴戲)雖流行於豫北、蘇北、冀南、皖北,但其重要活動地是山東的曲阜、泰安、臨沂。雖然秦腔(即陜西梆子)及由此發展而來的山西、河南、河北等地的梆子至今流行於北方,但我們看到的甘肅、寧夏、陜西的秦腔,根基更深、更老、受眾更廣,所以有“南昆、易貝、劉冬、西幫”之說。
關於中國歌劇的起源有四種說法。第壹,中國傳統戲劇起源於女巫。這壹觀點由來已久,主要提出者有王國維、劉和馮。第二,中國傳統戲劇起源於木偶。孫愷迪在《木偶戲考》等論文中認為,木偶戲和大皮影戲極為繁榮,而宋劇和元雜劇則發源於此。第三,戲曲起源於儺戲。周、任、張庚等。主要為這種觀點辯護:中國戲曲是“歌舞戲”和“儺戲傳統”的結合體。第四,中國傳統戲曲源於外來輸入。許地山和鄭振鐸認為,中國現存的原始戲曲是從西域或印度傳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