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服裝業的出路在哪裏,未來該怎麽走?

中國服裝業的出路在哪裏,未來該怎麽走?

通過對中國服裝近30年發展歷史的研究可以發現,中國幾乎所有的服裝品類都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可以說都走過了同樣的成長壯大之路。在這個成長和壯大的過程中,各個服裝品類的代表品牌的成功規律驚人的相似。

他們成功之路的相似性,主要體現在中國各品類服裝的成長和成熟,基本都經歷了生產、品類崛起、產業鏈整合三個階段。

生產階段:80年代,由於當時材料相對短缺,整個服裝行業供不應求,部分民營服裝企業剛剛起步,所以服裝行業處於產品生產階段。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下,市場競爭的要素只有兩個,壹是抓住機遇,二是有產品。比賽規則是“沒人有我”,“有總比沒有好”。制造商可以出售他們生產的任何東西,他們生產多少就賣多少。

品類上升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初,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提高,人們對服裝的追求越來越高,服裝消費開始呈現多元化的特點。在這個階段,各種服裝品類以其獨特的品類特征開始崛起。雅戈爾、李寧、七匹狼、米邦威等領先品牌相繼誕生。不管是什麽服裝品類,我們現在能看到的主力品牌,很多都是經歷了那個時代的硝煙,從產品競爭走向品類競爭的贏家。可以說,中國的服裝品牌之路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產業鏈整合階段:近幾年從21世紀初到現在,各個服裝品類的領導品牌幾乎都在做壹件事,就是整合產業鏈。中國服裝第壹次從營銷等戰術行動上升到整合產業鏈的戰略行動;整合服裝上、中、下遊資源,使服裝企業反應更迅速,運作更高效,擁有更強的核心競爭力,掌控價值鏈的核心環節,這是中國服裝業的壹大進步。

鑒於過去,我們可以知道未來。我們對服裝行業發展歷史的研究,不僅僅是為了了解壹些領先服裝品牌的成功秘訣,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對服裝發展歷史的系統梳理和梳理,總結出中國服裝行業的發展趨勢,找出未來服裝市場的制勝規律。

營銷策劃機構對未來服裝市場制勝法則的回答是,中國服裝行業和服裝企業未來的出路主要有兩條,壹是創新商業模式,二是整合產業鏈,縮短交貨期,加快響應速度。

為什麽我們回答的這麽肯定?讓我們慢慢來:

第壹階段,初始階段:有總比沒有好。

10年文革後,中國人埋藏了十年的愛美之心開始在衣服裏釋放。

1979年,法國人皮爾·卡丹在中國舉辦了第壹次“服裝展”,引起了轟動。

接下來的壹年,中國的服裝業開始打破綠、黑、灰、藍的霸主地位,出現了西裝、牛仔褲、喇叭褲、battops等時尚服裝,衣服開始變得有點花花綠綠。

1983年底,中國全面取消了延續了幾十年的門票分銷,服裝行業大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但當時的民營服裝業還處於集體作坊加工的狀態,主體仍是上海海螺、北京天壇襯衫等國企,民營企業的份額很小。

而且由於當時中國的商品流通體系並不完善,服裝業的銷售渠道主要集中在各級國營百貨商店和紡紗站。上世紀80年代初,民營企業的產品不能直接流通到市場,只能賣給各級紡紗站。

盡管受到諸多限制,但民營企業的發展步伐和合資服裝企業的進入勢不可擋。

1976在江蘇常熟的壹個村子裏創辦了壹個小裁縫,也就是波司登公司的前身。

1979年,幾個知青,兩萬元啟動資金,壹把尺子壹把剪刀,雅戈爾集團的前身——寧波青年服裝廠誕生了。

1989,鄭永剛接手了杉杉的前身——寧波甬港服裝廠。這壹年,杉杉品牌上市;

1990,七匹狼服裝公司成立。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世界產業梯次轉移已經開始,生產線從韓國和臺灣省出貨,外資企業開始進入中國。深圳等沿海地區開始出現“金利來”等壹批合資企業。來料加工、來樣生產、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簡稱“三供壹補”)以及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企業(簡稱“三資”)給中國服裝業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

與此同時,最早從深圳沙頭角中英街進入中國的服裝時尚信息,以及從廣州到外地賣衣服的“奸商”開始泛濫。流通渠道的變革,最大的成就是誕生了中國第壹批類似漢正街的服裝批發市場。

隨著民營服裝企業的萌芽,合資企業的侵入,流通渠道的破曉,普通人的消費欲望徹底從“壹無所有”的狀態中解放出來。當時服裝消費幾近饑渴,壹個款式的服裝不經意間就成了流行趨勢。

隨著關閉的大門被打開,外面的世界讓中國人眼花繚亂。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對外開放,來自港臺的西方文化和時尚迅速進入中國,向年輕壹代傳遞著最新的潮流信息。人們開始追求潮流,壹個多元化、豐富多彩的服裝時代到來了。

當時的壹部電影《廬山戀》,女主角和華麗的時裝給當時看慣了“青、藍、黑、灰”的人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不言而喻,於是仿佛壹夜之間,神州大地仿佛變成了壹個巨大的顏料盒,人們紛紛穿上了各種五顏六色的衣服。但此時由於當時收入和消費觀念的制約,人們還是以利益為重。多關註外部因素。

除了服裝色彩需求的解放,80年代還出現過幾次席卷全國的時尚浪潮。

比如“的確良”曾經風靡全國。“滌綸”其實是壹種化纖面料。按照現在的眼光,其實壹點都不好。因為是化纖面料,穿上就會覺得極其悶熱。但在當時受到全國追捧,只是因為它相當耐刮、光滑,尤其是因為它能印出和染出鮮艷的效果。穿著碎花“真酷”裙子的少女,成為那個年代的壹抹靚麗風景。

另壹種時尚是喇叭褲,它是“低腰短胯,緊緊包裹著屁股;褲腿上窄下寬,從膝蓋以下逐漸展開。褲口尺寸明顯大於膝蓋,形成喇叭狀;喇叭褲,壹般會遮住腳跟,走路還有掃地的功能,曾經是很多都市青年表達時尚的最佳裝扮。

當然,當時的流行還包括牛仔褲、健身褲、蝙蝠衫等等。

可以說,在那個經濟短缺的年代,大家買的都是產品,只是有點好看的產品。整個80年代是中國服裝起步的時候。當時消費者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吃飽穿暖這種簡單的物質基礎上,缺乏品牌意識,服裝行業處於供大於求的階段。另壹方面,廠商之間幾乎沒有直接競爭,所以只要有產品,就不缺銷量。

所以這個階段屬於產品主導的單壹商業模式時代,企業能否成功的標準是“有沒有產品”,有產品比沒有產品更成功。消費者不太註重產品風格。只要有產品,就不缺銷量。

除了產品,當時中國的服裝業流通渠道單壹,壹些地攤式的小商品市場和農貿市場成為主要流通渠道。服裝企業只要簡單地利用自己的產品資源進行生產,並進入這些初級流通渠道,就可以銷售自己的產品。

可以說,20世紀80年代應該是中國服裝企業生存和經營的最好時期,中國很多後來的品類龍頭服裝企業都是在這個時期完成了第壹次原始積累。

第二階段,品類崛起階段。

壹位曾經在國內紅極壹時、後來失敗的民企老板說:“從某種角度來說,民企的繁榮大多是抓住壹兩個好產品,找準壹個市場缺口,然後押註市場推廣,壹舉成功。”

這位創業者講的壹兩個產品,壹個市場的缺口,就是壹個產品品類的崛起。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許多以前由國有企業占有的行業和市場機會以及許多未得到滿足的市場需求都逐漸被市場經濟的浪潮所喚醒。中國的各種產業,像爆米花壹樣,壹下子爆炸了,從壹朵米花到成千上萬的小米花。

這種爆米花過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壹直呈爆炸式增長。

而每壹個爆米花,其實都是壹個未被滿足的需求,壹個產業。從80年代的缺貨,到當時生產的東西好賣;由突然爆發的中國家電、飲料、電腦、保健品、服裝、牛奶等。90年代,可以說幾乎所有中國各行各業(後發行業除外)的知名品牌都奠定了江湖地位。

在這些爆米花爆款的過程中,各個行業的標桿企業無壹例外都做了同樣的事情,那就是開創壹個新的行業,或者我們常說的開創壹個新的品類。

壹些現在還活躍在中國的知名品牌,其實是因為在創立之初就代表了某壹個品類,或者說已經創立了某壹個品類,所以才成為行業第壹品牌。

換句話說,壹個公司要想成功,每個公司必須代表某壹個品類,這是商業的基本規律。

壹個品牌必須代表某些東西。當妳真正代表某樣東西,尤其是妳的類別時,妳會非常成功。

要做就要做的最早,做的最好,做的第壹。這是國內各行業領導品牌的成功法則:找到壹個行業,率先進入,搶占行業第壹,成為品類代表。

我們熟悉的服裝行業幾大品類,在整個90年代也經歷了這樣壹個過程。90年代是中國服裝品牌崛起和大發展的10年。我們今天能統計到的各大服裝品類的領導品牌,基本都誕生在那個時代。

  • 上一篇:中國傳統文化概觀 中國文化的別稱有哪些
  • 下一篇:中考滿分作文中的經典詩詞(詩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