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上的每壹次大危機,往往都會影響國際貿易,進而對國際貿易格局重塑產生深刻影響。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改變了美國主導的全球化進程,發展中國家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快速提升。 2 0 11年後, 發生 於衛生 健康 領域的新冠疫情再壹次對全球貿易產生巨大沖擊,但同時也加速全球貿易格局發生積極變化。
新冠疫情使各國將重心放在衛生防疫工作上,導致全球供應鏈循環受阻,商品流動放緩,全球貿易進入“寒冬”。 世貿組織預計,2020年全球貿易總量將下降9.2%,不過這比2020年4月份的預期要好太多,當時給出的最悲觀降幅是32%。
世界貿易受挫程度之所以沒那麽嚴重,是因為東亞經濟體對全球貿易復蘇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全球的三大貿易圈主要是北美、歐盟、亞太地區,疫情使這三大圈遭受重創,但唯獨亞太經濟體抗擊疫情得力,貿易迅速復蘇, 使得亞太經濟體 在全球貿易地位 得到 進壹步提升。根據聯合國的 預計 , 2020年 , 亞太地區出口總額 將提升至 全球的41.8% 。
不得不提,在這個過程中,作為世界第壹大貿易國,中國起到關鍵作用。中國不僅滿足了全球絕大多數的防疫用品和居家生活用品需求,還保障了全球供應鏈的運轉。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進出口總額達到32.16萬億,其中出口總額同比增長4%,貿易順差增加27.4%,同時全球出口份額攀升至14.2%的 歷史 最好水平 。
在中國的帶動下,周邊國家和地區包括東盟、日本、韓國的貿易也得到迅速恢復,彼此之間的聯系也更加緊密,比如東盟超過歐盟,成為中國的第壹大貿易夥伴。
相比之下,歐盟、北美地區由於貿易量萎縮,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出現下滑。 2013年,中國首次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隨後美國迫切希望重振制造業,來奪回這壹頭銜,但如今隨著貿易量差距進壹步拉大,美國怕是無法再趕上來了。
隨著東亞貿易圈加速崛起,全球傳統三大貿易圈的格局將會發生變化,演變成以中日韓為核心的東北亞貿易圈壹路領先,形成新的雁陣型貿易格局。
在疫情出現前,全球貿易紛爭不斷增加,貿易多邊主義受到重創,市場對全球貿易前景感到悲觀。 不過疫情的出現非但沒有推動這種趨勢,反而使更多國家深刻認識到團結合作,堅持多邊貿易體制的重要性,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區域化貿易趨勢加強。
由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15個成員國加入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趕在2020年底完成簽署,該協定覆蓋全球GDP的30%、輻射約34億人口,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這壹協定的出現,不僅對促進亞太區域的貿易和投資恢復具有積極作用,還對世界恢復自由貿易傳遞重要信心。
作為全球最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也在2020年出現進壹步擴大的趨勢。先是2021年的輪值主席國日本表達了希望擴容的信號,隨後中國表示,將積極考慮加入CPTPP。 如果美國重返協定,英國、印度等主要經濟體也被吸引,不排除形成覆蓋全球經濟總量和人口過半的多邊貿易協定,從而引領貿易規則和全球化秩序。
除亞洲,歐洲也出現了新的貿易關系——英國與歐盟在2020年聖誕節前壹夜宣布達成 歷史 性的貿易協議,為英國“脫歐”後的未來雙邊貿易關系定調。 這些新型貿易協定的生效,將對全球貿易體系和規則產生深遠影響,或改變以往以WTO作為平臺的貿易體系。
疫情加速了世界經濟向數字化和信息化轉變,越來越多的國家通過采取新的產業政策來支持創新和技術發展。 隨著各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貿易 將 引領全球貿易的升級叠代,貿易方式與貿易對象的數字化逐漸成為新趨勢 ,比如2020的全球貿易協定幾乎都是通過在線方式簽訂完成、很多國家采用線上形式組織貿易展會等等。
過去幾年,靠著在線 科技 工具,全球服務貿易各領域均有明顯增長,比如金融服務、通訊 科技 、IT合作等 。 2020 年,全球的計算機服務加速發展,由於全球對 雲計算、平臺和虛擬工作場所的需求不斷增長 ,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 計算機服務 服務 逆勢增長了9% 。而數字貿易的發展,會促進整個服務貿易的發展。
另外,不只是商品領域,未來全球服務領域也很可能由東亞地區主導。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 認為, 目前來看,亞洲尤其是東盟、東北亞等地區數字服務貿易發展勢頭迅猛,未來將是撬動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動力來源。
總的來說,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全球經濟環境受到巨大影響,但卻促使國際貿易格局發生深刻改變。 過去壹年,亞太經濟體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明顯上升,未來成為世界貿易中心將是大概率事件,亞太地區以區域貿易協定的形式加強貿易往來,很可能也是未來國際貿易的主要趨勢。
在數字化時代,貿易的方式和格局也發生巨大變化,而亞太地區引領下的數字貿易和服務貿易占全球的比重將會大幅提升。壹言以蔽之,如今有利於全球 健康 貿易發展的因素正在不斷增加。
文 | 鐘誌生 題 | 淩明 圖 | 饒建寧 審 | 李澤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