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個問題是有年齡段的。
剛入行的單身女教師肯定不少,過了適婚年齡的女教師不多。
女老師真的單身嗎?數據上可能有這方面的反映,但從我個人印象來看,沒有區別。我認識很多女老師,沒有壹個單身時間長的。
有的人大學時談戀愛,畢業後當了幾年老師修成正果;在學校,男女老師正常工作,有感情戀愛;出去旅遊、活動、外聯的時候認識了別的男生,相識並結婚;當然,也有大量的相親對象或親朋好友互相介紹,共度余生;連我有兩個同學,其中壹個是老師。時隔多年,同學聚會又走到了壹起。
職業性內部消化困難
教師只是壹種職業,和其他職業沒有本質區別。
如果要說單身的局限,紡織廠女工很多吧?那群護士呢?軍隊裏的單身男人呢?最後不都解決了嗎?
為了解決繁衍這壹最根本的生存價值,人類會想出各種辦法來促使男女結合壹輩子。比如社交聚會,各種聚會,朋友聚會,表面目的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情,最終目的只是為了加強與人尤其是異性交流的機會,最終找到終身伴侶。
說單身女教師多,無非是教師群體中女性多。據統計,有些地方的男女教師比例已經達到1:9。在這個數據下,工作環境內部消化是不可能的。
所以壹定要走出去,主動找到目標,才能早日擺脫單身。
但教師的職業屬性與紡織廠女工、護士有些不同。
知識更新要求更高。
職業不分貴賤,人人都是光榮的勞動者。但女工和護士主要是體力勞動者和技能提供者,這種技能有壹定的滯後性,也就是常說的“熟能生巧”。當這種技能達到壹定高度就停止了,這意味著他們有足夠的空余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
而這另壹件事,最重要的事,當然是終身大事。
老師不壹樣。雖然老師也有熟能生巧的說法,但是作為壹個知識傳授者,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作為壹個老師,還是要保持知識的更新。換句話說,壹個被職業所教的老師,必須保持自己的職業優雅,必須不斷學習領悟,才能成為壹個隨著知識的增加而進步的合格老師。
妳不能不知道所有孩子都知道的事,是嗎?
教師在職業生涯中不能停止學習。而這種學習很可能成為老師的個人習慣,占用老師的閑暇時間。在事業上,男女比例已經嚴重失衡,沒有足夠的空余時間去交流和溝通,單身的現象自然更多。
非常不願意妥協。
單身的壞處是反對自然繁衍,好處是個人感受和各方面的自由。
他們讀書越多,見識越廣,價值觀越穩定,同時也有了固定的經濟基礎。除了符合他們三觀的人,他們憑什麽放縱自己?
為什麽女博士很難找到伴侶?
因為彼此適合是老祖宗留下的道理。
只是當年說的是經濟條件,現在說的是精神唱功。
雖然傳統社會的千年男尊女卑意識在今天受到了批判,但並沒有消退。比如,男人可以去向後兼容尋求配偶;女生很不願意去向後兼容。即使他們想,公眾也不會樂觀。“女強男弱”的說法不會長久。
這些精神渣滓大家都知道不對,但是他們的力量太強大了,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社會觀。這是壹種世俗的力量。
這也是為什麽女教師比女工、護士等技能型職業更難離職的原因,因為文化的不斷提高讓她們的眼光往上看,更受不了思想水平較低的男性。
對於單個個體來說,這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在這種狀態下,保持單身可以算是壹種自私,但這是壹種無傷大雅的自私,壹種單純為自己省事,為自己保命,有更多時間追求有價值的東西的自私。
寧願單身也不願安定——這是知識女性的普遍態度。
女教師當然屬於這壹類。
在工作局限、追求晉升、追求自由方面,無論客觀還是主觀,女教師顯然是這些意識的交匯點,自然也是保持單身最多的群體。
但最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改變了意識,或者向後兼容,或者他們找到了更強的人。當他們逐漸走出自己的局限時,通常會找到自己的另壹半——換句話說,理想最終輸給了現實。
因為知識分子雖然懂事晚,但永遠懂事。而壹旦懂事,就比別人更徹底。
我身邊沒有三四十歲的單身女老師。
二十多個,但這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