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和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是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世界經濟發展實踐經驗得出的科學結論,是改革開放實踐發展的必然結果。新中國成立後很長壹段時間,我國實行集中統壹的計劃經濟體制。這壹制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和經濟關系的日益復雜,這種體制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阻礙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種情況迫使我們進行改革。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從農村到城市改革的深入,鄧小平深刻分析了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總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明確提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特別是鄧小平1992年的南方談話,對社會主義能否發展市場經濟的問題作了全面精辟的總體回答,指出多計劃、多市場不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這就從根本上解除了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視為屬於基本社會制度的思想枷鎖。黨的十四大明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了壹個新階段。實踐證明,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逾越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對於中國這樣壹個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國家,進入社會主義後,要實現工業化、經濟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必須經過壹個漫長的初級階段,這也是壹個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我們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黨的十五大全面總結了近年來探索的實踐和理論成果,回答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壹系列重大問題,明確指出要繼續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實踐,不僅有效發揮了市場經濟的優勢,也充分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為中國國民經濟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為社會全面進步奠定了堅實基礎。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不斷推進,取得了顯著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四大以來,我們大力推進財稅、金融、外貿、外匯、計劃、投資、價格、流通、住房和社會保障等體制改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宏觀調控體系框架初步建立。在經濟體制改革的推動下,中國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從1992年到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居世界第壹位,成功抑制了壹度出現的通貨膨脹;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4772億元,是1992年26638億元的2.8倍。1997年,中國外匯儲備達到6543.8+0399億美元,是1992年6543.8+094億美元的7.2倍,居世界第二位。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3256543.8+億美元,比1992年的6543.8+0655億美元增長了近壹倍。同時,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可喜成績,宣傳輿論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設進壹步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實踐已經並將進壹步證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必由之路。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壹項偉大的創舉,我們必須充分認識這壹根本性變革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精神文明相結合,就需要解決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公有制相結合、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相結合、與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相結合等復雜問題。因為中國還處於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制度、法律、政策、管理的完善需要很長的時間,各種經濟活動也需要適應。因為市場有其自身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如果處理不當,其負面也會體現出來。因此,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壹個長期的探索過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經過1200年的發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十壹屆三中全會到現在才十幾年,十四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也不過幾年。在建立這壹制度的過程中,存在壹些無法完全避免的問題和困難。完善這壹制度任重道遠。我們的目標是:到2000年,初步建立這種新的經濟體制;到2010年,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2020年,這個新的經濟體系將更加成熟和定型。我們堅信,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經濟結構調整中的許多問題和困難將在深化改革中得到妥善處理和解決。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在我們長期不懈的奮鬥中,壹定能夠實現。
科學看待中國經濟改革。
-
光明觀察出版日期:2006年5月-13
最近,中國經濟界就如何看待經濟改革中的問題和進壹步改革的方向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本文擬就此問題談壹些看法。
第壹,正確認識當前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壹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如生態環境惡化、失業壓力加大、收入差距擴大、自主創新水平低、社會事業發展滯後、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腐敗現象嚴重等。針對上述問題,當前學術界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壹種認為,當前經濟中的問題主要是由於改革中的泛市場化傾向,在改革方向上存在過度迷信和依賴市場的問題;另壹種觀點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市場化程度不夠,政府幹預過多。因此,應盡快減少和取消政府幹預,加快非國有化進程。
正確認識當前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對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做出正確的判斷。對此,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幹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重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已經確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國內外很多研究也證實了上述論斷[1]。另壹方面,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中國的經濟轉型還沒有結束,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許多體制性障礙,突出表現為:城鄉體制分割,產權制度不健全,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調整國有經濟布局的任務尚未完成,資本等要素市場滯後,市場秩序混亂, 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薄弱,科技、教育、文化等。 這些體制性問題的存在,不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也不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加快的國際環境。
從上述判斷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三個重要結論:
第壹,雖然經濟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但改革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已經形成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成熟、不完善。所以總體上不能認為中國經濟出現了泛市場化或者過度市場化的問題。仍然需要繼續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更具活力和開放的體制和機制。
第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在中國的初步建立,市場經濟的固有缺陷也隨之顯現
逐漸暴露出來,這種缺陷即使在相對完善和發達的市場經濟中也是不可避免的。在市場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已經在經濟生活中起主導作用的條件下,我們沒有理由把經濟中各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歸結為計劃經濟的殘余或市場化的不足。相反,失業、經濟波動、收入差距擴大和權錢交易腐敗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屬於市場失靈或市場缺陷的範疇。解決這種市場失靈,需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完善各種社會調節機制,寄希望於進壹步市場化來解決市場化本身的缺陷,無異於緣木求魚。
第三,當前改革中的問題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市場化不充分的問題,如企業制度不完善、市場體系不健全、政府職能不到位等,這是主要矛盾;還有過度市場化的問題,即所謂的泛市場化,如公共部門亂收費、公共服務產業化、權錢交易泛濫等,引起人民群眾的普遍不滿;還有法律法規、政策、管理方面的問題;更多的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如科技水平落後、自主創新能力低、城鄉二元結構、就業壓力大、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等。雖然這些問題也與制度缺陷有關,但只有不斷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在很多情況下,上述因素交織在壹起,使得問題變得復雜。以目前社會普遍關註的教育、醫療為例,不僅存在市場調節不足的問題,還存在泛市場化、政策和管理的問題,根本上是發展水平的問題。理解這些復雜的問題需要科學理性的態度,不能簡單化。
因此,應對當前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並采取統籌規劃、協調配合、綜合治理的方式逐步加以解決。把問題簡單地歸結為市場化過度或市場化不足都是片面的。
第二,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
關於中國經濟改革的方向,壹直存在兩種對立的觀點:持“左”的觀點,認為社會主義從根本上反對市場經濟,必須限制市場關系使其逐漸消失;持“正確”觀點的人認為,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是不相容的,只有全面實行私有化和自由化,才能建立真正的市場經濟。這兩極是相通的。表面上看,這兩種觀點是對立的,但其思維邏輯是完全壹致的,即要麽社會主義,要麽市場經濟,必其壹。目前理論界對改革方向認識的分歧,在壹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這兩種對立觀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延續。中國經濟改革的壹條基本經驗就是不斷超越這種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學思維邏輯,努力實現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並取得了巨大成功。
中國經濟改革的成功是由於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選擇。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前所未有的偉大創舉。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實現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突破,打開了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嶄新局面。市場化改革的深化,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中國經濟走向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誰也動搖不了。
但是,在堅持改革的市場取向的同時,我們必須牢記,中國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及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就是要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和優勢,把社會主義的目標、價值觀和制度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克服市場機制的弱點和消極方面。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使市場經濟的發展為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服務,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服務。在社會主義憲政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市場經濟是中國經濟改革的基本特征和成功經驗,它不同於蘇聯和東歐的經濟改革。在這壹點上,我們也必須堅定不移。
當前,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必須正確處理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關系,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要正確處理按勞分配與實行多種分配方式的關系,鼓勵壹部分地區、壹部分人先富起來,更加註重社會公平,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地區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的關系,堅持市場經濟規律,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同時加強和改善國家宏觀調控,促進國民經濟充滿活力、高效健康運行。我們要按照統籌規劃、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積極推進改革開放。
有學者認為,市場經濟是壹種資源配置方式,不同國家、不同制度下的市場經濟應該是壹樣的。既然如此,為什麽還要強調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性質和中國特色呢?正確理解這個問題需要把握壹般與特殊的關系。市場機制是存在於許多社會形態中的普遍經濟現象,並不是某壹社會制度所獨有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中性的,既不叫“子”,也不叫“她”。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市場機制是壹個獨立的、技術性的工具,可以脫離特殊的歷史環境和社會整體結構。在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面臨著壹系列特殊的社會歷史條件或國情,主要包括:具有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實行社會主義經濟和政治制度;在工業化和信息化雙重轉型過程中;人口多,資源相對稀缺;在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中處於相對落後的地位;地域遼闊,地區差異巨大。正是市場經濟的壹般規律與中國的特殊國情相結合,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即所謂的中國模式。這個模型的主要特點和基本思想是:1。公有制和市場經濟並不對立,中國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2.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遵循市場經濟的壹般規律,又要符合我國的基本制度和具體國情。3.在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主導地位的同時,積極發展非公有制和非國有經濟。4.把市場機制的基本調節功能和政府的宏觀調控有機結合起來。5.市場經濟是壹個歷史範疇,它的內容和形式會隨著制度環境、技術基礎和文化傳統的發展而變化。6.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是壹個長期而復雜的全過程,包括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深刻變化,不可能壹蹴而就。7.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同時,要堅持獨立自主,把立足點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礎上。8.把改革、發展和穩定統壹起來。市場經濟的發展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服從以人為本的目標。9.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壹,不實行西方式的政治制度。10.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顯然,中國經濟改革模式的豐富內涵絕不能用“市場化”壹詞來概括。本質上是適應中國國情,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目標,以實現中國經濟社會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的經濟轉型發展模式。走自己的路是中國革命和中國改革成功的根本經驗。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性的。基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中國道路或中國模式的成功,不僅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理想,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最大貢獻。
第三,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的創新改革理念
改革不是空洞的口號和廉價的標簽,而是復雜、深刻、全面的社會變革過程,是豐富多彩、生機勃勃的歷史創造過程,與時俱進是改革的本質。實際上,1978以來的中國經濟改革史,就是從實際出發創新改革思路的歷史。從“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從“計劃經濟和市場調節相結合”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經濟改革的思路是在不斷的反思和創新中發展的。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於新的發展階段,呈現出壹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但還不完善,體制性障礙較多;隨著經濟快速增長,人口、資源、環境和就業壓力也在加大,人與自然的矛盾日益加深,資源能源瓶頸問題更加嚴峻;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距不斷擴大;在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同時,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沒有得到根本提高;人均收入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總體達到小康水平,但仍有相當數量的低收入者和貧困人口,兩極分化的危險日益成為現實;經濟發展的同時,社會事業發展相對落後,人民群眾看病難、上學難、就業難的問題十分突出;等壹下。進壹步深化經濟改革,必須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的客觀要求,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提出正確的改革目標、任務和方針政策,使改革沿著正確的道路更好地向前推進。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總結改革開放20多年的經驗,準確分析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創造性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壹系列事關改革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思想。這些戰略思想對於進壹步深化經濟改革非常重要。
1.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積極推進改革開放。
2.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有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3.改革的根本目的必須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改革是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應該由人民享有。
4.註重社會公平,特別是註重就業機會和分配過程的公平,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加強分配結果監督。
5.註重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使改革兼顧方方面面、照顧各方關切,真正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6.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推進改革和發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就業、社會保障、扶貧、教育、醫療、環保、安全等問題。
7.提高發展質量,轉變增長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
8.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9.著力推進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關鍵,重點是進壹步轉變政府職能。
10.在大力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加快社會發展,加快社會改革和制度創新,增強社會發展活力,等等。
黨中央提出的這些重要改革原則,從改革的方向、原則、動力、目的、步驟等方面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改革理論,反映了中國生產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是進壹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動經濟改革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指針。
第四,樹立科學的改革觀是健康推進改革的重要保證。
目前中國經濟界對改革的分歧,歸根結底是人們對市場經濟認識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造成的。沒有正確的理論,就不會有正確的實踐,就不可能形成對改革的良性“社會認識”。雖然90年代以後,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已經成為壹種世界性的趨勢。然而,不同的經濟理論對市場經濟的本質、意義和發展規律有不同的理解。在市場經濟的旗幟和口號下,可能會有不同甚至矛盾的改革思路。因此,進壹步深化改革,不僅要繼續堅持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而且要科學認識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樹立科學的改革觀,不斷深化經濟改革,促進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發展。
樹立科學的改革觀,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馬克思主義為中國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觀、正確的政治立場和科學的分析方法。中國經濟改革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改革開放實踐相結合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這壹理論的內容主要包括: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理論;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努力實現公平與效率相統壹的理論;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和自主創新道路的理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論;堅持科學發展觀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同時堅持獨立自主的理論,等等。沒有這些正確的理論,就不可能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改革和建設的偉大成就,也不可能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改革和發展的模式。根據實踐的發展,進壹步完善和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是進壹步深化經濟改革的重要保證。
樹立科學的改革觀,必須正確學習西方經濟學。有壹種流行的觀點認為,馬克思經濟學主張實行計劃經濟,而西方經濟學主張市場經濟。因此,市場經濟應該以西方經濟學為基礎,有些人甚至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實行新自由主義政策混為壹談。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根本區別不在於是否研究市場經濟(其實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經典著作《資本論》就是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運動規律為研究對象),而在於如何研究市場經濟。應該承認,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各個流派或多或少都反映了市場經濟運行的壹般規律和資源配置的壹般要求。正確借鑒西方經濟理論,有助於推進中國的改革開放。但需要強調的是,西方經濟理論是建立在壹定的假設、歷史經驗、價值取向、文化背景和邏輯結構之上的。沒有這些前提,這些理論就會失去科學價值。特別需要註意的是,西方經濟理論壹直具有雙重性。它除了具有科學的壹面外,還具有不可否認的意識形態色彩,往往反映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特殊價值觀和利益。因此,僅僅滿足於照搬和引進西方經濟學理論,是無法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殊國情的,甚至會使中國的改革開放誤入歧途。
市場經濟是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且不可逾越的經濟形態,不同社會條件下的市場必然存在壹些共性要素。所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其他很多經濟理論,包括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之間,會有壹些“* * *知識”,比如產權的獨立性,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經濟的開放性等等。然而,就改革的方向、原則、目標和內容而言,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有著重要的區別:
1.前者認為市場經濟是與壹定社會結構相聯系的歷史現象;後者則認為市場經濟是壹種適合任何時代和國家的抽象的資源配置方式。
2.前者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後者認為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特有的專利。
3.前者認為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對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後者將私有化視為解決所有經濟和社會問題的萬能鑰匙。
4.前者認為市場的基本調節功能和有效的宏觀調控是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後者否定政府管制的合理性,將市場視為唯壹有效的資源配置機制。
5.前者崇拜基於個體間自發互動的漸進式制度變遷模式;後者強調國家統籌兼顧、整體協調在制度變遷中的重要作用。
6.前者主張“市場經濟無國界”、“民族國家崩潰”,後者在堅持開放的同時,堅持國家的獨立和發展的自主。
7.前者認為個人自由既是效率的源泉,又是最高的價值標準,後者強調公平與效率的統壹和社會利益的重要價值。
8.前者將市場化與民主化混為壹談,試圖鼓吹西方自由民主;後者力求使市場經濟的發展服從以人為本的目標。
總之,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和改革觀主張無條件推進私有化、自由化和全球化,認為市場經濟的建立必須徹底拋棄中國生產黨壹貫堅持的“四項基本原則”,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和經濟發展道路的歷史合理性。馬克思主義的市場經濟觀和改革觀把市場經濟看作壹個歷史的、復雜的社會結構整體,力圖把市場經濟的發展與中國國情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要求深入結合起來。在推進資源配置市場化、企業經營自主權和經濟運動全球化的同時,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市場經濟模式和經濟發展道路。堅持把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考慮壹切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國家主導和自主發展道路。顯然,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改革觀和新自由主義的片面改革觀有著根本的區別。中國的改革開放只有堅持科學的改革觀,才能不斷排除“左”傾教條主義和“全盤西化”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幹擾,沿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繼續前進。
[1]據壹些學者分析,2003年,我國市場化指數近74%,非國有經濟對GDP的貢獻率達到69%,90%以上的產品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關稅稅率低於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參見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所《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報告2005》,153頁,中國商務印書館,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