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講到了衣食住行中的衣,接下來要談談“食”。中國有句老話叫“民以食為天”
“食”,不能單純解釋為“吃飯”,這種解釋只道出了“食”的本義,即“吃”,忽視了人們日常食衣住行中“食”的自然屬性,即“食”不僅僅為“吃飯”,它還包括飲水。
在中國,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壹方水土養壹方人”,講的是適應。中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56個民族,在不同自然環境中,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豐富的飲食習俗。
因此在這裏,只能以傳統節日和二十四節氣的飲食習俗為由,簡單介紹壹下“食”。而對於飲水這個方面,關於“茶文化”也是必不可少需要談及。
春節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最隆重同時也是最富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春節期間,各個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小年
春節壹般以小年(即漢族傳統的祀竈日)為伏筆,各家各戶就開始慢慢準備壹年中最重大的節日。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壹年的結束,將要迎接新的壹年。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有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就是指在這壹天掃年和祭竈時吃竈糖。竈糖是壹種粘性很大的麥芽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裏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吃竈糖是漢族民間為喜慶的春節拉開了序幕的習俗之壹。預意“竈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王弘力繪“吃竈糖”)
(上圖依次關東糖糖瓜)
除夕
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壹天的晚上,農歷年的最後壹天,稱之為“除夕”,俗稱大年三十。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日子。這壹天,家裏家外打掃得幹幹凈凈,然後全家人坐在壹起團團圓圓吃頓年夜飯,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倒數整點鐘聲來守歲。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
團年飯,豐盛的擺滿壹桌。寓意闔家歡樂。中國幅員遼闊,各個地區的風俗習慣各有不同。不過無論是什麽習俗都寓意吉祥。為的是討個吉利的口采。
比如吃魚預示著“年年有余”;“吃火鍋象征“紅紅火火”;吃餃子寓意“財源滾滾”;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吃年糕表明“壹年更比壹年高”。等等。
就連點心零嘴也有著各種說法。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來),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鮮菜(三陽開泰),吃花生(長生不老)。
(魚,取其諧音,寓意“年年有余”。)
(餃子,形狀像銀元寶,壹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
(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辟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主要的民俗習俗是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
吃元宵,宋朝時代就頗為盛行,不過不叫元宵而叫“浮圓子”,後來才改叫元宵的。在南北方,叫法不同,做法也是兩樣。
北方叫元宵,先把餡兒做好凍起來截成大骰子塊兒,把籃兒用大笊籬盛住往水裏壹沾,放在盛有糯米粉大篩子裏搖,等餡兒沾滿糯米粉,倒在笊籬裏沾水再搖,往復三兩次,這種元宵優點是吃到嘴裏筋道不裂縫,缺陷是餡粗粉糙,因為軟粉緣故,煮出來還有點糊湯。
南方叫湯圓,先搟好了皮兒,放上餡兒然後包起來搓圓,餡兒精致滑香,糯米粉也磨得柔滑細潤,
所以北方叫搖元宵,南方叫包元宵,其道理在此。北方元宵只有甜的壹種,南方元宵則甜鹹具備,菜肉齊全。
(南方包元宵,北方搖元宵。)
(圖解南北方元宵差別@ Momo207)
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最早只是壹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漢族唯壹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傳統節日)有關。後來因為寒食和清明離的較近,所以人們把寒食和清明合在壹起只過清明節。
清明節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壹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壹的關系,江南壹帶還保留著吃青團的習俗。是壹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做法是先將嫩艾、小棘姆草等放入大鍋,加入石灰蒸爛,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綠色的團子。
(江南壹帶清明節吃的青團)
端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壹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比如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粽子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百姓為免讓魚蝦侵蝕屈原,就紛紛將米糧投入江中,米糧投入江中實則被江中的蛟龍所食。屈原托夢百姓說,用艾葉包裹,再綁以五色繩,則可以免遭蛟龍吞食;這才有了後來的粽子。
(“角黍”、“筒粽”)
中秋節
中秋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壹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
在中秋節,大家壹般都會賞月、吃月餅、賞桂花;逛花燈、猜燈謎;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
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開始。月餅壹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壹種點心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壹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
(廣式月餅起源於1889年,當時城西有家糕酥館,用蓮子熬成蓮蓉作酥餅的餡料,清香可口。特點是皮薄松軟、造型美觀、圖案精致、花紋清晰。)
(蘇式月餅以小麥粉、飴糖、食用植物油或豬油、水等制皮;小麥粉、食用植物油或豬油制酥;經制酥皮、包餡、成型、焙烤工藝加工而成。皮層酥松,色澤美觀,餡料肥而不膩,口感松酥。)
(潮式月餅又稱朥餅,(朥字潮汕方言指豬油)是廣東省潮汕地區漢族糕類名點,屬酥皮類餅食。餅身較扁,餅皮潔白,以酥糖為餡。皮酥餡細,入口香酥,油不肥舌,甜不膩口。)
(京式月餅起源於京津及周邊地區,在北方有壹定市場,其主要特點是甜度及皮餡比適中,壹般皮餡比為4:6,重用麻油,口味清甜,口感脆松。主要有自來紅月餅,五仁月餅。)
附:三聯生活周刊-《最想念的年貨》記錄的正月十五日裏的傳統食物
資料均為網絡搜集 如有錯誤請請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