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在儒家“夷夏觀”的民族認識論中,所謂“夷夏之別”,只是文化上落後與先進的區別,屬於本體論上的內在矛盾,是壹個壹體的兩個方面,而不是對立與敵對的兩極。現實中難以區分的是“夷夏觀”這個模糊的概念,所以歷史上中國邊境管理中的“夷夏”問題其實是壹個內在的文化差異,即中國人與外國人在經濟文化形態上的差異,而不是壹個現實的外在問題。正如錢穆先生所說:“中國人常常把國家觀念融於人類觀念之中,也常常把國家觀念融於世界或世界的觀念之中。他們只是把民族和國家看作壹個文化有機體,沒有狹隘的民族觀念和狹隘的國家觀念。民族和國家都是為了文化而存在的。”這個論斷基本準確。
因此,在“夷夏”的宏觀結構內,按照儒家的“大壹統”原則處理與周邊“四夷”的關系,通過“變夏”以先進的文化禮儀同化“夷地”,使“四夷”邊疆接受中華文明,實現包括周邊少數民族在內的大統壹,是統治者的理想和追求。
基於此,歷史上偉大有為的君王往往能拋棄狹隘的種族意識,表現出非常開明的民族觀念,以維護大壹統和“變夏為夷”為己任,倡導“夷夏壹體”、“胡漢壹家”、“無王為外”,積極治理邊疆。而他們對“抵禦外族”的理解,也不再僅僅是排斥“四夷”,而是包容,將“四夷”納入統壹秩序。比如漢朝,按照“遠近結合,中外有福”的原則,通過對匈奴的反撲,對西域的抹平,對西南的拉攏,最終將不同的種族和部落整合為統壹的漢帝國。到了唐朝,“四夷”問題也作為內部問題在“融合”中得到解決。比如唐高祖李淵經常講“天下壹家”“月湖壹家”,唐太宗也把實現“四海壹家”作為自己最開心的事。“平仲夏”統壹後,唐太宗對大臣說:“自古帝王平仲夏,不可侍奉易帝。我沒有抓到古人,卻成功了。”他還總結了原因:“自古以來,中國對中國壹直是親如壹家,我也壹直是愛如壹家,所以我壹直是我的父母。”雖然這些話難免自吹自擂,但也並非完全不真實。正是由於民族觀念中的這種心態,漠北和西域的遊牧民族才心甘情願地要求唐太宗為“天可汗”、“親統四夷”,稱他為“中國父母”,承認他“中國外族之主”的實際地位。開明的民族觀念也促使統治者在邊防政策上更加開放,重視邊疆民族在穩定邊疆中的戰略地位,放棄傳統的“築墻守邊”政策。比如康熙帝提出“帝王以本根治天下,不獨恃障礙”,所以反對在邊疆修築長城隔絕“中國洋人”的做法。他還不止壹次地說:“朝無邊防,蒙古為盾”,“我善待廓爾喀,防備諸侯壹方,強如長城。”這些觀念和做法是以“四夷”邊疆是內政問題為前提,從而團結邊疆各民族,使之成為保衛邊疆、鞏固國防的主力軍,有利於確保國家的大團結和長治久安。
尤其值得註意的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漢族的知識分子和文化精英往往以文化認同為使命,與能夠接受中原文物制度和倫理道德的“異族”統治者合作,積極以中華禮樂制度改造少數民族,在“夷地”政權中重建中華文明,以達到自我否定的自我實現。比如,十六國時期,北方名士魏夢,堅持留在北方而不是回到南方,去前秦實現了他壹生的抱負。其後二十年,輔佐苻堅“外修軍制改革,內崇儒術,勸農教桑,恥教”。完全按照儒家的治理藍圖治理先秦。所以,壹方面封建禮教強調對君主的忠誠,但實際上很多漢族士人和官員都致力於中華文化的生存、邊疆民族政權的建立乃至入主中原。除了王蒙,弘之於崔玄伯,阿寶之於漢,洪雁阿骨打之於柳宗彥,忽必烈之於劉,皇太極之於洪承疇,等等,都是君臣相見。對此,陳寅恪先生形象地說,它們是“殉道文化”。
第二,以中華文化為主導,在“變洋為夏”的基礎上促進文化認同,讓各民族共同走向文明。
按照儒家的“天下”模式,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分層次的,是由中心向周邊輻射的,而“中國”及其為中心的文化是處於主導和支配地位的。歷史上的華夏民族有著服飾禮儀之美,有著高度的詩歌、書法、禮儀、音樂文明,而夷地不僅經濟落後,而且有著文化優越感,由此產生了強烈的文化使命感和中華文化的主體意識。孟子曰:“聞夏變易者,未聞易也。”。因此,華夏民族不僅要保持中華文明絕對不可動搖的主導地位,而且有責任、有義務以“化夏為夷”的方式,在“化夏為夷”的對立中不斷改造異質文化,不斷向外界拓展自己的優勢文化,讓“夷地”也“沾王華”。也就是說,天下雖有等級之分,但理想的君主應該是由內而外的,“壹”即天下。“壹”的方法,就是孟子所說的:“以夏換洋”,改造“四洋”的俗風,向全世界傳播“音教”,自豪而慷慨地接受邊疆“四洋”的敬仰和貢奉
“化夏為夷”是中原王朝處理邊疆民族問題的準則。中心在於文化認同,即用先進的文化禮儀同化夷狄,使其接受中華文明。人們認為,壹旦出現這種情況,易帝將成為中國。這是歷代對待邊疆民族、處理民族關系的主導思想。比如東漢的王充就曾經總結和贊揚過秦漢以來“由夏而夷”的局面。他說:“唐瑜的國境線,吳魏是個衣裝浪費的地方,越是九夷,越是衣冠楚楚,現在全是夏裝,誇衣而行。巴、舒、嶽、、日南和,以前都是披頭散發,現在都穿上了皮衣;周重譯,今吟誦《詩》和《書》,並說“古有戎狄,今有中國;古代裸體的人,現在穿著皇家的衣服;上古之露,此冠章;過去,今天的鞋子很高。以磐石為沃田,化之為民。為什麽不和平?“平定高昌後,唐太宗果斷在高昌設郡,不顧群臣反對,在高昌推行中原制度。唐太宗曾在《夏變洋人》中愉快地描述唐朝的成就:“溫昶在野,余永成在極,前王未開之地,他求衣,前史未錄之鄉,為州縣。“後來到了明清時期,‘化土為流’的思想,移風易俗,實行邊疆與內地相結合的政策等等。,都包含了“化客為民”的理念。在這個過程中,儒家思想作為主流意識形態和維系國家和社會穩定的基石,以從中心向周邊輻射的形式傳播文化。
同時,這種建立在對周邊民族居高臨下基礎上的巨大文化優越感、責任感和無比自信,也使中國文化形成了“平天下”的堅定理想。亡國只是改朝換代。即使王朝滅亡,即使外族入主中原,最後也無關緊要,因為只要中國的文物制度和倫理道德還能在世界上發揚光大,世界就還是壹個文明的世界,壹個完整的世界,固有的世界秩序總會恢復。征服者都將被中國文化的文明力量所同化,中華帝國仍將是無可爭議的“萬國之主”。因此,“夏變洋”設置了民族融合的文化主導核心,但沒有文化主導核心,多民族認同難以維持和鞏固。從歷史上看,中華文化之所以不斷發展,在於不斷融合和吸收以中華文化為主導的各民族文化。
當然,就中國歷史而言,“夷夏”這種對立的觀念從未斷過。對中國人來說,中國皇帝服從荷蘭的命運,中國是“中央政府之國”,是“孔子開明,田垚順日”,而周邊地區則是“蠻夷,不知禮義”。但從歷史現實來看,“夷夏”作為壹個文化概念的對立既是絕對的,也是相對的。絕對是因為中華文化的主導地位永遠無法改變,因為中原文化在歷史上壹直處於主導地位,這是任何力量都改變不了的。雖然孟子個人的偏見是“我聽說過夏變易的,沒聽說過夏變易的”,但也是不幸的。“壹夏”模式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表現。強烈的主體意識使中國文化在發展中適應了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挑戰,始終保持了不間斷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以中國文化為主導的“四易”融合的進程壹直延續。相對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文化在“由夏變夏”的對立中,對異質文化表現出了適度的開放和包容,能夠以“由夏變夏”的方式發展壯大。這無疑對中國文化和政治的統壹和發展具有強大的凝聚作用。
第三,協調“夷夏”關系最重要的途徑應該是“文教”。
在傳統的邊疆管理中,要解決邊疆“中國”與“四夷”的客觀矛盾,只有兩種選擇:“道德教化”和軍事征服。但根據《夷夏觀》對“夷夏”的理解和判斷,中華文化的“壹體”意識、包容和統壹是處理二者關系的出發點和基本前提。這樣,要實現“變洋為夏”的目標,就必須務實理性地應對來自邊疆的挑戰,綜合運用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在內的各種手段,特別是重視內地文物系統在邊疆治理中的示範和影響,突出感召力、道義性和安撫性,在全世界“播聲育人”。相反,通過軍事征服強行改變鄰近民族的風俗習慣,既不是唯壹的手段,甚至也不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必須盡可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