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業革命後人口增長明顯加快的原因: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近百年來最快的增長。
(3)目前發達國家人口增長緩慢,俄羅斯、德國、日本等國也出現了人口下降。二戰後,發展中國家由於政治獨立、國民經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步,人口迅速增長,導致人口死亡率下降。20世紀70年代後,許多發展中國家采取措施控制人口,世界人口增長放緩。
(4)不同階段的人口增長模式類型從原始(高、低)到傳統(高、低)再到現代(低、低)。目前,以歐洲和北美為代表的發達地區已進入現代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屬於傳統型,世界人口增長模式正處於從傳統型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但我國已經進入現代型。(參考P6教材圖1.6)
2.(1)國際人口遷移:19世紀以前,遷移的壹般特點是以群體性和大量移民為主;二戰後的新特點是人口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
(2)中國人口遷移:新中國成立至80年代中期,國內人口遷移主要是有計劃有組織的。主要方向是從東部向西北、東北、內陸轉移。
80年代中期以後,人口流動主要是人們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自發遷移。主要方向是從貧困地區向發達地區轉移,出現了“民工潮”。
(3)古代人口遷移主要是由戰爭、自然災害等因素造成的。
3.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資源、科技發展水平、人口的生活文化消費水平。(它們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比,成正比,成反比。)
環境人口容量是最大值,合理人口容量是合理值。
4、人口遷移對遷入和遷出的影響【理解和記憶】
對於人口遷出的地方,好的效果是降低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
負面影響包括人才和勞動力的流失。
對於人口遷入地:好的影響是人才流入,提供廉價勞動力,有利於經濟發展。
不好的影響包括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增大。
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
1,(1)中國成都、合肥集群,蘭州、洛陽帶狀,重慶集群。
(2)城市中的壹般功能區包括居住區、商業區和工業區。
(3)使用最廣泛的功能區是居住區,壹般占城市空間的40% ~ 60%。
高級住宅區大多建在城市的外圍邊緣,這裏環境優美,有配套的公共設施。
(4)商圈多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幹線兩側或街道拐角處,以點或線的形式為主。壹些大城市、特大城市還形成了中央商務區,既是商務活動中心,也是服務中心。
(5)工業生產中有大量的運輸要求,應尋求接近交通便利的地帶。
(6)城市地域結構的形式有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模式。
(7)在市場競爭環境下,那種活動對每壹寸土地的利用主要取決於各種活動願意支付的租金水平,影響租金的因素主要包括交通的便利性和離市中心的遠近。(參考P23教材圖2.8)
2、城市能發展到壹定規模或達到壹定水平,與城市的地理位置密切相關。
不同級別的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務:比如小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少,層次低,範圍小。
級別越高,城市數量越少,距離越遠。(參考教材P28的圖2.13)
3.(1)由於生產力發展不平衡,產生了城市化發展的拉力和推力。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壹個重要指標是城市人口比例。
作為壹種全球現象,城市化主要發生在工業革命之後。
(2)各國城市化水平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略呈扁平的“S”形(參見P33圖2.20)。
初級階段(25% ~ 30%以下):城市化水平低,發展緩慢。
加速階段:城市化快速推進,城市環境問題嚴重,郊區城市化出現。
後期(60% ~ 70%以上):城市化水平較高,城市人口比例增長緩慢,部分地區仍存在逆城市化現象。
大多數發達國家已經進入後期成熟階段,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處於早期和中期階段。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環境,過快的城市化會降低城市環境質量,甚至造成環境汙染。
第三章農業區域的形成和發展
1和(1)中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是農業用地的合理利用。除地中海氣候區外,季風區水稻生產的分布顯示了氣候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江西省太和縣千煙洲的立體農業說明了地形和土壤對農業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沿海地區“水田-蔗田-魚塘-花卉”的變化,體現了市場和政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2)農業區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農業用地的結果。
(3)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分布在國家的東南部和西南部,東南部被稱為默裏-達令盆地。這個國家是世界小麥市場的主要供應國,世界畜產品的主要生產國,世界最大的羊毛生產國和出口國。
2.(1)季風水田農業:種植作物以水稻為主,屬於勞動密集型農業,主要分布在東亞、南亞和東南亞。區位條件:季風區雨熱相同,地勢平坦,勞動力豐富,人均耕地少,糧食需求量大,水稻單位面積產量高。特點:農業規模小,產量高,商品率低,機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多。(參考教材P47的圖3.10)
(2)商品糧農業:是壹種市場化的農業地域類型。農作物主要是小麥和玉米。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這些國家壹般都是家族式經營。這種農業在東北和西北也有,農場壹般都是國有的。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國,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區。(參考教材P50的圖3.14)
區位條件: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充沛);交通便利;廣闊的市場;地廣人稀;機械化程度高;先進的農業科技。
特點:生產規模大;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
3.(1)田園牧業:是市場化的農業區域類型。主要分布在美國、阿根廷(以養牛為主)和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以養羊為主)的幹旱半幹旱氣候區。具有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的特點。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牧場用於畜牧業。(參考課本p 51圖3.15)
區位條件:氣候溫和,草木茂盛;地廣人稀,地租低;靠近港口。
其他努力包括:改善交通、種植飼料、開辟水源、劃分輪流放牧的區域以及培育良種牛。
(2)奶業:隨著城市的發展,面向城市市場的商品化、集約化農業的區域類型。生產對象主要是奶牛,產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奶牛場主應該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區、西歐、中歐、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
特點:機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分布在大城市周邊。
西歐奶業的形成因素有:①自然因素:擁有廣闊的平原和涼爽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有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②社會經濟因素:歐洲人以乳制品為主食,需求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