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局是政府的通訊機構,只傳遞公文。普通人只能通過請人轉達的方式來傳達信息,但是很慢,容易延誤和丟失。中國古籍中有很多關於“鴻雁傳書”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溝通有多難。時至今日,人們仍將鴻雁視為郵政通信的象征,可見民間對郵政通信寄予厚望。
民間傳播組織的形成始於唐代。當時主要是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商業和貿易的需要。首先,在長安和洛陽之間,有壹條為民間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壹種叫“飛錢”的方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長安賣貨得來的錢,存入長安地方政府的辦事處,然後憑收據返還給地方政府,這就是今天匯兌業務的萌芽。直到明朝才出現了人民信息局。在西南各省,也出現了“馬相約”探親帶信。相傳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鄉遷居四川墾荒的農民,思念家鄉,約好每年派代表回老家看看,帶些土特產和書信來回,後來逐漸形成了壹個民信局。
人社局開始出現在交通便利、貿易發達的沿海城市,後來逐漸發展到內地。人民信息局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私營機構。壹方面,他們在有利的地方做,偏遠地區沒人管;另壹方面,為了招攬生意,他們互相競爭,為客戶提供方便,比如派人代收信件和匯款,收費也可以收費,促進了人社局的快速發展。清朝同治年間(1821至1874),人民新聞局達到頂峰,全國有數千個人民新聞局。有的在商業中心上海設立總部,在各地設立分支機構和辦事機構,人民信息局相互關聯,形成民間交流網絡。
自宋元以來,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的壹些窮人為了謀生,被拐賣到國外做苦力。這些僑居海外的華僑,不得不與祖國的親友通信,或者將貨物、匯款寄回祖國,“僑批局”便應運而生。其實僑信局就是僑信局。因福建方言稱“信”為“批”,故稱僑信局,為海外華人通信服務。由於對華僑服務周到,聲譽卓著,僑批局幾乎壟斷了華僑寄信匯款的業務。
自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中國以來,封建統治階級允許侵略者奪取中國的郵權,並與外國人勾結,利用他們做官和做外國人的特殊權利,強迫人民新聞局登記,接受海關郵政的領導,限制人民新聞局向船只發送郵件,采取資本主義的競爭手段,使大多數人民新聞局處於無法運作的地位。到1935,人民信息局已被國民黨強制關閉,而直到解放前夕還有100多個華僑批準局。
2.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郵政事業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在100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歲月中,中國的郵權同時喪失,造成了郵路、人民信息局、僑批局、客運站、海關、大清站相繼並存的混亂局面。
(1)“客人郵件”
自1840年,中國封建王朝封閉的大門被資本主義侵略者打開,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先是英國在中國設立了英國郵局,隨後法國、美國、德國、俄國、日本等國也在中國設立了自己的郵局,清政府將這些搶奪中國郵權的外國郵局稱為“客郵”。這些所謂的“客郵”幾乎遍布全國,從沿海到內陸,甚至到新疆、內蒙古等偏遠地區。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設立“客郵”的目的,不是為了方便我國人民使用郵政,而是為對我國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侵略服務的。壹些國家還利用“客郵”大量販運鴉片、嗎啡等毒品,走私逃稅。“郵政住宿”其實是壹個掠奪我們財富,毒害我們人民的地方。直到1921,才在美國召開的九國太平洋會議和軍備限制會議上取消了“中國客郵案”。而日本在東北的“客郵”和英國在西藏的“客郵”都依賴於此,印度獨立後繼承了英國在西藏的“公差郵”,直到1954年4月1。
烽火臺它是萬裏長城防禦工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壹。它的功能是作為傳遞軍事信息的設施。Beacon這種傳遞信息的工具,由來已久。長城剛建的時候,利用得很好,逐漸完善,成為古代傳遞軍事情報的最佳方式。傳播的方法是白天燒煙,晚上升火,因為白天太陽很強,火不容易看到,晚上很遠就能看到火。這是壹種非常科學快捷的信息傳遞方式。為了報告入侵的敵兵數量,用煙和火的數量來區分。明代還增加了香煙和火把的數量,以增強報警的效果,使軍事信息瞬間傳遞千裏。在古代沒有電話和無線電通訊的情況下,這種傳遞軍事信息的方法可以說是非常迅速的。烽火臺的布局也很重要。重要的是安排在高山險要的地方,或者峰巒轉折的地方,而且必須是三個站都能看到對方,以便於看到和傳輸。烽火臺漢代曾稱亭、亭隧、烽火臺等名,明代稱煙墩。除了傳遞軍事信息,還保護外交使節的安全,提供住宿,補給馬匹等服務。長城有些地段只有烽火臺和樓閣沒有城墻,可見烽火臺在長城防禦體系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術,最近二三十年,是歷史上科技發展最迅速的階段,各種高新技術如雨後春筍,其中信息技術最為突出,成為當代新技術革命最活躍的領域。信息技術是由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和控制技術組成的綜合性高新技術。它是所有高科技的基礎和核心。它的發展是基於電子技術,特別是微電子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對其他高科技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而其他高科技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信息技術的更快發展。壹般來說,其他技術作用於能量和物質,而信息技術改變了人們對空間、時間和知識的理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將充分挖掘人類的智力資源,並將對包括能源和物質資源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的績效起到催化和倍增的作用。
由於至今沒有壹個統壹的、公認的信息定義,所以也就不可能有壹個統壹的、公認的信息技術定義。壹般認為,所謂信息技術是人類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壹切手段的總和。
信息技術不僅包括信息的產生、收集、表示、檢測、處理和存儲,還包括信息的傳遞、轉換、顯示、識別、提取、控制和利用。可見,作為壹般意義上的信息技術,它的歷史幾乎和信息壹樣長,因為只要有信息,它就會發揮作用,不能發揮作用的信息是沒有意義的。而各種讓信息發揮作用的技術,不僅現代有,古代也有。就信息傳輸而言,它是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是靠手勢來完成的;古代是用烽火臺和驛站進行的;在現代,它是通過電話、電報、電視、傳真、微波和通信衛星來實現的。雖然三個時代的功能和效率不可同日而語,但它們的目的是壹樣的,那就是盡可能準確、快速地傳遞信息。信息傳輸技術如此,信息技術的其他組成部分也是如此。雖然信息技術的雛形早已存在,但人們真正把它作為壹種技術來關註,並系統地研究、開發和利用,卻是近幾十年的事情。信息技術的發展幾乎和信息的發展壹樣。20世紀60年代以前,計算機技術主要用於軍事。自20世紀60年代初以來,計算機技術已逐漸用於信息處理。20世紀70年代以後,特別是90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處理技術仿佛插上了有力的翅膀,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壹部人類文明史就是壹部信息技術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