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第二部分
供應商選擇的因素分析
【摘要】在設計供應商選擇的分析指標體系時,不能單方面地關註某些因素,而要結合供應鏈的需求,綜合考慮主要因素,選擇合適的因素集,應用合適的選擇方法,形成供應鏈的有效競爭優勢。
[關鍵詞]供應商選擇因素
在供應鏈重組優化中,核心企業和上遊企業?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關系是采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形成和保持供應鏈競爭優勢的重要條件之壹。因此選擇合適的供應商成為了供應商關系管理的起點,也成為了供應商關系管理成功的先決條件。
首先,供應商選擇因素的確定決定了選擇的結果。
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影響供應商選擇的因素有很多。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包含哪些因素決定了供應商的最終選擇結果,也決定了與供應商的戰略夥伴關系能否長期穩定,從而實現整個供應鏈的持續優化,提高其競爭力。在最近的?鉻膠囊?事件中,個別藥企采用鉻超標膠囊的重要原因是這些企業將價格作為選擇供應商的主要原因,而忽略了膠囊的質量因素。
因此,在設計壹個分析指標體系的過程中,不能只片面地關註某些因素,或者在供應商分析中對這些因素設定過高的權重,否則很容易在最終結果中產生壹些不可預測的負面後果。以前三聚氰胺事件都是乳品企業以蛋白質含量作為收奶決定性指標誘發的。企業在設置指標體系之前,要充分分析選擇供應商時必須考慮哪些因素,這些因素的權重是多少,如何形成優先集。
二、影響供應商選擇的常見因素
如今,企業所處的社會環境越來越復雜,需要納入供應商評價體系的因素也越來越多,但壹般來說,供應商選擇分析納入哪些因素是由企業自身的總體目標決定的。壹般來說,企業在分析供應商時,主要會考慮以下因素:
1,供應商的價格和成本
從采購的角度來看,企業期望供應商為企業提供壹個有競爭力的價格,但這並不壹定意味著市場上的最低價格。供應商提供的價格會對供應鏈產生最直接的影響,這個因素會傳導到下遊,影響下遊企業的成本,影響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優勢。因此,期望企業了解供應商的成本構成,通過協同努力,從時間、數量、質量、服務等方面,綜合確定壹個能夠保證雙方在整個供應過程中互利的價格。特別是了解供應商的成本結構後,通過供應鏈的整體調整,企業和供應商可以共同努力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實現降價。
2.供應商的質量水平
這是供應商選擇應該放在第壹位的標準,也是當前社會關註的焦點,涉及產品構成、設計、特性、技術規格、使用壽命、維修性、耐久性等。供應商必須有良好穩定的質量控制體系,以保證其供應的產品能夠長期滿足企業的要求。在供應鏈中,質量應該是上下遊企業共同努力的結果。核心企業不應該簡單地對供應商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應該與供應商合作,幫助他們克服存在的質量問題。比如,乳企在發現蛋白質含量不達標時,不能簡單地拒絕接收奶源,而是要幫助奶農采用提高蛋白質含量的技術,並提供資金支持,從而幫助奶農形成生產優質奶源的能力。另壹方面,供應商要積極配合企業生產的不斷變化,具備產品升級的能力,形成柔性供應體系。
3.供應商的可靠性
持續及時的交貨可以確保原材料和備件不短缺,生產不中斷。該指標主要從供應商的商譽、經營穩定性和良好的財務狀況等方面進行評價,而硬性量化指標涉及配送和貨物性能的歷史記錄,壹般通過配送的準確性來體現。
4、供應商的綜合技術能力
供應商的綜合技術能力包括其生產設備的狀況、技術團隊的潛力、管理體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等。這些方面決定了供應商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是保證供應商能夠按照供應鏈演進的要求與企業共同進步,不斷適應企業新需求的重要因素。這樣的供應商既能滿足企業當前的需求,又能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保障。
5.供應商的地理位置
通常情況下,供應商與企業的距離與企業的庫存正相關。當供應商接近時,有利於及時交貨,準時交貨,履行緊急訂單,縮短采購周期,加快庫存周轉,降低運輸成本。但在全球市場條件下,企業有時很難在小範圍內找到滿意的供應商,這就需要企業在距離等因素之間進行綜合平衡。
6、供應商的快速反應能力
如今,面對產品生命周期縮短、產品更新換代加快的市場環境,企業必須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及時響應下遊需求,至少不能比競爭對手慢。這個響應不是單個企業的響應,而是整個供應鏈的響應。這就要求供應商及時對下遊傳遞的市場信息做出調整。這也對供應商的管理、研發提出了比以前更高的要求。
除了上面提到的六個常見因素,企業還會根據自己的經營目標設定其他因素,比如售後服務、交貨提前期等。
三、供應商選擇因素的分析與應用
企業從自身的經營目標出發,不僅會加入壹些個性化的考慮,還會細化具體因素,形成壹套獨特的供應商分析因素,並根據企業的供應商評價選擇機制,在供應商信息庫中進行篩選。在篩選過程中,企業必須對所有因素進行分類和排序。
1,因子分類
通常,在處理因素集時,需要確定每個因素是定量的還是定性的。定量因素易於用模型處理,而定性因素難以把握,數據處理不便。目前,供應商選擇的數據處理方式有很多,如傳統的直觀選擇法、投標法、采購成本法等。隨後提出了層次分析法,包括多層次灰熵優化模型和QFD方法的應用。質量屋、卡諾模型等。在壹個企業的具體案例中,由於其多目標組合以及定量和定性因素的組合不同,適用的算法也不盡相同。
2.因素排序
對各因素進行定量和定性分類後,需要確定各因素的內在聯系,不同因素組合的比較,最佳因素組合,以及在供應商選擇分析中的優先級和權重。定性因素也可以在這裏進行處理和量化。如果不能量化,也可以用決策樹算法、模糊算法、神經網絡算法進行建模。
壹般來說,企業在選擇供應商的過程中更容易接受量化考核,可以防止選擇過程中過於主觀、片面、模糊的缺點。
參考資料:
鄭瑪麗,高麗麗,孫西超。多目標決策在供應商選擇中的應用研究[J].阜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9):31-32。
[2]歐陽華。供應鏈環境下的供應商選擇管理[J].科技信息,2012(2):170-171。
關於作者:
許遜安,男,1974出生,湖北武漢人,MBA,講師,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運輸與管理工程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供應鏈管理、物流運輸、倉儲管理。
妳看到了嗎?關於供應商選擇和管理的論文?人們仍然看到:
1.供應商選擇和管理論文
2.關於采購和供應商管理的論文
3.關於采購和供應商管理的文件
4.采購供應商管理論文
5.關於供應商關系管理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