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人非常重視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和春節,是許多家庭團聚的節日。正月十五是壹年中的第壹個月圓之夜,加上吃元宵的習俗,這個節日與團圓二字緊緊聯系在壹起。元宵節是春節後的第壹個重要節日。北方和南方都非常重視這個節日,並舉行許多活動來慶祝它。大家壹定對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很好奇。現在中國飲食網邊肖將告訴妳元宵節是怎麽來的,它有哪些習俗。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眾說紛紜,廣為流傳的有三種說法。
元宵節起源的傳說1
元宵節是為了紀念漢文帝時的平陸。相傳死後,呂後的壹個部將害怕全集,密謀造反。宗室王劉囊和開國元老周波壹起平定了“諸路之亂”。謀反後,群臣擁立劉邦的次子劉恒為漢文帝。文帝深為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繁榮所折服,將平定“朱祿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的日子,京城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慶祝。從那以後,正月十五就成了壹個流行的民間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起源傳說2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人們壹年中慶祝的第壹個月圓之夜。根據道教的“三元論”,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十月十五是夏媛節。掌管上、中、下三要素的官分別是天、地、人,天官高興,元宵節要點燈。元宵節燃燈放煙花的習俗就來源於這個說法。
元宵節起源傳說三
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在漢代,人們在農村田間持火把驅趕昆蟲和野獸,希望減少害蟲,祈求豐收。直到今天,中國西南壹些地區的人們仍然在正月十五用蘆葦或樹枝做火把,成群結隊地高高舉在田野或曬谷場上跳舞。隋唐兩宋以來,如火如荼。數萬人參加了載歌載舞,從昏到暗。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它仍然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火把也逐漸變成了彩燈。
自中唐以來,元宵節在中國發展成為壹個全國性的狂歡節,因此元宵節是最徹底和最典型的傳統節日。
在大多數地方,元宵節習俗包括吃元宵,看燈籠和解決燈籠上的謎語,以及擊鼓,舞龍和舞獅,但也有南北獨特的習俗。
吃粽子;吃湯圓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壹個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團”、“元宵”,宋代開始食用。當時湯圓被稱為“漂浮的紫苑”,又稱“湯圓子”、“乳糖紫苑”、“湯碗”、“湯團”,商人被稱為“元寶”。宋元元初,湯圓已成為對元宵節的回應。
今天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根據餡的理論,元宵分為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和鹹、甜、肉、素。按制作方法分,有手搓、元宵機制、竹匾卷等多種。根據磨粉的不同,有糯米粉和高粱米粉。
解燈謎;猜燈謎
玩燈籠是元宵節的壹個重要項目。燈謎是源於元宵節的文字遊戲,也叫燈籠虎。將謎語貼在燈籠上,供人們猜射,答案以字義為主,有卷簾、秋千、尋鳳等24種謎語,形成了獨特的民俗文化。中國最大的燈謎節是1979年在南京舉行的“九城燈謎”。燈謎有上萬個,三天內有兩萬多人參與。
享受節日燈籠
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明成祖倡導佛教時,正逢蔡澄從印度回國求佛,說是印度莫哈陀正月十五,僧人聚集朝貢舍利,是參加佛教的吉日。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教,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宮殿、寺院“燃燈示佛”。從此,元宵節放燈籠的習俗從最初的皇宮傳到民間。即正月十五,無論士紳還是百姓,都掛燈,城鄉徹夜燈火通明。
元宵節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壹個前所未有的燈籠市場。當時的首都長安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百萬人口城市,社會富裕。在皇帝的親自倡議下,元宵節越辦越豪華。中唐以後,它已經發展成為壹種全國性的狂歡節。唐玄宗開元盛世(公元685-762年),長安的燈籠市場非常大,有五萬盞燈籠,各種各樣的燈籠。皇帝命人做了20個巨型燈籠建築,高度150尺,金碧輝煌,蔚為壯觀。
宋代的元宵節在規模和夢幻燈光上都優於唐代,活動更加民俗化,民族特色更強。此後,元宵節不斷發展,元宵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元宵節是“上元前後壹日”。宋代在十六之後增加兩天,明代從初八到十八延長為十天。
清朝滿人入主中原,朝廷不再舉辦燈會,但民間燈會依然壯觀。日期被縮短為五天,並持續至今。
在臺灣省,燈籠有光明和優雅的含義,點亮它們意味著照亮未來。臺灣燈籠和恩的諧音代表生男孩。所以過去女人會故意在燈籠下徘徊,希望“鉆到燈籠下生蛋”(也就是遊過燈籠下生男孩)。
踩高蹺
踩高蹺是壹種流行的民間群眾表演。高蹺原本屬於中國古代百戲之壹,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在中國,高蹺最早出現在《列子·傅說》:“宋代有子蘭者,用其技幹宋元。宋元時期召見,看其技藝。有兩枝長其身兩倍,屬其脛,齊頭並進,使七劍重疊跳躍。五劍常在空中,袁俊大驚,賜金帛。”從文章中可以看出,高蹺早在公元前500年就已經流行。
表演者不僅可以用綁在腳上的長木頭走路,還可以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高蹺、跑高蹺三種,最高的有十幾尺。據古籍記載,古代的高蹺都是用木頭做的。在刨好的木棍中間做壹個支撐點,用來放腳,然後用繩子綁在腿上。
表演者踩高蹺時可以舞劍、劈叉、跳凳、跨桌、跳秧歌。北方高蹺秧歌中,人物有漁夫、媒人、傻兒子、二哥、道士、和尚等。
表演者滑稽的表演能引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在南方,高蹺扮演著傳統戲曲的角色,包括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和小醜。他們邊表演邊唱歌,熱鬧,自娛自樂。
據說這種踩高蹺的形式最初是古代人為了采集樹上的野果作食物,在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壹種踩高蹺活動。
舞獅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節或大會慶典,人們總要來舞獅助興。這種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流行於南北朝時期。它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也傳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壹起帶回來的貢品。但舞獅的技藝,卻是源於西涼的“假面戲”。有人認為舞獅起源於五世紀的軍隊,後來傳入民間。兩種說法都有各自的依據,在今天很難判斷其對錯。
然而,在唐代,舞獅已經成為宮廷、軍隊和民間的流行活動。唐端安節《樂府雜搜》曰:“戲中五獅,高十余尺,各著五色。每獅十二人,身披紅條,披衣畫衣,手持紅筆,稱之為獅郎,舞太平樂。”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西涼歌妓》壹詩中如此形象地描述:“西涼歌妓,西涼歌妓,蒙面胡人,假獅子。頭尾木雕,鍍金眼銀牙。汾潯毛衣有耳,如從流沙來萬裏。”這首詩描述了當時舞獅的情景。
在10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舞獅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北派舞獅主要是表演“武氏”,即魏武帝任命的北魏“瑞氏”。小獅子壹個人跳,大獅子成對跳,壹個站著跳獅頭,壹個彎腰跳獅身獅尾。
舞獅者蓋著獅子被,穿著與獅子身體同色的綠色獅褲和金色爪靴。人們無法識別舞獅者的身體,它的形狀與真正的獅子非常相似。
獅導扮成古代武士,手持旋轉的繡球,配以北京鑼、鼓、鈸,逗弄獅子。在“獅郎”的指導下,獅子表演翻筋鬥、跳躍、攀爬、跪拜等技術,還有走梅花樁、跳桌子、踩滾球等壹些高難度動作。
南派舞獅主要以表演“石聞”為主。表演時,它註重表情,如抓撓、抖毛、舔毛等。,生動可愛,也有吐球等高難度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流行於香港、澳門和東南亞僑鄉。雖然南獅也是二人轉,但舞獅的人都穿著燈籠褲,只披著壹條五顏六色的獅子被跳舞。與北方獅子不同的是,“獅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披袈裟,腰系緞帶,手拿葵花扇逗獅,從而舞出各種優美的動作,滑稽可笑。南獅的流派很多,清遠、英德的“雞頭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河、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
除了他們不同的外形,石楠也有不同的個性。白胡子舞獅法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沈穩渾厚,威嚴有力。民間稱之為“劉備石”。黑髯紅臉獅,人稱“關公獅”,勇猛威嚴,氣魄非凡。灰髯獅,粗獷好戰,俗稱“張”。獅子是百獸之尊,其形象威嚴、尚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
古人將它視為勇氣和力量的象征,認為它可以驅邪避邪,保人畜平安。因此,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和其他重大活動期間舞獅的習俗,希望好運和生活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