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在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龍舟節”或“春龍節”。中國北方的二月二與春天的第三個節氣聯系在壹起,增加了“舉龍擡頭”的內容,逐漸演變成以祈求豐收、驅除害蟲為主要內容的節日,囤積、炒蠍子、豆類在元成地區流行。
玩囤就是象征性的建糧倉,也叫玩灰囤。用草木灰(當地俗稱灰)在庭院上撒壹些糧倉形狀的圖案。2月2日淩晨,太陽還沒出來,韓家就用簸箕盛草木灰,用木棍輕敲簸箕邊緣,讓灰慢慢落下,走壹圈,就是糧庫。圈的印要對著院門,表示錢不會流出去。然後抓壹把谷物(小麥、谷類、豆類等。)並放在店鋪中央的地面上,用磚頭或瓷磚覆蓋。壹般有三家店,壹家賣小麥,壹家賣小米,壹家賣豆類。在灰囤的外緣,還要用灰撒上蠍子形狀的圖案,象征囤高糧滿,預示豐年。當地有句農業諺語“二月二,龍擡頭,大囤尖,小囤流”。
二月二吃炒蠍子豆據說可以防止被蠍子蟄到。蠍子豆是用黃豆炒的。黃豆提前用糖水或鹽水浸泡,撈出曬幹,用細沙炒,或甜或鹹,香脆可口。同時用糖水拌好粘米粉,切成菱形塊,和蠍豆壹起炒。家裏有龍的話,二月二不準炒蠍豆,前幾天就可以了。50年代末,當地大豆種植減少,爆米花和稻花香增多。現在生活富裕了,不再延續囤貨的習俗,但二月二吃炒蠍子豆的習俗還在延續。
清明節清明節的前壹天是寒食,是祭祖掃墓的傳統盛大節日。民間又稱為“鬼節”,和七月十五,十月初壹,合稱為“三鬼節”。
上墳要加寒食是常山壹帶的習俗。寒食前的早晨太陽出來之前,宜借南北土,或南北的東西,用新土填舊墳,意思是給祖宗修房子,以防夏天下大雨。第二天下午,我去掃墓祭祖。祭祖的都是烤菜,有菠菜、蘿蔔盒(水蘿蔔、胡蘿蔔)、蓮藕盒、鹹魚等等。祖先去世,前三年都要在寒食的早晨上墳,三年後改上墳。新墳三年內不會被填平。20世紀60年代以後實行火葬,大部分墳墓被鏟平,加土的習俗逐漸消亡。如今生活節奏快,人們對墳墓的祭品也簡化了。現在有的還用烤菜,有的用餃子,有的用餅幹零食。
清明是人們的節日。這是壹個郊遊的好日子。村裏在街角或院子裏搭起了秋千。揮桿有兩種,壹種是驅動揮桿,也就是直揮桿;另壹個是大輪子做的流浪千。男女老少,尤其是女人,玩得開心。蕩得高,投得遠,意味著好的生活和技能。孩子們在野外放風箏。壹些風箏做成蝴蝶和青蛙的形狀,而另壹些做成鯉魚、蜈蚣和人物的形狀。在清明節的早上,每個孩子都會吃壹對染紅的雞蛋,據說可以讓他的眼睛明亮。
新中國成立後,每年清明節,各中小學校都組織學生到當地烈士陵園或有烈士墓的地方悼念革命先烈,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90年代以後,人們把寒食和清明節合二為壹。現在加土的習俗正在消亡,而祭祖的習俗還在延續。同時,清明也將逐漸成為改善生活和春遊的日子。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最常見的說法是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屈原投河自盡的日子是五月初五。這壹天,全國各地都流行插艾葉、菖蒲、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常山地區最繁華的是插艾葉。在每家每戶的門外插上壹束艾葉,或者在門樓的屋檐上貼上艾葉,可以避邪避災,避免瘟疫。有句俗話:“端午不插艾草,死了就成了大龜殼。”這壹天,孩子們的手腕上掛滿五色的花,稱為長命線和紮命線,俗稱五絲線。據說可以辟邪驅鬼,讓孩子長壽。這個女孩戴著壹個香囊。棉布縫制而成的香囊內裝有五種香料,有的還裝有艾葉,穿在身上有壹股清香,可驅疫避蟲。
吃粽子,喝雄黃酒是端午節特有的飲食習俗。它是用竹葉、蘆葦葉和荷葉蒸的。雄黃酒可解蛇蟲“五毒”。在常山地區,朱砂、雄黃、酒混合在壹起,塗在孩子的腳底、手掌上,可以驅蟲,避免藥物,確保安全。
20世紀60年代以後,插艾、紮五絲、紮香布袋的習俗逐漸消失,吃粽子成為唯壹流傳下來的習俗。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逐漸成為城鄉居民壹年四季都喜愛的民間食品之壹。
農歷五月十三日是雨節。民間傳說是關大師磨刀的日子,也有人說是關大師的生日。這壹天下雨的幾率高達90%。即使不下雨,也是陰天或多雲。民間諺語說:“幹旱不會持續到5月13日。”5月13日定為雨節,有壹定的實證依據。如果5月13日下雨,太陽如火,則表示今年將有大旱,經常舉行祈雨儀式。民間祈雨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請關公、龍王或戴等。請國王出現的儀式非常獨特。壹條小蛇被放在覆蓋著黃色手表紙的川菜中,供神棚使用。人們燒香燒紙,跪拜磕頭,祈雨。常山壹帶的王,有的說是劉金標,有的說是乾隆年間的柳永,有的說是明朝被奸臣魏忠賢排擠的劉戈老劉鴻勛。
農歷六月初壹是半年壹度的節日。麥收結束,新麥入倉,舊社會有祭天祭祖的習俗。景甜的祭品是包在新面粉裏的饅頭或餃子。院子裏擺香案,焚香燒紙,朝北磕頭,為的是感謝上帝的保佑,獲得豐收。六月初壹祭祖,祭品是新麥面包的餃子,供祖先品嘗。當地也叫“上新麥墳”。
6月6日是天恩日。在這壹天,衣服和書籍經常被搬出去晾幹,以避免夏天發黴和蛀蟲,所以6月6日也被稱為“衣服日”。當地還有吃炒面的習俗。將小麥提前用清水洗凈,取出曬幹,放入大鐵鍋中炸熟,然後磨成面粉,用熱水或冷水加紅糖食用,有壹種特殊的風味。炒面可以保存很久。據說六月六炒面可以治拉肚子。
喬奇節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中國情人節”,也叫“喬奇節”,由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壹的牛郎織女的故事演變而來。常山地區有壹種古老的女子乞巧習俗。七月七日夜,壹群群少女穿上新衣,聚集在院子裏,擺上香案,陳列著各種新鮮的蔬果。誰把線穿過小針眼,誰就是巧乞織女,穿得快者最巧,具有巧鬥競的性質。七夕初三晚上,傳說藏在葡萄架下,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低語。七月初七,地上的喜鵲很少。據說他們紛紛飛到天河,為織女和牛郎牽線搭橋。
五十年代以後,乞巧的民俗消失了,只留下了牛郎織女的美麗神話傳說。
農歷七月十五中秋節,稱為鬼節,是道教的中秋節,佛教的蘭會所。
這壹天,長山周圍的村莊廣泛進行祖先崇拜,並在家中設置供品。西瓜是祭品中必不可少的,其他季節性瓜果包括葡萄、桃子和木子。壹般邀請祖先在家祭祀的節日是除夕和七月十五。俗話說“邀舊”,其他節日都是去掃墓祭奠。
除了祭祖,還有祭祀後稷。常山壹帶有“拔麻樹”的習俗。到了秋田,拔壹點小米,小米,小米,小米等。,用菱角捆成壹捆,放在大門頂上。選的糧食是最差的,意思是後稷的父親進來,看到莊稼長得不好,希望教他壹些種田的竅門。也有的是選最好的糧食,意思是告訴創始人後稷,今年有個大豐收,感謝祖先的恩情。
還有祭奠孤魂、打道等道教習俗。在常山符曉河附近的村莊,河燈被用來祭祀無主的鬼魂和意外死亡的人。祭祀孤魂野鬼的民俗很獨特。事先,村裏德高望重的長者們收集了紙香和其他東西。晚上組織壹群人敲鑼打鼓到村外的萬人坑前,在每個墳頂上放壹個燈碗(壹般是挖好的蘿蔔,裝滿油,裝滿燈芯)點燈。同時燃放煙花,燒紙香。篤信宗教的婦女舉行四旬齋。就是在大街上擺香火供品,燒香燒紙,祭奠那些無主的遊魂。有的做壹些小籠包或者餅,撒在上面。孩子們湧向他們,抓住他們。據說吃了它們可以消災。
現在只有中秋節祭祖的民俗。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因剛好是三秋的壹半而得名。大多數家庭都希望在這個節日裏人和月亮在壹起,而回家的女人也必須回婆家過節,所以它也被稱為團圓節。
這天晚上,明月當空,各家各戶在院子裏搭起桌案,擺上各種瓜果(西瓜、梨、棗)。葡萄、石榴、山楂等。)和月餅,點香燭,拜月被稱為“拜月”或“滿月”。祭祀結束後,在月亮的下擺飽餐賞月。
月餅是中秋節的象征,花樣也越來越多樣。從皮上看,主要有兩種:脆皮和取髓。取漿月餅用模具切割,上面有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圖案。從餡來說,主要有紅糖、白糖、冰糖、棗泥、紅豆、玫瑰等地方。90年代後,月餅的品種和包裝成為節日食品的壹道亮麗風景。月餅除了吃,也要送給親戚朋友。節前走親訪友,送月餅。煙酒水果之類的禮物很受歡迎。家庭探訪從8月1日開始,持續到8月14日。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九為陽數,日月應合,謂之重陽。山東民間重陽節的習俗是吃花糕。在常山壹帶的農村,這個時候常吃糯米紅棗或者綠豆棗糕。常山龔凡寺鄒平龔凡寺禮泉寺,重陽節祭祀範仲淹。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統的重陽節被定為老人節,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賦予了重陽節全新的內容,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常山的許多村莊從上世紀末開始慶祝老人節,對60歲以上的老人給予熱情照顧。
寒衣節是農歷十月初壹的三大鬼節之壹。上墳祭祖要燒寒衣,所以俗稱“寒衣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孟姜女萬裏送寒衣上長城哭而流傳下來的。這壹天,人們到墳前祭祖,燒紙錢,在墳前焚燒用彩紙剪成的禦寒衣物。鄒平長山壹帶,從這壹天開始,開始儲存蔬菜,婦女開始紡織棉衣。現在生活好了,只有這壹天去上墳祭祖的習俗。
臘八節是臘月初八,俗稱臘八。從臘八開始,新年的序幕就拉開了,家家戶戶磨面粉,做豆腐,殺豬宰羊。“年味”越來越濃。
臘八節喝臘八粥源於佛教。人們用紅小豆和糯米煮粥,後來用紅棗和栗子與全谷物混合。杏仁、核桃、花生、糖等原料慢煮,文火燉。它的粥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在寒冷的冬天是很好的食物。
常山壹帶釀造酒醋的舊俗,稱為臘八酒或臘八醋。人們把大蒜泡在醋裏,密封好,晚上拿出來。蒜味微酸,醋味微辣,非常好吃。顏色藍綠色,故稱臘八蒜。如今,農村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仍在延續。
磁竈節是臘月二十三,俗稱“磁竈節”,也叫“過年”。從這壹天到除夕結束,家家戶戶都要清理灰塵和垃圾,清洗衣物和被褥用具,整齊地辭舊迎新,所以也叫“除塵日”。
這壹天,人們普遍有祭祀竈神的習俗。據鄒段的《酉陽雜》記載,竈神姓張,長山民間祭祀的是王。人們都說竈王爺是“壹家之主”,掌管著家裏的壹切,暗中監視著人們的善惡。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向玉帝報告壹年的善惡。最初人們祭竈,只有壹杯綠茶和壹根香,後來加了竈糖祭竈。廚房糖是壹種用大麥芽制成的糖,不太甜,但很粘,被稱為“糖瓜”。意思是要粘住竈王爺的嘴,不要說上帝的壞話,以“說上帝的好話,回宮求好運”。同時將其紮成馬的形狀,祭竈時用香燭和紙錢焚燒,並在地上潑水。竈神可以騎馬上天。可見,人們為了尋求幸福,避免災難,賄賂竈王爺,自欺欺人,這是舊世界的反映。目前,祭祀竈王爺的習俗仍在壹些村落中延續。大多數人從這壹天開始打掃庭院和室內衛生,蒸饅頭,炒青菜(也叫“煎油”),置辦年貨,準備過年。
春節春節又叫“過界”、“過年”。臘八的最後壹天除了太陽,晚上叫除夕。除夕午夜,是兩年的分水嶺。俗話說“壹夜連兩年,五小時分兩年。”
消日活動有三個特點:壹是響(放鞭炮),二是紅(貼春聯),三是火(點燈守歲)。春節是壹個展示民俗的綜合性節日。不僅有迎喜、合家團圓、娛樂社交等習俗活動,還有祭祀佛祖驅邪避害的常見事物。常山地區張貼年畫和祝福。隨著小農經濟的發展,掛門錢、貼窗花、點蠟燭守歲、祭天地萬物之神祖先、包餃子、放鞭炮、拜年等民俗流傳下來。
貼春聯的內容非常豐富。貼春聯的地方,大多貼的是門錢,當地習俗稱之為“羅蔔錢子”。這是古代祈福習俗的流變形式。銅幣象征財富。古代用五色紙刻成銅錢串掛在門楣上,祈求新的壹年興旺發達。現在農村貼的錢,變成了祈福富貴和喜慶裝飾相結合的彩色剪紙樣式。
過去,在除夕之夜,人們舉行儀式邀請祖先回家過年,並燃放鞭炮來標誌新年的開始。全家人會圍坐在火爐旁,爐火熊熊,溫暖如春;燈應該是亮的,前景是光明的。家人總是在敘舊談新,只允許說吉利的話,避免不吉利的語言。半夜裏,天地等各種神只來到人間,享用戀人的祭品。只有天地、竈王爺、財神、門神、井神等。半夜吃餃子(也叫元寶),放鞭炮。餃子要煮得多,肯定是綽綽有余。餃子煮好了,先敬天地,再敬竈王爺,再敬財神。餃子,壹人壹碗,家裏有幾碗?即使是沒有回家的人,家裏也要有壹雙筷子,壹碗餃子。餃子通常是素餡,意思是“素凈安靜”。壹些包好的銅錢、糖、棗、栗子、花生等。在餃子。誰吃了它們就意味著壹年的好運。80後的大部分家庭在除夕夜坐在壹起,包餃子,看央視春晚,這已經成為人們的精神盛宴。
拜年的習俗很隆重。順序是從裏到外,從近到遠。首先,家族崇拜。在壹個家庭裏,晚輩給長輩拜年,同輩互相拜年。長輩應該給孩子壓歲錢,讓他們平安無事。按齡即按特(按諧音),意為抑惡。家祭完了,家祭,先給沒得過五服的長輩,再給得過五服的長輩。拜年可以促進人們加深感情,消除隔閡,調節人際關系。過去,拜年時妳必須磕頭。磕頭的第壹個地方是在院子裏搭起天地桌,桌前鋪上席子。如果妳進壹個房間,中間磕頭,不要給別人磕頭。後來拜年壹般不再磕頭,互致問候和祝賀。
從初二開始,我就壹直在走親訪友。農歷二月初二,如果妳有叔叔,早上先去拜訪他,然後帶著媳婦和孩子去拜訪叔叔家。從三年級開始,阿姨,表親,同學,戰友。20世紀50年代以前,禮物是饅頭、年糕、米粉等蒸制食品。六七十年代,變成了餅幹;20世紀80年代,它變成了酒、罐頭、茶和香煙、小吃等。90年代以後,酒議盒,煙議盒,茶議盒,各種糕點食品都更加高檔,包裝精美。壓歲錢也從幾毛錢增加到了50元、100元、200元的幾塊錢。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禮尚往來的層次、形式和價值都在發生變化。
中國新年從除夕開始,到中午或晚上結束。初七是人節,希望住在康寧。八月初八是谷日,象征“五谷豐登”。據說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商人們紛紛燃放鞭炮來祭祀財神。過去,商人們特別關註第五天的祭祀,並想吃餃子,這是金元寶的象征。包餃子的時候要特意掰幾個,以示自己賺到了,這是壹種好運。現在,大多數商店和工廠在第六天或第八天燃放鞭炮並開門營業。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叫上元節。民間有掛燈籠的習俗,所以元宵節也叫元宵節。人們把民間謎語貼在藍紗燈籠上,讓人們猜謎底進行遊戲,這就是燈謎的開始。
元宵節吃元宵,南方人管它叫“餃子”、“湯圓”。它意味著家庭團聚,和平,好運和幸福。到了十五晚上,農夫就張燈結彩,晚上放花,孩子們放的花叫“七花”。元宵節掛燈籠,猜燈謎,吃元宵和表演藝術已經成為常見的民俗和春節活動的高潮。因此,它也被稱為“正月十五元宵節”。現在生活富裕了,村裏組織“耍把戲”,豐富人們的生活,給節日增添歡樂的氣氛。有雲燈、高蹺隊、劃船、玩獅子、與老虎鬥牛等傳統節目。從正月初十開始,村裏的鑼鼓隊和文藝隊就開始排練,正月十三開始在村裏演出,到正月十五結束。這個活動激發了農村文化,是農村的壹件大事。
以上是我們家鄉中國農歷節日的習俗,很多還在流傳、延續,有些已經消失了。希望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增加,這些民俗也會增添更多更豐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