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呼倫貝爾工業園區現狀
目前,呼倫貝爾已有9個國家級和省級工業園區,國家電網公司、華能、大唐、華電、神華、中國黃金、雲南馳宏、東方希望等40多家國內外知名大企業相繼入駐,初步建成了煤炭、電力、化工、農畜產品加工、石油、有色等十大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非資源產業開始成長,風力發電、裝備制造、生物制藥、電子信息等項目紮實推進。工業園區承接大項目、推動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作用初步顯現,潛力巨大。
“十壹五”期間,全市工業園區工業總產值1501.6億元,年均增長21.2%,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6371億元。園區工業增加值從“十壹五”初的41.6%增長到“十壹五”末的64.2%。累計實現利稅204.8億元,年均增長30.4%。招商引資企業623家,比“十壹五”初期增加411,累計招商引資達到668.3億元。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69.3億元。目前,所有園區基本實現了“五通壹平”,部分園區實現了“七通壹平”。園區招商引資基礎條件得到根本改善,園區集聚效應和招商引資平臺作用進壹步凸顯。
總的來說,呼倫貝爾工業園區雖然有了很大的發展,但還處於起步階段。與城市發展繁榮的願望相比,與城市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要進壹步努力尋求突破。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由於缺乏資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由於財政資金短缺,2010年,市級財政引導資金只有6000萬元,園區缺乏有效的融資手段,導致園區和基地的基本建設項目大多由園區內企業或施工企業出資。園區建設資金短缺問題十分突出,園區基礎設施投入嚴重不足,配套設施不全,影響新項目建設速度和已建成企業運營。
2.產業優勢不突出,缺乏競爭優勢。
根據呼倫貝爾的資源稟賦,園區產業應著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但壹些重點園區尚未形成主業突出、特色鮮明的產業體系,園區建設的規劃定位和區位導向與城市規劃的功能布局脫節。規模化、集約化、高科技產業少,資源型產業鏈短,產業層次和產業集中度低,園區外資企業單打獨鬥,未形成產業整體實力,未能體現園區整體優勢。
3.園區企業數量和規模,以及產業集聚規模,與自治區經濟發展較快的盟市相比有壹定差距。
2010年,呼倫貝爾市營業收入超過1億元(最大銷售收入55.8億元,最小1.3億元)的大型企業只有6家,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總數的1.4%,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約為17%。同時,入園企業關聯度低,園區內大部分企業可以說是簡單地“集群在壹起”,相互之間缺乏聯系與合作,難以形成整體合力。
4.非資源項目發展相對緩慢,亟待解決。
受汙染排放指標限制、水資源短缺、國家總量控制等因素影響,石油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發展能力有限,為優化產業結構需要補充非資源類項目。
我市工業園區發展壯大的對策建議
“十二五”是呼倫貝爾工業園區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在穩中求進的基礎上,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繼續保持發展的良好勢頭,高質量搭建產業發展的良好平臺。具體來說,就是做好壹個規劃,實現兩個提升,實現三個突破,強化四項措施。
1.做好規劃,高標準建設園區。
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落實國家和自治區推進主體功能區形成的精神,牢牢把握推進新型工業化這個核心,大力推進產業入園、集中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在產業園區發展中,要選擇國際國內資源和要素聯動的理念,確定產業園區和產業基地的規劃布局和分工,明確各園區和基地的主導產業鏈和核心項目,形成園區和基地互補互動的產業發展,打造壹批產業特色突出、科技含量高、基礎設施完善、投資環境理想的產業園區(產業基地)。
2.做好兩個提升,大力推進園區建設。
第壹,提高園區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打破人才瓶頸。要進壹步加強園區管理和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與培養,通過招聘選拔,吸引壹批懂領導、懂經濟、懂技術、有經驗的專業人才到園區工作,以優惠的政策和待遇吸引海內外優秀人才來園區創業。加強現有人員的在職培訓,制定並實施績效考核制度,提高園區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同時,鼓勵園區企業積極與高校和各類科研機構合作,建立技術支撐,實現優勢互補,提升企業技術支撐能力。
第二,提高園區服務水平,為入園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各園區管委會要進壹步強化“制度是經濟活力的保證”的認識,深化各項市場化改革,著力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調整生產力布局,促進新興產業發展;進壹步簡政放權,減少審批事項和環節,加強產業規劃、環保、項目等方面的服務,提高行政效率。同時,要賦予園區市縣經濟管理權限,在機構設置、人事管理、財稅管理、產業扶持等方面給予園區更多自主權。,從而為園區產業發展提供保障,提高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對重點工業園區和重大工業項目要提供重點跟蹤服務和重點幫扶,實現重點園區和重點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3.實現三個突破,確保園區科學發展。
壹是突破發展非資源產業。要以產業開發區和園區為依托,以產業延伸和配套為重點,抓住發達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資本輸出的機遇,主動迎接輻射和轉移,承接國內外高水平產業轉移項目。以構建多元化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為目標,以產業轉移為主要抓手,全力打造壹批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新型建材、裝備制造、農畜產品加工、服裝紡織等非資源產業集群,走出壹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