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1.色諾芬如何看待財富及其增長?
2.簡述重商主義的基本思想和兩個發展階段。
3.如何理解“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和活躍因素”?
請大家幫幫忙,高分獎勵!!
分析:
1.色諾芬如何看待財富及其增長?面對需求與滿足需求的物質財富之間的矛盾,蘇格拉底主張嚴格的自我控制,柏拉圖主張將人的需求嚴格控制在基本需求的範圍內,色諾芬則承認物質幸福的意義,以收支平衡為前提來實現物質幸福。在色諾芬看來,財富不僅是物質幸福的源泉,也是精神幸福的物質基礎。認識到物質幸福的價值和意義,也就認識到了財富增長的必要性。雖然色諾芬也主張通過抑制“欲望”來實現自我控制和收支平衡,但他也主張通過促進財富增長來緩解物質短缺,這是他區別於古希臘其他思想家的壹個重要方面。
色諾芬首先強調了勞動對財富增長的重要性。在色諾芬看來,即使勞動具有負效用,它也是獲得財富的壹種代價。"神要求我們以勞動為代價來獲得壹切美好的事物."(色諾芬,1984: 47)在經濟學中,色諾芬還指出,對於擁有知識和資本的人來說,“如果他們工作,就可以用這種知識和資本增加他們的財產”。(色諾芬,1961: 4)由於財富來源於勞動,色諾芬進壹步將勞動的意義上升到倫理的角度。“工作是好的,懶惰是邪惡的...只有做好事的人才是真正幹活的,才是真正有用的工人。”(色諾芬,1984: 19)在這裏,色諾芬實際上已經提出了古典經濟學中“生產性”和“非生產性”的壹些概念。
色諾芬還首次闡述了分工對財富生產的意義。色諾芬建議,具有不同才能的人應該從事不同種類的勞動,因為他們的才能不同。“很難找到壹個精通所有技能的工人,也不可能成為精通所有技能的專家。”(色諾芬,1961: 12)在古希臘哲學中,按才能分工具有倫理道德性質,但色諾芬也考慮了分工對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意義。色諾芬特別強調分工在提高產品質量中的作用。也許色諾芬在分工理論上真正的獨創性在於他早於斯密2000多年的分工程度取決於市場範圍的思想。色諾芬在《居魯士的教育》中指出,波斯國王宴會上的食物豐富且質量上乘。“這並不奇怪,因為和其他手藝壹樣,國王的食物特別講究。在小城市,同壹個人要做床、門、犁、桌子;他有事做就要蓋房子。如果他能找到壹個能讓他活下去的客戶,他就很滿足了。壹個從事這麽多種工作的人永遠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好。但在大城市,每個人都能找到很多買家,只需要壹門手藝就足以維持生計。有時候甚至不用搞全手藝。壹個人做男鞋,壹個人做女鞋。有時候,壹個人只靠縫鞋子謀生,另壹個人只靠剪鞋底謀生;有的只是裁剪衣服,有的只是縫紉。從事最簡單工作的人無疑能最好地完成工作,這是必然的。廚藝也是如此。”(馬克思,2004: 424腳註)
色諾芬分工理論的重要創新在於,他在思想史上第壹次認識到分工的負面效應——分工發展對人類發展的負面影響。色諾芬指出,分工的發展使人們終身從事單調的職業。壹些庸俗的技能會傷害勞動者的身體甚至精神,使他們無法參與社會活動和國家事務(色諾芬,1961: 12)。在這裏,我們看到了馬克思勞動異化思想的壹些影子。
2.早期重商主義和晚期重商主義都認為,貨幣是財富的唯壹形式,是衡量壹個國家財富的唯壹標準。這種財富不會在壹個國家內部增加,因為在壹個國家內部,壹部分人得到的就是另壹部分人失去的。因此,壹個國家要想增加財富的絕對量,就必須進行國際貿易,而在這種對外貿易中,就必須保持出口大於進口。@nm^k;c=q
在增加貨幣財富的方式方法上,前期和後期的重商主義觀點不同。早期的重商主義者認為,貨幣應該以儲存貨幣的形式積累,主張國家采取行政措施禁止貨幣的出口,同時在與每個國家的每壹筆交易和貿易中保持順差。當時,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等國都曾頒布各種法令,規定了嚴厲的刑法,禁止金銀出口。與早期重商主義者不同,後期重商主義者逐漸認識到貨幣運動和商品運動的內在聯系,不再強調每壹筆交易都必須保持盈余。只要記住以下原則:購買外國商品的貨幣總量不能超過出售本國商品獲得的貨幣總量,這樣最終的貿易總量就是順差,金銀總量增加。因為按照重商主義的觀點,所有國家都想創造貿易順差,那麽順差從何而來?所以,在重商主義後期,我們從實踐中認識到,壹味追求過剩不僅是徒勞的,而且是有害的。就像托馬斯壹樣?曼恩說:“我們在我國強加給外來者的任何東西,都會立即在他們的國家頒布並強加給我們...因此,首先,我們將失去我們現在享有的將現金帶回本國的自由和便利,並因此失去我們出口到各地的許多商品的銷售,我們的貿易和我們的現金將壹起消失。”同時,重商主義也認識到,國內金銀過多也會導致物價上漲,進而導致消費和出口下降,影響貿易平衡。所以認為金銀最好的保值方式是出口金銀從事更多的國際貿易。這不僅會使金銀消失,還會使其增加。現在的出口是為了將來更多的進口,這是晚期重商主義“貨幣產生貿易,貿易增加貨幣”的精辟結論。
重商主義的基本觀點是國際貿易零和理論,即各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勢和劣勢完全相反,妳所得就是我所失。因此,重商主義者主張經濟民族主義,認為國家利益是根本沖突的。這種觀點反映了原始資本積累時期商業資本家對貨幣或貴金屬的認識。
重商主義的發展經歷了早期重商主義和晚期重商主義兩個階段。
早期重商主義產生於15 ~ 16世紀。在對外貿易中,它強調少買,禁止向國外輸出貨幣,並試圖通過行政手段控制貨幣的流動,以儲存盡可能多的貨幣,因此也被稱為貨幣差論。
17世紀上半葉盛行晚期重商主義,強調多賣,主張允許貨幣輸出國外,認為只要購買外國商品的貨幣總量少於出售本國商品獲得的貨幣總量,就可以獲得更多的貨幣。重商主義後期,為了保證對外貿易中的出口順差,采取了保護關稅的政策。因為後期的重商主義試圖控制或調節商品的流動,發展工場手工業,所以也被稱為貿易平衡論。
早期重商主義和晚期重商主義的區別反映了不同歷史階段對商業資本的不同要求。重商主義促進了商品與貨幣的關系和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成長和確立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3.要讓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首先要搞清楚什麽是生產要素,應該分配哪些生產要素。
按照經濟理論史上的傳統觀點,勞動、資本和土地(指壹切自然力)構成生產要素。但有兩點要明確:第壹,生產要素的構成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而發展變化的。現代生產中的要素不僅僅是勞動力、資本和土地。第二,生產要素主要是生產物質財富的要素,即使用價值。我們應該區分財富的來源和價值的來源。就物質財富的生產而言,威廉·配第的名言“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是正確的,並得到了馬克思的贊同和引用。馬克思在《資本論》第壹卷第五章中說:“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動或勞動本身、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所謂“勞動過程”,是指在沒有生產關系的情況下,勞動者與自然進行物質變換的過程。所謂“簡單要素”,是指壹切勞動過程所必需的最基本、最抽象、最壹般的生產要素,由勞動、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三個要素構成。無論原始社會還是現代社會,任何物質生產和勞動過程都離不開這三個簡單的要素。勞動過程作為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也是生產力的過程。因此,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也可以說是生產力的簡單要素。
科學的世界充滿了真理,是探索未知世界的事物。科學技術永遠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妳知道如何制作技術文稿嗎?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未來科技手抄報。我希望妳喜歡它。
關於未來科技的手抄報圖片,參考關於未來科技的手抄報,參考圖1,參考圖2關於未來科技的手抄報。
未來技術約稿參考圖3,未來技術約稿參考圖4,未來技術約稿參考圖5,未來技術約稿參考圖6,未來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