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燈種類繁多,名稱各異,有龍燈、獅子燈、蛤蜊燈、戰車燈、茶籃燈、喜慶燈、采蓮燈等等。
九江的龍燈也叫舞龍,俗稱“耍龍燈”。它的形象各具特色,由竹、木、布、紙等制成。結的數量從近百個到少則二三十個,但都是單數。能在體內點蠟燭的叫“龍”,不能點的叫“布龍”、“沙龍”。
九江各縣的“船燈”也叫“采蓮船”。他們用竹簽紮成小船,上面蓋著彩色的布或紙,上面蓋著綠絲表示水線。船外有船夫,船夫(槳),船夫,船夫,手握船舵,手搖大香蒲。三人動作協調,模擬上下沙灘、順風擱淺等航行動作。船上的姑娘們唱著各種小調,伴著鑼鼓,夫妻二人不時附和,幽默風趣。
湖口漁鼓湖口漁鼓流行於湖口和鄱陽湖地區。它以豐富的鄱陽湖漁歌和民歌為基礎,可以單用、多用、多曲。唱歌可以和說唱結合。演唱時,表演者左手持河豚皮制成的竹鼓,右手持精致的木棒,同時敲打鼓面和後記,發出清脆而豐富的“二響”聲。它的聲音像漁船鬥篷拍打著波浪,旋律流暢,水鄉生活氣息濃厚。
儺舞又稱“儺舞”、“儺舞”,俗稱“鬼戲”或“鬼臉舞”。它起源於古代氏族社會的圖騰信仰,後來發展成為原始巫術中的壹種儀式,並逐漸演變為有固定目的和內容的節日儀式。這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舞蹈,從口中發出“儺”的聲音。另壹種是由十二個人組成,每個人都有壹根彩繪的頭發,手裏拿著幾尺長的麻鞭,搖晃著喊著專門吃惡鬼和野獸的神靈的名字,並伴有音樂。
由於儺舞在不同地區流傳,其表演風格也有所不同,包括場景變化復雜、表演細致嚴謹、生活氣息濃厚、舞姿優美動人的“文儺”流派;還有氣勢磅礴、心情奔放開朗、節奏明快、動作矯健的“吳諾”壹派。這種古老的傳統儺舞之花,至今仍流行於德安、武寧、都昌等縣的戲臺、廳堂、村頭。
瑞昌船鼓,原名“龍舟鼓”,原是端陽賽龍舟時,湖邊水鄉居民所唱的小調。清朝乾隆年間傳入瑞昌。在逐漸吸收當地民間曲調的基礎上,得到了豐富和發展。伴奏樂器除了原有的小鼓和馬工外,還加入了歡快的嗩吶,形成了獨特的瑞昌船鼓。
船鼓的演唱形式最初是壹個人站著唱,後來發展成了合唱。唱的時候會在木橘上裱壹只木刻的“龍舟”,船頭系壹面單鼓壹面小鑼,以唱為主,歌詞為偶句,五至七句,十字交叉。傳統曲目有《鬧端陽》、《花朝調》、《拜年》
瑞昌剪紙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裝飾藝術,瑞昌被譽為剪紙之鄉。
瑞昌剪紙的特點是簡潔美觀,構圖勻稱,造型生動,剪紙方法活潑。剪刀作為工具,陰陽切法都用。以民間傳說、花鳥動物、戲劇人物等為題材。好的剪紙可以作為門窗、天花板、籃子、家具的裝飾。也可用於枕套、鞋面、門簾、桌布的刺繡,給人以美的享受,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武寧采茶戲位於幕阜山區武寧縣,盛產茶葉。因為采茶歌在當地的流行,逐漸形成了名為“三角班”的采茶戲小戲,清朝乾隆年間流傳到湖南、湖北、江西部分地區,經過眾多藝人的創作創新,逐漸形成了武寧特有的采茶戲。以縣城為中心,在何秀上遊稱為上河派,在何秀下遊稱為下河派。前者受漢劇、湘劇、寧河戲等大型劇種影響,擅長做工。後者受湖北黃梅、陽新采茶戲影響,以唱腔為主。
武寧采茶戲150余種,多為民俗題材的文藝劇,也有少數武俠劇。這部劇的唱腔分為三類:正統調、花腔、雜調。它們是民間音樂語言和民間文學語言的有機結合,唱腔優美,通俗易懂,鄉土氣息濃厚。
武寧縣的鋤山鼓,又名“催工鼓”、“鼓歌”,流行於武寧縣的船灘、溫塘、南嶽、林東、李希、洋洲等鄉鎮。它是民間具有獨特地方風格的傳統藝術,也是集體勞動中以歌娛樂、以鼓勵誌、以勞娛樂的活動。
鋤山鼓多出現在集體挖茶山、鋤油茶林、開墾土地等勞動場所。幾十個人排隊,壹個人打鼓領歌;眾人壹邊揮舞著鋤頭,壹邊和諧地彈奏著數字,節奏時快時慢,旋律粗獷,格調高昂。
壹般來說,鋤鼓可以分為三次:第壹次慢,第二次漸快,第三次快而敏捷。隨著鼓點的起伏,歌曲節奏悠揚,卻很鋤舞,“哦”的聲音鏗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