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秦漢魏晉南北朝農學·北方旱農農學經典著作的出現
本時期農書數量和種類比戰國時代都有所增加,不但有綜合性農書,而且有關於畜牧、蠶桑、園藝、種樹、養魚等方面的專著或專篇。但多數已經失佚。保存下來(包括輯佚)的農書中最重要的是《汜勝之書》、《四民月令》和《齊民要術》。
汜勝之是西漢末年人,做過漢成帝的議郎,曾在關中地區指導農業生產,成績卓著。他所著農書被當時和後世學者認為是漢代最上乘的農學著作。但原書已佚,僅從其它古書中保存了片斷,收集起來只有三千五百多字,但內容豐富深刻。它提出了“趨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這壹北方旱農耕作栽培的總原則。《汜》書所載農業技術是建立在牛耕推廣的基礎之上的,它把春秋戰國時的“深耕疾耰”發展為以畜力耕摩藺的新體系,而揚棄了畎畝結構的形式,並把《呂氏春秋·任地》諸篇沒有提到的施肥和灌溉作為耕作栽培的基本要素之壹,對耕作、播種、施肥、管理、收獲適期的掌握也更為深入細致。《任地》諸篇只有耕作栽培通論,《汜》書除通論外,還有多種作物的栽培分論,對麥作技術記載尤詳。《任地》諸篇技術重點是解決排澇洗堿問題,《汜》書技術重點則是解決抗旱保墑問題。《任地》諸篇註意對農業環境的適應和改造,但除建立最佳作物群體結構外,未見其它提高農業生物自身生產能力的措施,《汜》書既註意給作物生長創造良好環境,又提出種子選育、種子處理和間套作等壹系列生物技術措施。此外,《汜》書還記載了在小面積土地上深耕細管、集中使用水肥以求高產的區田法。凡此種種,表明《汜》書比《任地》諸篇有明顯的進步,反映了我國北方旱作農業技術和中國古代農學在漢代發展到了壹個新階段。
東漢末年著名的政論家崔寔所著《四民月令》,現今也只有輯佚本。這是黃河流域地主田莊的生產經營手冊,在農家月令類農書中堪稱代表作,但缺乏關於農學理論的內容。
對兩漢以來黃河流域農業生產作出最為系統和精彩的總結的,是公元六世紀的《齊民要術》,該書題署“後魏(即北魏)高陽(在今河北省中部)太守賈思勰撰”。賈思勰大概是山東人,對他的生平,人們幾乎壹無所知。《齊民要術》的研究態度和方法,作者概括為十六個字:“采捃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即廣泛收集歷史文獻和農諺中的有關資料,向老農和有經驗的知識分子請教,並以自己的實踐(觀察和試驗)來驗證前人和今人的經驗與結論。《齊民要術》的範圍較之前此之農書無可比擬地擴大了。它的內容包括各種糧食、油料、纖維、染料、飼料、蔬菜、果樹、林木的種植,蠶桑、畜牧、養魚等動物性生產,農副產品的加工,以及烹調等。全書以黃河流域農業生產技術為主,而篇末(卷十)記載了壹百多種有實用價值的熱帶亞熱帶植物,是我國最早的南方植物誌之壹。《齊民要術》所載農業科學技術比之前此的農書有很大的創新和發展。例如,《汜》書中的耕、摩、藺,在《齊民要術》中發展為“耕—耙—耮—壓—鋤”的完整的旱地耕作技術體系。又如輪作倒茬、種植綠肥、選育良種,以及園圃的精耕細作、林木的扡插嫁接、禽畜的飼養繁育、農副產品加工和微生物利用等等,雖然前此的文獻也有零星、簡略的提及,《齊民要術》卻第壹次對之作出了系統的總結。農業生產技術措施可以區分為改善農業環境和提高農業生物自身生產能力兩大類。先秦的農業科學技術偏重於前者,兩漢以後這種狀況有所改變。《齊民要術》正文開頭有兩篇總論性質的文字,壹為“耕田”,講以土壤耕作為中心的改善農業環境的措施,壹為“收種”,講以育種和種子處理為中心的提高農作物生產能力的措施。《齊民要術》把兩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並把這種精神貫徹到後面的各項分論中,這表明人們對農業生態系統中農業生物這壹要素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也反映了北方旱農精耕細作技術體系更趨完善和臻於成熟。《齊民要術》是講農業技術的,並沒有專門講理論,但其中卻貫穿著傳統的農學理論和農學思想,因此,它也是我國傳統農學的經典著作。總之,《齊民要術》是我國最早和最完善的農書,在中國和世界農業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此後壹千多年,中國北方旱地技術的發展始終沒有超越它所指出的方向和範圍。它所記載的技術和原理,不少至今仍保存其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