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農村傳統工藝的使命

農村傳統工藝的使命

如果沒有意外,他們的生活可能是這樣的:華健和吳琦民起早貪黑做茶壺,研究壺嘴與手柄的比例;余音作為陶監,統籌管理各部門;母親林冰仍在忙著制作銀器工藝品。

他們的生活,原本只是千千萬萬匠人日常生活的壹個縮影,安穩而安靜,很少受到關註。但在使命感的驅使下,他們拿起手機和相機,把鏡頭對準自己,借助Tik Tok電商,把自己的無形技能傳播給大眾。

從學徒到陶瓷藝術大師

華健坦言:“這麽多年,紫砂給了我們很多。

華健,宜興人,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擅長制作方器,妻子吳琦民以制作圓器為主。在宜興家家做磚打泥的氛圍裏,家庭作業很普遍,華健和吳琦民就是代表。

1982,華健高中畢業,分配到宜興紫砂廠。在此之前,華堅對紫砂了解不多。進廠後首先要進行職業培訓,上公益課,學毛筆、素描等。,然後幾個月後分班學習。華健被分配到顧紹培的班級,師從藝術家顧紹培。

早上8點前開始工作,到晚上9點才結束,然後從工廠走半個小時回家——這樣的學徒生涯持續了3年。三年學徒期間,做半手工模具,月薪只有15元——當時只夠溫飽。

制作紫砂壺的過程既枯燥又辛苦。盡管夏天烈日炎炎,還是不允許開空調。“因為是幹的,其實妳做壺的時候窗戶也得關著,風也影響紫砂的形成。

長期的低頭工作導致徒弟年紀輕輕就患上了頸椎病、腰椎病,在閃光燈下精雕細琢,也導致工人老花眼的時間比壹般人早得多。和華健壹起做茶壺的同事,大部分都沒有堅持到學徒期結束,於是轉行做別的工作。

華健也有了轉行的機會。實習壹年後,華健被調去做物流電工,在廠裏做了半年電工。放不下自己心愛的紫砂工作,華堅找到廠長,要求再次調回紫砂廠當學徒。

三年學徒期滿,華健考入該廠紫砂研究所,繼續師從顧紹培。1985,吳琦民進入宜興紫砂廠。兩人與紫砂結緣,在紫砂的道路上壹起努力。

制作紫砂壺分為幾個步驟:打泥、圍桶、打桶、貼負片、調肥泥、磨桶、制鈕、制壺嘴、制柄最後改進修改。在華健看來,“做壺最重要的是懂泥。泥的松緊軟硬,什麽時候做,什麽時候停,要有手感。

以泥條為例,用壹對把最大的泥條做成泥片。這個泥片就是未來的壺身。根據壺的大小,把握泥片的厚度,壹般在0.5cm-1cm之間。很簡單的壹步,其實很講究力度。如果過輕或過重,都不利於壺身的成型。因此,掌握泥漿性能是鋪設好泥漿條的關鍵。“玩的時候要掌握軟硬。如果泥有點濕,彈桶會比較困難,彈的時候也不會有骨架;水幹了,紫砂壺打起來就會聽話,容易成型。

2000年,這對已經在業內小有名氣的夫妻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免費教了壹批徒弟。壹些商人來到這裏,高價購買茶壺,華堅和吳琦民壹家的生活開始好轉。

2003年5月,吳琦民作品《紫砂大西壺》被無錫博物館永久收藏。2006年6月,165438+10月,他們的合作作品《大斌六角壺》被中南海紫光閣收藏。5438年6月+2008年10月,吳琦民作品《紫砂-新如意壺》被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永久收藏。此後,兩人成為業內著名的工藝美術大師,並受聘於各大高校的藝術設計系。他們制作的紫砂壺市場價高達20萬元。

2020年,@吳琦民花間紫砂工作室落戶Tik Tok,發布的視頻大多是紫砂壺的制作過程和歷史細節。華堅說:“在生活資料方面,要報答紫砂。用作品說話,就是把事情做好,創作幾部傳世佳作,不辜負自己,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同時希望借助Tik Tok平臺進行更多的宣傳,讓紫砂為大眾所知,實現文化傳承和保護。

華健和吳琦民今年都57歲了,做紫砂壺的節奏也慢了下來,把更多的舞臺留給了年輕人。在華健和吳琦民的工作室裏,現在有三四十個學徒,他們已經成為制作紫砂壺的主力軍。華健和吳琦民的子女也繼承了兩人的衣缽,從事紫砂人物的宣傳工作,為紫砂的推廣和傳承繼續實踐。

景德鎮“三代瓷:從學習到創新”

余音,90後,出生於景德鎮的壹個世家,藝林堂第三代傳人。

藝林堂由余音的祖父於1953年創建,至今已有68年的歷史。余音的爺爺曾是景德鎮十大瓷廠之壹東風瓷廠的窯爐設計總工程師,爺爺奶奶擅長畫粉彩。上世紀80年代,余音的父親接管了益林堂。兩代人,同心同德,研究粉彩瓷器,在業內享有很高的聲譽。2012年,余音回到景德鎮,正式接手益霖堂。

在離開景德鎮上大學之前,余音從未想過她會從事陶瓷行業。在小時候的余音眼裏,粉彩瓷只是家裏的壹種生計。“看來這和我自己無關。

2008年,余音離開景德鎮,去上海讀大學,主修藝術設計。離開故土的余音發現,外地人對陶瓷的看法與景德鎮本地人不同。“因為我從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家裏很多人都是這麽做的,家家戶戶也都有作坊,會覺得是很平常的事情。

大壹之後,余音選擇了退學,回到景德鎮跟隨父親學習粉彩瓷器。粉彩瓷器是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之壹。它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皇家的寵兒。“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精致養眼,做工不凡,堪稱東方之寶。

學習粉彩瓷器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余音說,從陶瓷的原料,到陶瓷的繪制和推坯成型、供水和燒制工具,再到繪制粉彩、填色和染色、洗染、打底和配色、燒制,壹共72道工序。“古代有句話叫‘七十二手做壹件成品’,意思是說做壹件瓷器需要72道工序。現在,經過我們的簡化,至少有30個通道。如果這些過程中的任何壹個環節出了問題,整個過程都會卷土重來。這就導致粉彩瓷器的成型率非常低,做壹個杯子需要2-3個月。

設計和成型也是個大問題。在設計之初,往往無法預測最終瓷器的成型趨勢。坯體的厚度和最終燒成直接影響瓷器的穩定性和造型變化。成品與最初的設計理念不同是很常見的。綜合來看,粉彩瓷的成型率只有65%-75%。

余音承認,經常做陶瓷的人呼吸節奏和手都和普通人不壹樣。“陶瓷畫師如果呼吸離瓷器太近,容易產生水滴,油性顏料就畫不出來,所以會調整呼吸節奏;拉坯辛苦的陶瓷師傅,天天和瓷胎打交道,冬天手會濕,容易裂。

雖然學習藝術的過程是枯燥和艱苦的,但與其他人相比,余音仍然是幸運的。完全掌握陶瓷行業的技術和管理需要20年左右,有經驗優先。而余音卻出生在陶瓷世家,從小就學習了陶瓷的制造技術和原料加工技術,所以他自然學得比壹般人快得多。此外,該團隊20%的創意人員由余音的父親繼承,這使得余音的管理容易得多。

與父母的想法不同,余音於2012正式接手藝林堂,希望呈現壹個與時代相關、貼近生活的器皿。余音的團隊大膽創新,將現代時尚與傳統IP相結合,受到年輕壹代的廣泛好評。

2020年,余音團隊入駐Tik Tok,推廣陶瓷,賬號@景德鎮墨舍陶瓷收藏。剛開始只有壹兩百人看直播,現在粉絲超過十萬。余音坦言,“這次漲粉的速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大眾對陶瓷還是挺感興趣的。

“很多人覺得陶瓷很神秘,大眾對陶瓷的內在價值和制作工藝了解不多,所以我們壹直在做的就是告訴外界陶瓷的制作過程,制作過程中會面臨哪些問題,以及其中蘊含的文化價值。在Tik Tok有很多活躍用戶,他們可以面對面地分享自媒體,這對我們來說是壹個非常好的交流平臺。

余音說:“Tik Tok的電子商務等新渠道也讓瓷器的銷售變得便捷高效,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愛上陶瓷,這其實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壹種保護和傳承。

今年3月,藝林堂團隊還參加了“非物質文化節”。景德鎮的非遺老師齊聚壹堂。“有做琺瑯的,有做青花的,有做粉彩的,互相交流學習。Tik Tok電子商務也將提供指導。這是壹個雙向交流的平臺。

從“補鍋匠”到壹代銀器大師

穆,51歲,大理鶴慶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雲南省高級工藝美術師,雲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當地人稱他為“鶴慶銀器的壹面旗幟。”

32歲時,母親林冰成為最年輕的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和行業非遺傳承人,但她也是公認的技藝精湛的“老師傅”。他巧手鍛造的銀器在國內外獲獎無數,被各大博物館收藏。

這位看似光鮮亮麗的銀器大師在學習藝術的過程中也吃了不少苦,當母親林冰在母親的子宮裏只有4個月的時候,父親就因肺結核去世了。6歲時,母親因為腦溢血永遠離開了他。他跟隨姑姑來到新華村,在這裏長大。

因為家境貧寒,他在14歲的時候離開家鄉,跟著師父開始了他的“小爐匠”生涯——背著幾十斤的擔子,跟著師父壹路翻山越嶺,在藏區、貴州、四川、青海、甘肅四處顛簸,以銀器幫助人們謀生,這也被民間稱為“出國”。

經過三年的學習,林冰媽媽的技術已經很出色了。段是村裏的壹個老銀匠,很有名望,手藝也很好,所以母親決定拜他為師。老師傅很保守,說從來不招外國徒弟。林冰媽媽磨了半天臉,老人終於答應了。

段對是相當苛刻和嚴厲的。作為銀匠,鍛造是基本功。半年來,林冰媽媽從早到晚都在玩大錘,她的手每天都腫著。這是很多人吃不了的苦,但他覺得所謂“練武不練功”是成為壹個好銀匠的必要基礎。這也是真正讓他突飛猛進的時期。之後他和師傅玩藏銅瓢,別人看不出區別。

老師開始的時候,師傅還是不願意教焊接黃銅的秘方,母親林冰琢磨了壹遍又壹遍,故意在瓢上破了個洞,拿去給師傅補。連續幾次,師傅教他焊接溫度和配料。

1987,林冰媽媽想自己出去做手工。在去過的地方反復篩選後,她最終選擇了稻城。壹開始,我也是邊學邊做。那些年,穆在稻城拜過很多少數民族老藝術家為師,通過不斷的實踐,積累了豐富的工藝制作經驗。他根據當地藏民的要求,用真材實料為他們精心制作飾品和器皿,與許多藏族同胞成為朋友。

1997年,穆在得知自己的家鄉將被開發為國家旅遊村後,為了將自己的手藝傳承到家鄉,為家鄉的傳統銀器工藝註入新的活力,毅然選擇了回鄉發展,並收了100多名徒弟,增加了傳統金屬工藝的從業者。母親林冰毫無保留地教他們技能,以免他們不應該學習。“壹項技能的傳承,必須通過很多人的參與來加強。”母親林冰認為,當我們學習時,我們害怕主人不會教,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耐心。我教他們是怕他們學不會。他的大部分徒弟都是這項技藝傳承中的中流砥柱,其中有四位徒弟先後被評為“中國民族金屬藝術大師”,其他徒弟也獲得了不同級別的各種榮譽稱號。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銀器工藝的制作細節,宣傳家鄉不遺余力的銀器,林冰媽媽工作室入駐Tik Tok平臺,不斷通過短視頻展示自己的新手藝,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和學習這門手藝。很多人都在評論區驚嘆:“第壹次知道銀鍋被敲成這樣;真的很神奇!這是壹個偉大的國家工匠!

  • 上一篇:傳統農具及其詳解
  • 下一篇:古典小說中精彩人物的片段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