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在選材上,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選材是學生作文的第壹關。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學生的作文都是壹樣的,內容也幾乎壹樣,都是學生拼命咬筆,東拼西湊得來的。我們的生活曾經多姿多彩,到處都有很多感人的事情。為什麽作文寫得這麽差?首要原因是在選材過程中沒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作文是用語言反映客觀現實,表達思想感情的壹種智力操作技能。離不開思維活動的參與。所謂發散思維,就是以壹個問題為中心,從不同的角度或側面進行深入思考,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所有可能性。生活中的壹切都是壹個多面多樣的綜合體。因為作者的能力和心境不同,對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同。學生要從大量繁雜的信息中快速有效地選擇符合題目的材料,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這是發散思維能力所不及的。絕大多數優秀作品都是精挑細選,見解獨到。在選材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有助於學生寫作的流暢性和敏捷性。
發散思維能力的訓練主要有兩種方式:1。同壹主題的多個流派。學生拿到題目後,可以寫詩歌、散文、小說等多種體裁,而不局限於某壹種體裁。2.更多相同類型的想法。
第二,在構思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構思是通過對所選材料的聯想和想象,在頭腦中處理生活中聽到和感受到的情況的過程,即直觀的圖像和表示。
畫家在進入創作階段之前,必須對他所畫的形象有壹個很好的想法。構思的過程是形象思維的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需要創設情境,激發想象。教師要誘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寫作境界,調動視覺、聽覺、嗅覺等感官,身臨其境,在頭腦中對所選材料進行組合加工。比如作文題目“第壹次”布置後,有的同學寫“第壹次騎自行車”。這時,他們頭腦中的形象思維已經開始了,好像在學習如何跑腿,如何坐在桌子上,如何絆倒。有同學寫的是《第壹次做飯》,他們好像已經系好了圍裙,開始在廚房幹活了。他們選、洗、切、抄壹盤油鹽醬醋的美味。
可見,在構思過程中,教師要註重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以豐富的生活積累表象為基礎,以創設情境、激發想象為手段,充分發揮學生感官和心智的作用,強化學生的形象思維,從而提高作文的效率。
第三,在寫作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十月懷胎,生壹次。”作文經過選材立意的準備階段,進入了寫作階段,即用文學語言再現頭腦中的概念形象,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表達是人的心理活動的表象,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準確簡潔,有條理感和層次感。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我的方法有兩個要點:
1.寫日記。日記是日常生活中的壹個鏡頭,是心靈的真誠告白。學生在記錄自己成長過程的同時,培養語感,增強表達能力。
2.做好“作文連載”。要以初中四年為基礎,對作文教學進行整體規劃,明確各年級、各學期作文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努力形成各年級作文教學和寫作訓練的教學合力,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六年級以寫作為主,主要訓練目標是敘事清晰、故事情節、主題深刻、細節得當;七年級以寫人為主,主要訓練目標是寫有特色的人,選擇典型素材,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寫出生動的細節,靈活運用對比、反差、正面人物側面描寫等寫作技巧;八年級重點寫風景和推理。主要訓練目標是寫有特色的風景,運用多種修辭增強語言感染力,在風景中深情,在風景中開悟,論述,運用多種論證方法,增強文章的說服力;九年級的作文主要是綜合創新。
第四,在評價中,培養學生的判斷和思維能力。
批判性思維能力是指個體能夠根據事實冷靜思考,客觀地評價和分析他人或自己的成就,辨別優劣。這種能力的培養需要在作文評價中進行。傳統的作文教學,學生寫完之後,由課代表送到辦公室,老師壹壹批改。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壹直主張作文教學要改變傳統的由教師批改的做法,讓學生掌握主動權。我們要求學生在落實能力重點的基礎上進行寫作,指導教師本著減負增效的原則改革作文批改的形式和講評的方式。請老師將評價改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