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90後和80後有什麽區別?

90後和80後有什麽區別?

80後和90後誰更能影響中國的未來?

——專訪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袁嶽

2008年,以北京奧運會青年誌願者為代表的“80後”讓外媒驚呼中國出現了“鳥巢壹代”。2008年也是“90後”成年人的第壹年。這兩代獨生子女出生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在世界上是獨壹無二的,對我們的社會具有重大的標本意義。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最近完成了《90後文化檢測零點報告》。總結了90後的特點,提出了擬人化、松散圈子化、激情體驗化、多用途化的特點。零點董事長袁嶽認為,中國的90後比80後更有特色,會比80後更能與其他幾代人兼容。

“80後”“90後”誰會影響未來的社會?以他們為主力的中國和中國的文化會如何影響世界?10月25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編輯與袁嶽博士進行了座談。

80後喜歡說90後太功利太虛偽,90後會說80後太幼稚不成熟。

中國青年報:妳對“80後”和“90後”有過壹些公開的說法。我們把妳的意見傳遞給身邊的80後,他們的第壹反應是“又給我們貼標簽了”。

袁嶽:事實上,他們在乎的是被貼上負面標簽。對於80後來說,人們給予負面評價的壹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適應。“80後”是第壹代獨生子女,他們的“獨立”就是覺得自己不被理解。他們特別容易反彈。他們父母壹說什麽,馬上說“妳們都過時了,根本不了解情況”。父母在與80後的孩子互動時也很自卑,因為上壹代的管教經驗和溝通模式都是無效的,以至於80後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應對。

中國青年報:90後不也是這樣嗎?

袁嶽:90後和80後不壹樣。“90後”壹代是獨生子女二代,他們的父母是“60後”壹代,是改革開放受益最大的壹代,是知識和信息相對開放的壹代。他們看著“80後”的成長過程,對獨生子女有了很多的認識和體會,與孩子的溝通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樣對於“90後”來說,雖然他們也缺少小夥伴,但是他們和父母的溝通更多了,從小就更成年了。

“90後”壹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社會關系上的“松散”。他們既不是集體主義者,也不是個人主義者。要知道有圈子可以和大家保持聯系,並且善於形成圈子,因為他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更多的資源,但是他們從來不想每天過著有組織的生活。這是典型的90後。

中國青年報:享受擁有圈子的好處而不被圈子束縛是不是太功利了?

袁嶽:這是壹個非常“80後”的觀點。80後喜歡說90後太功利太虛偽,90後會說80後太幼稚不成熟。比如世俗的東西,“80後”壹般都很矛盾,“90後”覺得很正常。因為“90後”從小就和成年人交往,他們能理解成年人社會的壹些交易模式,用成年人的方式思考和做事。這就是“90後”和“準成年人”的特點,講究雙贏和互惠。他們知道他們不能只占自己的便宜。他們壹定要讓別人占便宜,而且這種便宜還能維持很久。

80後是中國文化中前所未有的壹代。

中國青年報:如果用“60後”、“70後”、“80後”、“90後”組建壹個團隊,會怎麽樣?

袁嶽:我最近碰巧遇到了這樣壹個項目。壹個員工接近“60後”,做事穩重,有規矩。壹個員工接近“90後”,很有想法。還有兩個“80後”,執行起來很快,但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壹般情況下,項目交給“60後”。但這取決於我個人,我特別有可能讓90後做項目負責人。因為“90後”有壹個很重要的特點,他們會嘗試用新的方法解決問題,他們會學習“60後”的樣子,嘗試用壹套規則來管理幾個人。80後不會去想這些,他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中國青年報:這是“獨立”的先天缺陷嗎?如果大家都遷就他,配合他,他就能走下去,否則更難。

袁嶽:是的。「80後」最容易浮現的是什麽?這是個人創造性的工作,不需要很多人配合。還有壹點就是“80後”善於收集信息。他們下不了決心,但是送工作的時候其實很有用。

這樣,“80後”就比較簡單直接,不開心就不開心,而“90後”就有點油嘴滑舌,不會提供他的想法。可以說“80後”的管理成本很低。他們更清晰,在某些方面感覺有點像美國人。

中國青年報:這是中國文化和中國人最稀有的壹代。

袁嶽:這並不罕見,這是前所未有的。

中國青年報:“90後”有點回歸中國傳統的意思。“80後”的出現在中國的社會文化中肯定是有特殊意義的吧?

袁嶽:我認為“80後”可以被稱為“樣本壹代”。他們的父母面對的是獨生子女的第壹代,他們過去的經歷是失敗的。本來壹個年齡段就有壹個年齡段的說話方式。如果18歲的人還像8歲小孩壹樣說話,父母就要幹預了。而“80後”父母不知道如何幹預,也不敢糾正。結果“80後”28歲了還在用8歲時的說話方式。“吃”是吃的意思,“睡”是睡的意思。

但說實話,中國文化自古以來就太成熟了。80後現在在向另壹個方向發展,對整個社會貢獻很大。我們古老的文化第壹次可以這麽年輕,第壹次敢集體“裝嫩”。

中國青年報:是不是可以說80後很解構,但沒有建設性?相對來說,90後的性格中有更多的妥協。

袁嶽:沒錯。當我們與“獨派”壹代溝通時,不要假設我的方式是對的,而要真正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溝通模式。有壹個很重要的詞,叫做“迎領”——只有妳能迎合,妳才能領導。現在壹些社會組織,尤其是網絡組織,已經掌握了如何與年輕人溝通的策略。看看美國總統候選人奧巴馬的網上選戰和網上籌款的威力,妳就知道他是如何有效調動年輕人的選票的,這是他當選的關鍵。目前,我們的教育組織和青年組織需要加強研究如何與80後和90後交談,激發他們的參與興趣,以及如何與他們塑造相同的目標,形成強大的團隊,創造中國的未來。

中國青年報:在妳看來,誰更有可能成為“80後”和“90後”壹代的領袖?

袁嶽:我個人認為集團層面“90後”的概率更大。我們今天的社會權力結構整體上仍然是“50後”和“60後”的資源控制模式。這些人普遍對80後持負面看法。“90後”比較般配,接受度高,我覺得這些孩子更精致可愛。

未來能對年輕人產生影響的,壹定是能告訴他們未來的東西。

中國青年報:妳剛從臺灣省開會回來,香港澳門經常去。能否從中國青年的角度比較壹下“80後”和“90後”?這是大陸獨有的概念,還是可以推廣到整個中國文化圈?

袁嶽:不僅僅是中國的年輕人,全世界的年輕人都傾向於團結。“80後”、“90後”更突出的特征是網絡壹代,是跨文化的信息收集壹代,不再是向父母和傳統學習的主要壹代。互聯網塑造了全世界年輕人的共同體意識和交流方式,而中國的年輕壹代在這方面並不遜於其他國家。

但大陸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這麽說吧,美國人不會受韓劇影響,歐洲人不會去日本。而中國的年輕人,不管是日本人、韓國人還是法國人,什麽都接受。美國人看起來很開放,但是接受東西很有選擇性。中國的“80後”和“90後”似乎沒有過濾機制,只要新鮮,不被人看見。經驗越多,越不知道選擇什麽,沒有固定的主見。這是最大的問題。他們更渴望新鮮事物,對於堅持什麽,持有什麽的理解和熱情不強。

中國青年報:這壹代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更差?

袁嶽:是的。他們不崇拜傳承,他們更有前瞻性。

中國青年報:妳說“80後”缺乏固定的觀點,需要有人引導。誰給他們的?他們能被歷史或未來所引導嗎?

袁嶽:全世界都在進行壹場新的競爭,那就是對未來工具的競爭。未來能對年輕人產生影響的,壹定是能告訴他們未來的東西。其實“80後”自己也探索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地方,包括摸索。比如他們對占星術和命理學的興趣和信仰,遠遠領先於幾代人。這是什麽意思?說明“80後”普遍關心未來!沒有其他工具,他們就去摸星星。在我看來,只有代表未來學的思想、模型和方法,才能真正掌握80後。恰恰是我們今天的學術界和思想界沒有提供這壹點,在這方面沒有競爭力。

中國青年報:真的讓妳說了。去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進行了壹項網絡調查,發現92.4%的受訪青年都接觸過占星術,這在當時讓很多人感到驚訝。

“80後”壹定有人祝福。

中國青年報:北京奧運會期間,中國大陸媒體首次將“80後”青年稱為“鳥巢壹代”。當時臺灣省的媒體說,與大陸相比,臺灣省的青年是“鳥籠壹代”。妳剛從臺灣回來。妳怎麽想呢?

袁嶽:臺灣的年輕人除了和中國大陸的同齡人壹致之外,還有壹個很重要的區別。他們在家庭和組織中更為傳統,這些規範仍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我發現臺灣省校園裏有特別活躍和有實力的學生NGO。然而,中國大陸的“80後”和“90後”並沒有壹致的價值觀,這與臺灣省的價值觀不同。從組織性上來說,“90後”更好,有圈子感。但是這個圈子是用來做小玩意的,而不是用來做大動作的,至少現在還不是。

我還是很贊同“鳥巢壹代”的觀點,這是我們2008年的壹大收獲。之前人們總覺得80後的工具性價值觀更突出,沒有核心價值,沒有終極價值。2008年,世界考驗中國,我們的“80後”挺身而出,被全世界所矚目。

中國青年報:妳剛才提到工具性價值觀主導著當代青年。這是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嗎?

袁嶽:這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問題。就像我們壹樣,終極價值觀不明顯。“80後”“90後”如果獲取這麽多信息,影響會更大。

價值觀起什麽作用?過濾器。人有了價值觀,就容易形成固定的看法。當缺乏終極價值觀時,迷失和困惑的程度就會很高。他們會挑戰很多舊的規則,這是積極的。但對個人來說是損失甚至是痛苦。於是有的人不停的換工作,有的人壹直不願意在學校畢業。這種回避策略在前幾代很少見。

中國青年報:其實80後很有潛力。他們以最開放的心態吸收了很多東西,但還沒有轉化為能量。實現他們的潛力最需要什麽?

袁嶽:合作。目前重點是和60後合作,他們是最互補的。

對於“80後”、“90後”來說,他們中最值得驕傲的壹定是有橋梁意識的人。以前和比我大的人交往,特別容易獲得資源。這是我個人的特點,也是60後這壹代人的特點。總的來說,有這個橋梁意識的人比較少。也正因為如此,那些在“80後”中有橋梁感的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機會。

中國青年報:妳是說80後會有福氣嗎?

袁嶽:“80後”中的壹些人肯定是有福的。這壹代人其實就像壹種特殊的礦產資源,很多都是稀有的。以前我們總希望改變“80後”,這是不可能的,就像煤礦不可能變成鎳礦壹樣。但是對於壹個煤礦來說,使用方式是可以改變的。對於其他幾代人來說,更重要的是改變與“80後”的溝通方式

任何壹代人的特征都是中性的。我們今天討論“80後”和“90後”,關鍵不是評價優劣,而是要指出,自古以來就是多生孩子的時代,現在進入了獨生子女時代,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不管妳開心不開心,當整代人都變成這樣了,批評他們是不對的。這是壹個相互適應的過程,更多的是需要上壹代適應後代,也就是妳要學會歡迎他們。

中國青年報:這種合作需要誰更積極?“80後”?

袁嶽:不會是80後。“80後”的潛力在於,他會願意對積極的刺激做出反應。但他不太可能主動合作,合作的發起和維持要靠其他代人。

社會有自己的運行規則。我們今天到底要說什麽?這是壹種妥協。很多“80後”個人都嘗試過,也成功過。因為在“80後”中,很少會尋求別人的認同,越少越有可能獲得超價值的回報。所謂合作,某種意義上是妥協,是建設性的妥協。(編輯:趙露)

  • 上一篇:卡德羅夫傳統舞蹈
  • 下一篇:為什麽古代不叫結拜兄弟?妳為什麽燒黃紙?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