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古代墨盒的組成材料

古代墨盒的組成材料

搪瓷獅子玩球銅墨盒

到了晚清,文人商人的箱中又多了壹批銅墨盒。除了在盒子表面鑿刻之外,我還運用了琺瑯技術。圖為壹個5.3厘米見方的黃銅墨水瓶,側面鑲嵌著清末掐絲琺瑯彩獅滾繡。與眾不同的是,墨水盒的蓋子不是滿地塗琺瑯色,而是以黃銅面為底,中間用鏟子挖空花紋的凹輪廓,再用絲粘填色,烘烤拋光,直至與蓋子平齊。

引人註目的是墨盒蓋。金色的背景映襯著壹條魚的尾巴,老虎的圖案和象牙,天真的彩色獅子正在嬉戲追逐著壹個彩色的繡球。從有風的弧線上,讓人感受到嵌入物的生動和獸王的威嚴。獅頭上的毛發類似於十七、十八世紀西方紳士拳的發型,也能看到晚清開埠後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印記。不過可惜的是,盒子表面被堅硬的器具撞擊過,給這個五彩斑斕的琺瑯銅墨水盒增添了幾分滄桑。

筆、墨、紙、硯是最基本的書寫工具,合稱為“文房四寶”。漢代出現了以松煙為主要原料的手工墨,同時發明了紙,於是硯臺翻新,不僅有石硯、瓦硯,還有玉硯、陶硯、漆硯、銅硯。它們是方形或圓形,山形或龜形,有些有三條腿。從此,硯的發展進入了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階段,制作技術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南京博物院藏鍍金鑲嵌動物形銅盒硯,代表了漢代制硯的傑出成就。

鍍金鑲嵌動物造型銅盒

東漢鑲嵌獸形金的青銅盒硯,1970徐州土山漢墓出土。墓主人是東漢某代彭城王。雖然該墓早年被盜,但仍出土了100多件玉衣、玉器、銀器、銅器、漆器等精美隨葬品。

銅盒硯長25厘米,寬14.8厘米,高10.2厘米。它被黃金覆蓋,鑲嵌著紅珊瑚、天青石和綠松石。盒蓋和盒體與孩子和母親的嘴結合在壹起,融為壹個匍匐的野獸。頭部形似龍,眼睛呈三角形,眼睛睜得很大,眉毛上揚,飾有雙角。蹲在地上,咧著嘴笑,下巴向前伸,巧妙地形成壹個儲墨池。腹部略鼓,內置壹塊平整光滑的長方形石硯。石頭是甘肅臨洮石,上面放著壹塊圓形磨石。尾巴卷曲,藏在腹部下面。背部凸起,翅膀突出。背部中央有壹個橋扣,可以系起來方便提。出土時硯堂上仍有墨痕,證明這是墓主生前的實用硯,而非陳設或器物。南京博物館收藏。

銅盒硯整體造型酷似蟾蜍,頭上有雙角,身上有翅膀,牙齒瞪著,四肢蹲伏,是當時的吉祥獸。自秦漢以來,古人對蟾蜍頗為敬畏,視之為辟邪促生的吉祥物。《太平玉蘭》引用管仲紀的話:“蟾蜍有角,所以能吃,能活千年,能吃山精。”因為漢代的求仙思想充斥著整個社會,人們希望成仙升天,所以給很多吉祥的神獸加上了翅膀,包括這裏的蟾形盒硯。

此硯可視為漢代制作技術的傑作,也是壹次考古發掘,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書房之寶。

彩色搪瓷銅墨盒

元明時期,伴隨著古絲綢之路清脆而孤獨的駝鈴,被國人稱為“大食”或“鬼國窯”的搪瓷器也來到了中國。與此同時,景泰藍的燒制技術,即“景泰藍”技術也慢慢傳入。

輪胎上有網格。然後在金屬絲的輪廓內填充各種瓷漆,經烘烤、打磨、拋光制成成品。因其底色以藍釉為主,且明代景泰年間開始在北京大量燒制,故稱“景泰藍”。明代中期至民國初年,琺瑯技術用於裝飾和日用器皿。

到了晚清,文人商人的箱中又多了壹批銅墨盒。除了在盒子表面鑿刻之外,我還運用了琺瑯技術。圖為作者收藏的鑲有掐絲琺瑯彩獅滾繡球的黃銅墨盒。與眾不同的是,墨水盒的蓋子不是滿地塗琺瑯色,而是黃銅面,用內鏟挑出有花紋的凹廓,再在裏面粘絲填色,烘烤後打磨至與蓋子平齊。

引人註目的是,在墨盒蓋上金色底色的映襯下,壹只魚尾、虎紋、象牙色、天真爛漫的彩色小獅子正在嬉戲追逐著壹個彩色繡球。從細致入微的刻畫中,人們可以感受到嵌入物的生動和百獸之王的威嚴。獅子頭上的毛類似於十七、十八世紀西方紳士的卷發發型,也能透露出當時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印記。盒子表面被堅硬的器具擊打過的汙漬,也給這個五彩斑斕的琺瑯銅墨水盒增添了幾分滄桑。

  • 上一篇:雙子女給人的第壹感覺
  • 下一篇:古典園林的美學元素和造園手法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