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古代對現代中國世界影響的例子

古代對現代中國世界影響的例子

四大發明,醫學,武術,世界觀,文化等等。

在中國古代,有壹種世界觀讓中國人非常自豪。這種世界觀確定了“世界”的範圍和“中國”在古代中國人心中的位置。它形成於大約兩三千年前。雖然那個時代的人並沒有真正到達世界的每壹個角落,但他們常常稱之為“世界”。他們想象:第壹,他們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是文明的中心;第二,世界上的地球就像壹個棋盤,或者說像壹條之字形,從中心向四面延伸;第三,地理空間越靠近邊緣,越貧瘠,越野蠻,文明程度越低。

戰國前後的《尚書·龔宇》等古籍中,就有九州、五福的記載。這個概念是怎麽產生的?現在還不清楚。但據推測,可能與中國古代對太空的想象有關。古代中國人相信“天是圓的”。在他們的想象中,天空是圓的,像壹頂帽子,遮住了大地,以北鬥七星的位置和北鬥七星為中心。據說天上最高的神太壹就在那裏;地球是正方形的,就像壹個棋盤,中間是洛陽,應該是國王所在的地方。這種關於宇宙空間的想象根深蒂固,是完美合理的布局。所以古代很多最重要的東西都是對這個空間的模仿,比如用來祭天拜地的玉琮名堂,後來的土丘穹頂到天壇等等。,而我們必須模擬這種模式才能獲得祭天拜地的權利;像古代皇宮和古都,要模仿圓形地方的樣子,象征這個地方的合法性。甚至壹些像遊戲、占蔔之類的工具,比如博舉、風格盤甚至後來的圍棋,表達的都是壹種空間格局。

既要融入現代元素,又要不失傳統精髓,用全新的理念提升傳統,做到了歷史與現代的統壹。對於當代來說,除了“以人為本”之外,還應該充分考慮人與自然和生態的關系,不僅從設計的使用和服務出發,更要從自然和生態出發,實現和諧的設計理念。

造紙術的發明改變了中世紀歐洲用羊皮紙書寫的歷史,有利於知識和文化的傳播。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在前人造紙技術的基礎上,對造紙技術進行了改革和推廣。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在前人造紙技術的基礎上,對造紙技術進行了改革和推廣。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之壹,也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傑出的成就。紙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的基礎。作為壹種新的信息載體,它最早出現在中國,使中國漢代文明比其他文明更加繁榮。8世紀左右,阿拉伯人開始使用中國的技術和設備造紙。造紙術通過阿拉伯人傳入葡萄牙。公元13世紀後,廉價耐用的紙張迅速取代了羊皮紙和小牛皮紙,這是中世紀歐洲長期使用的書寫材料。中世紀的很多古籍都是被當時的抄寫員抄在羊皮紙上,然後做成卷軸,再用中國的紙和造紙術保存,先傳到越南和朝鮮,再從朝鮮傳到日本。西晉太康六年(公元285年),朝鮮半島百濟國壹位名叫王人博士的學者帶著《論語》等書到日本,這些書都是寫在紙上的手稿。楊迪大帝六年(公元610年),壹位朝鮮高僧譚政到了日本,他把從中國學到的造紙方法和制墨方法傳授給了日本人。很快,日本也能大量造紙了。公元751年,中國的造紙方法向西傳到阿拉伯。當時阿拉伯有壹個強國,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大食國。大食的版圖壹度擴張到中亞。唐玄宗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唐朝安西使臣高仙芝率軍,與大食人齊亞德依布加利率領的軍隊打了壹場仗。結果高仙芝戰敗,很多唐朝的士兵被俘。這些士兵中有很多造紙工人,所以我們的造紙方法傳到了糧食大國。食糧國家的人們在撒馬爾罕和其他城市建立造紙廠,生產大量紙張並出口到歐洲國家。當時,歐洲國家使用的紙是由阿拉伯人制造和供應的。

在紙傳入歐洲之前,很長壹段時間,歐洲人在石頭、蠟板、紙莎草和羊皮上寫字。紙莎草紙——折起來會碎,不好保存。羊皮很貴。抄寫壹本聖經需要300多張羊皮。這種羊皮書誰買得起?太貴了。

阿拉伯人把紙送到歐洲國家,歐洲人得到廉價的書寫材料。他們壹般用紙而不是紙莎草和羊皮來書寫。1150年,阿拉伯人在歐洲的西班牙建立了造紙廠。就這樣,中國的造紙術傳到了西班牙。此時,距離我離開蔡倫改進造紙方法已經過去了1000年。後來,紙從西班牙傳到其他歐洲國家;直到十七世紀末才傳播到美洲大陸。中國的紙和造紙方法終於傳遍了全世界。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使用紙,這極大地促進了各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與發展。

中國造紙術的發明傳遍了全世界,尤其是歐洲。從此,他改變了用羊皮紙、蠟板、紙莎草紙書寫的歷史,也方便了文化的傳播。只有這樣,古希臘羅馬文明書寫的經典才能復制到紙上,更便於保存和整理,使古代文明得以傳承和傳播。只有這樣,希伯來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的優秀成果才能得到紙面上的繼承和傳播。文明的傳承會導致14-17世紀的文藝復興。在吸收和借鑒前人優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上,壹批空白的人文主義者為新興的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思想文化掃清了道路,從而使人們走出了中世紀的黑暗。這時,各個領域都湧現出壹批傑出的人文主義者,包括科學、哲學等等。

印刷術的出現改變了只有僧侶才能學習和接受教育的局面,方便了文化的傳播;

中國隋唐時期,掌握了雕版印刷。唐代留下的《金剛經》是世界上最早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868年印制)。165438+20世紀中葉的宋朝,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使印刷術得到了廣泛的普及。中國的雕版印刷在8世紀傳到日本,12世紀傳到埃及,13世紀傳到歐洲旅行者那裏。從公元14世紀到公元15世紀,印刷術在歐洲開始流行。歐洲最早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是《南德聖克裏斯多福畫像》(1423年印刷),比中國晚了約600年。1450年左右,受中國活字印刷術的影響,德國人創造了用歐洲音標印刷書籍的活字印刷術,比畢升晚了400年。

大約在唐朝,中國的印刷術首先傳到了朝鮮,到了十世紀,朝鮮人民也用雕版印刷來印刷書籍。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後,朝鮮人民開始用泥活字等方法印刷書籍,後來又用木活字印刷書籍。13世紀,他們首先發明了用銅活字印刷書籍。中國用銅活字印刷書籍比朝鮮晚。朝鮮人民還創造了鉛活字和鐵活字。16世紀末,日本侵略朝鮮,帶走了大量朝鮮銅活字和木活字。結果,日本人也學會了活字印刷。我國的印刷術也傳到了越南。15世紀,越南開始用雕版印刷術印刷書籍。十八世紀初,他們也開始用木制活字印刷書籍。

歐洲印刷術的出現也深受中國印刷術的影響。元朝時,許多歐洲人來到中國。他們非常驚訝地看到,元政府印制的紙幣可以用來代替黃金和白銀。在他們的遊記中,對中國的紙幣記錄得非常詳細。當時來中國的很多歐洲人都住在杭州等地。杭州的書店很多,雕刻師的技術也很熟練。壹些歐洲人已經在那裏生活了幾年,所以很自然地他們把印刷術帶回了歐洲。

造紙術和印刷術極大地促進了歐洲文化的傳播和社會、法規、經濟的發展。因此,印刷術傳到歐洲後,改變了只有僧侶才能學習和接受教育的局面,為歐洲科學在經歷了漫長的黑夜和文藝復興後的迅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

火藥和火器的使用摧毀了封建城堡,幫助資產階級打敗了封建貴族。

中國古代火藥四大發明之壹,是中國古代煉丹師在煉制丹藥時發明的。北宋的唐宓發明了火蒺藜,南宋的定型發明了火槍,這是火槍史上的壹大進步,因為可以射出子彈,還能打人。兩者都是管狀火器,威力不大,但都是現代槍械的鼻祖。現代槍支就是從他們那裏慢慢發展起來的。後來明朝人發明了兩級火箭和導彈。四世紀末,我國還有人幻想利用火箭的力量飛行。這是外國人赫伯特·塞姆寫的壹本書。他寫道,14世紀末,中國有個官員,曾經把46個大火箭放在壹把椅子後面。人們坐在椅子上,手裏拿著兩個大風箏。然後他叫人用火把點燃這些火箭。他嘗試用火箭推進的力量和風箏上升的力量向前飛,結果沒有成功。雖然官方的幻想沒有實現,但是很有價值,和現在的噴氣式飛機原理很像。

火藥是中國唐朝發明的,最早用於軍事。唐末65438+初,火炮、火箭出現,宋史在戰爭中廣泛使用。蒙古人在宋金時期學會了制造火藥和火器,阿拉伯人在與蒙古人的戰爭中學會了制造火器。13年的40年代,蒙古軍隊西進中歐,把中國的火藥帶到了歐洲。從14世紀開始,歐洲人第壹次在戰爭中使用火炮。大炮和火槍的使用使封建城堡不堪壹擊,依靠冷兵器耀武揚威的騎士階層日漸衰落。火器的進步促進了采礦業和金屬制造業的發展,相對充足的金屬供應反過來刺激了武器制造業。從15世紀中葉開始,歐洲開始在世界武器制造上領先。1453年,奧斯曼軍隊圍攻君士坦丁堡時,專門雇傭歐洲工匠在城外施放巨型火炮,使城墻坍塌,摧毀了東羅馬帝國。同時,火藥在歐洲城市市民反封建的鬥爭中也發揮了巨大作用。恩格斯指出:“火器從壹開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為依托的新的軍事政治制度反對封建貴族的武器。以前固若金湯的貴族城堡的石墻,經不起市民的炮火;市民的槍彈射穿了騎士的盔甲,貴族制度隨著穿著盔甲的貴族騎兵而消亡。”

當然,火藥作為中國四大發明之壹,對歐洲的影響也很大,包括對後來開辟新航路的巨大作用。新航路的條件中:西歐生產力、知識和科技的發展,使海船配備了指南針,同時火藥的傳播,使海船配備了火炮,大大增強了軍事力量,使海洋探險者的信心倍增。直到後來,新的海上航線開通後,歐洲冒險家們並不滿足於自己現有的世界範圍,而是將目光投向世界,尋求財富,沈迷於“淘金熱”,將東方視為花生杜蘭尼氏的“人間天堂”,加緊對外擴張的步伐。此後,資本主義發現了更多的殖民地,並從其對外擴張中掠奪了大量財富。作為資本的原始積累,是通過血腥的屠殺和野蠻的掠奪獲得的,所以馬克思說資本來到這個世界從頭到腳都是骯臟的,血腥的,充滿了血腥味。

指南針到達歐洲航海家手中,使他們發現美洲和環球航行成為可能,為資產階級發展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奠定了基礎。

早在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就制造出了最初的指南針——司南。後來在北宋初年,他又創立了壹種導向工具——羅盤魚。在宋朝,指南針被用於導航。阿拉伯人從與中國商船的交往中學會了使用指南針導航,並在大約12世紀傳播到歐洲。指南針在航海中的應用導致了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這大大加快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程,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

中國的海上交通很早就開始了。在指南針被發現之前,如果導航方向錯了,就會有危險。直到發明了指南針,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明朝時期,中國是世界發達國家,需要加強與海外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明初,政府派鄭和下西洋。從1405年到1433年,他航行了7次。於是鄭和七下西洋。“西大洋”是指南洋群島和印度洋,稱為西大洋。鄭和下西洋規模巨大,數量眾多。這些大型船只因為配備了指南針和航海圖,最遠航行到了支那半島、印度、波斯和阿拉伯半島。遠至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途經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如此多的大規模航行中,指南針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指南針的發明不僅對中國航海起到了巨大作用,而且為歐洲資產階級時代提供了重要工具,開辟了西方遠洋航海的新時代,使資本主義從此認識世界。美洲的發現把世界聯系成壹個統壹的整體,打破了1500年前彼此隔絕的時代,從此世界歷史成為真正的人類歷史。也為後來的資本主義工業革命在世界範圍內發現更多的地方,擴大殖民地,奠定了資產階級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的基礎。

綜上所述,中國的四大發明極大地推動了世界歷史的進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弗朗西斯·培根曾說:“如果我們要觀察新發現的力量、效率和結果,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歷史上沒有壹個帝國、宗教或顯赫人物能比這三大發明對人類事物產生更大的影響。”馬克思更精辟地指出:“火藥、指南針和印刷術——這是預示著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級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成為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是科學復興的手段,是創造精神發展必要前提的最有力的杠桿。在歐洲文明形成之前,四大發明相繼傳入西方,成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

  • 上一篇:發展普惠金融的意義何在?
  • 下一篇:古堰畫鄉到底有多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