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生百合40g,烏藥15g,荔枝核15g,川楝子20g,生白芍20g,生甘草10g,生麥芽30g。
主治:各種證候的胃痛。
[用法]將藥物煎3次,混合均勻,分3次服用。每天服用兩次,早餐前30分鐘,晚餐後40分鐘。
②衛青飲料
[處方]黃連10g、黃芩10g、梔子10g、甘草8g、石膏50g、蒲公英30g、延胡索12g、枳殼12g、青皮12g、香附65438。
主治:急性胃炎(熱邪犯胃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根據辨證,加沙人參、麥冬均有胃陰;半夏加到嘔吐物裏。
(3)益氣活血方
[處方]炒黨參15g,炒山藥15g,茯苓12g,炒蒼術12g,烏梅10g,白花蛇舌草15g,冬淩草15g,三棱65438。
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虛實夾雜、寒熱錯雜型。臨床癥狀有胃脹脹痛、飽脹不適、發熱嘈雜、精神疲勞等。
[用法]每日1劑量,水煎服,60天為1療程。
(4)梅香飲
[處方]烏梅10g、九香蟲10g、佛手15g、延胡索10g、降香10g、制香附10g、白芍15g、甘草6g。
主治:慢性胃炎、胃竇炎、淺表性潰瘍以肝氣郁結、肝胃不和為特征,癥見脅肋、上腹部脹滿隱痛,食後上腹部脹滿加重,或全身惡心、惡心,舌苔薄黃或黃白色,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5)腹痛緩解湯
[處方]元胡9克,白芍9克,川楝子9克,甘草9克,海螵蛸9克,制香附9克,蒲公英15克,沈香曲12克,烏藥6克。
主治:肝郁脾虛型慢性胃炎,表現為脘腹脹痛,噯氣惡寒,精神抑郁,急躁易怒,食欲不振,常憋氣,大便稀薄。
[用法]服湯劑,每日1劑量,每日2次。
(6)安中湯
[處方]柴胡6克,炒黃芩9克,炒蒼術9克,香扁豆9克,炒白芍9克,炒甘草3克,紫蘇梗6克,制香附9克,炒延胡索9克,八月薩格勒布65,438+05克,炒神曲6克,香米芽65,438+02克。
【主治】慢性胃炎,表現為胃脘脹滿、疼痛、口苦、食欲不振,或憋氣酸,脈細而細,舌苔薄黃膩或薄白膩。
【用法】每日1劑量煎服,早晚分兩次溫服。
(7)魏艷玲
[處方]黨參15g、炙黃芪15g、炒白芍15g、炒蒼術10g、炒桂枝5g、木香5g、陳皮5g、佛手5g、炙甘草5g、生姜1.5g、大棗四枚。
適應癥:適用於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上消化道潰瘍、胃下垂等中焦不足、氣滯血瘀的胃病。,表現為胃脘持續疼痛,溫熱壓痛,噯氣不舒服,食欲不振,疼痛少,腹脹,大便稀,舌淡或胖。
[用法]服湯劑,每日1劑量,每日2次。
(6)活血化瘀湯
[處方]丹參15g,蒲黃15g,延胡索(醋制)10g,三七3g,枳殼10g,敗醬草15g。
【主治】慢性胃炎,表現為瘀血阻絡、胃痛、固定痛、舌暗、脈細。
【用法】清水煎服,每日1劑,分2 ~ 3次溫服。
(9)蒼芍韋偃湯
[處方]蒼術9克,厚樸9克,白芍9克,陳皮6克,黃連6克,蒲公英12克,木香4克,甘草3克。
主治:脾胃濕熱型慢性淺表性胃炎。
【用法】每日1劑量,水煎兩次,* * *取汁300 ml,飯前服用,30天為1療程。
(10)英黃沙苓湯
[處方]蒲公英15g,大黃10g(下),茯苓12g,砂仁6g。
主治:脾胃濕熱型慢性淺表性胃炎。
[用法]煎服,1劑量,每日2次,1療程為15天。
(11)四合湯
[處方]三合湯(百合30克,烏藥9克,丹參30克,檀香6克,砂仁3克,高良姜9克,香附9克)加石硝散(生蒲黃9克,五靈脂10克)。
【主治】慢性胃炎,寒熱錯雜,虛實夾雜,瘀血阻滯,表現為上腹部刺痛,疼痛固定,唇、舌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脈細(或僅右脈弦),上腹部喜溫按,不能再按。
【用法】每日1劑量煎服,早晚分兩次溫服。
(12)愈瘍止痛湯
[處方]白芨20克,白芍20克,烏賊骨30克,鐘乳石30克,當歸10克,白芷10克,延胡索10克,甘松10克,香附10克,煆瓦楞子10克。
適應癥:消化性潰瘍。
【用法】每日1劑量,濃縮煎劑250 ml,分3次口服,連續服用3周。
(13)養胃湯
[處方]北沙參10g,麥冬15g,石斛10g,百合15g,白芍15g,甘草5g,烏梅10g,烏梅蝶6g,炒當歸65438+。
適應癥:適用於胃陰不足的慢性胃病。表現為胃脘脹痛,發熱,納差,口渴,久病消瘦,舌紅少苔,脈細。
[用法]每日1劑,水煎2 ~ 3次。
(14)紅巖脂肪配方
[處方]赤石脂250克、白芨60克、香附60克、炙甘草60克、降香30克。
主治:消化性潰瘍(不同證型可根據辨證加減)。
【用法】上藥研成細粉。每次5克,1,每日3次,飯後用開水沖服。
(15)胃安散
[處方]青黛160克,烏賊骨160克,川貝母120克,雞蛋殼120克,明礬160克。
適應癥:消化性潰瘍。
【用法】上藥研成細末,每次8 ~ 12g,每日三次,飯前半小時溫開水送服。四周就是1個療程。
(16)慢性腹瀉破湯
[處方]炒香椿根皮9克,土茯苓9克,黃連6克,炒幹姜6克,防風4克,石榴皮4-6克,木香4克,炒小米殼9克,延胡索4克。
主治: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久瀉久痢濕熱蘊結、虛實錯雜證。癥狀包括長期便溏帶膿,或類似痢疾,先有粘液膿血,後有糞便,左下腹疼痛,或兼急性內而重,時輕時重。
【用法】可常規煎服,也可加大劑量,制成散劑或丸劑,每丸9克,每粉6克,每日2次。不要用銅或鐵煎藥。
(17)仙居湯
[處方]仙鶴草30g,桔梗6g,烏梅5g,芙蓉花10g,炒白術10g,木香6g,白芍10g,白頭翁10g,炒檳榔2g,甘草5g。
主治:脾虛濕熱型潰瘍性結腸炎。癥見便溏久瀉,伴有黏凍,納差腸鳴,腹脹乏力,舌苔膩,舌尖紅,脈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18)野菊苦參湯
【處方】野菊花30g,嬰兒茶10g,苦參20g,石榴皮15g,香椿根皮20g,山楂20g。
【適應癥】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用法]每次煎服150ml,保留灌腸,每日1次,20天為1個療程;便血嚴重者,加地榆15g,白芨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