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國內19個絕美的小眾古村落,青磚黛瓦,炊煙裊裊,適合小住小幾日

國內19個絕美的小眾古村落,青磚黛瓦,炊煙裊裊,適合小住小幾日

春風十裏柔情,春景壹片畫意,

那些被時光遺忘的絕美古村落,

在煙雨斑駁淋漓中蘇醒,

色彩愈發微妙而意境豐富,

宛若壹幅幅古樸的江南水墨畫卷。

01 蒼坡村

始建於公元955年,現存的蒼坡村是南宋淳熙五年,國師李時日設計的,有八百多年 歷史 。近千年的滄桑風雨,卻舊顏未改,筆架山、墨池、硯臺、筆街、紙村,整個典雅村落就如同文房四寶,靜居山水。

坐標:溫州永嘉巖頭鎮南面仙清公路西側

02 車前 村

深藏海拔900米的群山之中,常年矗立雲霧之中,層層疊疊梯田加黃墻黛瓦的古村。有些遂昌本地人都不知道這裏,自“2013車前國際攝影大賽”後,這個隱匿於山中的村落,才漸漸為人所知。如今隨意每幢房子前,都有拿著單反創作的攝影師們。

坐標:麗水遂昌縣大柘鎮,距鎮上9.5公裏,9公裏盤山公路

03 車盤坑

壹個已有480多年 歷史 的古村落,因全村村舍沿溪而建,環繞兩山之間,形如車盤而名。傳統的堅守留下醉人風景,車盤坑人不但保留下滿村的梨樹,還完好保留著村後100多畝古樹林,宛若深山佳人,天生麗質、風華絕代。

坐標:麗水市龍泉市車盤坑村

04 大柯 村

這裏空氣清新,生態完好,黃墻黛瓦的民居錯落有致地鑲嵌於山坡梯田間,形成獨特的明清浙南山區古村風貌。因為是有名的攝影創作基地,走在村裏的路上,偶然遇見老人家,見我們這樣帶著相機前來的,會熟門熟路地告訴我們最佳拍攝點在哪。

坐標:麗水遂昌縣蔡源鄉,縣城西南50公裏處

05 埭頭古 村

始建於明朝憲宗成化年間。古村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層次分明。古村以陳氏大宗到臥龍崗為中心區,分布著陳氏宗祠、積翠祠、墨沼池、墨沼生香、裕後祠、屈廬等古建築。山環水繞,田地肥美,環境清幽,風光旖旎。

坐標:溫州永嘉縣大若巖鎮東向6KM

06 獨山 村

烏溪江畔古村落,以天馬山獨立於東岸而得名。明代,該村文風卓盛,名士輩出,勝跡日辟,村容大壯。遺存的明代建築群,聞名遐邇,昔日的古街、石碑坊及塞門、塞墻,延續並保存著 歷史 文化脈絡,素有“明代壹條街”之稱。

坐標:麗水遂昌西南焦灘鄉,距縣城48公裏

07 芙蓉 村

始於唐代末年,是楠溪江古村落中年代最久、最負盛名的。村莊四周用卵石砌成的寨墻,長2000余米,高2米,整個村莊猶如壹座小城堡。走在小路上環顧四周,仿佛壹個古老未醒的夢纏繞在房前屋後。

坐標:溫州永嘉巖頭鎮南面仙清公路西側

08 公盂 村

公盂村舊名貢盂,最早有記載是在明代。

四面奇峰環繞,梯田層層疊疊,老村散落其中。這現只有15戶人家居住,徒步2小時才能到。這裏不通公路,部分路段沒有手機信號。原始的泥路和石階,是上山唯壹的壹條路。正因如此,這裏保存著最原始的風貌,以及最為可貴的寧靜。

坐標:臺州市仙居田市鎮公盂村

09 高遷 村

高遷建於元代,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四合院式的建築壹個連著壹個,白墻黛瓦,窄窄的弄堂宅院、門堂,巷道深深,很有江南的韻致。在門堂裏、窗欞上隨處可見的雕刻,做工十分精細,或古拙、或飄逸、或簡、或繁復,無壹不恰到好處。

坐標:臺州仙居縣白塔鎮,毗鄰神仙居景區

10 管山 村

隋朝時,天臺宗五祖灌頂大師來此傳經,後人為紀念而將此地命名為“灌山”,俗稱“管山”。1000多年 歷史 的古村落, 歷史 文化遺跡到處可見,頗具規模的“井”字形古民居保存完整。單體四合院古民居零星地點綴於幢幢新樓之間,古祠堂雖稍有破損,但格局、風貌基本保存完整。

坐標:臺州仙居東南部,距離縣城3公裏

11 河陽古民居

至今留存著1500余間明清古屋、15座古祠堂、6座古廟宇、壹座清代大橋……雖無徽州明清建築氣派,但勝在原汁原味:馬頭墻巍峨高聳,詩詞壁畫比比皆是,青磚黑瓦的明清小院屋墻斑駁。

坐標:麗水市縉雲縣新建鎮

12 花岡漁 村

門前大海屋後青山慢悠悠。

漁村有150年 歷史 ,位於五島沿線中部,四面環海,嶴口眾多,景觀優美。兩百多間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石頭房,顯得古樸典雅,充滿濃厚海島漁村村落的氣息。

坐標:溫州市洞頭縣元覺鄉花崗村

13 林坑古 村

700年 歷史 ,楠溪江保存最完整的山地民居。

民居都有100年以上的 歷史 ,最古老的壹座木屋早已超過200年。造型玲瓏剔透的木屋掩映在青山綠水中,古樸自然;依山而建的民居,錯落有致,和諧統壹;小橋流水人家,炊煙裊裊,讓人不知身處何處。

坐標:溫州永嘉縣黃南鄉東北向3KM

14 平田 村

坐標:麗水松陽四都鄉平田村,距松陽縣城12公裏

15 勝坑 村

南宋右相杜範之侄杜滸率領臺州四千精兵,跟隨文天祥抗元復宋。失敗後,杜家村人紛紛扶老攜幼,遠走他鄉,其中壹支避禍至此。700多年來,村民們沿溪以石頭築屋,以石塊鋪路,以石條造橋。嶙嶒的石頭,經過風雨的打磨,歲月的銷蝕,不少已成斷壁頹垣,有的只留下了壹堵外墻,還依稀保留著昔日的輪廓。

坐標:臺州臨海市小芝鎮,市區東向41公裏

16 五裏嶴 村

在上世紀80年代,央視曾在此拍攝漁村專題片,石屋即享有盛名。這裏的石屋渾然天成,屋咬山,山抱屋,有的幹整重疊,有的突兀而了,高低有序,極富節奏感,構成壹個迎風搏浪的石雕群體。充滿濃厚海島漁村村落的古樸氣息。

坐標:臺州溫嶺市石塘半島五裏嶴村

17 下樟 村

下樟史稱雲塢古村,有千年 歷史 。

坐落“雙龍飛瀑”頂端半山塢坳之中。“滿塢白雲耕不盡,壹潭明月釣無痕”,描繪了這裏田園風光的無限意境。村內天然景點連綿不絕,秀水奇巖怪石、白雲茂林修竹,宛若人間仙境,恰似世外桃源。

坐標:麗水龍泉城區西北向6公裏處

18 西坑 村

這處清代古村落海拔700余米,四面環山,古民宅特色濃郁。因獨特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呈現壹副雲蒸霞蔚,龍騰虎躍,變幻莫測之仙境。這裏的雲霧負氧離子爆表,聞起來有新鮮藍莓的甜味,它們不僅能看,還摸得著。

坐標:麗水市松陽縣四都鄉西坑村

19 巖下 村

《中國國家地理》評為浙江最美的五個古村落之壹。

坐落巍峨險峻的百丈巖下幽谷中,石頭壘築而成石屋依山傍水,呈點狀散列,被山間林海所環繞。

別具壹格、渾然壹體的石屋、石橋、石道、石磨坊用材簡潔,古樸粗獷。

現存的石頭屋有200余,古民宅28處,最老的四合院已有300余年。

坐標:麗水縉雲縣壺鎮鎮東向15公裏

在古鎮

青磚黛瓦,炊煙裊裊

推窗即畫卷,別有壹番風趣

註:本文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

  • 上一篇:古代文學中的四字成語常識
  • 下一篇:壹幅國畫玩完後如何裝裱?我請求專家的建議。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