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發揮有趣實驗的作用。
實驗是構建科學微課堂最關鍵的壹步。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進而發現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深入探索知識的目的。趣味實驗就是用日常生活中的物體做實驗,讓科學活起來,用“獨特的設計思維”顛覆學生固定的認知模式和思維模式,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趣味實驗的設計首先要符合科學微課堂的“微”的特點,實驗過程不能太曠日持久和復雜。所以老師設計的實驗最好不要超過2分鐘,否則會分散註意力,影響對內容的講解。控制實驗時間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實驗設備要從平時能得到的物品中選擇;實驗步驟要簡潔明了。比如在學習“壓力”的時候,老師可以設計以紙杯為課堂知識導入點的實驗。步驟簡單,學生壹眼就能看出來。另外,實驗不能脫離教學目標而存在,還具有針對性和參與性強的特點。因此,教師在設計實驗時,要明確實驗的目的,正確揭示實驗與教材的關系。例如,為了加深學生對壓力與流量關系的理解,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實驗:1)將臉盆放在水龍頭下,打開水龍頭,放入半盆水;2)拿壹個乒乓球放在落水的地方,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乒乓球是被水流牢牢吸住的。老師們可以借機解釋壹下這個原理:由於水流速度快,與外界相比氣壓低,所以我們只看到乒乓球在水中不斷的翻轉。可見,只有有的放矢,才能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趣味實驗的作用。
第二,知識點講解詳細,重點突出。
由於時間有限,教師必須科學分配課堂時間,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詳細、恰當地講解知識,突出重點和難點。
1.在課堂講解中,教師要圍繞壹條主線,始終如壹地保證教學內容的集中,從而優化學生的思維。比如在分析題目的時候,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錯誤原因”這條線索來解釋題目。如果有些題目是因為學生考查不清,老師可以督促學生改掉這個毛病;有的題目是由於學生知識概念不清,教師要結合知識點和題目進行講解;然而,他們中的壹些人在解決問題時會犯錯誤,因為他們沒有掌握解決問題的技巧。教師要註意對這類問題的歸納和總結。通過線到面的講解,不僅可以理清學生的思路,理順學生的邏輯,還可以節省時間,實現資源的優化利用。
2.知識點詳細且恰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PPT已經成為壹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它不僅能全面、直觀地反映知識點,還能突出不同知識點在教學目標中的不同要求。比如在學習“冪”的時候,冪的概念、單位、公式都是知識點,老師可以在PPT中突出。另外,老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講解重要的知識點,加強學生的記憶。首先,教師可以重點分析個別知識點的概念和含義,讓學生掌握其具體本質。然後,把知識點和實際題目的應用結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靈活多變的目的。這種教學方法遵循“理解—應用”的認知規律,通過反復練習和強化,夯實基礎。比如在學習焦耳定律的過程中,教師先講解定律的內容,然後通過試題加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比如通過壹個5ω電阻的電流是2A,10s釋放的熱量是j,如果通過它的電流減少到1/2,同樣的時間消耗的能量是壹樣的。本例(假設電阻值不變)通過具體的計算,理解電流的變化如何影響電能,從而概括出公式的壹般性質,使學生理解公式中蘊含的科學規律,既充分考察了學生對公式的掌握程度,又要求學生對知識點“學以致用”。
第三,充分利用有趣的回憶。
趣味記憶法的引入,大大加強了科學微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趣味記憶是指通過諧音、造曲或形象比喻,使枯燥難記的知識點變得有趣,讓學生快速準確地掌握知識,從而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有趣的記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歌曲和押韻的記憶是最常見的有趣記憶形式,通過節奏和押韻來總結知識,便於學生記憶。如壹價鉀、鈉、氟化銀,二價鈣、鋇、鎂和氧化鋅,鋁、矽和五價磷。23鐵,24碳。“246硫全,銅汞最常見”這首歌,方便化學元素的記憶。諧音記憶法也是壹種常用的方法,通過合理的諧音使記憶的內容具有壹定的邏輯性。比如金屬活性的公式: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可以諧音為“賈梅驢,新蹄喜輕拉,重百斤”。通過合理的聯想和諧音,可以將晦澀難懂的知識點簡化成壹個有趣的故事,方便記憶。集中記憶法可以對復雜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簡化,提取關鍵詞,從而減少學生需要的記憶量。比如把實驗室制氧的七個實驗步驟簡化為七個字:檢驗、裝、夾、照明、接收、移動、熄滅。學生只要牢記這七個字,就可以在掌握壹定化學知識的基礎上,輕松記憶制氧的過程。
四、“美化”聲音與傳統課堂相比,微課堂中教師的肢體語言相對難以展現,聲音成為教學過程中的關鍵因素,成為師生溝通的重要橋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打磨”和“美化”自己的聲音,讓學生清晰準確地接收信息。
1.漂亮生動很多同學表示,如果老師的聲音太累或者保持同樣的語氣,他們上課的興趣就會急劇下降。因此,保持語言的優美生動和聲音的抑揚頓挫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講解知識時,首先要理順自己的思路,保持思路清晰,然後用簡潔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這種講課嚴謹透徹,便於學生接受和理解。當然,老師也可以適當地使用壹些例子或科學故事,讓課堂看起來豐富生動。比如在學習“壓力”的時候,老師講了帕斯卡在1648把水註入木桶的實驗,以增加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2.自信有感染力的老師,只有對自己說的話充滿自信和熱情,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帶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首先,教師要脫離講稿,而照本宣科會暴露出教師準備不足或教學經驗不足的缺點,難以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從而大大降低教師的教學魅力。其次,教師要充分展示自己對科學的熱情,帶領學生以積極的心態遨遊科學的世界。這就需要教師加強與學生的語言交流,準確了解學生的心理,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和薄弱環節,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科學教學。
3.耐心細致重點和難點往往是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耐心細致,循序漸進,深入分析挖掘,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由於學生能力的差異,教師應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因材施教,以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收獲壹定的知識果實。
動詞 (verb的縮寫)結論微課堂作為壹種新的教學模式,具有形式靈活、趣味性高、針對性強等優點,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潛能。因此,在構建科學微課堂時,教師應突出個性特色,使知識講解信息量大,表現形式豐富多樣,突出重難點,積極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