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叫停”選秀綜藝呼聲高?只因明星與“造星”越來越醜態畢露

“叫停”選秀綜藝呼聲高?只因明星與“造星”越來越醜態畢露

新上人氣綜藝《五十公裏桃花塢》,蘇芒、舒淇雖是同代人,但體型差異、飯量差異都挺大的。

蘇芒說壹天650塊錢都不夠;

但舒淇吃個雞蛋就好了(這麽吃簡直6塊都用不了)。

而孟子義、周也則吃了幾口,就把紙巾扔進飯盒裏了。#明星在真人秀裏疑似浪費糧食#

想當年,星爺為了吃上壹碗盒飯含辛茹苦,妳們卻對盒飯這麽不屑壹顧!

記得去年有壹檔綜藝叫《頭號型動派》,錢楓、沈夢辰、顏如晶也是點了壹大桌,沒吃幾口全倒了;

淩瀟肅和老婆唐壹菲上綜藝《哎呀好身材》,中午唐壹菲點了“香辣蟹、水煮魚、牛蛙”三大盒“硬菜,連淩瀟肅自己都吐槽,這根本不是兩個人能吃得了的。

或許為了彰顯自己“幹吃不胖”“親民”的人設,明星們習慣了在節目上鋪張吃飯,更有人曝料說,明星上綜藝,夥食標準是2000塊壹天,怪不得怪不得,蘇芒說不夠……

更別說聽說被停播的《青妳》,粉絲為給偶像投票活活倒掉了27萬瓶奶!這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偶像帶粉絲***同鋪張浪費的“壯舉”!

最近看綜藝看得越多,就越發現明星醜態畢露,而且 娛樂 圈和飯圈文化好可怕。

浪費食物的吃播被封禁了,但明星在綜藝真人秀裏的浪費,卻像“軟廣告”壹樣“深入人心”著。

像孟子義、周也這種,在 娛樂 圈裏司空見慣到麻木。明星嘛!日薪上百萬嘛!幾十塊的盒飯吃壹半就扔掉又咋樣?

妳看李湘不是在節目裏宣揚,她和汪涵家壹個月菜錢7萬不夠、3萬元燕窩每天喝壹碗,然後吃水果是要司機專門到進口水果市場,司機邊視頻邊讓李湘挑麽……活脫脫貴婦的心態。

明星暴露出來的、自認“貴族”的心態,綜藝《親愛的,來吃飯》最甚。

這部綜藝被評為“最惡心”不只因為它照搬了韓綜《請給壹頓飯SHOW》,還因為裏面的明星素質低得可怕。

韓國原綜藝裏,姜虎東會敲開壹個素人家的門,並向主人禮貌請求,是否能在此用壹頓飯?

席間通過***同用餐的交談,挖掘普通人的喜怒哀樂。

而國綜可倒好,王祖藍與範湉湉到市民家裏去蹭飯,理直氣壯的。

主人說家裏沒有人不方便。 明星反問:妳不是人嗎?

本來在沒有約定情況下,到陌生人家中吃飯,在中國傳統禮儀中就是很不禮貌的,何況當街敲門,誰知道妳是不是騙子?!

可是二人的語氣仿佛在說:

孫藝洲則在壹個不寬裕家庭裏連幹了兩塊大排,吃掉主人家三分之二的菜量,而本來主人是想用來明天帶盒飯的……

這些明星是真被餓著了?還是沒教養?這恬不知恥的底氣和優越感,不知道從哪來的?

甚至飯席間找的聊天話題也盡是關註自己、花樣炫富。

賈乃亮說因為拍綜藝四個月沒回家了,身不由已啊!

男主人壹臉蒙蔽地說:“那妳少接點節目去陪家人唄。”

孫藝洲“哭窮”定居上海丟了不少賺錢機會。而女主人只是壹個擺攤兒的,買個大排算改善生活……妳壹頓夥食費趕上人家壹個月工資,跟人家說得著嗎?

這節目本應該是“ 探索 與關懷”的主題,但用了這幫低素質明星,完全翻車了。

當然,個別明星也有不拜金、不優越、不浪費的

比如《妻子浪漫旅行》裏,應采兒看到穎兒拿了兩大盤吃不了的食物放在面前,就說:

為啥這麽“貴族”的明星在綜藝裏可以被任意驅使?

記得當年日本某綜藝裏,日本著名女子偶像組合AKB48中的成員,被主持人用腳踢頭、腳踩腳、推進泳池,舉起來拍臀部。答案很簡單,賺錢。

綜藝的本質是“文化快消品”,平臺做壹部綜藝,趕得上壹部精心制作三四年的高票房電影。

為什麽選秀綜藝被稱為綜藝裏的“王者”?也是因為它撈錢最快。

有網友分析過,《創作101》就為某平臺創造了約8億的收入。

這些收入包括:綜藝的品牌廣告收入、用戶付費收入、藝人經紀約收入、IP衍生開發收入、演唱會和版權分銷收入等(數據未經核實,僅作參考)。

只要妳制作周期短、速度夠快,又是爆款,用兩部綜藝搶占行業“巨頭”不是夢——

每壹個選秀綜藝背後,都是頭部視頻網站、泛 娛樂 內容提供商,也就是汪海林口中說的“平臺”,他們控制了整個產業鏈,再加資本加碼投資,所以這個“盤子”越來越大,壹個綜藝估值個百億都是有可能的。

這個產業鏈裏面,平臺是最上遊受益者,流量價值、商業贊助商的投入都到他們的腰包;第二層是資本和品牌商,他們賺的是粉絲經濟;然後就是藝人,賣賣人設就抵得上拍幾十劇的收入。

近兩年還出了“雲綜藝”這種形式,這就更快了!

比如說湖南衛視《嘿!妳幹嘛呢》5天就上馬;

某平臺的《好好吃飯》則只用了48小時……

節目策劃得快、產生熱度快、商業價值爆發的快,所有鏈上的參與方撈錢也就快。這就是為啥國內綜藝同質化、抄襲嚴重的根本原因!

這也是為啥孫藝洲等人能那麽理直氣壯到素人家“要飯”,他們的心態是:

值得尊重的只有資本方,那才是“老板“。

說到這,又想起了張譯,這種明星太難能可貴,他說:”我是堅守底線的,我從不參加真人秀。”

他又說:“我不是壹個能夠去 娛樂 大眾的人吧。在修為上比較低,在這壹點做不到。”

張譯的潛臺詞應該是:

有人說“桃花塢”裏張翰和宋丹丹尷尬得很真實,相信他們是沒有臺本的。

但美人是不信的,基本人設壹定是有的。

張翰就是霸道總裁人設,宋丹丹就是代際溝通障礙者角色。宋丹丹壹定要逼問郭麒麟喜歡誰,好逼他現點笑料。壹定要撮合李雪琴和郭麒麟,制造點話題。

《女兒們的戀愛》裏,張恒和鄭爽在分手後為了賺錢,又去參加了綜藝,完全按“臺本”在演。

除了臺本,還有“內卷”和捧殺。

內卷比如《浪姐》,楊鈺瑩開頭VOCAL得了60幾分,這就是內卷;

而寧靜不論如何鬧脾氣,張雨綺業務能力多差,也壹定會出道,因為她們話題高,這也是內卷。

捧殺的案例,比較明顯的就是《浪姐1》裏,萬茜和藍盈瑩。

藍盈瑩成績第壹,馬上吳昕突襲她的人設。

吳昕用“哭招”,讓藍盈瑩的強勢“引戰”、挨罵……

所有招數,只有壹個目的,讓綜藝更有爭議,更跌宕起伏,像電視劇壹樣,有引子,有高潮、有落幕。

因為有這些招數,綜藝更易操縱大眾 情感 ,“造星運動”更簡單。

明星真人秀和“造星運動”的手段越多,綜藝就越不好看,綜藝帶來的文化也日益扭曲。

誰 娛樂 誰還不好說,反正“ 娛樂 至死”。

國內早期的綜藝還是有精彩之作的,特別是選秀綜藝。

中國最早的綜藝海選,是1985年上海電視臺舉辦的《卡西歐杯家庭演唱大獎賽》。

這個“選秀”參與者是普通的上海市民,為了鼓勵大家報名,主辦方還策劃了報名就送壹臺鬧鐘的活動。周冰倩、巫慧敏都是在這檔綜藝裏走出來的。

2005年的《超級女聲》也是壹檔好節目,走出了壹批歌壇才女。

可不知道什麽時候起,綜藝就變味了,成了明星作秀提高薪酬和曝光率,富二代家的小鮮肉們上位的工具。

此外,淺薄廉價的“飯圈文化”(粉絲文化),讓對年輕人感受到太多負能量。

比如說,肖戰的粉絲自稱是數據工人,他們當年自稱壹天之內能把肖戰數據刷到全球第壹。很多人不信,但後來不得不信。93小時,這首沒聽過的歌銷售額破億了。

《青妳》如果不取締,這種“數據工人”就會越來越多,以前只是投票刷數據,現在是倒奶,以後能幹出啥很難說。

而且,如果妳身邊有這種偶像的鐵粉、女友粉、腦殘粉,不上學、不上班,卻為偶像花錢去打投,難免妳或者妳的孩子不受到影響。

汪海林壹針見血:

本來,偶像的涵義,是壹群“有夢想的人”,在偶像身上,人們看到追夢者的精彩人生,並從中學習到壹種向上的精神。

可現在,偶像變成了壹群拜金主義者,粉絲變成了給金子的人。

劣幣驅逐了良幣!有這種綜藝在,好的綜藝就生存不下來。 參加綜藝的、不務正業的演員片酬高了,好演員就沒有出路。

這就是為什麽取締選秀綜藝的呼聲,為何那麽高!

尼爾波茲曼在《 娛樂 至死》中說:

“ 娛樂 至死”本是個中性詞,它講出了“現代人接受文化精神的方式和渠道是 娛樂 ”這樣壹個規律,我們無法抵抗 社會 發展到今天的這種形態。

那我們能不能讓 娛樂 有底線壹點?

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是什麽?學習、實幹、拼搏、進取。而綜藝教了大家什麽?驕奢、拜金、英雄主義、壹人得道雞犬升天……

這種淺薄廉價的價值觀和毒奶,還是少“投餵”壹點吧!

  • 上一篇:如何學會養心養神?
  • 下一篇:家裏有這種柵欄不吉利。房子後面有圍墻風水好嗎?

    墻在很多家庭都很常見,尤其是壹些有自己庭院的朋友。妳知道,墻實際上會影響我們的運氣。影響我們運勢的因素有很多。不要忽略壹些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註意的地方。家裏的風水很重要。

    現在農村富裕起來的人,都開始在原來的宅基地上蓋新房或者別墅。同時,院子周圍還建有圍欄。

    但是,妳知道籬笆的風水是什麽嗎?為什麽有的墻看起來那麽舒服,有的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