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酷”這個詞的由來?

“酷”這個詞的由來?

"酷",這個詞是近些年青少年流行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壹個重要詞語.當代青少年對某壹個人、某壹種行為表示贊賞會說"酷",如果贊賞到極點就會說"酷斃了".那麽,"酷"的含義到底是什麽呢?

"酷"來自《羅馬假日》這個影片.女主角剪了頭發後,覺得十分涼爽,就摸著後腦勺說:“cool!”電影播出後,許多女孩子都去剪了頭發,並且學著女主角的樣子摸著後腦勺說:“cool!”後來傳入臺灣,被翻譯為“酷”.

"酷",英文COOL的漢語譯音.COOL本來是冷的意思,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成為美國青少年的街頭流行語,初期是指壹種冷峻的,反主流的行為或態度,後來泛指可贊美的壹切人和物.七十年代中期,這個詞傳入臺灣,被臺灣人譯成"酷",意思是"瀟灑中帶點冷漠".九十年代,它傳入大陸,迅速取代了意思相近的"瀟灑"壹詞,成為青少年群體中最流行的誇贊語.這個詞語在流傳過程中含義不斷豐富,現在它的含義可以表示廣泛意義上的"好",並不僅僅只是表示"瀟灑中帶點冷漠"的意思了.雖然"酷"是"好"的意思,但青少年心目中的"酷"跟傳統意義上的"好"是不同的.他們如果稱贊壹個人"酷",那麽這個人或者在衣著打扮、或者在言行舉止、或者在精神氣質上肯定是特立獨行、充滿個性的,絕對不是老壹輩人所欣賞的那種純樸熱情、循規蹈矩的"好"."特立獨行、充滿個性",正是"酷的精髓所在,也是當代青少年青睞和欣賞"酷"的真正原因所在.

眾所周知,我們的教育界長期以來奉行的是壹套規範化、程式化的教育模式.在這種教育模式下,許多青少年缺乏獨立的人格和個體意識,總是被動地服從集體、服從組織,為社會無私奉獻,將自我消溶在群體之中.青少年受的教育越多,掌握的知識越多,也就越 來越千人壹面、千人壹腔.青少年的個性及個性所衍生的思想、見解蕩然無存,青少年的獨立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教育成為了現代教育教育的壹個必不可少的內容.同時,當代社會也給予了個性極大的寬容,在承認個性、正視個性、尊重個性的基礎上,還往往用"飛揚"、"舞動"這樣的動感後綴來渲染個性.在這種崇尚個性的情況下,個性就成為當代青少努力追求的目標,他們主張個性獨立、個性發展、個性完善,主張自我設計、自我選擇、自我實現,他們的個性意識、個性意識得到了極大的增強.

於是,在當代青少年的心目中,只要是展示了個人獨特風采的,哪怕這種風采並不符合傳統的審美習慣和審美標準,也應該是美的.在他們看來,這種風采不僅表現在壹個人的思想觀念、精神氣質方面,也表現在壹個人的衣著打扮、言行舉止方面.所以,當少年韓寒放棄學業並猛烈地抨擊現行教育的時候,青少年會說他"酷";當歌手謝霆鋒壹臉冷漠高傲地出現在演唱會上的時候,青少年也會說他"酷"."酷"成了青少年贊賞"個性美"的壹種最高的表達方式.

由於"酷"受到推崇,扮"酷"便成為了當代青少年的時髦之舉."酷風"的大流行,使"酷"不免成為壹種流俗.這種"酷"只註重外在表現,至於扮"酷"的人內心倒並不壹定有什麽相應的思想和觀念,他們更多的是要壹種做派,壹種時尚表演.壹青少年或是在發型上追求怪誕,或是在服裝上追求怪異,或是在言語上追求奇特,努力使自己與眾不同,然後博得"酷"的贊譽.這種現象壹方面反映了壹些青少年不太成熟的心智,但另壹方面也顯出代表個性美的"酷",在青少年心目中有著極重的份量.

還有壹個由英文字母組成的"IN"也是近年來青少年群體中頗為流行的壹個詞語,它是是直接從英語中借用過來的,表示"時髦、流行、在內"的意思."IN"是英語中表示時髦、流行的意思中最為簡短有力的壹個,它跟通常的說法"fashion"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強調的是隨時可見的、處處可覓的時髦;它更貼近生活、更口語化.當代青少年贊賞某壹個人或某壹件事時入行的時候,往往就會使用"IN"這個詞.如果壹個小夥子對妳說:"妳真IN",那就是說:"妳是在行的"或者"妳是時尚的".與"IN"相反的詞是"OUT",意思是"不時髦"、"老外"(外行、不懂)、"老土".如果壹個小夥子語重心長地對妳說:"同誌,妳OUT了",那就是說:"妳跟不上形勢了,該換換腦筋了.

對"IN"的賞識,表明"時尚"已經成為當代青少年的壹個重要的取向.也就是說,在青少年的心目中,只要是時尚的東西,就是美的,就應該是他們追求的目標.染彩色頭發、穿名牌運動鞋是時尚的裝扮方式,那染彩色頭發、穿名牌運動鞋就是美的發手短信、上QQ是時尚的交際方式,那發手機短信、上QQ就是應該追求的交際方式.如果壹個年輕人被別人評價為"OUT"、"不時尚",那他就會產生許多的煩惱和痛苦,因為他覺得別人說 自己"OUT"、"不時尚"就相當於在說自己是不美的、是醜陋的.

"時尚"與"流行"有著重要的區別."時尚"肯有新潮性、前衛性、區別性和短期性等特征,這是大範圍的流行文化所不肯備的."時尚"的東西往往是出現的、肯有新鮮感的東西,這是它的新潮性."時尚"往往走在流行潮流的前面,引領著流行潮流的發展方向,這是它的前衛性.追求"時尚"的人在心理上有意識將自己與社會其他群體區別開來,這是它的生;"時尚"的東西存活的時間往往是短暫的、是稍縱即逝的,這是它的短期性.所以說,"時尚"和"流行"肯有相互聯系又相互排斥的關系.當某壹現象、某壹物品由時尚走向更大範圍的流行之後,同時也就成為時尚所揚棄的對象.例如,網絡流行語"恐龍"、"青蛙"在剛剛問世並被少數人使用的時候,他們肯有時尚的特征;但是,當它們逐漸被大多數人使用並廣泛盛行之後,它們就失去了時尚的特征,而僅僅只有流行的特征了.

追新求異歷來是少年的天性,而"時尚"的特征恰好和他們的這種天性是相吻合的,"時尚"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他們推崇和喜愛的東西了.可以這樣說,青少年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時尚的追求.縱觀改革開放後的各個時期,從上世綱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穿喇叭褲、聽鄧麗君,到八十年代中期的聽搖滾、跳邊斯科,再到九十年代末的上網聊天、極限運動,引領時尚風潮的往往就是青少年群體.同以往的各個時代相比,時尚在當代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據著更為重要的地位.當代少年是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新壹代少年,由於消費主義思潮的蔓延,由於大眾傳媒對時尚的大肆宣傳,由於時尚流變的異常快捷,青少年對於時尚消費的追求願望級為強烈.時尚的服裝、時尚的手飾、時尚的日用品、時尚的通訊工具、時尚的電腦等等,都 是他們追求的目標.舉個例子,手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生活中壹種重要的聯絡工具.由於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產廠家的不斷創意,手機的功能、款式在不斷地更新,時尚的新款手機不斷湧現,而青少年群體往往就是時尚手機的最先有者.從青少年時尚消費不遺余力的熱情追求中風們要以明顯地感覺到"IN"――"時尚",在青少年心目中是多麽的富有美感.

再有壹個字"炫",這個字出現的時間比"酷"和"IN"要晚壹些,它是隨著手機的興起而誕生的壹個流行詞語,最初的含義是用來形容形容彩屏手機的色彩鮮艷、絢麗奪目的.但是,隨著這個詞語的不斷傳播,它的含義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我們現在經常可以從青少年的口中聽到這樣的話語:"炫出妳的自信,炫出妳的風采","展示出自己的個性,妳就是最炫的壹個".在這些話語中,"炫"的含義旨定不等於"色彩鮮艷、絢麗奪目",那麽"炫"的含義到底是什麽呢?

在"炫出妳的自信,炫出妳的風采"中,"炫"解釋為"展示、張揚"比較恰當;在"展示出自己的個性,妳就是最壹個"中,"炫"解釋為"引人註目"比較恰當.但是,不管是"展示、張揚"還是"引人註目",它們都 表達了青少年的這樣壹種審美觀念;盡情地表現自己,張揚自己,引起別人的註目,就是美.

這種審美觀念和傳統的審美觀念有著極大的反差.在中國人傳統的審美觀念中,溫柔厚道、含蓄深沈才是美的;膽大妄為、直率張揚是不美的,不但不美,還可能招致災禍,古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眾,眾必非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幾千年來中國人都非常的含蓄、非常的謙虛,即使自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會輕易的外現,即使自己把某件事做得好了,還要說"做得不好,請多指教".在這個方面,西方文化和我們的審美觀念是不壹樣的.西方人崇尚自我表現,即使壹個人沒有多大的本事,他也要把自己所有的本事展現出來,即使某事還做得不夠完美,他也會毫無愧色地宣揚自己已經取得的成績.這些年來,隨著我國對外交流合作的不斷擴大,隨著經濟全球壹體化的不斷發展,西方的這種審美觀念已經深刻地影響了當今的中國社會,特別是深刻地影響了當今的中國年輕人.在當代中國青少年的心目中,說壹個人張揚直露以期引人註目已經不再是對壹個人的貶低,它反而顯示了壹個人的膽量、壹個人的自信."炫"能夠得到青少年的賞識,跟這種審美心態的變化有著直接的聯系.所以我們看到,在2004年的奧運會賽場上,44歲的王義夫奪冠後只是捏著拳頭揮了揮手,平靜地走下賽場;而21歲的劉翔則張開臂膀滿場瘋跑,恨不得擁抱全世界.接受記者采訪時,王義夫說感謝祖國感謝領導培養,劉翔則說"我很早就想表現自己".不同的慶祝姿勢的話語後面,表現了當代青年人和他們的上壹輩人巨大的觀念判刑差異.

正是因為要"炫"出自己,所以現在的青少年不僅敢於去競選班團幹、去競選"校花""校草",也敢於在用人單位的考官面前侃侃而談,歷數自己的優點和取得的成績.在他們看來,這是壹個呼喚張揚的時代,這是壹個需要張揚的時代.含蓄委婉可能也是壹種美,但他們更欣賞的是自信的、張揚的美!

  • 上一篇:學校是我的演講。
  • 下一篇:廣汽豐田iA5長期測試(六):電車保養真正的錘子是“好節約,好節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