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點、線、面的構成
圖像是物體的外部特征,是可見的。形象包括視覺元素的各個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點、線、面,在畫面中看到的時候也都有自己的形象。
平面設計中的基本形式:在平面設計中,由壹組相同或相似的圖像組成,每個單元成為壹個基本形式,是最小的單元。按照壹定的構圖原則進行排列組合,可以獲得最佳的構圖效果。
1.構圖:在構圖中,由於基本組合,形狀之間存在組合關系,主要包括:
2.分離:形狀之間沒有聯系,有壹定的距離。
3.接觸:形狀之間的邊剛好相切。
4.重疊:形狀之間存在重疊關系,產生上下、前後、左右的空間關系。
5透明重疊:形狀之間的透明相互重疊,但不產生上下的空間關系。
6.組合:形狀與形狀相互組合,形成更大的新形狀。
7.減法:形狀互相覆蓋,被覆蓋的區域被剪掉。
8.重疊:形狀相互重疊,在重疊的地方產生新的形狀。
9.重合:形狀相互重合,成為壹體。
(2)漸變
漸變是我經常聽說的壹種效果。我可以在大自然中親身體驗。在路上我們會感受到樹由近及遠,由大到小的漸變。
漸變類型:
1.形狀漸變:壹種基本形狀逐漸變化為另壹種,基本形狀可以逐漸由完整變為不完整,或由簡單變為復雜,由抽象變為具體。
2.方向漸變:基本形狀可以在平面上進行方向漸變。
3.漸變位置:基本形狀漸變位置需要骨架,因為基本形狀漸變位置時超出骨架的部分會被切掉。
4.大小漸變:基本形狀由大到小的漸變排列,會產生距離感、縱深感和空間感。
5.色彩漸變:在色彩上,色相、明度、純度可以有漸變的效果,會產生層次感的美感。
6.骨骼漸變:指骨骼有規律的變化,使基本形狀在形狀、大小、方向上發生變化。劃分骨架的線可以水平、垂直、對角、折線和曲線分級。漸變骨格的精心排列會產生特殊的視覺效果,有時會產生錯誤的視覺和運動感。
(3)重復
重復的壹般概念是指同壹個圖像在同壹個設計中出現了兩次以上。重復是設計中常用的手法,用以增強印象,創造有規律的節奏感,統壹畫面。所謂相同,主要是指在形狀、顏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重復中的基本形狀:用於重復的形狀稱為基本形狀,每個基本形狀為壹個單元,然後通過重復進行設計。基本形狀不要復雜,要簡單。
重復類型:
1.基本形態的重復:構圖設計中由同壹基本形態構成的壹幅圖,稱為基本形態的重復,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高樓的窗戶。
2.重復骨格:如果骨格的每個單元的形狀和面積完全相等,這就是重復骨格,是壹種規則骨格,也是最簡單的壹種。
3.形狀的重復:形狀是最常用的重復元素,整個構圖中重復的形狀可以在大小、顏色等方面發生變化。
4.尺寸重復:相似或相同的形狀在尺寸上重復。
5.顏色重復:在同壹顏色下可以改變形狀和大小。
6.紋理的重復:在相同的紋理下,可以改變大小和顏色。
7.方向的重復:形狀在構圖上有明顯壹致的方向性。
(4)近似
近似是指在形狀、大小、顏色、質地上的相似,在統壹中表現出生動變化的效果。近似程度可大可小,近似程度大了會有重復感。壹個小的近似值會破壞團結。
大致分類:
1.形狀近似:如果兩個圖像屬於同壹個種族,它們的形狀是相似的,就像人類的圖像壹樣。
2.骨格近似:骨格可以是近似的,而不是重復的,也就是說骨格單元的形狀和大小有壹定的變化,是近似的。
註意:近似和漸變的區別,漸變的變化很有規律,基本形狀的排列很嚴謹,而近似的變化沒有規律,基本和其他視覺元素變化大,更活潑。
(5)骨骼
骨骼網格決定了構圖中基本形狀之間的關系。有時候,骨格也會成為圖像的壹部分,骨格的不同變化會改變整體構圖。
骨頭分為:
1.規則骨架:規則骨架具有精確嚴謹的骨架線條,規則的數值關系,基本形狀按骨架排列,有很強的秩序感。主要有重復、漸變、發射等骨骼。
2.不規則骨架:不規則骨架壹般沒有嚴格的骨架線,構圖比較自由。
3.功能性骨架:功能性骨架是將基本形態劃分為各自單元的邊界,賦予圖像精確的空間,基本形態可以在骨架單元內自由改變位置、方向、正負,甚至超越骨架線。
4.非活動骨架:非活動骨架是概念性的。非活動骨架線有助於基本造型的排列和組織,但不會影響其造型,也不會將空間分割成相對獨立的骨架單元。
5.重復骨架:是指由骨架線劃分的空間單元在形狀和大小上完全相同。它是最規則的骨架,基本形狀按照骨架依次排列。
平面設計就是將不同的基本圖形按照壹定的規則組合成平面上的圖案。主要是在二維空間中,地圖與地面的邊界以等高線劃分來描繪圖像。平面設計所表現出來的空間感並不是真正的三維空間,而只是圖形的視覺引導所形成的壹種錯覺空間。
(6)發射
發射是壹種常見的自然現象,發出的是太陽的輻射光。發射具有方向的規律性,發射中心是最重要的視覺焦點。所有的圖像都向中心集中或從中心分散,有時會造成光動、爆炸感和強烈的視覺效果。
排放分類:
1.從中心點發射:從這個中心向外或由外向內發射。
2.螺旋發射:螺旋的基本形態壹直在螺旋排列中進行,螺旋基本形態逐漸擴大形成螺旋發射。
3.同心發射:同心發射是以焦點為中心,逐層環繞發射,如箭靶的圖形。
(7)特異性
特異性是指構成要素有意違反有序關系中的順序,使少數個別要素脫穎而出,打破規律性。
具體分類:
1.形狀的特異性:在許多重復或相似的基本形狀中,出現少量特殊形狀,形成差異對比,成為畫面上的視覺焦點。
2.尺寸的特異性:在同壹基本形體的構成中,只在尺寸上做壹些具體的比較,但要註意基本形體的特異性要適中,比較不能太寬,也不能太相似。
3.色彩的特異性:在相近色彩的構圖中,加入壹些對比成分,打破單調。
4.方向的特異性:大部分基本形式是按順序排列的,方向壹致,少數基本形式改變方向形成特殊效果。
5.紋理的特異性:在同壹紋理中,引起不同的紋理變化。
(8)比較
對比有時是形式上的對比,有時是色彩和質感上的對比。對比能產生清晰、積極、強烈的視覺效果,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大自然充滿了對比,天地、陸海、紅花綠葉都是對比現象。構成對比的關系包括:大小、明暗、銳度、輕重等。
比較的分類:
1.形狀的對比:雖然完全不同的形狀產生壹定的對比,但要註意統壹感。
2.大小對比:畫面中形狀的大小不同,線條的長短不同而形成的對比。
3.色彩對比:色彩因色相、明暗、濃淡、冷暖而產生的對比。
4.質感對比:不同的質感,比如厚薄,光滑,凹凸質感不同。
5.位置對比:圖形在畫面中的位置不同,如上下、左右、高低等不同位置產生的對比。
6.重心的對比:重心的穩定與不穩定,重心感的不同所造成的對比。
7.空間對比:平面內正反、畫面底部、距離、前後感的對比。
8.虛實對比:畫面中有真實感的圖形叫現實,空間是虛擬的,虛擬的地方大多是底層。
需要註意的是,在對比的運用上,要求有統壹的整體感,視覺元素的各個方面都要有壹定的大勢,各有側重,相互對比。如果處處攀比,就不能強調攀比的因素。
(9)密集
疏密是設計中常用的組織畫法,基本造型在整個構圖中可以自由鋪展,有疏有密。最稀疏或最密集的地方往往成為整個設計的視覺焦點。它在畫面中制造了壹種視覺張力,有壹種磁場般的節奏感。疏密也是壹種對比,利用基本形狀的數量產生疏密、虛實、松緊的對比效果。
密集分類:
1.密點:在設計中,壹個概念性的點放在構圖上的某壹點,基本形態在組織安排上傾向於密在這個點,離這個點越近越稀疏。
2.線條的疏密:構圖中有壹條概念性的線,基本造型沿著這條線疏密,線上最密的位置,離線越遠,基本造型越稀疏。
3.自由疏密:在構圖上,基本形態的組織完全自由無規則,沒有點或線的疏密約束,基本形態的疏密變化微妙。
4.擁擠與異化:擁擠過度密集,所有基本形態在整個構圖中都處於擁擠狀態,占據了所有的空間,沒有稀疏的地方。異化與密度相反。在整個構圖中,基本形式相互疏離,分散在各個角落,可以是均勻的,也可以是不均勻的。
應當註意,在強化效果處理中,為了具有強化效果,基本形狀的面積應當小並且數量應當大。基本形狀的形狀可以相同或相似,只是在大小和方向上有壹些變化。在密集構圖中,重要的是基本造型的密集組織必須具有張力和動態的傾向,組織不能散亂。
(10)質地
肌理又稱紋理,因材質不同,表面的排列、組織、結構不同而產生的粗糙、光滑、柔軟的感覺。
紋理的創建方法:
1.筆觸的變化:通過粗細、軟硬、輕重筆觸的不同排列,描繪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2.印拓:用墨水或顏料雕刻並自然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再印在圖上,就會形成古樸的拓印紋理。
3.噴繪:將溶解後的顏料用噴筆或金屬網、牙刷刷上後,顏料像薄霧壹樣噴在紙上。
4.染色:吸水性強的表面可以用液體顏料進行渲染感染,顏料會自然分散在表面,產生自然美觀的紋理效果。
5.紙張:不同種類的紙張由於加工材料不同,在厚度、紋理、結構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或者人工起皺,產生特殊的紋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