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大學生個體成長發展的價值目標——能力本位與道德修養的統壹
中國的封建社會是壹個權利本位的社會,權利本位的觀念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受到了猛烈的沖擊,但作為壹種觀念,“文化基因”有其相對的穩定性,權利本位直到現在仍然主導著壹些人的思想和行為。在中國建立市場經濟之初,貨幣本位支持和操縱了壹些人的活動。權力本位和金錢本位有時甚至相互勾結,腐蝕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倫理關系。這兩種道德價值觀都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格格不入,但由於復雜的歷史原因,它們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廣泛存在。他們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道德觀。根據我們對10多個省市30所高校2372名大學生道德價值觀現狀的調查,結果顯示:74.4%的學生承認自己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官本位的影響,40.9%的學生承認受到了金錢本位的影響。註重功利和物質利益已經成為相當壹部分大學生的主要價值觀,壹些學生甚至想盡壹切辦法來獲得金錢。問卷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在職業選擇上把“多掙錢”作為首選,放在首位。壹些學生坦率地說,他們既想要錢,也想要知識。
可見,幫助大學生樹立能力本位和道德修養相統壹的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培養的本質要求,是塑造面向21世紀高素質能力型人才的基本價值取向。在確立這壹價值取向時,首先要批判以儒家文化為主的封建宗法和官本位對現代人的影響,即改造自身“文化基因”中的消極方面,如盲目服從和依賴傳統權威,缺乏效率和個人功效;不敢張揚個人的主體性和個性,不敢出頭,服從謙讓,嚴防不同意見和觀念;缺乏主體意識,對權力的敬畏、屈從、依附和崇拜。儒家倫理,尤其是在漢代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之後,以皇權為主體,在倫理道德規範上以忠於皇權為最高標準,以忠君為第壹要義。儒家倫理的道德規範與壹套嚴格的宗法等級制度相匹配,產生了重男輕女的人身依附關系,逐漸形成了中國人的權力依附心理,“做官”成為文化人發展自我的唯壹希望。因為權力決定了人的榮辱和命運,導致了“權力擁有壹切”的社會心態。權力依賴的觀念使被依賴者失去了獨立的人格和意識,使人養成了逆來順受、忍辱負重、循規蹈矩的人格。必須讓跨世紀的大學生明白,把當官作為人生的目的和理想,是與我們黨的培養目標不相容的,也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的質量要求相違背的。徹底擺脫傳統的權力依賴觀念,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本質要求。
在批判傳統權力依賴觀念的同時,也要引導大學生正確對待儒家倫理等傳統道德,不能全盤否定。儒家倫理主要圍繞人與人、人與集體、人與社會的“道德關系”展開,其中德性修養占主導地位。孫中山先生曾高度評價儒家的道德修養理論,他說:“義、修身、齊家——這些詞是我們政治和哲學知識中獨壹無二的瑰寶”。這說明我們在德行修養方面有很多思想材料可以借鑒。比如,儒家的人生態度、智慧、仁義、勇敢,以及道德修養理論,不僅是修德的思想寶庫,也關系到他的發展能力。其次,要批判地吸收西方倫理學中的能力本位思想,堅決反對和摒棄“金錢本位”觀念。重力與重視物質勝於精神是壹致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文化形態的本質特征是“人的能力本位”通過“物質本位”或“金錢本位”來表達和實現。“人的壹切價值都表現在物的價值上,人的發展的本質特征是人對物的依賴。”(1)但必須肯定的是,資本主義比封建主義更重視人的能力,資本主義更重視物質財富,表現為片面的、物化的個人能力促進其經濟的高效增殖。“這是人的能力達到壹定程度的重要證據,這畢竟賦予了人的能力事物的表象。(2)財富是人的能力的象征,掩蓋了能力的標準,使人崇拜事物。人格價值的物化、客觀化,反映了人在被物質世界外化的同時,又被內化、被創造。金錢拜物教壹度讓資本主義者欲過江之鯽,道德淪喪,導致人文精神危機,整個社會生產力停滯不前。人們在享受科技涼漿的同時,也在享受它帶來的苦果。資本主義的能力標準導致了能力的片面發展,加深了人自身的異化。正是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有識之士都在努力克服人為的物質奴役等社會弊病,所以在現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人的能力全面發展的價值觀開始提高,而對物質方面的興趣趨於淡薄。因此,我們應該謹慎對待資本主義的能力標準。壹方面,要批判和吸收其基於人的能力的倫理觀的合理方面,如人的主體性、人的個性、人的自由、民主、人的獨立人格、人的意誌和人的潛能、人的價值的實現等。另壹方面,要批判、克服和消除在主體性和能力本位背後異化人的金錢拜物教的價值觀念。提倡能力本位和道德修養相統壹的目的是培養壹代既能消除封建傳統觀念權力本位的負面影響,又能擺脫父輩權力高度集中的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中人們對組織制度和領導的依賴, 並從資本主義的影響和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帶來的對事物的依賴中擺脫金錢本位的束縛,努力接近和走向符合馬克思全面發展願景的人的理想目標。 在能力本位和德性養成的統壹價值目標中,德性是導向,是能力的內在精神動力,能力是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和外在表現。德性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能力是智力因素的力量。這壹價值目標體現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統壹。
二、大學生個體道德行為的基本原則——張揚個體主體性與崇尚集體主義的統壹
人的主體性是指主客體關系中人的自由自覺活動的基本性質。人的能力是主體性確立的主觀基礎,人的主體性只有達到個體主體性才是真正徹底的。高度文明的社會是由充滿個性,充分發揮個人主體性的人組成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對人的個體主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壹方面要張揚個體主體性,另壹方面要防止個人主義膨脹,提倡集體主義原則。世紀之交的大學生首先應該成為這樣的人。壹方面,他們要懂得發揮自己的潛力,張揚個人的主體性。努力創造獨壹無二的個體,另壹方面明白自己的行為必須與實現同壹目標的集體行為相協調,與促進集體和社會目標的實現相壹致,而不是把個人目標與社會和集體目標割裂開來。
根據我們的調查,當代大學生壹方面強烈要求張揚個人主體性,另壹方面卻忽視集體主義價值觀,個人主義嚴重,道德意識淡漠。他們崇尚、追求、喜歡做“壹個敢於競爭、敢於冒險、抓住機遇、爭取成功的人”,認為“人的壹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去追求,並不是壹種浪費”;很多同學在和別人的關系中能分辨出別人的對與錯,分辨不出自己的對與錯;只要求集體為自身發展提供便利和條件,而不管如何為集體履行義務和責任。註重功利、註重物質利益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價值觀,但他們在道德責任和義務方面卻很薄弱。可見,處理好張揚大學生個體主體性與倡導集體主義的關系,是13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亟待解決的理論問題。
在確立當代大學生道德行為的基本原則時,壹方面要克服和消除傳統陳腐價值觀對個體主體性的壓制和扼殺,在批判的基礎上吸收西方倫理思想中肯定和弘揚個體主體性等合理因素;另壹方面,通過批判和繼承傳統道德的精華,如道德意識、獨立意誌和整體性道德價值觀,克服西方傳統個人主義價值觀對個人主體性的盲目和過度張揚對社會整體利益的侵害,從而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張揚個人主體性和倡導真正集體主義的有機統壹。
從這種價值原則和標準的構建上,首先要讓大學生明白,必須自覺克服傳統價值觀對個體主體性的壓制和絞殺。以儒家倫理為主體的傳統道德最大的缺陷在於主體精神的缺失。特別是漢代以後,儒家思想被奉為聖像,成為封建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極大地抑制和束縛了中國人的主體性,成為束縛人的人格的枷鎖。其次,要讓大學生知道西方倫理思想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有對應的壹面,也有對立的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本質上是培養人格完整、主體意識健全、潛能充分發揮的人。經濟主體的相對獨立、平等和自由是市場經濟形成和運行的前提。只有作為生產者和經營者的個人和企業成為真正的主體,才有競爭和效率,才有真正的社會公正,才有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場經濟本身。市場經濟需要張揚主體性,西方倫理思想有與市場經濟相對應的壹面,尤其是現代西方倫理思想有許多可供借鑒的思想材料。但總的來說,它適應資本主義社會的倫理思想,堅持個體本位,具有非理性主義、道德相對主義和非歷史主義的特征。在學習和吸收它的時候,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第三,當代大學生有必要了解傳統道德的積極因素也與市場經濟兼容。如傳統道德中的道德意識、獨立意誌、整體主義、愛國主義和以人為本、和諧思想等,可以消解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彌補西方倫理思想強調情感、本能、個人本位等非理性色彩的傾向,甚至彌補計劃經濟體制下“左”傾路線幹擾造成的價值觀教育內容概念化、抽象化的不足。
通過厘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類主體精神的本質內涵,區分計劃體制和市場體制下集體主義的真實內涵,可以正確批判繼承和吸收中西倫理思想的合理因素,處理好弘揚主體精神與倡導集體主義的關系。元代儒學以主體意識和主體精神為特征。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位,匹夫不可奪誌”,就是強調人的主體性和個人意誌不可動搖的典型代表。在孟子那裏,這種思想發展成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權貴不能屈”的“男子漢”精神。這種主體的獨立意誌,結合“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高度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民族精神,成為整個民族精神的愛國意識、憂患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在世界歷史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防止個體獨立意識和主體精神的過度膨脹滑向個人主義,抵制西方個人主義,是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養料。是個體獨立意誌、主體精神和集體主義有機統壹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心理基礎。以個體獨立意識為前提的群體觀念和集體主義觀念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價值觀的優勢。
第三,大學生個體道德理想的目標——追求“自我實現”與關註社會理想的統壹
道德理想處於道德價值觀的核心,是人們基於對壹定社會或階級的基本道德要求的認識而自覺追求的理想社會中的理想人格和道德關系。從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知道,道德理想包括兩個層次;個人層面是理想人格,社會層面是理想社會中的道德關系。其實,任何壹個個體的道德理想,都包含著對理想社會中理想人格與道德關系統壹的追求,理想人格中對社會道德關系的態度,以及向往中自身人格的特質。總之,追求個人理想和關註社會理想具有內在的統壹性,二者統壹的程度反映了具體個人理想的水平和境界。
當今大學生執著於追求自我發展的個人理想,對社會道德關系和社會終極目標漠不關心,呈現出個人人格理想與社會道德關系不和諧的狀態。註重功利,講求物質利益成為相當壹部分大學生的主要價值觀念,拜金主義越來越嚴重。有些學生甚至把功利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對社會的優越感理解為“自我實現”,註重個人利益的傾向更加突出。他們大多認為“想入黨的學生的人民黨動機對自己未來發展有好處”,而只有10.9%的人是“受信仰驅使,想要終極關懷的人”。有些學生只相信自己,在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中,首先重視個人。39%的學生認為“個人主義”只要不違反法律就可以存在,42.4%的學生認為“個人主義”只要不妨礙他人就沒必要大驚小怪。他們感嘆現在的社會不知道怎麽了,也不知道自己怎麽了。73.3%的同學贊同“現在年輕人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做人”的觀點。可見,在世紀之交的新時代,為當代大學生構建新的目標參照體系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關鍵問題。
世紀之交大學生個體道德理想的新目標和參照系是什麽?應該是追求“自我實現”和關註社會理想的統壹。它是壹種道德信仰體系,有利於大學生個體的成長和發展,也有利於中國社會共同目標的實現。
“自我實現”理論起源於現代資本主義。德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果爾德施坦因第壹個使用了“自我實現”這個詞。他認為人體本身有壹種盡可能實現自身能力的傾向。後來,壹些人本主義思想家從自然、心理或人性等方面探討了“自我實現”的價值。比如尼采把“自我實現”理解為生命的沖動。胡塞爾把“自我實現”理解為意向生活。舍勒認為“自我實現”就是人格的實現。海德格爾認為“自我實現”是人在短暫的生命中帶著孤獨走回抑郁的體驗世界。薩特認為,“自我實現”是自在的自我不斷的鬥爭和努力,它從不安歇,徒勞地走向自我行動。在馬塞爾的作品中,“自我實現”就是表達自己的創造。弗洛伊德認為“自我實現”是壹種本能的沖動。弗洛姆把“自我實現”看作是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自我追求,是人性在經驗中的最終實現。在榮格看來,“自我實現”是尋求自然的繼續。在馬斯洛看來,“自我實現”是每個人的需要,使他們能夠實現自己的潛在能力。但它不是人的壹般需要,而是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後對更高層次動機的激發,主要表現為對自己熱愛的某項事業、召喚、使命和工作的自我奉獻,表現為壹種無私的動機和行為。作為對資本主義社會非人化的抗議,上述各派關於“自我實現”的理論呼籲壹個合理的社會來促進人的潛能的發展,這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人民的進步要求。特別是關於人的潛能和價值是如何從不同角度實現的觀點,值得我們借鑒,有助於我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開發人的智力,更新教育理論觀念。但由於這些理論過分強調先天因素,相對忽視了現實社會對人格發展的影響,希望通過“自知”來實現個人的“自我實現”,這在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不能不成為壹種幻想。
以儒家倫理為核心的中國文化不是關於自我實現的。在孔子眼中,“自我實現”的理想人格境界,既是仁,又是知。所謂“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壹個集知、仁、勇於壹身的人,是壹個有知、有德、有才、有獨立意誌、有成就的人。孔子教導他的弟子魯茲要像臧武忠壹樣聰明,像莊子壹樣廉潔,像莊子壹樣勇敢,像冉求壹樣多才多藝,然後在禮樂的影響下實現“全面發展”。可見,孔子的“自我實現”觀,即理想人格的典範,是道德力量、智慧力量和意誌力量的統壹。儒家“自我實現”的最高目標是使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地位自覺地承擔起應有的社會義務和歷史責任。所以,儒家的“自我實現”往往與“以天下為己任”、“舍身取義”、“保持赤子之心照耀歷史”壹方面是壹致的,對獨立人格理想的追求。壹方面,它對理想社會中的道德關系傾註了高度的社會義務感和歷史責任感,把個人人格理想和社會理想的關切統壹在道德理想中,從而堅持仁義要求,不為私利而背離社會義務。在儒家的道德理想中,社會理想和社會義務居於主導地位。“舍身為仁”、“舍身為義”是儒家理想人格“自我實現”的最高境界,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在這種民族精神的培育下,中華民族歷史上出現了無數仁人誌士,他們為國家和民族無私奉獻。他們是我們國家的脊梁。在面對國內外亡國危機時,他們總能走出困境,創造了無數感人的業績,使中華民族成為唯壹壹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
如上所述,我們不得不承認,孔子時代理想人格的根本目標,即“自我實現”,是為了滿足和實現封建制度的要求。特別是到了漢代,儒家倫理成為統治意識形態,被統治階級所利用,個人與社會、公與私、義與利日益分離和對立。
可見,儒家“自我實現”的人格理論具有兩面性。它的優點和缺點是把對“自我實現”的追求與對社會理想的關註有機地結合起來,它的缺點和缺點是抑制了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實現”的精神成長。
我們所理解的“自我實現”,是指在現實生活中積極表現自己的個性,實現自我潛能的過程。“自我實現”與每個人的需要有關,包括生理、心理和精神需要,它離不開價值意識和價值觀的關照,受到壹定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背景的制約。“自我實現”不只是馬斯洛所說的高層次動機,而是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實現自己存在和價值的動機和行為。“自我實現”不僅是主體的動機和行為,而且在主體自我實現的過程中,主體和客體是緊密聯系在壹起的,任何個體的人格理想都是與他所處時代的客觀世界的現實聯系在壹起的。中國要實現現代化,必須依靠民族精神的激發、民族智慧的開發和民族創造力的釋放。而這壹切都必須建立在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基礎上,建立在每個個體科學正確的理想人格和成就欲望的基礎上。因此,“自我實現”的價值目標既是個人的,也是有益於社會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自我實現”的價值在於奉獻。當代大學生壹方面要根據當今時代的需要,追求“自我實現”的價值,同時要把關註壹切人民理想和更長遠的理想社會的終極目標與“自我實現”的目標緊密聯系起來,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自我實現”目標與壹切人民理想和更長遠的社會理想的目標是完全壹致的, 而且實際上衡量的是真正的“自我實現”壹個對民族、國家、社會沒有任何貢獻的人,很難說有很高的自我價值感; 可以為理想社會的實現做出貢獻,促進中華民族在21世紀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為億萬人民的“自我實現”創造條件。這是個人最高的“自我實現”。因此,當代大學生的“自我實現”和自我設計,只有根據21世紀中國的社會文化狀況和“三步走”的宏偉戰略目標,才能實現自我價值。我們要批判和繼承傳統倫理中人格理想(“自我實現”)與社會理想相統壹的積極因素,但要防止和克服用社會理想代替“自我實現”來消解個人理想;應該批判地吸收西方倫理學“自我實現”理論的積極因素,但堅決反對個人主義,以“自我實現”為名否定集體主義和社會整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價值觀。
第四,大學生個人成功模式的價值標準——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的統壹
20世紀對人才的素質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規格和高標準。這種高規格、高標準的本質內涵,應該體現為人才個體素質與科學素質、人文素質的完美統壹。21世紀,信息和知識將取代金錢和權力,成為社會的基本財富和資源。社會範式將發生根本性變化,知識的價值將成為社會的主導價值。21世紀的人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同時,必然會把需求轉移到精神文化生活上來。21世紀,人們在衡量人的價值時,不僅把知識價值放在首位,而且把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的高度結合和統壹作為評價人的價值的根本標準。如果中國的大學生在這兩種素質的統壹上達不到所要求的規格和標準,中國將很難在21世紀中葉之前趕上甚至超過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甚至可能出現科技進步與道德淪喪的二律背反。
事實上,當代大學生的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現狀令人擔憂。由於教育思想和教育體制的種種弊端,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存在嚴重缺陷。第壹,世界高科技與我國大學生低素質的差距有可能進壹步拉大,大學生文化素質低,不僅在人文素質上,在科學素質上也是如此;二是大學生人文素質嚴重缺乏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素養;第三,文化多樣性對大學生道德價值觀的影響在加劇,道德價值觀和人生價值觀會出現更多的困惑、問題和偏差。要解決和克服上述問題,不僅要轉變教育觀念,加大體制改革力度,深化教學改革,而且要將現代教育理念和教學改革目標要求轉化為大學生的自我發展價值觀,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同時,要從文化創新的高度,引導學生堅定不移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正確對待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把自己塑造成既有科學素質又有人文素質的跨世紀人才。將中國傳統教育理念與現代教育理念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建立科學的個人成才模式價值標準。
中國哲學的優勢在於本體論、價值論和認識論的統壹,在於孔子眼中的智育和道德修養的統壹。儒家的人格修養強調“博大精深”、“明德”、“止於至善”,包括德、智、體三位壹體的人格修養。在西方哲學中,認識論是從形而上學本體論和價值論中分離出來的。中國文化及其教育思想的優勢可以糾正現代教育中片面的知識論和狹隘的專業化,但其不足之處不僅在於缺乏對求知方法特別是邏輯思維方法的系統教育,而且缺乏對理性真理的追求,這使得中國現代科學知識教育的發展遠比西方困難。由於中西方對教育理念的不同理解,儒家的知識分子文化更接近經驗直覺和常識公理,是壹種實踐理性甚至技術理性,而西方的知識分子文化更接近哲學理性和理論真理。由於智識文化的微妙差異,西方文化的智識與道德對立、相互刺激與競爭,導致了開啟近代科學知識啟蒙的優勢;同時也決定了中國文化的智性與道德和諧在啟蒙現代科學知識的可能性上不如西方傳統教育理念,但在克服人類現代科學理性與道德價值之間的二律背反或兩極分化的文化調適上卻比西方教育理念有著特殊的優勢。壹句話,西方教育理念偏於科學工具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具有開拓現代科學技術的優勢;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除了智德合壹、純智育之外,還有深刻洞察其他教育內涵(如道德修養、生命教育、心理精神修養)和教育方法(如大學教育之外的家訓家教)的優勢。綜合創新中西文化教育理念的利弊,對大學生實施健全素質教育十分有益。全面創新是摒棄各自的短板,創造性地結合各自的長處,使面向21世紀的現代教育理念在古今中外都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支撐。這種新的教育理念不僅包括智力技能的傳授和培養,還包括品德、審美、心靈、乃至體質的全方位培養和提升。這就是科學素質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相結合的“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現代教育。它可以糾正中國教育與正在進壹步興起的“純知識”和“技能”教育之間的偏差,使中國能夠吸收西方文化的優點,避免現代化進程中的負面後果。既克服了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不足,又弘揚了民族文化的精華,使我們培養的跨世紀壹代在綜合素質上躍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