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家庭教育真的是壹個大話題。不同的人,不同的階段,不同的角度,對家庭教育有不同的理解、看法、感受、訴求和興趣。除了極少數情況,比如孤兒。以下是我收集的壹份關於家庭教育現狀的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報告1在當今社會仍在上演,對教育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有意識有擔當的教育工作者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學校育人的困惑。“現在的孩子不好教”,是我們方法不足還是能力差?為什麽現在很多孩子學習很好,但動手能力很差?為什麽現在很多孩子多才多藝,心理素質卻很差?為什麽現在很多孩子在學校是“乖寶寶”,在家裏卻是“小霸王”?發生在學生身上的種種現象,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深思。

壹,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雖然社會各界和部分家長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為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家庭教育中存在著各種不容忽視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1.農村父母專心生產創收,每天起早貪黑,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和教育孩子,更談不上家庭教育。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農村出現了許多“空巢家庭”。“空巢家庭”的孩子由爺爺奶奶或其親屬照顧,大多是“看而不教”、“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了”,家庭教育幾乎是空白。

2.父母缺乏責任感。

有些父母認為送他們的孩子上學並把他們撫養成人是他們的責任。至於他們的孩子怎麽學,要看自己的努力,沒有明確的要求。

3.親情缺失影響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據調查,目前農村85%的小學生有常年不在家的父母,孩子缺乏家庭關愛,成長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導致很多學生孤獨、自卑、封閉、虛榮、過度敏感、過度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讓壹些學生產生了敵意。有些常年在外打工做生意的父母,因為經濟條件富裕,出於壹種補償心理,在給孩子錢的時候非常大方,沒有計劃,沒有節制。因為學生缺乏壹定的理財能力和自控能力,就靠父母的錢,模仿大人過生日,花錢請人做作業。久而久之,他們在生活上追求享受,在學習上怕吃苦,怕上進,怕自由,怕懶惰。這些學生在學習中大多缺乏自覺性、主動性和拼搏精神,在生活和學習中往往缺乏熱情和愛心。他們叛逆,有事業心,有上進心。同時,壹些單親、貧困、殘疾、成績不好的特殊家庭,由於家庭親情的缺失,對孩子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極大地影響了孩子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

4.新“讀書無用論”思想的影響。

近年來,由於高中、大學教育成本高,大學畢業生分配走向市場,找工作難,讓壹些農村家長產生了“讀書無用論”的新想法。有人說,培養壹個大學生,家庭要負擔十幾萬,他們負擔不起。即使畢業後找到工作,靠微薄的工資也很難在城市安家。所以,只註重“買得起”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培養並不熱心,對孩子的升學也漠不關心。

5.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能壹致。

家庭教育不僅是學校教育的基礎,也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很多家長與學校缺乏溝通,大部分家長即使與老師溝通也只是局限在學業上。所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能很好的銜接。學生在周末或節假日自控期間,“家庭管不好,學校管不了”,學生容易被不良社會風氣侵蝕。有時候學校五天的思想品德教育努力,往往被家庭教育兩天就化為烏有,形成了具有今天特色的“5+2=0”現象。

6.傳統簡單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1)期望值太高,家教太嚴。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壓力,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非常高,他們渴望“期待孩子成功”。因此,他們嚴格管教孩子,甚至剝奪孩子至少休息、遊戲和娛樂的時間,扼殺了孩子全面發展的自由個性。

(2)盲目溺愛或疏於管理。有些家長對市場經濟和未來社會競爭的新形勢認識有偏差,不分清是非,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偏心。他們鼓勵孩子好鬥逞強,貪小便宜,耍花招,助長了不當意識形態的形成,滋長了這些學生的囂張氣焰。有些家長過分縱容孩子,對孩子不正確的言行置之不理,縱容自己,管教不嚴,壹味縱容,以為滿足孩子的壹切要求就是對孩子的愛,尤其是留守的爺爺奶奶作為監護人,在這方面更為突出。於是,孩子重視享受、攀比攀比的不良心理被養成,有的甚至養成了追求品牌、迷戀網吧、不求上進、粗暴傲慢的不良習慣。他們傲慢又迷人,性格變得任性又脆弱。

二、對策建議

1,家長要正確引導教育,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 * *天性。如何讓孩子在玩耍中發展智力,學習知識,提升自我?家長要善於引導和教育。這種引導和教育不僅是在口頭上,更是在行動上。目前,放學後或假期,孩子們有的去遊戲廳玩遊戲,有的在馬路上騎自行車,有的打雞蛋、畫畫、跳橡皮筋、大步走、捉迷藏,有時迷得連作業都忘了做,連吃飯都忘了。這時候家長要善於引導,和孩子交談,啟發孩子告訴妳每天在學校的所見所聞,然後引導孩子寫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在寫作的過程中,如果他們遇到障礙,妳可以提醒他們好好記憶,仔細探索,讓他們多思考。寫完後讓孩子讀給妳聽。當發現自己閱讀不流暢時,建議孩子認真修改,直到孩子寫出流暢的句子,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從而培養動手動腦的習慣。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進行有趣有益的活動,如教孩子讀書、下棋、集郵、種花、美術、音樂、寫字等。家長不僅要鼓勵孩子多讀書,讀好書,還要培養孩子善於思考,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用高尚的精神塑造心靈,用豐富的知識提高素質,為我們的民族創造新的偉大時代。

2.註重家訪制度,充分發揮家訪的多向作用。

家訪是教師開展工作的重要手段。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普及,家訪逐漸淡漠,但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的閃光點,讓家長分享孩子成長的快樂;能夠及時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配合家長幫助學生擺脫消極因素,揚長避短,促進學生積極進步;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家庭成長環境,針對學生成長中的問題給家長提出建議,密切學校與家庭的聯系,配合老師和家長形成教育合力,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能夠及時結合學生家庭教育的實際,向家長傳播家庭教育的知識;可以讓老師更全面的了解學生,讓教育更有針對性;可以增進師生感情,對解決個別學生的特殊問題有獨特的作用。

3.家長教育孩子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父母應該不厭其煩地對孩子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孩子今天沒寫完的作業,已經通過批評教育改正了,過幾天可能還會重復。作為家長,不要勃然大怒,訓斥或厲聲責罵孩子,這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和對抗心理。家長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分析孩子出現各種現象的原因,更加細致耐心地引導和教育孩子。家長切不可武斷地將孩子視為“不可救藥”或“不可救藥”。我們有些家長在課余時間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也能照顧孩子的過激行為,教育孩子,忙的時候把孩子放在壹邊。有些家長會在孩子心情好的時候找孩子談話,鼓勵孩子學習。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放任自流,不理會孩子的學習。也有壹些家長,在孩子忙的時候,在孩子心情好的時候,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對孩子不理不睬,任其發展。更有甚者,壹些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反而分散孩子的精力,引導孩子學習不該學的東西,帶孩子打麻將甚至賭博。父母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持之以恒地教育孩子。羅馬不是壹天建成的。千萬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4.父母要教育孩子互相了解,平等相處。

妳的孩子喜歡什麽,不喜歡什麽?他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他有什麽好習慣?他有什麽缺點?他的理想是什麽?家長應該知道。比如,孩子喜歡善良的愛,父母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主要是鼓勵,而不是溺愛;孩子需要嚴格。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認真,永遠小心,永遠不要輕率。壹般的孩子既需要慈愛的母親教育,也需要嚴格的父親教育。我們要表揚,也要批評,但要以表揚為主。愛護並嚴格要求孩子。沒有嚴格,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愛,因為愛壹定要嚴格,嚴在該嚴的地方,愛在潛移默化中。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才能努力前進,不斷進步。

5.註意家庭活動。

生動活潑的活動才是孩子最感興趣的。家長可以以傳統節日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比如春節期間開展“迎小客人、贊小主人”實踐活動;在婦女節、重陽節期間開展“媽媽妳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動;中秋節期間開展“我愛我家”系列活動。家長通過活動的開展,以“情”為橋梁,以“情”為紐帶,對孩子進行適時的教育,壹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長要以身作則,從生活中的每壹個細節去教育孩子,讓孩子沐浴在和諧、文明、健康、輕松的家庭氛圍中。為此,家長應努力做到:提高自身素質,為孩子樹立好榜樣;有壹套孩子能接受的家規;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生活內容;做孩子學習上的助手,指導和幫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利用壹切機會鍛煉和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立能力和耐挫能力。除了孩子的學習,家長還可以訂閱壹些有益於智力的雜誌,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幫助孩子形成自覺的學習態度,改變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提高農村家庭教育質量。

總之,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壹定是良好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結果。重視家庭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成敗的關鍵。為了達到同壹個目標,老師和家長必須“心往壹處想,勁往壹處使”,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有效果,才有希望。

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報告2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前蘇聯教育家索霍林姆斯基曾說過,孩子的壹生在五歲之前就在壹定程度上被決定了,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在我們的大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來,由於家庭教育的不和諧、不和諧,我們產生了很多困惑:為什麽現在很多孩子學習很好,但動手能力很差?為什麽現在很多孩子多才多藝,心理素質卻很差?為什麽現在很多孩子在學校是“乖寶寶”,在家裏卻是“小霸王”?為什麽有的孩子看起來什麽都懂,但是自控能力差?為什麽很多孩子整天口口聲聲說要珍惜父母的血汗錢,但是壹進校門就亂花錢,浪費衣服和飯錢?筆者在長期觀察和閱讀大量資料進行實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以下觀點,請教各位家長。

壹、家庭教育的現狀及分析。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壹定是好的學校教育和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結果。但是老師經常覺得學校辛苦了壹周,家庭的負面教育壹天都難以抵擋。甚至很難抗拒父母朋友的壹句負面的話。

現狀之壹:教學方法偏頗。通過對家長心態和行為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不難發現,目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壹)“雄心勃勃”型。這是典型的中國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因為歷史的原因,父母往往把自己成長過程中的種種“遺憾”以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對孩子的“成功”抱有很高的期望。具體表現在:

第壹,關註分數。孩子不好好學習,是父母最頭疼的問題;孩子的作業成績是家長最關心、最敏感的話題。對優秀學生進行“學習”和“獎勵”,已經成為很多家長鼓勵孩子學習的常用手段。“學習第壹,成績第壹”是他們唯壹的目標。結果,父母代替孩子安排了家務。第壹,他們心疼孩子,拒絕過早地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二是不屑於讓孩子做“雜事”,怕影響學習。如果孩子考了個好成績,家裏就是“晴天”;如果孩子考試不及格,父母會幾天不笑。

第二,願意投資。很多家長請“家教”,給孩子買“參考書”,或者親自輔導,甘願吃苦,目的只有壹個——壹切為了孩子,壹切為了學習,壹切為了分數。除了告訴孩子學好學校的功課,還在課余時間陪孩子上作文課、書法課、英語課、美術課、音樂課——在家長眼裏,這完全是壹種“責任”。

(2)“順其自然”型。這是獨生子女現象出現後,家長出於自身價值觀而采取的壹種教育方式。不可否認,有些家長理性地采用這種教育方式,是因為他們懂得遵循教育規律。但更多的時候,他們因為事業太忙,無暇顧及,所以因為自身的局限而忽略或者放棄。具體表現如下:

壹是“代孕父母”現象較為普遍。很多家長把教育孩子的方式讓給了爺爺奶奶等“壹代”。所以,長輩的晚年生活,是以子女為“重心”、“中心”、“軸心”的。“吃什麽”、“穿什麽”、“用什麽”總是牽動著長輩的心。長輩的特殊“寵愛”,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經驗,自我服務能力差;熱衷於自我設計,缺乏責任感。孩子的很多不良行為習慣,都是在長輩無微不至的“照顧”中孕育出來的。

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長成才。但是,強大的“希望”與教育的“方法”差距太大了。在家長眼裏,孩子變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現實生活中,壹個能帶領幾千人的企業家,也說服不了他家的壹個“寶寶”去找老師“訴苦”和“描述苦難”。家長常常感嘆,在孩子面前,教育“無從下手”,“傷腦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現實和不壹致是“祝孩子成功”和“順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模式的主要癥結。所謂“超現實主義”,就是父母對待孩子“嚴格”、“不正常”。他們不能正確客觀地對待和教育孩子;他們往往對自己的孩子有很高的評價和希望,往往以鄰居和同事的孩子的優點來判斷孩子的成敗,導致心理失衡。所謂“不壹致”,就是父母教育孩子“嚴格”和“不合格”。感情上,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教育的點點滴滴往往被忽略。如“頂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壹些家長往往放松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長此以往,孩子養成壹些不好的行為,家長壹旦醒悟,就什麽都做不了了。所以出現了學校裏的“乖寶寶”變成了家裏的“小霸王”這種不正常的現象。

  • 上一篇:1000字的西遊記!!!!急!!!!~~~
  • 下一篇:春節問候怎麽說?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