彜族
彜族
人口是7762286。
民族概況
彜族是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古老的民族之壹,有不同的自名,如蘇諾、那蘇、武羅、米薩坡、撒尼、阿希等。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其分布形式為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區有四川涼山彜族自治州、雲南魏初、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貴州畢節和六盤水。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彜族人口為7762286人。彜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彜語支,分為六種方言。有壹種表意文字,歷史上稱之為膠囊文字,有人認為是音節文字;1975年,制定了四川省《彜文規範化試行方案》,確定了819個規範化彜文字,並在四川涼山彜族自治州投入使用。
彜族是古代羌人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不斷與西南土著部落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六七千年前,生活在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八方發展,其中壹支遊到了祖國的西南方。三千多年前,這個遊向西南的古羌人,在祖國西南形成了“六夷”、“七羌”、“九邊”,即史書中經常出現的所謂“宋嶽夷”、“青羌”、“辱昆”、“勞浸”、“Mimo”。古羌人遊向西南時,西南已經有兩個古老的民族——白普民族和百越民族。古羌人到西南後,了解到白濮、百越長期雜居融合,吸收了白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晉以後,昆明人與燕(普)的融合發展為今人的融合。從漢代到六朝,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在中國史籍中被稱為“老撾人”,有時“老撾人”與“普人”並列。
自隋唐以來,彜族先民中就有烏蠻和白蠻之分。烏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來,而白蠻主要由老、普等民族組成,並與其他民族融合。
彜族先民在長期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其活動壹度遍布滇、川、黔三省的中心地帶和廣西的壹部分,其核心區域應該是毗鄰三省的廣大地區。
彜族歷史上的壹個重要特點就是長期維持著奴隸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紀西漢前後,彜族先民社會出現了遊牧部落和定居農業部落的分裂。從東漢到魏晉,壹批彜族先民不斷分化,表明昆明部落在征服普等部落的基礎上,已基本完成了從原始部落向奴隸占有制的過渡。
20世紀30年代,蒙社趙統壹了六趙,雲南彜族、白族先民建立了南詔奴隸制政權,統治中心在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統治範圍達到滇東、黔西、川南,基本控制了彜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區。
南詔奴隸制王朝曾長期統治彜族先民地區,對當地奴隸制的存在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二年(902),南詔奴隸制王朝的崩潰並不意味著彜族先民地區奴隸制的滅亡。在宋朝的三百多年裏,戎(宜賓)、陸()和李(漢源)等地的彜族先民處於宋朝與大理政權的鬥爭中,奴隸經濟相對繁榮。與此相適應,奴隸生產關系出現了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局面。
蒙古蒙古蒙古汗第三年(1253),蒙古騎兵從四川分三路攻滇,經過彜區,導致分裂的彜區形成松散的反蒙聯盟,開始統壹在羅羅人名下。相應地,蒙古貴族加強了對當地彜族的爭奪,發展成為在壹些邊疆民族地區分封各族首領世襲職位統治當地人民的土司制度。從1263到1287,嶽西、西昌、平山、大方、昭通、威寧等地建立了易土司。
明朝276年間,土地橫跨水西(大方)、武宣(威寧)、烏蒙(昭通)、芒布(鎮雄)、東川(會澤)、永寧(敘永)、馬湖(平山)、建昌(西昌)等彜族土司(墨子)。在上述等級關系的基礎上,明代水西、建昌、烏蒙彜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隸制的上層建築。
康雍時期,清朝在彜族地區實行“改土為流”政策,沈重打擊了土司、穆圖和奴隸主勢力。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壹些地區較快地從奴隸制過渡到封建制。
社會經濟學
新中國成立前,包括雲南大部分地區、貴州部分地區和廣西全部彜族地區在內,以土地個人私有制為基礎的封建地主經濟早已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實物地租是地主剝削佃農的主要方式。此外,佃農普遍受到額外勞動的剝削,雇工剝削和高利貸也很普遍。有些地區由於壹些歷史原因,在“改土為流”的過程中,仍然保留了土司,或者保留了大量的土著和中小奴隸主,所以向封建主義的過渡需要很長的時間。比如乾隆初年,貴州威寧的彜族還是“半奴”。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他們所屬的民族還保留著部分農奴的特征。雖然奴隸主的剝削主要是實物地租,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奴隸制的痕跡。當時雲南武定、祿勸、紅河南岸等地還保存著不少彜族土司,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地主經濟已經取代了地主經濟。
農業是廣大彜族地區的主要經濟部門,農作物主要有玉米、蕎麥、土豆、小麥、水稻、大麥、燕麥、根莖等。農具主要有犁、耙、條鋤、板鋤等。高原地區人口稀少,飼草豐富,適宜發展畜牧業,主要飼養牛、馬、豬、羊。山林資源和山貨資源十分豐富。河湖裏有各種各樣的魚和水產品。狩獵、采集藥材、菌類和捕魚成為人民經濟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手工業基本上作為家庭副業存在,主要采取定期集市的形式進行商品交換。
彜族社會生產力長期處於落後狀態,自給自足的經濟占主導地位。商品經濟極不發達,特別是在居民區,用少量的牲畜、谷物和山貨換取針、線、鹽等生活必需品。“以經商為恥”的觀念壹直主導著人們的思想。在彜族人的觀念裏,牛羊是最值錢的東西,是衡量貧富的標準,也是衡量壹個人(或壹個家庭)能不能做到,強弱的標準。擁有壹百只牛羊是普通彜族人的追求目標。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40多年的開發建設,彜族人民的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發展。目前已經建立了鋼鐵、生鐵、煤炭、采礦、發電、伐木、化肥、農機、食品加工等輕重工業,形成了國家工業隊伍。雲南個舊雲錫公司已成為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的重要企業,黔西六盤水特區已發展成為著名的煤炭工業基地,四川渡口也已成為著名的新興鋼鐵工業城市。交通運輸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到處都修起了高速公路,成昆、貴昆的鐵路幹線也經過了彜族地區。政府還在各地建立了壹些貿易組織和集市,極大地發展了商品經濟。特別是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了搞活經濟的政策,彜族的城鄉商品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彜族人創辦的企業和商人逐年增多,落後的自然經濟正受到嚴重影響。
文化和藝術
彜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悠久多彩的民族文化。記錄各地彜族悠久歷史文化的彜文手稿很多,現已發現數千種,並陸續翻譯、整理、出版,內容涉及哲學、歷史、文學、宗教等。還有壹些彜族銅鑄件,銘文和豐富多彩的民間口頭文學。在醫學方面,易的著作也保存了豐富的資料。彜族普遍采用夏歷。近年來,有人認為古代彜族先民使用的是十月歷。
彜族人能歌善舞。彜族民間有各種傳統曲調,如爬山、進門、迎客、吃酒、結婚、喪等。曲調有的有固定詞,有的沒有,都是即興作詞。民歌分男聲和女聲,地方民歌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彜族樂器有葫蘆笙、馬布、巴烏、口弦、月琴、笛子、三弦、編鐘、銅鼓、大平鼓等。彜族舞蹈也有自己的特點,可分為群舞和獨舞兩種,多為群舞,如“舞歌”、“舞樂”、“月上舞”、“歌舞”、“鍋莊舞”等。歡快的動作和強烈的節奏感通常伴隨著長笛、秦越和三弦。
彜族傳統工藝美術包括漆畫、刺繡、銀器、雕塑和繪畫。漆畫主要應用於碗、盤、壺、杯、甲、護腕、盾、箭筒、馬鞍、籠頭、秦越、口弦等,顏色以黑、紅、黃三為主。刺繡是彜族婦女的拿手好戲,常繡在頭巾、鞋子、袖子、裙子、褲腿、背帶、煙袋、腰帶等上面。
社會風俗習慣
彜族服飾因地而異。在涼山和黔西地區,男子壹般穿黑色窄袖直角衫和打褶闊腿褲,有些地區則穿小腳褲,頭前正中留壹小綹長發,右邊打壹個鉗形結。女性多保留民族特色,壹般包成發髻,有腰有帶;有些地方的女人有穿長裙的習慣。男女出門都穿jerva。首飾包括耳環、手鐲、戒指、領花等。它們大多由金、銀和玉制成。
彜族人民生活中的主要食物是大部分地區的玉米,其次是蕎麥、大米、土豆、小麥和燕麥。肉類主要包括牛肉、豬肉、羊肉、雞肉等。他們喜歡被切成大塊(拳頭大小)來烹飪,漢族人稱之為“脫脫肉”。大小涼山和大部分彜族禁食狗肉,不吃馬肉、青蛙和蛇。彜族人喜歡吃酸辣,嗜酒如命,所以有以酒待客的禮儀。酒是解決各種糾紛、交友、婚喪嫁娶等場合必不可少的。
彜族的房屋結構在部分地區與周邊漢族相同,涼山彜族的房屋多采用石板屋頂和土墻。在廣西和雲南東部的彜族地區,有形似“甘蘭”的房屋。
全國各地的彜族都盛行家長制家庭制度,年幼的孩子往往和父母生活在壹起。女性地位低下。遺產在士子中平分,獨壹無二的事業壹般歸近親所有。彜族歷史上盛行父子名,這種習俗在涼山彜族中壹直延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壹夫壹妻制是彜族的基本婚姻制度。娶媳婦要更高的彩禮,越桌婚越流行,丈夫去世過戶。建國前,雲南部分彜族地區仍保持著公房制度,涼山彜族保持著嚴格的等級內部婚姻。歷史上彜族大多實行火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金沙江沿岸的涼山、雲南等地的居民仍有此葬俗。其他地區自明清以來逐漸改為土葬。
宗教信仰和重要節日
彜族宗教具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拜多神,主要是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對自然的崇拜中,最重要的是對精靈和鬼魂的信仰。人們認為自然界中許多無生命的東西都附著有精靈。壹個家族中祖先留下的所有東西,如衣服、珠寶、銀器、器皿等,都可以附上精靈“吉爾”,被認為具有保護家族的魔力。由於歷史上長期的民族文化交流,佛教長期傳入彜族地區。清朝初年,道教在壹些彜族地區盛行。隨著帝國主義勢力的入侵,天主教和基督教於19年底傳入彜族地區。
彜族的節日主要有火把節、彜族年、拜師會、秘枝節、歌舞節等。“火把節”是彜族地區最普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通常在夏歷的6月24日或6月25日。每逢火把節,彜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節日的盛裝,玩牲畜,獻靈牌,跳舞,唱歌,賽馬,摔跤。晚上,我們舉著火把,繞著房子和田野走,然後聚在壹起點燃篝火,跳舞。
彜族的虎圖騰崇拜
在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時期,人們出於對動植物的特殊親近感,把某種動物或植物作為崇拜的對象。他們把自己信仰的圖騰當作自己氏族的象征,甚至把它當作自己民族的祖先。中國雲南彜族崇拜老虎源於這壹古老的圖騰信仰。
據彜族民間史詩《梅葛》記載,創世之初,神遣五子造天。天空造出來後,用閃電來測試天空。結果天崩地裂。什麽可以用來補天?眾神認為老虎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東西,於是派了五個兒子去制服老虎,然後用老虎的壹根大骨頭作為天竺的支撐,這樣天就穩定了。他們還以虎頭為天頭,虎尾為地尾,虎鼻為天鼻,虎耳為天耳,左眼為太陽,右眼為月亮,虎須為陽光,虎牙為星辰,虎油為雲,虎氣為霧,虎心為天心膽,虎肚為海,虎血為海水,大腸為河流
黑虎氏族是彜族的古老祖先,其最大特點是崇拜黑虎,即以黑虎為圖騰,壹直保持至今。彜族人稱老虎為羅,很多地方的彜族還自稱羅羅,意為虎族。他們認為他們是壹個老虎的國家,他們每年都慶祝老虎節,從農歷正月初八接虎祖開始,到農歷正月十五送虎祖結束。在虎節期間,所有的人* * *都很高興,跳虎笙和祭祀虎祖先,以祈求好運和消除災難。當他們舉行祭祖儀式時,他們用畫有老虎頭的瓢來象征他們的祖先。
許多彜族人認為自己是老虎人。有些村裏還流傳著“人死虎亡,虎死花亡”的說法。在他們的姓氏中,常見的羅意味著他們是老虎的後代。男人自稱羅羅普或羅婆,意為雄虎;女人自稱拉瑪,意思是母老虎。彜族人以前是火葬的,他們認為火葬後可以回到祖先身邊當老虎。彜族聚居的地方有很多叫老虎的山丘、溪流、村落,因為老虎生活居住的地方都要以老虎命名。
老虎被中國人視為獸中之王。它是力量和威嚴的象征,被彜族先民尊為原始圖騰,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因為老虎被認為是他們的祖先,壹些彜族人在神社裏崇拜他們的祖先精神。大門上掛著虎形的神靈辟邪,墻上掛著虎圖騰,村口擺著虎形的石虎神。彜族人稱虎神為羅尼,是他們心中最有效、最崇高的神。虎神可以為他們消災驅邪,可以保佑他們知足、吉祥、平安。他們把自己,家人,家人的幸福都放在虎神的保護之下。
(摘自《民族工作全集》主編千裏原)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網站
普米
人口33600人。
民族概況
中國的普米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的蘭坪、麗江、未夕、永勝縣和寧蒗彜族自治縣,還有壹部分居住在四川省的木裏藏族自治縣和鹽源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統計,普米族人口為33,600人。使用普米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木裏和寧蒗的普米族曾經使用藏文拼寫的壹種文字,但並不流行。現在漢語被廣泛使用。
不同地方的普米族人有不同的自我命名。雲南蘭坪、麗江、未夕、永勝的自名是“普英米”,寧蒗的自名是“普英米”或“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漢族的歷史文獻稱普米族為“西番”或“巴居”。根據民族傳說和歷史記載,普米族最初生活在青藏高原,是青海、甘肅、四川邊境壹帶的遊牧部落。後來,他們逐漸從橫斷山脈壹帶的高山地區遷移到溫暖茂盛的地區。公元7世紀以前,他們已在四川的嶽西、冕寧、漢源、九龍、石棉等地居住,是當時西昌的主要民族之壹。《宋史》記載,當時有人“下西洋求良馬入市”,說明普米族先民與漢族及其他兄弟民族有密切交往。到了元朝,有“六迷”居住在四川的瓊布府(越南西部)。當蒙古進軍大理時,壹個原本居住在西昌地區的普米族部落加入了其部落首領率領的蒙古軍隊,並在雲南的寧蒗、麗江、未夕、蘭坪和永勝地區定居。元代雲南普米族受漓江路軍民總管理處(後由傅玄部設立)總經理(或稱傅玄)管轄。明朝屬於麗江和永寧地區的統治。清朝雍正年間,麗江世襲地方知府改為官知府,世襲地方知府改為官知府。四川的普米族是由鹽源木裏的土司和自己民族的首領來統治的。
文化和藝術
普米族是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婚喪喜慶日,都要舉行“對唱”,多以敘事曲的形式,配以短音符,主要講述年輕人的愛情生活。普米族通常喜歡唱納西族、白族和漢族的民歌。民間有很多傳說和故事。舞蹈多反映農耕、狩獵、紡織等生產勞動,並伴有葫蘆絲和笛子,舞步矯健活潑。
社會風俗習慣
普米族的服飾在全國各地都大同小異,亞麻布夾克,寬褲子,白羊皮馬甲。越富裕的人穿呢子大衣,用呢子裹腿,腰間佩刀。各地的女裝都不壹樣。永勝、寧蒗壹帶的普米族婦女,愛戴大頭帕、大胸衣、百褶長裙,腰束染有紅、綠、藍、黃的寬絲帶,背披羊皮。蘭坪和未夕的婦女喜歡穿藍色、藍色和白色的束腰外衣、繡有花邊的背心、耳環和手鐲。普米族的主食是玉米,輔以大米、小麥、青稞、燕麥、養子、稗草。我喜歡吃豬肉做的“琵琶肉”,也經常吃牛、羊、動物肉。我喜歡喝茶,喜歡煙酒。普米族的房屋都是木結構,墻壁用原木堆砌,屋頂用木板覆蓋,四角是立柱,中間豎立著壹根大柱子。普米族人稱之為“擎天柱”,認為這是“眾神”所在的地方。壹般壹棟房子有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關牲畜。屋內有火塘(鍋村),中間有鐵鼎,後面有神龕。壁爐是家庭活動的中心。房間外面掛著牛羊頭,以示富貴。
寧蒗和永勝地區的普米族實行大家庭制度,幾代人生活在壹個屋檐下。蘭坪和未夕的普米族有兩三代人分了家。實行男子財產繼承制,兒子均分,轉讓房屋、傳幼子的習慣盛行。親戚叫長輩房,就是叔叔的孩子,不分年齡大小,都叫兄弟姐妹,叔叔的孩子叫弟妹。寧蒗地區少數保留母系制殘余的普米族以家庭主婦為戶主,女性不僅有財產繼承權,而且社會地位較高。婚姻是壹夫壹妻制,擇偶由父母決定,流行叔叔阿姨優先結婚。早點結婚。婚後女性有“足不出戶”、守寡的習俗。喪葬習俗,寧蒗地區的普米族實行火葬;蘭坪、永勝地區實行土葬;未夕地區的火葬和土葬。
宗教信仰和重要節日
普米族崇拜多神教,祭祀祖先。蘭坪稱奇才為“師者畢其業”,寧蒗稱之為“諱規”。全國各地,有請巫師祭拜山神,龍潭,郭莊神堂。也有人信仰喇嘛和道教。
普米族的節日主要有元旦、十五國慶和年味節,有些地方還慶祝清明節、端午節等節日。中國新年是春節。屆時,同宗的家庭將向“郭莊”獻祭。吃年夜飯,舉辦賽馬、打靶等娛樂活動。寧蒗的普米族在臘月十四慶祝第十五個節日。人們穿著新衣服去山裏露營,舉行篝火晚會。嘗年節,即每年春秋收獲季節,人們用新糧釀酒,煮飯祭祖,宴請親友,慶祝豐收。
(摘自《民族工作全集》主編千裏原)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