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評價模式是在泰勒的“評價原則”和“課程原則”的基礎上形成的。“評估原則”可以概括為七個步驟:(1)確定教育計劃的目標;根據行為和內容解釋每個目標;確定使用目標的情況;設計呈現情境的方式;設計記錄的方式。
確定評估中使用的評分單位;代表性樣本的設計方法。泰勒的評價原則以目標位中心為基礎,主要是為了克服20世紀初形成並流行的常模參照測驗的缺點而提出的。
泰勒的“課程原則”可以概括為四個步驟:確定課程目標、根據目標選擇課程內容、根據目標組織課程內容、根據目標評價課程。其中,確定目標是最關鍵的壹步,因為其他所有步驟都是圍繞目標進行的。這就是為什麽人們稱之為目標模式。
在泰勒看來,要想系統理性地學習課程計劃,首先要確定要達到的目標。除非評價方法符合課程目標,否則評價結果無效。可見,評價的本質是確定預期的課程目標與實際結果的壹致程度。
目標評價模型強調目標應該以明確具體的行為方式來陳述。評價是為了找出實際結果與課程目標之間的差距,這種信息反饋可以作為修訂課程計劃或修改課程目標的依據。
由於這種模式操作簡單,效果顯著,長期以來在課程領域占據著主導地位。但由於只關註預期目標,忽略了其他因素,導致了很多人的詬病。
(二)客觀自由評價模式
針對目標評價模型的不足,Screvane提出了無目標評價。在他看來,評價者應該關註的是課程計劃的實際效果,而不是它的預期效果,也就是最初的目標。在他看來,目標評價模型只考慮其效果,忽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或稱之為“副作用”和“二次效應”)。
Screvane主張采用目的分離的評價方法,即將評價的重點從“課程計劃的預期結果”轉向“課程計劃的實際結果”。評估者不應受預期課程目標的影響。雖然這些目標在編寫課程時可能有用,但它們不適合作為評估標準。
因為評價者要收集課程計劃實際結果的各種信息,這些結果是預期的還是意外的,這些結果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這樣才能對課程計劃做出準確的判斷。
但目的偏差的評價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詬病。主要問題是,如果拋開客觀去尋找評價中的各種實際效果,結果很可能被忽略,偏離評價的主要目的。
另外,不存在目的完全“自由”的評價,因為評價者總是有壹定的評價準備,偏離了課程編制者的目的,評價者很可能用自己的目的取而代之。嚴格來說,客觀解離評價並不是壹個完美的模型,因為它沒有壹個完整的評價程序,所以有人把它當作壹個評價原則。
?(三)CIPP評價模式
CIPP是由四個評估名稱的首字母組成的縮寫:上下文評估、輸入評估、過程評估和產品評估。
Stufflebeam認為評價不應該局限於評價目標的程度,而應該是為課程決策提供有用信息的過程,因此他強調為課程決策提供評價材料的重要性。CIPP模式包括收集材料的四個步驟:
背景評估,即確定實施課程計劃的機構的背景,maze評估對象及其需求,識別滿足需求的機會,診斷需求的基本問題,判斷目標是否已經反映了這些需求。
投入評價主要是幫助決策者選擇實現目標的最佳手段,對各種可供選擇的課程方案進行評價。
過程評價主要是通過對實際過程的描述來確定或預測課程計劃本身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需要不斷檢查計劃的執行情況。
成績評價是指對課程計劃的成績進行測量、解釋和判斷。它應該收集與結果相關的各種描述和判斷,將它們與目標、背景、輸入和過程的信息聯系起來,並說明它們的價值和優勢。
CIPP評價模型考慮了影響課程計劃的各種因素,可以彌補其他評價模型的不足,比較全面。但由於其操作過程復雜,壹般人很難掌握。
(四)外觀評價模型
外觀評價模型是由Stark提出的。他認為,評估應該從前提條件、互動和結果三個方面收集關於課程的材料。前提條件是指教學前存在的、可能與結果有因果關系的各種條件;互動指的是教學過程,主要是指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關系。
結果是指實施課程計劃的效果。這三個方面的素材需要從兩個維度來評價——描述和批判。描述材料包括課程計劃的預期內容和實際觀察到的情況;評估還包括基於既定標準的評估和基於實際情況的評估。
根據外觀評價模型,在整個課程實施過程中,要觀察課程評價活動,並提供手機信息。它不局限於檢查教學結果,而是側重於描述和判斷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動態現象。因為它以課程實施前後的材料作為參考系數,比以往的評價模型更有思想。
但它以個人觀察和描述性判斷作為評價的主要依據,很可能會滲透個人主觀因素。此外,前提條件、交互作用和結果因素之間的界限並不是絕對的,交互作用或教學過程本身會有許多因果。
?(五)差距評估模型
差異評價模型是Provos提出的。他指出,壹些評價模型只關註幾個課程計劃之間的比較,而不關註計劃本身所包含的成分。事實上,壹些聲稱正在實施某個課程計劃的學校並沒有按照課程計劃進行操作,所以這種計劃之間的比較是沒有意義的。
差距模型旨在揭示計劃標準語言的實際表達之間的差距,以此作為改進課程計劃的依據。差距評價模式關註課程計劃應達到的標準(應該是)與各階段實際表現(實際)之間的差距,關註產生這種差距的原因,以便及時做出合理選擇,這是其他評價模式無法比擬的。
但在“應然”與“實然”之間,會出現很多價值判斷上的問題,用壹般的評價方法很難解決。
(6) CSE評價模型
CSE(評價研究中心)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評價中心的簡稱。CSE提出了更為務實的評價模式,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該評價模型分為四個階段:需求評價、方案選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
(7)自然探究評價模式
自然主義探究的評價模式基於現象學、詮釋學、日常語言分析哲學和符號互動。
自然探究評價模式認為,科學探究方法只是人類尋求知識的眾多方式之壹。評價社會行動的最好方法是進行實地研究,並在自然背景下進行描述。它不提倡固定的研究方法。
其主要特點包括:註重對自然情境的研究;註重質的研究方法;註意從事實歸納中獲取理論;註重案例分析;註重隱性或自明的知識;研究設計逐漸形成。
?(8)響應模式
在評價的回應模式中,Stake提出了評價過程中評價者與評價聽者互動的12個步驟(確切地說,應該是評價的12個方面)。
這些步驟是:
1,確定評價範圍。評估方案的範圍由評估人員和當事人協商確定。
2.了解評估活動。評價者應全面看待整個評價活動及其主要特征。
3、確定評價目的和重點。評價者要搞清楚評價的目的和不同層次參與者的關註點,從而確定評價的重點。
4.形成議題和問題。評價者要分析各種觀點、質疑和訴求,全面列出要研究的問題。
5.確定所需的信息。根據要研究的問題選擇材料。
6.選擇觀察員、評委和評價工具。
7.遵守規定的前提條件、過程因素和結果因素。同時,評估師要收集各種信息,做出判斷。
8.理論總結,準備方案的描述性材料或案例分析。
9.檢查其有效性。通過不同的檢驗來確認或否定壹些證據,讓不同的人去檢驗判斷。
10,篩選組合。整理各種信息供評價聽眾使用,收集不同人群的反應,照顧不同群體的需求。
11.準備正式報告。根據各方的需要收集信息並編寫報告。
12.與參與方案的各方、評估人員和方案執行者進行交談。通過交談和交流,了解和激發各類人的興趣愛好,形成最好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