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圍繞中醫現代化展開,試圖理清中醫從古至今的發展,以及中醫在現代的發展狀況和趨勢。通過文章,初步了解了中醫藥的發展歷史和中醫藥現代化的發展趨勢,以期對中醫藥的發展做壹個簡單的回顧。
關鍵詞:中醫藥現代化發展文獻綜述
簡介:
中醫起源於中國古代,在中國醫學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國的國粹之壹。隨著社會的發展,中醫逐漸暴露出很多缺點,但這並不意味著中醫有可能被西醫取代。中醫仍然是中國醫學的特色。中醫的發展有了新的方向。中醫應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發展現代中醫,彌補其不足。
壹、中醫的起源
在為生存而尋求食物的過程中,當采集野生植物的果實、枝葉、根莖或狩獵野生動物、捕魚獲得的食物充饑時,我們偶爾會食用壹些生理反應強烈的食物,引起中毒癥狀,特別是胃腸道和神經系統的癥狀,如嘔吐、腹瀉、麻木、昏迷等,從中發現和認識壹些有毒的植物或動物。由於人類主觀能動性的增強,以及在自然活動中對外在事物反思的加深,人們在繼續尋找食物時會有意識地選擇和取舍。這種生存活動中的偶然相遇,積累了原始保健意識,許多動植物逐漸被用作抗病藥物。所以,毒品在古代被稱為“毒”。隨後,隨著天然藥物的發現和對藥物對機體作用認識的積累,在長期的生產勞動過程中,為了改善生活條件,人類先後創造了農耕、畜牧的方法和技術,然後在有意識地種植糧食、蔬菜和馴養家禽的過程中,積極識別和嘗試各種動植物,以區分哪些動植物是無毒的可以食用,哪些動植物是有毒的,哪些動植物是被選用來藥用的。所以有“神農嘗百草,發明藥”之說。由此可見,天然藥物的發現,即藥物醫療的開始,與原始人類的生產勞動和農牧技術的發明是分不開的。1
毒品起源有兩種方式。壹種是來自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即人類遺傳了動物(類人猿)使用的藥物;第二,人類從後天獲得。後者來源於三個方面:壹個來源於食物,即藥食同源;有天然物質來源於發現非食物或已知藥物的疾病來治療和發現藥物;壹些人發現了受動物自身藥物啟發的藥物。2
根據大量文獻記載,中醫的起源很早,從原始人類開始。由此可見,中醫在中國古代醫學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和不可替代的地位,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第二,中醫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醫是中國的國粹,尤其是在還沒有對外開放的中國,沒有西醫的時候,人們都是靠中醫來治病,主要是吃中藥。中醫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治病救人、養生保健的作用,在中國歷史上醫學領域具有崇高的地位。
中醫是中醫的壹部分,是中醫理論的表達工具。回顧中藥發展史,神農本草經記載的藥物有365種,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收錄的藥物有1892種,其中植物藥1094種,動物藥443種,礦物藥355種。目前,我國天然藥物資源已發展到12807種,其中植物藥1146種,動物藥1581種,礦物藥80種,並在不斷更新補充。中醫藥已成為中國醫療保健的主要藥物,值得進壹步研究和發展。三
中國傳統醫學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傳承過程中華夏先民智慧的結晶,是壹座巨大的知識寶庫。起源於時間的中醫學,是壹門以治療疾病為中心,具有獨特理論體系的學科。中醫理論體系的特點是“整體觀”和“辨證施治”。“辨證施治”是中醫的理論核心,也是臨床診療的基本方法。這也是中醫學的基本特征和理論精髓。是中醫認識疾病、診斷疾病、治療疾病的基本原理和原則。它是中醫獨特理論體系中豐富臨床時間經驗的濃縮體系。它是中醫辨證論治理論體系中的點睛之筆,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四
中醫是中醫體系的組成部分,不僅在中國古代,而且在現代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中醫在近代的發展
中藥主要是湯,味道苦,不方便服用。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民生活的便利,中醫開始有了新的進展。最直接最顯著的變化就是中藥的形態,從湯藥到飲片或顆粒藥。不僅方便人們服用,而且可以濃縮藥物的有效成分,使中藥療效更加明顯。
中藥飲片是中醫治病的重要武器,最能體現中醫“辨證施治、個體化治療”的特點,具有靈活多變的特點,舉杯相慶,萬古長青。中藥飲片的質量和正確使用直接影響臨床療效,對中醫藥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目前,中藥飲片臨床使用中存在壹些問題和不合理現象,阻礙了中藥飲片的正確配制和健康發展,影響了中藥飲片的臨床地位,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積極應對。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開拓創新,以政策制度完善推動中藥飲片的標準化、規範化,真正保證中藥飲片的臨床地位。中藥飲片是壹種傳統的中藥理論和炮制方法。加工後可直接用於中醫臨床。無需任何溶劑提取、濃縮、造粒等過程。廚房的臨床用藥和劑量,可以因時、因地、因人進行適當的量體裁衣和加減,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隨著中藥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用,中藥已經到了中藥、配方顆粒、納米中藥和超微中藥並存的時代,但目前臨床上仍廣泛使用傳統飲片。五
第四,中藥現代化的關鍵
許多專家壹致認為,中藥現代化的關鍵是去除中藥中壹些不必要的雜質,摒棄傳統的以湯劑為主藥的原則。防止藥材過量,但真正有療效的成分卻很少。中藥現代化就是把中藥真正有效的部分提取出來,加工處理,更方便有效的應用到醫學上。
(1)新藥的研發
中藥新藥的研發是中藥產業化的組成部分,也是中藥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面對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中藥新藥的研發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將中藥新藥的研發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即如何借助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相互利用、相互治療,是中藥新藥的科學內涵,如何保持基於中醫藥特色的快速持續發展,是我們無法回避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之壹。六
(二)中藥飲片的發展
中藥飲片是中醫治病的物質基礎。積極推進中藥飲片的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和管理,是保證中藥飲片臨床生命力的關鍵。從中國國情出發,保護環境和資源,探索和建立可持續發展的中醫藥模式,將保證中醫藥的健康發展。加強中藥飲片臨床療效驗證的研究總結,建立以臨床療效為核心的中藥評價體系。在診斷正確、選藥合理、使用得當的前提下,療效是檢驗藥品質量的唯壹標準。同時,提高中醫人員素質,在當前強調分工明確、緊密結合的情況下,努力傳承和弘揚中醫同道目標。七
(3)中藥化學研究
中藥化學研究是實現中藥現代化的關鍵之壹。隨著國際交流的發展和當今世界對天然藥物的重新認識和重視,植物藥的世界市場正在迅速擴大,與此同時,中藥的價值也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關註。然而,由於中西醫學理論體系的不同和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等原因,特別是中藥發揮藥效的物質基礎——大部分有效成分並不明確,有的甚至不知道中藥中所含的化學成分,可供定量使用的對照品數量甚至有限,導致質量控制指標難以選擇,使得中藥質量控制水平不高。目前使用的質量控制指標不能反映中藥內在質量差異,不能保證產品內在質量的穩定性和均壹性,難以被世界理解和接受,成為嚴重制約中藥作為治療藥物走向世界的瓶頸。要解決這壹問題,中藥化學的研究是提高中藥質量控制水平的前提和重要途徑。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的研究,不僅要求指標成分的準確測定,還要求對各種化學成分進行鑒別,從而從整體上控制和評價中藥的質量。中藥有效成分的研究,不僅需要區分其中所含的化學成分,還需要對其血液成分進行分析測定,以確定可能的有效成分。同時進壹步研究其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和作用機制,結合中藥方劑的模型和藥理指標評價療效,最終確定與中藥方劑及證候相關的有效成分。中藥成分分析研究的復雜性和整體性決定了只有壹種分析技術不能滿足中藥分析的要求,必須考慮使用多種組合分析技術進行綜合分析,充分發揮各種組合分析技術的優勢。九
(四)中藥現代化的質量控制
在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藥的質量控制仍然依賴於傳統的化學顯色反應和植物鑒定,沒有建立起壹套規範的質量標準體系,在應用和推廣上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隨著全球化的進壹步深入,特別是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中醫藥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壹方面,在“回歸自然”的熱潮中,人們重新重視傳統醫學。另壹方面,強大的跨國制藥集團,日本、韓國、印度、泰國等亞洲國家的傳統醫藥產品,以及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的植物藥,都會對中醫藥產生很大的沖擊。因此,中藥現代化是中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中藥(中成藥)質量控制是中藥現代化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之壹。10
中藥的質量歸根到底取決於其形態的差異和化學成分的種類和數量,這些都可以通過圖像、色譜、光譜來體現。因此,現代分析技術的發展為利用指紋圖譜對中藥所含物質進行全面質量控制提供了基礎。
目前使用的分析方法有:紫外光譜、紅外光譜、核磁共振、質譜、薄層色譜、氣相色譜、液相色譜和毛細管電泳等。利用指紋圖譜對中藥材(中成藥)進行質量監控,在國內已逐漸成為壹種趨勢,在國外也越來越受到重視。11
參考資料:
1王曉濤,曹暉論中藥炮制技術的起源,J小時中藥,1999,10,第3期。
2羅中醫源流探討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1997 1,第3期。
3 .李恩,李誌華,中醫藥在醫療保健中的地位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J .中國疑難雜癥雜誌,2007年7期。
4尹、、丁正祥、祝克儉對重要新藥臨床研究中證候地位和現狀的思考J .湖南中醫藥雜誌,2009年5月。第25卷,第3期
5,王玲保證中藥飲片的臨床地位J藥學與臨床研究,2009,5 .
6尹、、丁正祥、祝克儉對重要新藥臨床研究中證候地位和現狀的思考J .湖南中醫藥雜誌,2009年5月。第25卷,第3期
7 .徐玲玲,王令保中藥飲片的臨床地位J .雪瑤與臨床研究,2009,5 .
8,,晁誌茂,卞加強中藥化學研究是實現中藥現代化的關鍵和保證——中藥化學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中醫藥雜誌,2004年2月,第29卷第2期
現代聯合分析技術在中藥有效成分鑒定中的應用研究D2008第二軍醫大學:藥物分析
10顏雲麗。基於現代分析方法的中藥材質量控制研究。應用化學
11顏雲麗。基於現代分析方法的中藥材質量控制研究。應用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