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互聯網保險產品雖然有很多創新,但真正能引起市場普遍關註並形成影響力的產品很少。壹些噱頭貼、好人、愛情、高溫險等雖然可以歸結為創新元素,但要麽與傳統觀念相悖,要麽不利於正能量的傳播,都被叫停了。而我們說的真正思維的創新,壹是為用戶創造價值,二是讓壹切交易回歸人與人之間的本質,圍繞這兩個核心來改造傳統金融保險產品的定價和設計,而不是壹味的做壹些對用戶沒有太大價值的創新。目前,基於場景的創新型互聯網保險產品層出不窮。比如手機碎屏險、旅遊險、飛機延誤險、個人資金賬戶安全險等等。未來,類似的需求會越來越多,這些需求分散在互聯網的各種使用場景中。
另外,在2016互聯網壽險的保費結構中,可以看到理財產品成為主角。由於超過了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2016年萬能險成為理財市場的新寵,成為眾多中小保險公司擴大保費規模的利器。壹些公司通過期限短、收益高的萬能險搶占市場,而資產端則側重於投資股權、房產等流動性差的資產來“短錢長配”,導致期限錯配。萬能險雖然是保險,但具有理財產品強的特點,再加上向銀行借款,這種比較激進的買股票方式,可能會引起股價波動,給保險資金安全帶來很大隱患。這種做法也會損害整個保險行業的聲譽,會讓投保人對保險資金的安全產生擔憂。因此,萬能險在2016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嚴監管新規。當前保險行業要激進,不忘自己的主動頭腦,註重產品和服務創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目前互聯網上銷售的保險產品種類繁多,但大部分都是傳統保險產品,即傳統保險產品在互聯網上銷售。互聯網是渠道,但不僅僅是渠道。渠道往往是單向的、主動的、主導的,而互聯網保險可以是雙向的、互動的。保險公司花了很多渠道成本,拿到了保單,卻沒有得到客戶。為什麽沒有得到客戶?因為沒有和客戶互動。投保人只是處於被動地位。保險產品和保險價格是不變的。投保人宣傳的時候妳決定買不買,這是被動的。如果買了保險還沒出險,和保險公司基本沒有什麽聯系(互動)。
互聯網可以作為平臺,保險產品的開發者不壹定是保險公司,可以是投保人,也可以是保險專業人士。保險產品的價格可以精算,精算師提供服務。這些保險參與者應該在互聯網平臺上交流、溝通、互動,讓消費者主動參與保險活動,而不僅僅是被動接受。
智能互聯時代改變傳統保險
隨著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逐步放開、保險業務的整體穩健發展和監管政策的全面完善,保險作為“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的作用日益凸顯。2017將是互聯網保險市場強勁發展的壹年。智能互聯時代,保險營銷模式亟待變革。在用戶、購買方式、購買決策和購買環境的變化趨勢下,我們需要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壹,保險是以人的需求為中心,而不是產品本身。現在的保險是產品導向而不是以人為本,未來的保險壹定是以人為本。中國的保險業在發展,還有很多人沒有樹立保險意識,不明白保險其實是壹種保障,而不是業務業務員在電話裏的強力推動。保險應該是以人為本,以客戶為導向,而不是以產品為導向。我們的保險從業者需要為我們的用戶個人考慮,制定符合個人實際的保險服務。當我們真正解決了問題,滿足了用戶的需求,才真正體現了保險的價值。保險用戶相互互動、討論,保險公司了解各自需求,制定個性化服務,形成保險到用戶、用戶到用戶、用戶到保險的完美閉環,推動保險行業健康發展。
目前傳統經濟正在走向社群經濟,與社群下用戶的動態溝通,可以幫助保險公司了解、預測和創造不同用戶群體的不同需求,實現精準營銷。在傳統營銷中,消費者被動接受,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不僅承擔了消費的角色,還承擔了部分生產者的角色(即生產者和銷售者的概念出現),他們的創意以新產品的形式分享和釋放,讓用戶相互影響,形成良好的保險環境。通過社交媒體的線上口碑效應,近距離推動用戶的購買決策過程,實現保險公司與消費者的動態溝通和良性循環。
第二,保險行業不再有業務員,變成了經紀人。保險公司未來的運營不再是人海戰術,而是更加精細化的運營。營銷人員的身份發生了變化,變成了經紀人,提供個人服務(類似私人醫生的概念),從而形成穩定客戶資源的良好局面。經紀人的核心工作是預測風險,設計保險方案,事後提供服務。保險不再是為了銷售,而是幫助用戶決定如何應對風險。
如今的保險市場,無論是從業者還是消費者,都更加理性。保險公司要發展進步,依靠以保險產品生產銷售為中心的銷售推廣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未來會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環境,甚至不同的想法,制定不同的險種,也就是個人量身定制保險。經紀人會幫助不同的消費者、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年份購買保險,制定不同的價格,實現專屬。這個經紀人不僅要懂保險,還要懂稅務和法務,需要以家庭為單位服務。保險經紀人只有真正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保險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才能取得勝利。
第三,保險產品的本質是服務而不是保單。保險產品的成功銷售只是保險公司與客戶關系的起點,售後服務的質量將對客戶未來的行為(包括口碑傳播)變得極為重要。消費者需要升級體驗,保險是用來消除個體差異的,而不是被強迫的。也就是說,服務將成為保險公司的制勝法寶。短時間內,資產類產品會促進消費者認知度的快速提升,但最終會以最快的速度穩定增長;保單保險將被新技術顛覆。比如目前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是樂觀的,未來車險的承諾會逐漸從保險公司變成車商。
第四,互聯網保險不應該只是壹個銷售渠道。如今,大多數保險公司都把“互聯網保險”作為壹個銷售渠道,而且僅僅是壹個銷售渠道。雖然2016年互聯網保險銷售再創新高,但這只是大部分保險公司通過與各大電商合作,甚至單純銷售合作取得的成績。大部分保險公司並沒有真正基於互聯網思維進行產品創新,基於互聯網構建“場景”,基於新壹代用戶需求開發設計產品,基於互聯網推廣或提供售後服務。因此,改變傳統保險公司的觀念勢在必行。如果保險公司只是被動地根據各大電商平臺的需求來設計和供應產品,那麽在不久的將來,保險公司可能成為保險產品的“單壹供應商”,將部分或完全喪失話語權。看看如今各大電商與航空公司的合作或者保險公司在航意險中“高比例”返還給電商平臺的技術服務費,就知道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危言聳聽。